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荷蘭,就不能不提風車。數百年來,風車一直是這個低地國家的代表,大西洋強勁的海風為荷蘭提供了天然的風力。風車用於排水,最早始於8世紀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藉由風力來推動轉輪將水排出,後傳到歐洲。眾所周知,荷蘭近一半的國土面積低於海平面,荷蘭人就從德國引進了風車為抽水所用,後經16、17世紀的改造,開始用於碾磨穀物、造紙、榨油等。因此在歐洲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上帝創造了人,荷蘭風車創造了陸地。
荷蘭在鼎盛時期曾有近萬座風車,隨著科技的發展,機械動力的普遍應用,老舊的風車逐漸被淘汰,如今仍然剩下近千個,分布在荷蘭小小的國土上。可以說,荷蘭因為有了風車,才有了奶酪和鬱金香的芳香。
如果說荷蘭的鬱金香是愛花之人的夢想,那麼風車就是童話世界的代名詞。我在途中偶遇一名臺灣來旅行的女孩,問起她為什麼來荷蘭,她說就是想一圓心中的童話夢。無論是豔陽高照還是陰雨連綿,矗立于田野中的風車都是一道動人的風景線。
荷蘭看風車最著名的有兩處地方:一是位於阿姆斯特丹以北15公裡的桑斯安斯風車村(Zaanse Schans),二是位於鹿特丹以東10公裡的小孩堤壩(Kinderdijk)風車群。
小孩堤壩位置
風車村目前已經成為遊客觀光的聖地,有三十多座風車,但都是20世紀從各地運來集中到那裡的,還有手工木鞋製作、奶酪作坊等最具荷蘭特色的鄉村景觀。相比較起小孩堤壩,風車村更加商業化一些,旅行團也更多,我是最不喜歡這種明顯為旅行而旅行的景點。況且選擇小孩堤壩,還可以順便遊覽鹿特丹(Rotterdam),住一下著名的「方塊屋」,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初次來荷蘭的人大多都會對「小孩堤壩」這個名字感到奇怪,但這並不是因為操作風車的是小孩或者這裡小孩很多。它的名字來源於當地一個傳說:1421年,曾有一場波及整個荷蘭的大洪水,絕大多數村莊和農田被毀,上萬人死傷,史稱「1421伊莉莎白日大洪水」。洪水退後有人來到災區的堤防,發現一個木搖籃順水漂來,漂到近前看到搖籃中有一隻貓在跳來跳去保持平衡,籃子裡有個熟睡的嬰兒。從此便命名這裡為小孩堤防,藉此希望新築起的堤壩可以保佑所有的兒童。
小孩堤壩位於萊克河(Lek)和諾德河(Noord)交匯處,因荷蘭是低地國家,為利用風力磨麵粉、推動排水兼灌溉農田,1740年在此建立起了風車。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荷蘭早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渠排水站,取代了風車排水的功能,僅存的大風車就更顯珍貴。今天農田裡仍存在19座,是荷蘭數量最多,保存最為健全,更是世界上最大的風車群。每逢7、8月夏季的周末,風車還會一起轉動,頗為壯觀,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不僅吸引遊客,荷蘭本地人也來此度假,感受悠閒的鄉村風情。
雖然小孩堤防離鹿特丹不過十來公裡,但交通並不便捷。因為在荷蘭這個低地國家,大部分國土都填海而成,水上公交船幾乎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每年4-10月可以乘船前往,而且沒有直達的船,需要在Ridderkerk換乘一次,單程就要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如果選擇自駕,同樣也很繞路,相比較之下公共運輸還算是最佳選擇,往返船票可以一起購買,12.5歐。
碼頭就在鹿特丹的斜拉橋旁邊
甲板上還有不少推著自行車的當地人。
船艙內外
在Ridderkerk換一條更小的船才能前往小孩堤防,在這裡可以找船員要一張時刻表,否則回來時候誤了船就要走很遠去坐公交了。別看這船看上去很小也很破舊,但每天在南荷蘭地區就是靠這樣的船運輸人和貨物。
來到這裡,才感受到那種從小在童話故事裡讀到的濃濃的荷蘭鄉村風情,河邊的獨棟房屋就是當地人的住宅,一對老夫妻坐在長椅上靜靜地看風景。
道路兩邊房屋上的燈都是做成了風車的四片槳葉形狀。
很多場景總是如此出其不意,不經意地往路邊看了一眼,兩棟房屋間的空隙中,風車清晰可見。
在我親眼看見風車之前,我一直對於風車很無所謂,甚至我糾結了很久到底要不要為了個風車折騰到鹿特丹來,還要坐一個多小時的船。但我不得不承認的是,真正看見它們的時候,那一刻還是感覺很震撼的。幾座風車遠遠地矗立在農田中,隔河相望,河邊蘆葦叢生,綠草搖曳,煞是好看。
要到達風車群所在的農田,還要再往前走拐個大彎才能到,我們便加快了腳步前往,因為時間已經剩下的不多了,晚上回去的末班船是17:30,我們到這裡的時候已經將近16:30了。
當地人在自己家門前花園裡添置的小涼亭,顯示出荷蘭人對生活的熱愛。
路口的地圖清晰地標出了19座風車的分布。
轉過路口,這條路就是通往風車群的主要道路。別看貴為世界文化遺產,如果僅在農田漫步,是不收門票的。也可以租自行車騎行。只有幾座風車開放供遊客參觀需要另付門票,裡面仍有當地人在此居住,其中一座內部被開發成了風車博物館。
沿著碧波蕩漾的河流,踏著綠茵芬芳的堤壩,漫步於古老的風車之間,仿佛穿越回到了充滿田園鄉村氣息的中世紀。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無論陰晴,參觀者都置身於夢幻般的童話世界中。19座大風車面對面排列成兩排,矗立於河岸兩側,每座風車高達四五層樓,巨大的葉片長達20餘米。可以想像,如果全部轉動起來是何等的壯觀。在風車內部有牽引車葉軸心、巨大的石磨和儲藏室,實際的居住空間很小。
發張全景圖,我們數了半天也沒數出來19座。
還可以乘坐遊船到風車附近遊覽
看時間比較緊張了,我們便抓緊返回碼頭。看著路邊當地人的房屋,不由得心生羨慕。
微小的細節,就能顯示出房屋的主人有多麼熱愛生活,桌上小小的擺花,花盆也是做成了木鞋的形狀。
風車是荷蘭最著名的名片,也是荷蘭歷史文化的見證。據說小孩堤防的風車落日景觀最為震撼,可春夏之交的荷蘭白天日照時間較長,日落時間大約在晚上9點。所謂的壯觀景象,也只能就是想像一下了。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4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