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萬金,慈禧名字真值錢!她的小金庫驚呆八國聯軍

2020-12-22 飛春讀傳

慈禧原名不叫慈禧,叫葉赫那拉·杏貞。17歲入宮後被鹹豐帝稱為懿貴妃。1861年十月初一正式垂簾聽政時,啟用尊號慈禧,取母儀、吉祥之意。

闞清子演的少女慈禧

尊號,即尊崇皇帝皇后的稱號,始於唐。一般都是大臣們為巴結在世的皇帝皇后,特上書請求加封的,且可累加,一個人的尊號慢慢就多了起來。

如唐玄宗的尊號是:開元天地天寶聖文神武孝德應道皇帝。宋太祖的尊號是: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垂簾聽政

到了慈禧這裡,尊號制度被發揚光大。且每加一個字,每年就會有10萬兩白銀作為津貼。英國史學家所著的《清室外紀》等書中,對此均有記載。

慈禧30歲生日時,大臣們給她加了兩個字。同治帝登基,加倆字。同治帝駕崩前,為表彰她協理朝政,再加倆字。40歲生日,加倆字。50、60歲大壽時分別再加倆字。光緒帝大婚時加倆字……

喜事白事,慶典紀念,只要慈禧高興,大臣們就想方設法給她戴高帽,有時候還是4個字,慈禧不好意思,還推辭掉了一批。

到了七十歲大壽時,慈禧的尊號已經達16個字: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

田中裕子版的慈禧

小編只記得國外的人名長,高爾基的名字14個字,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上學時不知背了多少遍,非常難記。現在才知道慈禧是大牛!所幸當時歷史課沒有考慈禧的尊號,否則更悲催了。尊號不帶標點,非專業級人才,怎麼讀都是問題。

更為要命的是,1個字10萬白銀,可謂一字「萬」金,國家的錢啊!每年160萬,就這樣名正言順地流入慈禧小金庫了。

模特版的「慈禧」

根據清廷檔案記載,皇太后正常的年金是黃金20兩、白銀2000兩,皇后年銀1000兩,再發些綢緞貂皮之類的,但這點「工資」對掌權的慈禧來說簡直是填牙縫,即便尊號津貼也不以為然,她的大頭收入來自大臣、太監們送的紅包。

八國聯軍進入清宮後,查到老佛爺私人小金庫的錢是1800多萬兩,頓時驚呆。

【飛春讀傳,一個專注歷史名人傳記的百家號】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撤離京城前,在慈禧床上留了一句外文,當時沒人膽敢翻譯
    慈禧作為清朝統治者期間,她更多的是想著自己的私慾,外面的世界都在進步,發展,只有她還沉溺於天朝大國的幻想當中,甚至可以說是昏庸。如原本是撥給北洋水師更換裝備用的經費,竟然全被他挪用到了修建圓明園當中,以至於後來甲午戰敗,緊接著發生了震驚中華的八國聯軍侵華事件。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在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慈禧太后倉皇出逃。慈禧太后原本想借義和團運動打壓西方列強,可看到侵華軍隊一路暢行無阻,義和團根本不是其對手,便下旨屠殺義和團群眾,但令她沒想到的是,儘管她已經下了旨意,八國聯軍卻仍攻入北京,不將她放在眼裡,無奈之下,她只能出逃。
  • 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為何去西安躲避,而不是別的地方
    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時候,慈禧太后之所以帶著光緒等人往西安逃跑,而不是去其它地方,我認為有以下一些考慮。當年鹹豐就帶著慈禧、慈安,以及肅順等人跑到那裡躲了起來。慈禧還在那裡醞釀發動了辛酉政變。但是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期的東北,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日本和俄國這些侵略者在那裡虎視眈眈,劍拔弩張。民間老百姓也已被搜颳得差不多了。可以說,那裡既不安全也沒有什麼吃喝玩樂的東西,慈禧太后當然不會去了。
  • 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後,在慈禧床頭留下一行字,為何無人敢翻譯?
    慈禧太后曾經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首古詩其實是被官方記錄在冊、關於慈禧太后唯一的一次公開作詩的作品。除了詩作之外,慈禧太后身上也有很多歷史故事。比如說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慈禧太后就趕緊收拾了行李,帶上了一家老小往西安逃跑。
  • 八國聯軍侵華後,在慈禧床上留下一行字,內容羞恥無人敢譯
    慈禧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太后,她所處的清王朝也是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於是,很多人都對慈禧的一生非常好奇。慈禧也留下了很多秘密,至今都讓人捉摸不透。清朝末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慈禧和光緒帝紛紛開始了逃亡之路。
  • 八國聯軍搶走慈禧的「鬼畫」,因詭異無償歸還,網友:越看越瘮人
    文/八國聯軍搶走慈禧的「鬼畫」,因詭異無償歸還,網友:越看越瘮人 大家好,小編帶你看歷史,今天的歷史故事已更新。 《聊齋志異》一書,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這本由清朝傑出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長篇小說,一直被視作是我國古代志怪小說的巔峰。
  • 八國聯軍侵華時,曾在慈禧床上留一句英文,翻譯後慈禧是又羞又怒
    八國聯軍侵華,曾在慈禧床上留一句英文,翻譯後慈禧是又羞又怒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沉沉浮浮也曾經歷過最為人煙阜盛鑼鼓喧天的繁華時期,康乾盛世將封建制度推上頂峰之後卻隨即迎來了沒落和枯朽,想必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為清朝覆滅作出的傑出貢獻
  • 八國聯軍睡了慈禧鳳床,還刻上外語,誰也不敢將這句外語譯成中文!
    來源公眾號政經黑幕八國聯軍進了北京。慈禧太后真是天老爺抓螞蚱——慌了大神了,她領著光緒皇帝一口氣蹽到了西安。剩在京城的老百姓可就遭罪了,這幫兇比虎狼的八國聯軍以搜捕義和團為名,滿北京城的殺人放火,搞得一座古老的都城,全部籠罩在血腥的恐怖裡。
  • 八國聯軍走後在慈禧床榻留下一行字,眾人不敢翻譯,內容羞於啟齒
    而有一個女人卻比男人更深諳精明算計之道,而且又具有極強的權力欲,最終更是踏上了帝國權利的最高峰,成為了一個王朝的掌舵人,她就是慈禧。慈禧一生高高在上,但也曾被八國聯軍羞辱。慈禧是同治帝的生母,鹹豐駕崩後,慈禧發動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其後更是借垂簾聽政輔佐同治為名,成為了晚清的掌控人。
  • 八國聯軍爬上慈禧的鳳床,留下了一句外語,卻無人敢去翻譯!
    想必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把這個清朝末年把持著朝政的女人,當時慈禧太后獨斷專權,而且喜好奢華。慈禧太后通過垂簾聽政把握著小皇帝的言行舉止,從而控制了整個清朝,而慈禧太后本人又沒有什麼能力,所以造成了清朝閉關鎖國的悲劇,把清朝的王朝一步一步的推向衰敗的深淵。
  • 八國聯軍退兵後,慈禧在床板上發現一行英文,李鴻章看了不敢翻譯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整個國家軟弱無能,尤其是遭到了國外人的欺壓,最嚴重的時候,國外的聯軍甚至攻打進入了紫禁城,在宮殿內部燒殺搶掠,當時慈禧並沒有想過抵抗,直接就帶著皇帝還有後宮當中的人逃出了皇宮,希望以此來躲避災禍。
  • 八國聯軍在床上刻了一行字,大臣都不敢翻譯,得知內容慈禧卻笑了
    中國歷史上一直是男人掌管著國家,當然偶爾也會冒出幾個權傾一時的「女強人」,比如西漢呂雉、唐朝武則天、還有晚清那個臭名昭著的慈禧老太后。對慈禧的評價歷來分為兩種,一種認為她力挽狂瀾,為晚清續命50年,在那個千年未有之變局的時代,慈禧已經做到了她力所能及。
  • 八國聯軍侵華,洋人在慈禧床上刻下一句英文,大臣們都不敢翻譯!
    一百多年前,八國聯軍發動了侵華戰爭,他們犯下了無數的罪行,一路上殺人放火、欺男霸女!就連我們的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也慘遭劫掠火燒,最終成為一堆廢墟,令無數中國人痛惜不已。不僅如此,他們還闖進了紫禁城,搶走無數珍寶和金銀細軟。
  •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為何要往西安逃,在地圖上連條線才知原因
    導言光緒二十六年(農曆庚子年,公元1900年),八國軍隊組成的聯軍入侵北京後,光緒年間二十六年(1900),大清國鬧起了義和團,拳民達上百萬之眾,喊著「扶清滅洋」的宣傳口號四處殺洋人。這客觀事實在太對慈禧的食慾了,並且慈禧仍在紫禁城裡看到了義和拳怎樣的無堅不摧,人心能用,慈禧一瞬間老懷大慰,覺得自身總算擁有藉助的人了。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清政府究竟是不敢打,還是打不過?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清政府究竟是不敢打,還是打不過? 眾所周知,晚清的歷史就是一部悲劇史,泱泱中華淪為魚肉。實際上,在晚清之前,中國無疑是東方的強國,也一直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強大的國家。但是,為何面對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就無還手之力呢?
  • 八國聯軍進京時,慈禧因太冷竟穿死人衣服倉皇西逃,是何等悽慘
    ——華崗(中)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20,閱讀約2分鐘清朝末年,慈禧是一個玩弄權勢的女人,但八國聯軍打圓明園時,慈禧帶著皇帝,皇后和心腹逃走了。當時為了生存,慈禧太后的樣子也很彆扭。她吃得不好,穿了一件死人的衣服。
  • 八國聯軍打的進北京城 卻打不過這裡 讓聯軍很是頭疼
    今天說說清朝八國聯軍的事情。這1900年6月,八國聯軍佔領了大沽炮,緊接著進入天津。在兵力達到2萬人時,這些人便沿著運河跑到了北京,準備對清政府動手。這樣的要命時刻,清政府慫的不抵抗,派出李鴻章去談和。
  • 八國聯軍為什麼能打贏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
    近代史上,國人最不願意提及的,莫過於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了。1900年5月25日,慈禧老太太被端親王蠱惑,認為列強是來支持光緒上臺的,所以就發瘋似的向列強宣戰,她命令義和團攻打各國使館,並且表示要和西方列強「一決雌雄」。
  • 慈禧對十一國宣戰,為何成了八國聯軍侵華,哪三國在坐享其成?
    在公元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緒帝的名義,向英、美、法、德、意、日、俄等11國同時宣戰,並將宣戰詔書頒布全國。慈禧倒是硬氣了一把,不過沒多久,也就是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慈禧被迫接受列強提名官員處死和嚴懲的要求,其中處死了12名重要大臣,並嚴懲142名地方官員。
  • 八國聯軍侵華,近在咫尺掌握兵權的袁世凱,為何袖手旁觀?
    八國聯軍打到北京,不僅僅是袁世凱按兵不動沒有及時支援,而李鴻章和張之洞這些封疆大吏,也在大清面對如此困局之時,搞出來一個所謂的東南互保。沒有對慈禧太后等大清掌權者進行有效且及時的支援,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