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也無法阻擋愛美之心,行業報告顯示,醫美迅速恢復,中醫不降反升

2020-12-22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不僅對公共衛生體系和公立醫院發出挑戰,私立診所更是深受影響。

多少診所因新冠疫情停診?哪些專科受到衝擊最大,哪些又挺住了壓力?7月11日,丁香診所丁香園診所發展聯盟在2020診所發展大會上首發《後疫情時代中國基層診所發展報告》,揭曉2020新型肺炎疫情對診所行業發展的影響。

2020診所發展大會

93%的診所受疫情影響停診

醫美、中醫表現最為亮眼

《後疫情時代中國基層診所發展報告》顯示,93%的診所受疫情影響停診,其中停診1個月以內的診所佔比24%;96%診所停診時間在1-3個月之間;4%診所停診時長超過3個月。

截止6月,診所已展現從疫情下逐步復甦的力量,85%的診所已恢復營業。但受疫情影響,92%的診所門診量同比有所下降,73%的診所門診量比下降比例達40%以上。

報告發現,開業時間5年以內的診所,抗疫情打擊能力更強。開業時間5年以內的診所,門診量保持持平或者有增長的比例為12%,門診量降低在40%以內的比例更高,為34%;而開業5年以上的診所門診量下降超40%的比例更高,為75%。

開業復工後,門診量降幅最大的三大專科分別是兒科、外科、內科

丁香園副總裁、丁香診所負責人楊澤方分析,由於居家不外出或很少外出,呼吸道疾病等發病數明顯減少,再加上發熱病人不能接診,這些都是門診量一直未恢復的原因。

平均來看,醫療美容科門診量與疫情前相比基本持平,63%中醫科日門診量不降反升,具有持續性客戶管理特質的專科,在疫情後的復甦階段顯示出了優勢。

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認為,依託於國家現在的醫療情況,全科醫生脫離醫保體系是很難形成品牌的,目前來看市場上沒有看到品牌很強的全科醫生。但專科醫生不一樣,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品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上比較大的。

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

「中醫科、醫美等專科可以有更多『生活化』的產品輸出,想對來說更加高頻,跟顧客的黏性也更好,可以產生生活消費類的醫療,這樣也使得專業更有競爭優勢,因此在疫情期間和疫情後恢復要更加有利。」張強說。

83%的診所開通了線上服務

李天天:大多數醫生不會在線問診

報告顯示,83%的診所開通了線上服務,開展的線上服務類型中,微信(群)答疑是最主要的渠道,佔比92%,其次是電話諮詢。

開展線上服務的診所中,主要目的是維護患者關係,比例達56%,獲得營業收入不是主要目的,僅佔不到1/4。據統計,疫情發生以來,在線服務獲得營業收入的診所中,線上營收佔總體營收比例整體偏低,近9成的線上營收比例都在40%以內。

但據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的觀察,中國絕大部分醫生不會在線問診,「問診有什麼難的?不就是把醫生拉過來回答問題嗎?不是這樣的。」

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在會上發言

患者提問,醫生回復,這是在線問診最基本的一個模式。李天天說,他曾經見過患者提一個問題,醫生只寫了20個字回答的,「二十個字算多的,(我)還見過寫一個字的,『可』。」

基於這樣的觀察,丁香園發現需要對醫生進行長達一個月的培訓後,他們才能「合格上崗」。經過培訓後,醫生寫500字答案的比例佔到58%,寫300字答案的比例佔88%,「也就是說你在平臺上諮詢一個問題,很大概率上醫生給你寫一篇300到500字的小作文。」

疫情期間,丁香園把培訓教育式改成展示式的培訓,一次把所有的流程、規範、標準全展示出來。期間,丁香園招募了15000多名新的醫生上崗,還動員了其他醫生監督回答質量。

「在線諮詢絕對不像你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識庫,把常見的問題準備好,不但解答問題,還要緩解焦慮情緒,用戶的體驗非常好,下次來還找你。」李天天說。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白皮書顯示:網際網路資深人才薪酬不降反升
    原標題:網際網路資深人才薪酬不降反升   本報訊(記者 孫奇茹)網際網路人才職業成長平臺拉勾近日發布《2020年網際網路人才招聘白皮書》顯示,儘管受疫情影響多行業整體降薪,由於傳統企業網際網路化的迫切以及資深人才的稀缺,新一線城市中10年以上資深人才薪酬不降反升。
  • 研究生入學率不降反升!疫情到底對赴美留學產生了什麼影響?
    根據美國國家信息交換中心(NSCRC)發布的美國高校秋季入學報告來看,美國高等教育各階段的入學率,並沒有因為疫情受到特別大的影響。截至今年9月10日,本科生整體微降2.5%,而研究生入學率不降反升,高達9%。
  • 美國《2020秋季大學入學報告》正式發布!入學率不降反升?
    根據9月的報告顯示,截至9月10日,本科生整體微降2.5%,研究生入學率不降反升。總體而言,新冠疫情對美國大學入學率有影響,但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大。具體如何,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本科入學率微降2.5%毫無疑問,疫情對美國高校招生造成的衝擊,從夏季學期延續到了秋季,其中對於本科生的入學影響相較研究生更為明顯。
  • 更美APP:疫情過後醫美行業迎來復甦!行業消費暴漲
    回顧四月,國內疫情防控形式持續向好,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加快推進,醫美行業也迎來復甦。據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數據顯示,平臺用戶四月總醫美消費金額相對三月穩健提升,醫美市場正在復甦。隨著機構逐步復工、白領的正常上班,醫美消費力較二月、三月明顯加強,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地尤為突出。
  • 說好的不去美國,申請人數卻不降反升?
    美國國家信息交換中心(NSCRC)近期也發布了美國高校秋季入學報告。該報告涵蓋600多所美國高校360萬學生,並分析美國高等教育各階段的入學率。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提交數據,NSCRC將每月進行一次數據更新。根據9月的報告顯示,截至9月10日,本科生整體微降2.5%,研究生入學率不降反升。
  • 真實數據告訴你:醫美行業有多暴利?
    分眾傳媒(002027,股吧)董事長江南春在一次訪談中談到他對未來生意的理解:  「未來你的生意只要在三愛三怕三缺裡面,就不會怕沒生意做,愛美愛玩愛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獨,缺愛缺心情缺刺激。」  我非常贊同他的看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無論經濟如何發展,人類愛美的剛需從未改變,但「顏值經濟」在不同時代的表現形式卻在不斷變化。今天的主角就是——醫療美容。
  • 不降反升!美研狂發11萬張Offer,中國留學生笑了
    川普作妖歸作妖廣大留學生還是用腳投票做出了選擇👇2019年中國赴美讀研人數不降反升搶走了11萬個Offer不說還妥妥的成了美研項目最大金主…近日,美國研究生院理事會CGS發布了2019年美國國際研究生申請及入學登記數據。
  • 日本40歲男性成為化妝品市場主力,男性成為醫美消費的主力增長點...
    就拿日本化妝品消費市場來說,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男性化妝品的市場規模卻逆流而上,不僅超越去年,甚至增幅比2019年還要猛。今年預計將創下1213億日元的史上最高銷售額。 實際上,不止是日本男性開始愛美,中國男性也同樣如此。
  • 後疫情時代——新股瑞麗醫美如何突圍
    作為浙江省的領先醫療美容服務供應商,瑞麗醫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今天開始招股。後疫情時代,被壓抑的醫美消費需求逐步顯現,加之出國受限,更加有利國內醫美的發展。「醫美」股成為近期資本市場最耀眼的明星,瑞麗醫美的上市也備受關注。招股書顯示,瑞麗醫美目前擁有四家醫療美容機構,其中三家位於浙江省,一家位於安徽省,服務包括美容外科服務、微創美容服務和皮膚美容服務。
  • 醫美「破局」2020:頭部率先復甦 行業線上化提速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王敏傑「今年基本上大大小小關閉了有一、兩萬家醫美門店,尤其是在疫情之初那段時間。」11月底,華東一家醫美機構內,在醫美領域打拼了多年的張靜然(化名)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感慨行業的不易。
  • 醫美「破局」2020:頭部率先復甦,行業線上化提速
    《國際金融報》記者與多位醫美從業者進行了深入交流,試圖復盤特殊年份下行業的發展特點,並展望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其中,「疫情加速了行業的洗牌,兩極分化將進一步彰顯」已經成為業內共識。「今年基本上大大小小關閉了有一、兩萬家醫美門店,尤其是在疫情之初那段時間。」
  • 疫情下登記失業率不升反降:上千萬失業人員是如何「消失」的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疫情下登記失業率不升反降:上千萬失業人員是如何「消失」的按登記失業率和調查失業率分別測算,當前失業人數前者在900多萬,後者在2000萬以上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一季度同比減少了95萬,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上升了
  • 行業專家共話2021新增長趨勢 醫美行業如何搶佔復甦先機? | 每經網
    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在現場演講中表示,2020年疫情對醫美市場影響顯著,根據Frost&Sullivan今年5月發布的調研報告數據,預計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同比增幅僅5.7%,創五年來新低,但在線醫美平臺市場規模保持兩位數同比增長。在他看來,今年對於所有的醫美行業同仁都是一個醫美大考,也是機會,這讓他對2021年的前景表示樂觀。
  • 醫美行業真的暴利?毛利率90%都嫌賺得少,「拉客」成本太高
    我非常贊同他的看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無論經濟如何發展,人類愛美的剛需從未改變,但「顏值經濟」在不同時代的表現形式卻在不斷變化。今天的主角就是——醫療美容。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醫療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運用藥物、手術、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的美容方式。
  • 美團醫美《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脫毛、抗衰、植髮同比增幅最大
    疫情後的醫美行業呈現「V型復甦」美團醫美《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顯示,3月開始,醫美逐步呈現復甦趨勢,從線上流量看,4月初即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618活動期間線上流量比2月同期增長242%,行業呈現明顯的「V型復甦」趨勢。
  • 秋季入學報告:美國研究生入學率不降反升
    最近,美國國家安信息交換中心(NSCRC)發布了2020年美國高等教育入學報告,該報告實時地追蹤了疫情之下的美國大學的入學趨勢,涵蓋了美國600餘所高校和360萬學生,並分析了美國高等教育各階段的入學率。
  • 年底將至,「疫情嬰兒潮」卻爽約了?出生率不升反降是為啥
    雖然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一年過得不如以往,但疫情卻切實地讓大家見識到了面對困難國人團結的力量。2020年,疫情原因,讓原本短短一個星期的春節假期,延長至一個月、兩個月。轉眼間,年底將至,可網友們想像中的「疫情嬰兒潮」卻爽約了。甚至根據現有數據來看,在一些南方地區,像江蘇、上海、浙江等城市,新生兒出生率竟出現了不升反降的情況。
  • 醫美議題的時代新解是什麼?
    文 | 周天財經周天財經 原創出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容貌上「做文章」是相當古老的話題。根據世界銀行發展報告,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超過 2000 美元之後,即進入到中等發達的小康社會之後,對醫學美容行業的需求就會增加 10% 左右,並且會以這個速度每年遞增。中國的人口基數和經濟發展程度決定了,醫美行業在未來 5~10 年內,都會保持相當可觀的增長速度,這是一個基本事實。
  • 悲慘,疫情過後三個月,這兩個行業都沒法恢復!《老石看報告》
    以上是疫情期間對部分行業的影響結果,這些數字我們也是感同身受,很有體會。那麼,下面的一些數字就不是當下的切身體會了,而是對未來疫情結束之後三個月的判斷,請大家參考。由於行業太多,我這裡只針對餐飲行業和出行行業詳細解讀,其他行業的情況可以參見報告的完整版。
  • 暴利的醫美行業:女人的錢,究竟有多好賺?
    來源:財經連環話最近幾年醫美大熱,誰沒做個美容微整啥的,都不敢自稱精緻豬豬女孩了!愛美女生們扛起了醫美消費一片天!這不最近「中國玻尿酸三巨頭」之一愛美客都要上市了!醫美機構給了這麼多返點,而且還要自己有利潤,羊毛出在羊身上,就只能消費者買單了!於是,整個醫美行業的消費水平就這麼被推高了!再加上,「美」這種東西屬於奢侈品,定價太便宜你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