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馮茵倫 陳浩洲
疫情當前,「一罩難求」。不少鄰居、同事、甚至同城網友紛紛建群,共享搶購信息。「如果口罩能多次使用就好了!」成為許多人的心聲。
今天(2月14日)下午,家住上海青浦的張舒(以下均為化名)下單的口罩墊,新鮮到貨。
△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N95等防護口罩在佩戴兩天還能達到95%的過濾效果,而普通醫用外科口罩在正確摘取和保存的情況下,也可二次使用。
但是用過的口罩要怎麼「重生」呢?這時候除了要注意避免沾染口罩表面的病毒,還需保持口罩內部衛生——一次性口罩墊,就解決了這一難題。
目前,全國已有上千家企業轉產口罩,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94%,已能夠滿足一線醫護人員的醫用口罩防護需要。
口罩買不到,口罩墊走紅
一周前,張舒和群友們通過各方「小道消息」打聽後得知護理佳推出口罩墊,便火速下單,團購了一整箱。
「我們買的早,算下來很便宜。現在已經不是這個價格了。」張舒介紹,當時購買時整箱價格為160元,共有8盒,每盒共有40片,算下來一片僅需0.5元。
△受訪者供圖
群友芳芳取到後便迫不及待地試戴起來。她表示,口罩墊比較薄,戴上後沒有特別悶的感覺,「我開車沒開窗,半個小時一點也不難受,還是挺好用的。」
據介紹,口罩墊的作用主要是延長口罩「壽命」,保持內部環境衛生。一般使用2-4小時需要更換。
△受訪者供圖
群友姜姜表示,雖然口罩墊有兩處背膠用以固定,但如果長時間佩戴口罩導致內側潮溼,口罩墊就不易貼上。
「我貼在一次性醫用口罩上,比較皺,貼合度不是特別好。感覺更適合N95這類口罩。」她坦言,口罩墊只是非常時期的過渡防護用品,「如果有口罩,還是更想囤口罩。」
有群友則認為,如果疫情不結束,口罩買不到的情況持續,口罩墊無疑還是最好的選擇。
△受訪者供圖
另外一位群友圈圈還告訴記者,此前,有朋友買了普通防溢乳墊代替口罩墊。
記者今天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發現,確實有不少網友發表了「防溢乳墊」相關評論和多品牌測評,而淘寶店的相關產品銷量也隨之暴漲。
記者先後諮詢了幾家售賣該類產品的淘寶客服「是否可做口罩墊」,收到的回覆卻模稜兩可。
有店家回復「不推薦」、「不清楚」、「沒有相關功效」,有的卻直截了當回復「可以的」,甚至明確提示「很多人買來做口罩用的」。
不過,記者查看評論後發現,有不少網友反饋防溢乳墊材質厚悶,難以呼吸。另據群友的測試,口罩貼透光,剪開後的明顯為三層,而防溢乳墊剪開後內層較為厚實。
一位群友認為,「看起來外形差不多,但工藝不太一樣。口罩墊是『械』字號(指醫療器械或者保健作用的膏藥等產品的批文批號),用起來也更放心、安全。」
據悉,目前,口罩墊的價格有上漲趨勢。群友所購品牌官方旗艦店的整箱口罩墊預售價格為399元,折合約1.2元/片,一些微商售價為2元/片。而普通的防溢乳墊折合約0.2-0.5元/片。
上千家企業轉產,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94%
前文提到的護理佳是一家衛生護理用品製造商,拳頭產品是哺乳期婦女使用的「防溢乳墊」。而生產口罩墊是應當地政府防控疫情需求,以緩解市面上口罩難買的燃眉之急。
據媒體此前報導,預計本月底,該公司兩條口罩生產線即可投入量產,每日產量至少10萬隻。
記者注意到,疫情當前,像護理佳這樣轉產口罩及周邊產品的企業,其實還有不少。
2月6日,富士康官方微信上發文稱,集團旗下工業富聯首次導入口罩生產線,並於2月5日順利實現試產,目前正在申請產品資質認證中,預計二月底可日產200萬隻。
△工人正在車間生產口罩 圖/微信公眾號「SGMW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13日對外宣布,該公司在支持供應商成功轉產口罩外,也自建了口罩生產線,目前生產的第一批口罩已批量出貨。
此前上汽集團曾發布消息稱,上汽通用五菱聯合供應商轉產口罩,無塵車間建成後將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日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
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其中經營範圍新增醫療器械的企業多達3647家。
△圖/新華社
就口罩的持續供應問題,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13日介紹,截止到2月11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4%;一線防控急需的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到128%,有8個省份達到或超過100%;醫用的非N95口罩的產能利用率達到了106%,有10個省份達到或超過了100%。
上述負責人表示,通過全國統一調度,已經能夠保障一線醫護人員的醫用口罩防護需要。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繼續抓好口罩生產和擴能等相關工作,保障口罩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