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8-04-20 16:54:27
1.設計應按一定順序方向進行,例如可以由左往右和由上而下的順序進行
2.布線條寬窄和線條間距要適中,電容器兩焊盤間距應儘可能與電容引線腳的間距相符;
3.設計布線圖時走線儘量少拐彎,力求線條簡單明了。
4.設計布線圖時要注意管腳排列順序,元件腳間距要合理。
5.布線方向:
從焊接面看,元件的排列方位儘可能保持與原理圖相一致,布線方向最好與電路圖走線方向相一致,因生產過程中通常需要在焊接面進行各種參數的檢測,故這樣做便於生產中的檢查,調試及檢修(註:指在滿足電路性能及整機安裝與面板布局要求的前提下)。
6.在保證電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設計時應力求走線合理,少用外接跨線,並按一定順充要求走線,力求直觀,便於安裝,高度和檢修。
7.各元件排列,分布要合理和均勻,力求整齊,美觀,結構嚴謹的工藝要求。
8.進出接線端布置方向
(1)相關聯的兩引線端不要距離太大,一般為2——3/10英寸左右較合適。
(2)進出線端儘可能集中在1至2個側面,不要太過離散。
9.電位器:IC座的放置原則
(1)電位器:在穩壓器中用來調節輸出電壓,故設計電位器應滿中順時針調節時輸出電壓升高,反時針調節器節時輸出電壓降低;在可調恆流充電器中電位器用來調節充電電流折大小,設計電位器時應滿中順時針調節時,電流增大。電位器安放位軒應當滿中整機結構安裝及面板布局的要求,因此應儘可能放軒在板的邊緣,旋轉柄朝外。
(2)IC座:設計印刷板圖時,在使用IC座的場合下,一定要特別注意IC座上定位槽放置的方位是否正確,並注意各個IC腳位是否正確,例如第1腳只能位於IC座的右下角線或者左上角,而且緊靠定位槽(從焊接面看)。
10.pcb layout中電阻,二極體的放置方向:
pcb設計分為平放與豎放兩種:
(1)平放:當電路元件數量不多,而且電路板尺寸較大的情況下,一般是採用平放較好;對於1/4W以下的電阻平放時,兩個焊盤間的距離一般取4/10英寸,1/2W的電阻平放時,兩焊盤的間距一般取5/10英寸;二極體平放時,1N400X系列整流管,一般取3/10英寸;1N540X系列整流管,一般取4——5/10英寸。
(2)豎放:當電路元件數較多,而且電路板尺寸不大的情況下,一般在pcb設計中是採用豎放,豎放時兩個焊盤的間距一般取1——2/10英寸。有pcb設計的朋友可以一起加Q探討Q800058675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