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嘟嘟醫生
前幾天,我在回北京的飛機上看了一本《The 8-HOUR SLEEP PARADOX》(8小時睡眠悖論),書中提到的「肌功能療法」讓我很感興趣。
這篇文章完美解惑之前微博熱門話題#用嘴呼吸影響顏值。
因為好奇心作祟,回到家後,我打開電腦搜遍全網,查足資料,決定寫一篇文幫大家科普科普。
我曾經看過國外的一個案例,一對雙胞胎姐妹,小時候都有張嘴呼吸的習慣。
經過醫生的矯正後,妹妹改用鼻子呼吸,姐姐依舊張嘴呼吸,結果長大後姐姐就長歪了。
在這話題很熱的那陣子,曾有寶媽問我「嘟媽,我的寶寶張嘴睡覺,需不需要去看醫生?」
現在我要跟眾寶媽們澄清:
其實最簡單的觀察方法就是拿一面鏡子,放在嘴前和鼻子前去做比較。
如果鏡子在嘴前的霧氣特別明顯,那就說明你家寶寶是用嘴呼吸,也就是所謂的mouth breathing(口呼吸)。
正常的呼吸是透過鼻子,鼻子就像人體專用的空氣清淨機。
能過濾掉空氣中的不乾淨的小顆粒,也能為吸進身體裡的空氣增加溫度及水分,防止肺部或支氣管幹燥,同時也增加對氣流的抵抗力。
回想一下,你曾經使用口呼吸是在什麼時機點?
可能是在感冒鼻塞時必須用嘴呼吸,或是在運動鍛鍊時必須用嘴呼吸,更快速的吸收氧氣 。
用嘴呼吸不是不好,但一直用嘴呼吸,時間久了,就會導致一些問題的產生。
血淋淋的例子就是一位14歲的男孩,父親在他生日時,買了一隻黃金鼠送他,因為他對這隻老鼠過敏,鼻子塞住了,不知不覺他開始張嘴呼吸。
3年之後,他長歪了,這張照片的臉型,就是典型的用嘴呼吸的孩子臉型。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通過嘴跟通過鼻子呼吸,臉頰、舌頭、下巴的位置不同。
兒童又處在一個快速生長的階段,所以這些不良的姿勢,導致他肌肉、骨骼等生長方式改變。
口呼吸除了會降低顏值外,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孩子的生長速度可能會比正常孩子慢,夜間哭鬧次數增加、易怒。
長期口乾導致細菌感染,可能引發口臭等問題。也會引發扁桃腺擴大,阻塞上呼吸道,嚴重可能需要手術切除。
如果是因為過敏導致的口呼吸還可能會有黑眼圈的問題。
若口呼吸使空氣進入腸胃道,還會引起腸胃道相關的疾病,進而導致身體免疫機能出問題。
面對「口呼吸」該如何治療?
大多數口呼吸的案例都是因為鼻子被堵住了,所以要找出鼻子被堵住的原因。
鼻子被堵住的因很多種,可能是:
① 過敏、感冒引起的鼻塞。
② 扁桃腺或其他腺體腫大。
③ 鼻中隔偏區。
④ 鼻竇內壁上長了鼻息肉。
⑤ 鼻子、鼻甲、頜骨的形狀或大小異常。
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導致人睡著後用嘴呼吸。
⑦ 腫瘤(極少見)。
除了鼻子被堵住可能造成口呼吸之外,還有可能是哮喘、唇裂、顎裂、舌系帶異常,或是因為過度焦慮造成人用嘴呼吸。
所以如果確定有口呼吸問題,要請醫生幫忙,看該如何對症下藥!
有寶媽就問我「寶寶用嘴呼吸,那把他的嘴巴貼起來不就好了?」
不一定,在特定條件下可以。
上述也有提到,想要治本必須找出口呼吸的原因,並矯正口呼吸造成的口腔結構變形,再訓練用鼻子呼吸,這才是正確改善方式。
大家可能聽過很多種口呼吸的治療方式,部分方法也只能達到輔助的效果。
如何確保自己睡著後不會用嘴呼吸?
最直接粗暴的方式就是嘴巴閉緊、不張開。
但使用上要注意,膠帶不貼太緊,就不擔心會有窒息的危險。
因為人體有自然反饋機制,如果呼吸不順,會下意識的將異物排除。
所以要確保如果當使用者需要張嘴時,能輕易的將嘴打開。
目前坊間已經有許多像口呼吸膠帶或下巴束帶,只是這些用具是有矯正限度的,它們只能防止嘴巴打開,卻不能解決口內口腔構造的問題。
若想給孩子使用,建議使用敏感型肌膚使用的透氣膠帶,並能先於白天或睡前進行模擬試貼,確認能適應後再貼著睡覺。
此方法為當孩子因口呼吸問題,造成口腔結構改變後的主要矯正方式。
配戴矯正牙套主要是矯正鼻腔體積,能使鼻呼吸的功能提升,但是如果沒注意口呼吸習慣的改善,不會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此外,矯正牙套只適合用於齒列發育完全但上顎骨正中縫合尚未發育完全的青年人,對正中骨已縫合的成年人不適用,對齒列發育未完全的小孩不適用。
此種矯正器主要是在改善呼吸習慣,但無法改變咬合位置,日間配戴可以訓練鼻呼吸,夜間配戴可以防止打鼾,引導空氣由鼻道流通。
外型是由上顎單片與抵舌擋風板一體成型,異物感相較矯正牙套,牙套大小是固定的,適用年齡較廣。
口呼吸患者長期都是口松舌塌陷的狀態,所以若能對臉頰、口周圍、舌頭肌肉加以訓練,能提升嘴巴閉合度並改善舌頭擺放位置。
日本口呼吸醫學專家今井一彰在發表的著作《呼吸力體操》中,有提供一套健口操能改善日間嘴巴及舌頭的肌肉功能,但無法防範入睡後的口呼吸狀況。
若孩子有口呼吸的問題,可以在白天時訓練他用鼻子呼吸,提供一些小技巧給各位寶媽參考。
① 鼻呼鼻吸:隨時提醒自己用鼻子呼氣和吸氣,只有當在運動時可以張嘴呼氣,但不能張嘴吸氣。
②力道要輕:當你在呼氣時,腹部需稍用點力,吸氣時則完全不用力。
③ 閉口抵舌:呼氣時,舌頭可呈自然放鬆狀態,吸氣時,舌頭用力抵著上顎。
④節奏自然:不用刻意控制時間長短,快慢由身體決定,但原則上呼多吸少。
大原則就是:呼氣長、吸氣少、讓舌頭受力。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意識到用嘴巴呼吸是一種複雜的健康問題。
其實不僅是健康問題,長期口呼吸還會影響到寶寶的顏值。
有數據表示,孩子臉部的發育有60%是發生在5歲之前,而有90%的孩子在12歲左右就發育完全了,而下頜的發育會持續到18歲。
再次強調治本是必須找出造成口呼吸的原因,並矯正因口呼吸造成的口腔結構變形,再訓練用鼻子呼吸,這才是正確改善方式。
文中提及的治療招數只是輔助方法並不治本,也不全然適合小小孩,還是必須經醫生診治才能下判斷,儘早發現,在12歲以前都還來得及。
參考資料|(滑動查看)
1. Healthline. Mouth Breathing: Symptoms,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s.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mouth-breathing
2. Arthur J Nowak, DMD, John J Warren, DDS, MS, Oral habits and orofa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Feb 22, 2017.
3. 林彥璋, 臺灣牙醫界專欄期刊,2014年第33卷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