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哲,告別「情歌王子」

2020-12-12 三聯生活周刊

情歌是有時代感的。「情歌王子」時代的張信哲吟唱永恆和熾熱,如今,他要表達的是另一種觀點——既然沒有永恆,那麼或許可以退而求其次,把剎那當作永恆,這也不失為一種愛情上的樂觀主義。

因為愛如潮水

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滾石唱片來說,把張信哲打造成「情歌王子」是件冒險的事。1987年,張信哲還在臺北基督書院讀大二,因為是教會學校,學生經常要唱些基督教讚美詩,由此而生的歌詠比賽也是一場接著一場。一次,張信哲也參加了比賽,站在臺上唱了一曲《Understanding Heart》,他嗓音清亮,一開口就驚豔了臺下的觀眾和評委。當時,評委席上坐著詞曲創作人丁曉雯和鄭華娟,兩人都看上了這把極具辨識度的聲音。比賽一結束,丁曉雯就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大學生推薦給了當時正如日中天的滾石音樂。很快,張信哲就收到了面試通知。他對此毫無準備,迷迷糊糊地走到滾石的辦公樓門口,一抬頭,陳淑樺從他身邊擦肩而過,這位《明明白白我的心》和《滾滾紅塵》的原唱者讓張信哲緊張起來。讓他更緊張的還在後面——辦公室裡,等待面試張信哲的是李宗盛。當時,李宗盛任滾石音樂總監,他不僅自己唱歌,還一手打造了張艾嘉、陳淑樺、周華健等歌手,是當時點石成金的人物。

在張信哲後來的回憶裡,那場面試並不成功。「我們那年代的小孩,對演藝事業沒有太多理解,只是單純喜歡音樂,喜歡唱歌,不像現在的小孩,他們一入行就很清楚這個行業了。」張信哲說,面對李宗盛的提問,他亂答一通。雖然還是順利籤約了滾石音樂的子公司巨石音樂,但他後來才知道,或許是因為面試太失敗,自己的資料在滾石內部各個製作人手上轉來轉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沒人願意為他製作專輯。他最初的工作只是製作助理,一邊做些雜事,一邊等待機會。轉機出現在1988年。滾石旗下女歌手潘越雲要出新專輯,取名《男歡女愛》。專輯的最大賣點是潘越雲與多位男歌手的情歌對唱,周華健、趙傳等人都在男歌手之列。張信哲是所有合唱歌手中最名不見經傳的一位,但誰都沒想到,他和潘越雲合作的《你是唯一》市場反饋極好,說他因此一戰成名,一點也不為過。八九十年代是滾石的黃金期,也是華語唱片的黃金期,歌手一曲成名後就會得到大把機會,所有優質的作者資源和製作資源都會向你湧來,當時的張信哲就得到了這樣的機會。他很快發行了首張專輯《說謊》。之所以取名《說謊》,是因為當時的專輯企劃認為,一個單純的大學生形象,與「說謊者」的概念掛在一起,會有種惹人關注的反差感。《說謊》的主題是愛情,但在那張專輯裡,張信哲的形象還是單純的大學生,曲風也偏向當時的臺灣校園民謠。「大家都在摸索,沒有清晰的方向,真正找到情歌這條路,其實還是在我退伍之後。」張信哲說。因為念的是嚴苛的教會學校,沒畢業就出道成為歌手,這不符合學校規定,張信哲不得不休學。休學就意味著要入伍參軍,這是每個臺灣男孩都要面對的人生歷練。於是,又風風火火出了《憂鬱》《忘記》兩張專輯後,張信哲消失在大眾視線裡。再回來已經是兩年之後。兩年,歌壇發生了很多變化。四大天王真正樹立了自己的權威,唱片業景氣的年代,新人也層出不窮。當年那三張專輯的粉絲離開校園,「學生情人」的定位已經過時了。張信哲和公司不得不做出調整。他摘掉戴了幾年的黑框眼鏡,書卷氣隨之淡去。兵役之後,從男孩轉型為男人,這是張信哲的新形象和新定位。與此同時,好歌也來了。李宗盛作詞、黎沸揮作曲的《愛如潮水》真像翻湧高漲的潮水一樣,將張信哲推上了歌壇高處。既然愛了就不後悔再多的苦我也願意背我的愛如潮水愛如潮水將我向你推緊緊跟隨愛如潮水它將你我包圍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內心苦楚的女人,邊愛邊心碎,即便心碎,也要守候在旁。這是李宗盛壓箱底的一首歌,他一直猶猶豫豫,找不到適合演繹它的人。這首歌的風險在於,它不符合當時男聲情歌的主流價值和審美。「《愛如潮水》展現的是男人軟弱的部分,很直接的展現。當時,大部分男歌手都在演繹男人堅強的一面,柔軟的部分不太願意展露。聽眾也一樣,他們聽慣了男兒有淚不輕彈,當一個歌手為他們講述男人的柔軟,這其實是在考驗聽眾,需要他們敞開心胸去接受。」張信哲說。按照常規的創作思路,《愛如潮水》應該屬於李宗盛一樣的經歷過滄桑的男歌手,聲音裡有歲月的印記。但李宗盛跳出了老路子,把這首歌交給26歲的張信哲,看中的恰好是他的簡單和純粹。「用一個小男生單純的聲音來揭露男人隱藏的軟弱,或者說,是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的軟弱,這是李宗盛想要的衝突感。」張信哲說,當時的這種選擇有點做實驗的成分,也是大家賭了一把。張信哲至今慶幸,自己在剛開始音樂事業時就遇到了李宗盛,很多錄音棚技巧和情感的把握方法李宗盛都言傳身教給他了。當年,《愛如潮水》這一首歌就錄製了一星期,他每天晚上七點進錄音室,隔天早上九十點鐘才出來,即便是一個過渡音,李宗盛也要求他找到最好的表達方式。「是感嘆,還是無奈的嘆息?情感的把握和表達是要細細推敲的。」張信哲說,這種錄歌方式和剖析音樂的方法成了他沿襲至今的工作方式。押注《愛如潮水》,李宗盛賭贏了,滾石賭贏了,張信哲也贏了。1993年,《愛如潮水》作為專輯《心事》中的主打歌發表,一開始成績平平,但經歷了一段蟄伏期後,突然火遍兩岸三地。我再也不願見你在深夜裡買醉不願別的男人見識你的嫵媚你該知道這樣會讓我心碎在《愛如潮水》裡,張信哲扮演了一個痴情的、弱勢的男人,感情表達飽滿而直接,沒有任何遮掩,這種失意男人的形象在當時的男歌手中並不多見,再加上演唱者的聲音並非觀眾期待中的滄桑,而是清澈和高亢,這就更讓人印象深刻了。因為《愛如潮水》,張信哲「情歌王子」的定位深入人心。

情歌的商業密碼

專輯《心事》奠定了張信哲「情歌王子」的地位,也讓華語樂壇開闢了一條全新的情歌路線。在這種情況下,滾石和張信哲都打算乘勝追擊,鞏固這一傷心男人的形象。

張信哲毫不避諱,自己從籤約滾石起,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做商業音樂。既然是商業音樂,那就要在保證音樂品質的前提下,具備一定的商業性。「首先是傳唱度,也就是順不順口,歌曲難度不一定低,但它的情感和旋律要能吸引大家去跟著唱,能把觀眾很快帶入到一個特定的情境裡。還有就是時代脈動,音樂的內容、歌詞要能直接反映時代特徵。」張信哲說,唱片時代的商業音樂大多有好的水準和相對好的品位,這與當下的市場狀況很不一樣。情歌的商業性在於共情和喚起記憶,闡述的是一個大眾所能接受的或理想中的愛情觀,張信哲早期的很多作品都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別怕我傷心》是《愛如潮水》之後最受歡迎的作品,這首歌收錄在張信哲1994年發行的專輯《等待》裡。這原本就是李宗盛寫給張信哲的歌,入伍之前,他已經開始熟悉和練習這首歌,但因為當兵入伍,李宗盛把這首歌給了別人。原唱沒能把《別怕我傷心》唱紅,張信哲又對它情有獨鍾,於是,就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繹了。表面看,張信哲是想拿回自己錯過的好作品,實際上,《別怕我傷心》也暗藏了他的情愫,當然,那也是當時很多當兵入伍的年輕人共同的情愫。好久沒有你的信好久沒有人陪我談心…………你和他之間是否已經有了真感情別隱瞞 對我說別怕我傷心一個男人思念著、盼望著遠方的愛人,因為愛而心生懷疑和一點點流於字裡行間的責備,這種不確定性是很多年輕男女,尤其是身處異地的年輕男女都有過的情感體驗。「這樣的故事,在我當兵時有很多。」張信哲說,《別怕我傷心》即便不是自己的故事,也是不斷重複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所以,他能體驗並把握那種帶著憂傷的忐忑。「你和他之間,是否已經有了真感情。」這種隱秘的心思很多戀愛中的男女都有,只是涉及自尊,很多人羞於表達,《別怕我傷心》恰恰唱出了這愛情裡的潛臺詞。1995年,張信哲離開滾石音樂,籤約EMI,並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潮水音樂。和後期完全獨立製作時期的作品不同,張信哲籤約EMI和後期的新力時代期間的作品也大多是他口中的「商業音樂」,「情歌王子」的作品風格也是主流。

籤約EMI後的首張專輯《寬容》是迄今為止張信哲商業上最成功的作品,面世僅一個月,銷量就超過了35萬張。這張專輯中的代表作《過火》依然是標準的「情歌王子」式苦情歌,張信哲扮演的依然是那個深情卻弱勢、被愛折磨的都市男人。怎麼忍心讓你受折磨是我給你自由過了火如果你想飛傷痛我背《過火》是一首標準的失戀情歌,歌詞裡對背叛者的原諒和無可奈何是打動觀眾的地方,很少有愛情會像《過火》中唱得那麼無私和偉大,但這種不切實際的偉大卻符合大多數人的自我想像。張信哲早期的作品流傳度極高,原因在於,除嫻熟的技巧外,他為聽者呈現的是一個個大家羞於表達的或自我感動後的自己,這種感情又在激蕩的作曲下被極端化了,因而具有很強的感染力。當年之所以離開滾石音樂,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張信哲希望為自己爭取更多創作上的自由度。《寬容》中的同名主打歌就是他力排眾議,為自己爭取到的作品。《寬容》的背後是一段真實的愛情故事,這或許也是張信哲演唱的第一首有明確傾訴對象的歌曲。這首歌的詞曲作者馬兆駿曾因「大麻事件」離開歌壇很長一段時間,生活也一度陷入困境。在最痛苦無助的日子裡,他結識了後來的妻子,兩人相互扶持,在妻子的陪伴和鼓勵下,他漸漸走出了人生低谷。《寬容》就是馬兆駿寫給妻子的情歌,歌裡回憶的是兩人那段艱難的日子。起初,他把這首歌投給很多歌手,大家忌諱他的過往經歷,沒有人敢合作。最終,這首歌到了張信哲手裡,他把這首歌打造成了自己專輯的同名主打歌。凌晨兩點半你還在我身旁關上電話我不想和誰再多說話如今看來,《寬容》是張信哲過渡期的作品,和之前的苦情歌相比,《寬容》的敘述性更強,抒情更克制,在這首歌裡,張信哲一半是主角,一半是情感的講述者。儘管在後面的專輯裡,《信仰》《從開始到現在》等歌曲依然是標準的「情歌王子」定位下的產物,但從《寬容》這張專輯開始,張信哲已經開始有意識地轉型,淡化自己歌曲中苦情男主角的形象,向情感的講述者和探討者過渡。

情感的講述者

籤約EMI時期是張信哲的轉型期,這種轉型是他個人的興趣所致,也是市場的必然。張信哲是幸運的,他趕上了唱片時代的黃金期,那時,媒體不如今天這般發達,行業內的整體作品產量也有限,無論是電影、電視劇還是音樂,創作者為觀眾輸出的作品風格和類型都很局限,某種風格或者某個作品很容易流行起來,成為多數人關注的焦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張信哲和他的音樂就具備這樣的流行度,《愛如潮水》《過火》等經典歌曲就是這種傳播模式的產物,這些經典情歌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直到今天,它們依然是KTV裡點播量極高的作品。

「現在,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了,媒體和網際網路的發達讓大家聽到、看到更多東西,選擇變得多樣化。」張信哲說,隨著市場的轉變,他的音樂正變得越來越自我,越來越小眾。這是種無奈,也是必然。這種「自我」和「小眾」是從《寬容》的詞曲創作開始的,並逐漸深入到歌曲主題和價值觀層面。「情歌王子」定位下的苦情歌表面上控訴和糾結的是愛情的不確定性,但背後是對專一的、永恆的愛情的嚮往。隨著時代的變化,「專一」和「永恆」不再是愛情的主題,或者說,不是唯一的主題,張信哲的情歌也隨之開始摸索愛情觀的多樣性。2000年,在《信仰》那張專輯裡,張信哲在音樂中所呈現的愛情模式和愛情觀明顯多元起來。「那是一個童話破滅期,那段時間,我突然覺得,傳統的幸福神話其實是個泡沫,大家對於傳統的愛情和婚姻觀開始有遲疑和嘆息,《信仰》那張專輯想探討的就是這個。」張信哲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王子公主》,那是一首以黛安娜王妃車禍逝世為背景的作品。誰都沒有把握靠幾句承諾能否在荒蕪愛情的沙漠開美麗花朵李宗盛是這首歌的詞作者,但顯然,《王子公主》裡已經沒有了《愛如潮水》的深情和篤定,甚至連愛的痛苦都沒有,有的只是一種愛情的虛無感。這張專輯裡,李宗盛作詞的另一首歌《阿福》也一樣,「路在何處NONONO,通往幸福的路,通往幸福的路」,他用尋找公主的敘事性歌詞來表現人們在幸福之路上的迷失。「情歌王子」張信哲不想再做了,撩撥大眾的情緒他也意興闌珊。「我希望透過每一張專輯來傳達自己在那段時間的人生態度和愛情態度。」張信哲說,這是他獨立製作音樂後最大的觀念上的轉變。忠於自我之後,張信哲的音樂傳唱度變差了,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另一方面,他音樂中的主題和價值觀卻豐富起來。「一輩子」式的主流愛情不再是他吟唱的主題,寂寞、菸蒂、簡訊、單車等更具都市感的符號取代了直接的情感宣洩,更多地出現在他的音樂裡。《空出來的時間》就是這種轉變下的產物。這張專輯探討的是都市人的孤獨和空虛:「『空出來的時間』指的是什麼?對我來說,可能是塞車被堵在路上的時間,可能是等公交車的時間,是那些碎片的但你根本沒有辦法與人分享的時間。在這些獨處的時間裡,我們要怎樣去消遣?怎樣去面對自己?這是這張專輯想討論的。」空出來的時間 剛好拿來寂寞誰都別來想決定 我要什麼懶得跟所有人溝通 反正說了也不懂習慣一個人走 讓我不灑脫《空出來的時間剛好拿來寂寞》是這張專輯的主打歌,12個字的歌名本身就很「寂寞」。這首歌流露出一種自暴自棄的情緒,孤獨和寂寞是一種在情感中掙扎過後的主動選擇。「現在不流行低頭,每個人都想拋售剩餘的感動。」這兩句歌詞更像是張信哲本人對《愛如潮水》《過火》中弱勢愛情地位的反抗。專輯裡的另一首歌《別用眼淚綁架我的決定》強化了這種反抗。從《信仰》中的「愛是一種信仰,把你帶回我身旁」到《別用眼淚綁架我的決定》裡的「愛不一定要有結局」,張信哲在情歌裡推翻了上一個時代。某種程度上,我們也能隨著他的情歌,找到「70後」「80後」一代人愛情觀的流變。

最近,張信哲又完成了新專輯《擁恆》的製作,他帶著專輯來北京宣傳,行程緊密。我們坐在酒店休息室裡聊起「情歌王子」和那些成名作,他不懷念,也不排斥,好像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他是那種老派的藝人,對自己的私生活諱莫如深,你只能從他的音樂裡去窺探他、分析他,但很可能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信息和證實。他唱了大半輩子的情歌,我們卻對他的感情世界一無所知。相較於自己的生活,他更願意聊聊新專輯。《擁恆》裡的音樂越發清冷了,主打歌《永恆的印記》卻讓人想起些過去的舊時光。這首歌與一部電影有關。1986年,張艾嘉導演並主演了一部電影《最愛》。在那部電影裡,張艾嘉飾演的白芸愛上了閨蜜的男朋友,生活還要繼續,兩人將這段短暫的愛情長埋心底。張艾嘉演唱了電影的同名主題曲《最愛》,《永恆的印記》選用了《最愛》中的歌詞作為這首新歌的核心歌詞:「紅顏若是只為一段情,就讓一生只為這段情。」張艾嘉在這首歌中貢獻了一段點睛的獨白:「一個人不可能一生只愛一個人,也不可能一生只有一段情,可是在你愛的時候,一定要全心全意,把他(她)當作是你的最愛。」在愛情這個命題前,張信哲詮釋了永恆、唯一,也走過虛無,經歷了孤獨,如今,他要表達的是另一種觀點——既然沒有永恆,那麼或許可以退而求其次,把剎那當作永恆,這也不失為一種愛情上的樂觀主義。25年前,張信哲用少年故作老成的深情演唱了《愛如潮水》,年輕人的純淨簡單與歌曲所表達的滄桑感形成反差。如今,張信哲已經到了滄桑的年紀,《愛如潮水》就有了另一種味道。「技巧更成熟,也可以用更細膩的方式去傳達,但曾經的簡單、青澀唱不出來了。人變了,感受也變了,這大概是無奈的部分吧。」在張信哲的歌聲裡,「情歌王子」的時代永遠過去了。(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大家都在看這些《紅海行動》:電影的好,觀眾看得到三種牆裡開花牆外香的傳統零食,幫你一邊變瘦一邊戰鬥好吃 | 回鍋肉往事為何情歌最能動人?視覺 | Norway:北方之路上,最快樂的人⊙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點擊以下封面圖一鍵下單「聽吧 愛情」

相關焦點

  • 張信哲老婆是誰呢?張信哲為什麼被稱為情歌王子
    #出生於1967年的張信哲今年也54歲了,這個年紀說不定很多人都已經可能當爺爺了,那麼張信哲本人的感情生活是怎麼樣的呢?好像張信哲出道之後可以幾乎說是零緋聞,那麼張信哲結婚了嗎?張信哲老婆是誰呢?1張信哲老婆是誰呢?這個問題想必很多人也是非常的好奇。張信哲年齡也不小了,但是似乎從出道以來,張信哲根本就沒有爆出任何過緋聞。而實際上張信哲根本就沒有結婚,張信哲現在還是一個單身的狀態。
  • 情歌王子張信哲的人生背後特色
    只到有一天李宗盛寫完《愛如潮水》這首歌卻感到不滿意,認為這是一個失敗的作品,於是就順手把它送給了張信哲。沒想到《愛如潮水》成了張信哲的轉折點。有一次打車時,計程車司機都忍不住向她告白,你的愛如潮水太好聽了,而這也讓張信哲意識到他確實火了。愛如潮水之後,張信哲一路開掛,成為了火遍兩岸三地的「情歌王子」,張信哲的成功是李宗盛的無心插柳還是他自己的堅持追夢呢?
  • 《直覺》張信哲深情演唱,被公認為「情歌王子」
    《直覺》是中國臺灣男歌手張信哲的一張音樂專輯,由新力唱片公司於1997年12月發行,專輯由主打歌《直覺》等10首歌曲組成。《直覺》這張專輯是張信哲籤約新力唱片(SONY MUSIC)推出的第一張主打專輯,整張專輯依舊以情歌為主。
  • 溫柔的聲線,動人的歌聲被譽為「情歌王子」男歌手張信哲
    他就是張信哲,1967年3月26日生於臺灣,歌手、演員、舞臺劇團團長,1987年張信哲籤約滾石唱片的子公司巨石音樂,發行第一張專輯《說謊》,1995年成立音樂工作室潮水音樂,並加盟EMI旗下附屬廠牌種子音樂,憑著《寬容》專輯獲得1996年的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 張信哲 「未來式」巡演寧波站預售 情歌王子來了
    2019張信哲「未來式」巡迴演唱會寧波站將登陸寧波奧體中心體育館。10月17日上午11點整開啟預售。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張信哲的歌,他的歌裡滿滿都是情,從親情到愛情,從小愛到大愛。作為華語流行樂壇代表人物之一,張信哲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 情歌王子張信哲玩轉頂固親親季 喊你把朋友帶回家
    2015年,國際巨星範冰冰領銜開啟了首屆以「親情」為主題的愛家文化節;2016年,親親季由範冰冰男友——「大黑牛」李晨接棒,深度詮釋愛情主題;今年,頂固親親季第三季如約而至,以「友情永固」為主題,攜手「情歌王子」張信哲開啟盛典。
  • 張信哲丨是「情歌王子」,也是收藏家
    上世紀末,張信哲便紅極一時,他的許多經典曲目廣為傳唱,比如《愛就一個字》、《過火》、《信仰》等等,至今提起"情歌王子",很多人的心中仍會首先想起他的名字,不知不覺間張信哲已經陪伴歌迷走過三十二載。
  • 情歌王子張信哲,一首《別怕我傷心》,道盡他愛而不得的情感故事
    大家都知道這首《別怕我傷心》是張信哲的代表歌曲之一,直到現在傳唱度依然很高。這首歌歌詞本身就很悲情,再加上張信哲清澈溫柔、傷感憂鬱的聲線,翻唱後,很快就贏得了歌迷的心。之所以說張信哲是翻唱,是因為這首歌之前的原唱並不是張信哲。當年李宗盛本打算把這首歌給張信哲唱的,但是還沒創作完,張信哲就去當兵了,後來李宗盛就把這首歌給別人唱了,可當時並沒有火起來。
  • 因《愛如潮水》被譽為情歌王子,原作者捧紅張信哲,卻說歌曲巨俗
    比如在歌手中,就有一位被歌迷成為情歌王子。他從1987年出道起,唱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情歌。正是因為這些情歌,他才被廣大歌迷認識,成為樂壇一線歌手。這位情歌王子的名字叫張信哲,出生於1967年,來自臺灣省林雲縣。
  • 情歌王子張信哲「未來式」演唱會澳門完結,引網友期待下一站
    情歌王子張信哲「未來式」演唱會澳門完結,引網友期待下一站不管近年來有多少新鮮音樂形式的不同呈現,還是會有大多數的歌迷們懷念以前的音樂作品,rap等新鮮音樂的創作,給音樂這個領域呈現了更多的表演形式,但是小編只想說,這類音樂似乎不太適合傳唱,或許現代的年輕人會喜歡
  • 情歌王子張信哲經典歌曲《別怕我傷心》,傷感催淚,句句撕心裂肺
    收錄於張信哲1994年6月發行的專輯《等待》中。1995年,該曲榮獲第一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中文Top20榜中榜歌曲。這首歌一開始是李宗盛為張信哲所寫的,但他還沒寫完張信哲就去當兵了,等他退伍回來,李宗盛已經把這首歌給了別人。然而,因為對這首歌念念不忘,張信哲再度找李宗盛討論,他認為這首歌原是描述自己去當兵的故事,所以希望能拿出來再唱,於是才有了《別怕我傷心》。這首歌的詞是李宗盛為張信哲量身打造的歌詞,靈感源自張信哲的感情經歷,所以也只有他,才能唱出歌裡的心境。
  • 樂壇4大「情歌王子」,張信哲第三,張學友居然沒資格排第一?
    樂壇4大「情歌王子」,張信哲第三,張學友居然沒資格排第一? 4、鄭源:1998年,鄭源發行單曲《男孩的心事》出道。2005年,推出首張專輯《真的用心良苦》,成名曲《一萬個理由》無線彩鈴下載量約一億兩千萬餘次,成為無線彩鈴金曲銷量總冠軍。
  • 「情歌王子」張信哲至今單身,網友看完後驚呼:這誰敢嫁啊!
    說到情歌,小編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被譽為「情歌王子」的張信哲,他憑藉一首《愛如潮水》斬獲了多少男女的心,粉絲給他的這個稱呼當之無愧,可是大家知道嗎,在情歌上登峰造極的張信哲現實裡竟然是單身,有很多人都誤以為他已經結婚了,其實不然,那麼為什麼張信哲會保持單身呢,情歌封神的他難道就沒經歷過愛情嗎
  • 「情歌王子」張信哲竟是B型血,下面這幾位男星的血型和他相同!
    外號青蛙王子,其怪異的舞臺動作,無法伸直的頸部,以及經由母親越南口音所啟發的鼻音唱腔,是當時舞臺藝人爭相模仿的對象。作品《冬天裡的一把火》由費翔翻唱,紅遍全中國大陸。2012年高凌風來杭州維多利亞進行微整形全球直播,同時也成為演藝圈內整形直播的第一男藝人。
  • 你知道「情歌王子」張信哲最經典的十首歌嗎?《過火》僅排第三!
    中國臺灣著名男歌手,其嗓音清澈而明亮,尤其擅長抒情慢歌,是華語樂壇公認的「情歌王子」,在20世紀90年代與叱吒華語樂壇的「四大天王」齊名。他在學校歌唱比賽被發掘,籤給滾石唱片的子公司巨石音樂,成功憑第一張專輯《說謊》一炮而紅,一年內連續推出三張唱片。
  • 喜歡聽張信哲的情歌!張信哲的歌裡都是情!
    對了他就是張信哲!張信哲是一個情歌王子,他唱了很多讓我們喜歡的情歌,歌曲中也唱出了讓我們帶有很強的感情投入到裡面夽 ,我們都知道一首歌的靈魂就是它歌曲裡的精神力量。它可以給我感受到它的心情,感受到它的力量。《過火》這首歌講述的就是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變淡的意思,特別是那句:是我給你自由過了火。為什麼是給你自由過了火呢?
  • 張信哲的聲音在當年也飽受爭議,然而卻成了情歌典範
    在你曾聽過的歌聲裡,總有那麼一些聲音是過耳難忘的,張信哲的嗓音就是如此,聽之忘俗。張信哲演唱會2020成都站,撿起那些年埋藏在記憶深處的人與歌聲,與張信哲共赴天籟之巔!大河票務APP「情歌王子」張信哲已經出道30多年了,而他本人也50多歲了,當年聽著他的歌的粉絲們都已長大,或者結婚生子。
  • 53歲張信哲真洋氣,穿西裝配增高皮鞋,出道33年仍是情歌王子
    放眼華語樂壇,會唱歌的男星還是女星真是多到數不過來,但是說到唱情歌,那張信哲絕對是榜上有名,對於80.90來說,張信哲這個名字就是情歌的代名詞,基本上他的歌都是那麼的愛意綿綿
  • 53歲張信哲,不再做王子,只因早已建立了自己的王國
    3月 26日是張信哲53歲的生日,那個唱著《愛如潮水》、《過火》、《有一點動心》的情歌小王子,如今已經是53歲了,如今這些歌仍然是KTV必點曲目,而如今的張信哲雖然很少露面鏡頭前,卻一點不妨礙他依然過得動心、瀟灑。
  • 情感王子張信哲,有著很好的聲音,據說是收藏家
    問世間情是何物,肯定是答案千種,但是唱情歌厲害的,我想張信哲算是一位,這是大家公認為的,能讓所有的人認可的情感王子就跟喜劇之王周星弛一樣有著極其特殊的含義,不然也不會有人那樣子去稱呼,當然很多歌手的情歌也是不錯的,但是總會有最出色的一位,那就是張信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