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 普及垃圾分類教育培訓 溫州首個垃圾分類學院成立

2020-08-09 浙報融媒體

由甌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與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共建,8月7日,溫州市甌海區垃圾分類學院在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成立。據悉,這是溫州首個垃圾分類專門學院。

據介紹,甌海區垃圾分類學院是集垃圾分類教育培訓、宣傳策劃、理論研究等於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綜合性平臺,旨在進一步推進甌海區垃圾分類工作,為當地垃圾分類教育培訓普及提供強力支撐。

甌海區垃圾分類學院主要面向甌海區生活垃圾分類宣講團成員。成立當天,首期來自機關企事業單位、村居社區及社會團體的近200名甌海區生活垃圾分類宣講團成員接受了培訓。培訓課程涵蓋國家、省、市、區各層面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相關政策解讀等知識性課程、垃圾分類標準、公眾表達及宣講技巧、宣講師示範課程等技能性課程。課程結束後將進行垃圾分類知識測試,學員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到負責區域開展宣講。每名宣講師每年必須接受一次培訓,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講活動不少於12場。

甌海區將依託垃圾分類學院,開展校地合作,舉辦垃圾分類論壇、分類宣傳等活動,同時加大對生活垃圾分類的培訓力度,助力高質量推進甌海區垃圾分類工作。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垃圾分類培訓學院揭牌成立 助力全省垃圾分類工作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垃圾分類培訓學院揭牌成立 助力全省垃圾分類工作高質量發展金羊網  作者:趙燕華  2019-12-20 在日前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廣東省環境衛生協會承辦的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專題培訓班上,廣東省垃圾分類培訓學院正式揭牌成...
  • 北京高校多舉措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雲」培訓、增設備、建專職處理隊伍......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雖然還未返校,但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本市部分高校獲悉,目前,各高校通過各種方式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疫情期間開展員工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工作,組織後勤員工觀看「生活垃圾分類」培訓視頻和知識講座;學校還利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地大後勤官微」微信公眾號向全校師生員工、居民發布《致師生員工和居民的倡議書》和《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指導師生居民正確投放生活垃圾。
  • 全國已有螺螄粉學院、小龍蝦學院、「垃圾分類學院」,牛肉麵呢?
    螺螄粉產業學院將開設7個高水平特色專業,並制定課程標準及培訓教材、打造師資團隊,建設螺螄粉大數據技術服務中心及「雙創」教育實踐平臺,培養一批高素質、極具創新力的螺螄粉產業技術技能複合應用型人才。2019年,網紅美食螺螄粉已為柳州創造產值70億+。螺螄粉作為廣西柳州的地方特色小吃,是柳州市委、市政府重點打造的一張城市名片。
  • 溫州大學開展「垃圾分類達人秀」活動
    在4月22日第47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在溫州市南白象社區舉辦了一場以「地球不能克隆,垃圾有序分類」為主題的「垃圾分類達人秀」活動。 在活動現場,許多老人紛紛報名參與,他們將貼有各種各樣垃圾圖片的卡片有序放入黨員義工為他們準備好的垃圾分類垃圾桶裡,同時,義工們還會向他們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 「地球不能克隆,為了更藍的天空,為了更清的水源,大學生們的做法很值得點讚。我會跟家裡的孫子好好宣傳,讓他們注意垃圾回收,保護地球。」社區王大爺說。
  • 垃圾分類怎麼講?北京上線首個垃圾分類系列微課
    「垃圾分類課不僅僅是講怎麼分」此次上線的垃圾分類知識教育線上微課,共有8位教育工作者參與錄製。有多年深耕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從業者,也有「跨界」講分類的學科教師。朝陽區白家莊小學何學志是一名信息技術老師,也是朝陽首批垃圾分類志願講師。在此次線上課程,他要承擔的是面向中學生的微課錄製。
  • 《踐行垃圾分類 共建綠色青城》 管理辦法施行 垃圾分類有法可依
    《踐行垃圾分類 共建綠色青城》 管理辦法施行 垃圾分類有法可依 2020-12-15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分類施策示範帶動垃圾分類
    全民共建共治黨建引領社區公眾踐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本質上也是社會治理,如何調動最廣泛的公眾、企業等參與,是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命題,廣東通過黨建引領、示範帶動、城鄉統籌、宣傳培訓等方式,讓更多社會主體參與,正逐步營造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圍。垃圾分類究竟怎麼做?這是很多地方的困惑。
  • 提倡垃圾分類 共建美好家園
    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1月23日訊(記者 劉瑤 通訊員 守陳研)11月19日上午,芋頭田社區在旭日小學開展主題為「提倡垃圾分類 共建美好家園」的手抄報評選活動,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青少年綠色環保意識。活動前期,同學們在課餘時間廣泛搜集垃圾分類的資料,精心設計手抄報版面,創作出一幅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手抄報,由班級老師選出5幅作品參加社區組織的評選活動。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同學們對垃圾分類有更深了解,認識到保護環境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建美好家園。
  • 垃圾分類,從娃娃「學」起
    德國的一些大學還相繼設立了垃圾處理方面的專業或課程,同時也提供針對垃圾處理專業人員的培訓項目[10]。正是這種從小到大的教育培訓,使得德國的百姓,老老少少都有很強的垃圾分類回收意識。如今的德國人以不亂丟垃圾為榮,亂扔垃圾為恥,如果他們發現有亂丟垃圾的不文明行為,不僅會嗤之以鼻,而且會勇敢站出來,對其進行批評、指責和教育[11]。最近,浙江台州還借鑑德國經驗,成立了垃圾分類公眾教育學院,這是中國國內首個垃圾分類教育學校[12]。
  • 新莊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知識普及」主題教育活動
    11月6日至21日,由光明區馬田街道新莊社區工作站主辦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主題教育活動相繼走進了學校、小區和工作站,宣傳垃圾分類理念和知識,響應市委市政府創建第六屆文明城市號召、助推社區文創活動的落實,培養社區居民和青少年學生垃圾分類良好習慣,倡導提升個人素養,改善社區環境,共同努力創造美好生活。
  • 廣東全民「總動員」共築垃圾分類新風尚
    近日召開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提出,要以建立和完善全覆蓋的社區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發動群眾共建、共享。當前,廣東將垃圾分類作為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群眾共建共治的新抓手,黨員回社區服務,與群眾攜手推動垃圾分類;各類公益活動、培訓等讓垃圾分類蔚然成風,同時垃圾分類也納入學校基礎教育,「小手拉大手」,帶動全社會踐行。
  • 垃圾分類玩具也可當教具
    湖北通報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後,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垃圾分類周邊商品開始悄然入市,相關早教玩具更受青睞。在武昌徐東一家禮品店裡,記者發現一款垃圾分類玩具擺在了顯眼位置。該玩具包含108張標有各種垃圾的卡片、4隻塑料垃圾桶模型和一本說明書。4隻垃圾桶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等四類(8月20日《楚天都市報》)。
  • 「三色鳥」助力垃圾分類!
    他們均來自鎮社事中心,此次開展志願服務工作一方面是為了助力漁墩村村容村貌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為了面向村民群眾進一步普及垃圾分類的生活理念。經過一上午「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志願者們一個個汗流浹背,但炙熱的陽光絲毫不能消減大家的熱情。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個乾淨整潔的微公園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 申城新學期第一課:垃圾分類是新時尚
    ,加強校園垃圾分類宣傳培訓,倡導學生身體力行,鞏固垃圾分類環保理念。根據上海市《關於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市教委通過「注重頂層設計,突出育人為本,擴大宣傳普及,堅持提質增效」等方面,全面推進本市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  2018年以來,在市教委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在市、區、校各個層面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宣傳活動。
  • 垃圾分類 | 區婦聯從家庭「小切口」入手,做活垃圾分類「大文章」
    關注家庭 關心女性 關愛兒童為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更好的開展,按照區委、區政府和市婦聯工作要求,區婦聯結合全區垃圾分類任務分工,制定下發了《關於開展「垃圾分類『家』行動」的工作方案》,聚焦「不想分、不會分、不方便分」問題,落實好「垃圾分類『家』行動」各項任務,切實提升廣大婦女和家庭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和正確投放率,攜手共建美麗順義,共享生態文明成果
  • 垃圾分類進校園 學生爭當環保小衛士
    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區教育系統有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根據《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關於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通知》《垃圾分類減量四個實施辦法》等文件,制定關於平谷區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各級各類學校、委直單位按照屬地政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相關要求,研究制定本單位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形成長效機制。
  • 市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工作簡報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學校廣播站、黑板報等多種途徑加強環保和垃圾分類宣傳教育。聘請環保專家為機關幹部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講座,普及分類知識,教育引導機關全體幹部職工樹立「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生態環保理念。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機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和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行動。以黨建引導垃圾分類,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助力人防小區垃圾分類工作。
  • 當跑步遇上垃圾分類
    》以來,長陽鎮黨委積極響應,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各種渠道宣傳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在各社區、村開展多樣的特色宣傳活動,讓垃圾分類工作在社區落地。每次扔垃圾都要看一看你分的對不對,分的不對不光重新扔,還要口頭警告。」「我給你講一個,我們家垃圾分類搞笑的事啊......」在嘉北社區前的足球場上,一群小孩子圍坐在一起探討著垃圾分類的軼事。這是一節特殊的垃圾分類知識課堂,從室內搬到了室外,將跑步和垃圾分類結合在了一起,開創了一種新的課堂模式。
  • 全省首個垃圾分類主題公園亮相蕪湖
    沒錯兒,這就是剛剛打造完成的我市也是全省首個垃圾分類主題公園——藍綠紅黑,這也是蕪湖生活垃圾四分類的標誌顏色。12月18日公園開放第一天,記者來到該主題公園一探究竟。在這裡,垃圾分類綠色新理念體現在公園的各個角落。沿著一旁有「垃圾不落地,繁昌更美麗」的醒目景觀小品的綠道往前走,再過一個「藍綠紅黑」顏色的彩虹拱橋,就可以看到「垃圾分類主題公園」的標牌。
  • 幼兒繪本 :「垃圾分類」教育進課堂
    本報電  (葉衛華、袁偉江)日前,垃圾分類科普讀物幼兒繪本《垃圾分類在行動之河馬奶奶轉變記》正式出版發行,該繪本由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建設局環衛中心等單位策劃、設計、創作。當地已發放繪本1.2萬本,在城區幼兒園基本實現全覆蓋,受益家庭多達1.1萬餘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