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步驟,幫助你培養好習慣,改掉壞習慣,讓自己的生活更精進

2020-12-25 子安同學

大家好,我是子安同學。

今天我會用4個步驟告訴你如何建立起受用一生的好習慣,用小的改變帶來大的改造。在上一講中我們聊到習慣有複利效應,但要達到複利效應,其實還有兩個重要的滿足條件,就是長期以及穩定的報酬,缺少其中一個複利的效果就會打折。而對應在習慣培養上就是你可以得到的好處,也需要長期以及穩定去做一件事。

不過穩定的習慣是什麼意思?在心理學中有個法則說到人的動機強度跟工作表現會呈現倒u字形的關係,在正常範圍內的人的動機會隨著壓力而上升,動機越強表現越好,可是經過實驗,心理學家也發現,如果這個動機超過某個範圍的表現,反而會因為動機太強反而失敗。這就是求好心切。

習慣也是一樣,如果你過於期待,結果想要突飛猛進,一次設定太高的目標,效果通常也不好,反而是慢慢來才能走得遠、走得久,成效自然會慢慢浮現,也就是說培養習慣不是從百米跑而是馬拉松,所以我們要學習如何長期穩定的去培養一個習慣。接下來分享4步驟習慣養成法則。

一、暗示要越明顯越好。

從19世紀以來有兩個發明徹底改變人類運用時間的方法,一個是在1925年世界上第1臺電視的誕生,電視漸漸成為家中必備的電器,另一個就是有了智慧型手機,目前人手一部手機。自從有了電視手機之後,娛樂變得更容易了,卻也變得更難以抵抗了,因為遙控器跟手機就放在你的面前,加上電視那麼大一臺很顯眼,加上手機的便利性,就成了養成習慣的關鍵,習慣越容易去做越容易養成,所以如果是要培養好習慣,就要把暗示做得越明顯越好。

比如閱讀,看電視當然更吸引人,但我也要抵抗它,我的做法就是把正在讀的書擺在客廳桌上,明顯的地方當我進到客廳,坐在沙發上就能增加我拿起書的動力,你也可以先把球鞋拿出來放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反過來說,你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戒除壞習慣,比如我最近為了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可以不斷的更新密碼,而且密碼有時候還要想一下,這多出短短一兩分鐘的差別就大大打消我想用手機的衝動。

二、動機越誘人越好。

以學英文的方法是通過美劇來練習,效果上來說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透過這個方法確實可以讓自己多增加學習英語的動力,這也是培養習慣的好策略,你要讓習慣的動機強烈,如果能夠理解你的渴望更好。比如運動,你可以有正當的理由,為了健康,對我來說運動也是在純體力的資本。

比如寫作也是每天要固定的寫東西,需要克服看NBA、玩萬有的念頭,而是這些都容易形成時間黑洞,一下子就把你的時間吸光了,而寫書可以把想法更具體地傳達出來,也會受到讀者的回饋,最重要的是能帶來版稅,經過整理的知識也會更具體的內化在腦袋當中,這些都是有動力寫作的原因,而不是單純想要出版一本書而已。

三、行動要越簡單越好。

以前我看過一個節目內容說到,其實沒有絕對不會被偷的方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延遲被偷的時間,對小偷來說要花的時間越長風險就越高,而你東西被偷的可能性就越低,而不是換更高級的鎖。同樣方式思考,如果你做一件事需要先克服的事情越多,你也越不會想去做,所以你要儘可能地把行動變得簡單一點,不要追求完美,可以運用2分鐘原則。把你要做的事情先切割成兩分鐘就能做的事,目的就是不要追求完美,而是用最簡單的方法行動。

強調不是把是做好,要把事做對。一旦你小事上做對了一點,連接起來就會是想要的結果,如果你想要進一步把握,讓行動變簡單的法則,我從自身經驗提供兩個方向給你思考,來強化好習慣的形成。比如要培養喝水的習慣,你可以裝一大壺水,來取代每次去倒水。要培養運動習慣就先在家裡鍛鍊,取代到健身房來縮短行動的時間。要養成存錢的習慣,可以自動轉帳部分收入到另一個卡上。

第四、養成習慣的回饋

要戒掉壞習慣就是讓行動變「貴」,要花的時間變長或距離變遠,壞習慣就越容易戒掉,在刷牙觀念剛出現的時候,大眾是沒有刷牙的習慣,後來廠商開始在牙膏裡面加入清新的味道,還有讓刷牙過程產生泡沫,後來人們才開始有了刷牙的習慣,現在如果沒有那些味道跟泡沫,反而覺得好像沒有把牙刷乾淨。口香糖也是一樣,它在1800年代就出現了,到了全世界普及是在1891年的時候,當時勁牌公司開始在口香糖裡加入薄荷的味道,人們才因此開始愛上嚼口香糖。

所以習慣的養成,回饋是很重要的,而且越有感你下次想要去做的動力就越大,行為改變的主要理論就是,讓行為重複懲罰就會讓行為消失,讓行為受到嘉獎會讓行為加固。獎勵就是回饋,對習慣形成有利,即使是小的獎賞同樣有效果,但也不一定要實際的才可以,在心中給自己一個行為上的肯定也是有幫助的。多加練習就是為自己打氣的好處,多肯定自己不是自戀,而是要建立更大的自信去完成挑戰。

以上就是今天要跟你分享的內容,提到了4個改變習慣的法則,有這4個可以幫助你養成好習慣,也可以戒掉壞習慣,整理出來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期待你的未來會更好。如果對你有用感謝點讚轉發。

相關焦點

  • 從小事做起,改掉這四個習慣,你的好運就來了
    只有在改變命運的時候,生活才會越來越好。而改變命運的一個前提就是要改變自己的一些壞習慣。在社會上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從小事做起事。只有從小事做起的時候,才會改變大事。自我改變也是一樣的。先要改變一些壞習慣,才會成就一番大事業。所謂福報面前,有時候只是我們沒有把握好自己的命運。一、偷懶划水的習慣。
  • 如何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如何改掉孩子的壞習慣不要讓孩子養成打斷別人講話的習慣當你說話時,孩子也許迫不及待的想告訴你一些事情或者問你某些問題。如果我們放縱不管,長期發展下去,孩子會越發的以自我為中心,認為隨時發言是自己的權力,理所當然。這不僅不禮貌,更對以後的學習生活造成影響。孩子在學校首先是聽老師的講述,如果這時候孩子被個別問題困擾著,甚至是打斷老師講話,都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
  • 孩子壞習慣很難改掉?那是家長做法有誤,三招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比如孩子玩耍的圈子,又或者是孩子在學校當中和別人相處時,學習了一些壞習慣。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壞習慣是錯誤的,所以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之下,孩子的壞習慣就會漸漸形成,並且很難改掉。孩子壞習慣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不論如何家長,都應該要幫助孩子去改正,但是家長的做法如果錯誤的話,也會給孩子帶來影響。那麼對待孩子壞習慣時,哪一些做法是錯誤的呢?
  • 孩子壞習慣多,善用條件反射理論,幫助孩子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每天都被他的壞習慣氣得牙痒痒,可是想要教育卻總是找不到正確的方法。上身很多家長同姐姐一樣對孩子的壞習慣深惡痛絕,但一樣手無足措,為了教育他們改掉壞習慣不知道看了多少書,費了多少腦細胞,卻絲毫不見成效。面對這種情況我特地去。查了一些相關資料,發現培養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條件反射理論,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他的相關內容。
  • 心理|培養好習慣的四步實操法(上)
    每當你反覆面對一個問題,你的大腦就開始把解決它的過程自動化,你的習慣只是解決你經常面臨問題和壓力的一系列自動解決方案。習慣的形成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心理意識是大腦的瓶頸,一心不能二用。大腦總是在努力確保你集中注意力,關注當下最根本的問題。習慣的養成過程分為四個簡單的步驟:提示-渴求-反應-獎勵。
  • 怎麼幫助孩子改掉愛玩遊戲的壞習慣
    以及怎麼幫助孩子改掉愛玩遊戲的壞習慣?一、孩子為什麼會沉溺於遊戲?很多孩子那些玩遊戲、看小說、攀比的壞習慣都始於周圍同學的影響,當身邊的同學都在討論某個遊戲、某個話題而自己卻融入不進去難免會有失落的情緒,和想要和大家相同的衝動。於是一旦有一個小群體開始玩一款遊戲時,這款遊戲很容易擴散開來。3、玩遊戲可以幫助孩子逃避現實生活中的不悅,逃避父母的語言暴力,逃避學習中的壓力。
  • 壞習慣對孩子的影響,先培養他們這3個習慣,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導語:很多人都說人比較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量,這有危機的時候才會迸發更大的能量。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很多家長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照顧教育孩子,其實只要家長只要擠一擠時間,多給孩子一些陪伴還有教育,這樣孩子的將來才會光明。
  • 怎樣改掉沉迷於手機的習慣,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
    人們的日常生活也隨之改變。其中手機的變化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化非常大。以前的手機只能打電話發簡訊,智能機出來以後,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支付方式,出行方式等,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方便。每一件事情都有雙面型,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的人憑藉這機會,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質量,讓自己過得很充實。而有的人卻整天沉迷於網絡不能自拔,這樣不但傷害自己的身體,還在白白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那如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呢?
  • 盤尼西林法則:如何改掉孩子的壞習慣?父母要注意這「3個階段」
    但是吃了兩三天,你覺得自己病好了就不想吃了。結果幾天之後,病又復發了,而且比之前還嚴重。這種現象也適用於孩子的不良行為,正如孩子不喜歡吃藥一樣,改掉壞習慣這件事也是孩子不喜歡的。,也是養成一個好習慣的過程。
  • 技巧丨6個習慣幫助改掉「粗心」毛病
    如果平時做事力求「一遍做對」,「每遍都提升」,關鍵時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對,這需要用心投入,反覆多次後才能成為本能。如果做錯了覺得「沒關係」,常常會造成多次也無法做到比較好的狀態。另外,準確率還和「做題量」以及「題目類型」有關。
  • 心理專家教你怎麼改掉壞習慣
    其實我自己也很煩惱,每次面對老師、家長的批評、指責,我都會下決心:以後一定要改掉那些壞習慣!可是過後很快就忘得一乾二淨。最近一次跟同學打架,為了一點小事我把別人打傷了,賠了兩千多元的醫療費,看到被我打傷的同學,看到媽媽傷心的表情,我恨死自己了。請求老師幫我改掉那些壞習慣!
  • 家長掌握3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丟三落四」的習慣也是一樣,一次兩次三次的落東西,孩子總是重複性的犯著相同的錯誤,家長一味的指責,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心裡更不願記事了,所以,一味的指責孩子未必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運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 幫孩子改掉這幾個壞習慣,家長不能掉以輕心!
    孩子0-12歲,尤其是6歲前,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時期形成諸多壞習慣,長大了會很難糾正,容易跟隨孩子一生,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做好孩子壞習慣的「觀察員」,及時發現並幫助孩子改掉。一位新手媽媽曾跟我「吐槽」自家孩子,自打上幼兒園起不知為什麼脾氣變得特別差,一個不順心就生氣、哭鬧、甚至上手打人。
  • 想要減肥,先改掉這3個容易長胖的習慣,打算減肥的人多看看
    當然對於很多肥胖人群來說,要想減肥,不要盲目的節食運動,減肥之前先了解一下自己有哪些壞習慣是長胖的元兇,如果能夠把這些壞習慣改掉的話,減肥或許事半功倍。其實生活中很多小習慣都會讓你走上長胖之路,為了能保持身材這些習慣還是不要有為好,尤其是以下這3種。
  • 粗心是小孩的通病,改掉粗心壞習慣的5個好方法
    『這題這麼簡單也寫錯,為何粗心大意!』這樣的對話爸媽肯定不陌生。面對粗心的孩子,你可能抱怨過、生氣過、責罵過,但責備無法真正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找出背後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粗心原來是多數小孩的通病你家孩子粗心嗎?這問題一拋出10個家長有9個點頭。每當家長翻開孩子的考試卷,會發現出錯的地方多半是簡單基本題或看錯題目,例如把數字96看成69而算錯;或者小孩老是到了學校才跟你說忘了帶練習本、忘了帶彩色筆,令許多家長傷透了腦筋。
  • 這四個壞習慣,可能是得咽炎的原因,若能改掉,或能恢復清亮嗓音
    一、這四個壞習慣,可能是得咽炎的原因,若能改掉,或能恢復清亮嗓音1、長期吸菸很多人習慣了通過吸菸來緩解心裡的壓力,但長期吸菸的話,是很容易讓肺受傷的。一旦肺受了傷,咽喉部位作為呼吸的一個通道,也會受到影響,出現幹癢、疼痛等問題。
  • 改掉一個兒童的壞習慣為什麼那麼難?
    生活及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兒童有許多壞習慣,比如不愛整潔,不講衛生,作業馬虎,書寫潦草,隨地吐痰等於是,我們便會去引導和教育他們:你這是一個壞習慣,應當改正,你應當按照正確的方式去完成或做這件事。可是,一旦沒有旁人或外力的幫助與督促,大多數兒童會按照以前的不良習慣行事。或者,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大量的精力去矯正他們的不良行為,可是往往收效甚微。為什麼一個兒童要改掉一個壞習慣或不良行為那麼難呢?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習慣的形成。我們說習慣,是一個人或兒童在長期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中逐漸養成並固定下來的一種行為或思維方式。
  • 如何改掉熬夜的壞習慣 這6招必看
    熬夜的朋友一定要多自己的健康負責,如果不能好好的照顧自己的身體,那肯定是對自己的身體不負責了。大家都知道,熬夜對於身體危害很大,但就是控制不住的想熬夜。有什麼方法可以改掉熬夜這個壞習慣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如何改掉熬夜這個壞習慣?
  • 文薈丨如何輕鬆改掉壞習慣?這個套路你必須知道
    問題是,很多人採取了錯誤的方式,來安撫自己的內心,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壞習慣。因此,想要改掉壞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替換」——用一個好習慣去替換原來的壞習慣。也就是說,在內心被外界觸發暗示後,在「習慣迴路」中「Routine」這一環,用一個更健康的方式去代替。或許你會問,為什麼只能替換,不能直接戒掉壞習慣?
  • 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家長要先學會「犯懶」
    家長學會偶爾"犯懶",孩子才會動手獨立的做更多的事情,給孩子動手學習的機會,好過幫孩子包辦一切,很多微小習慣的形成就是父母對孩子如何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不要總是幫孩子打點好一切,幫他們想著這個想著那個,應該逐步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放手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