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民政局回應農民工橋下喪命:再談舊事沒意義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120去現場救助幾次,救助站人員是否去過現場……鄭州律師請求公開相關信息

  昨日起,鄭州市政府決定對進城務工人員、流浪乞討人員實施臨時救助

  距農民工劉紅衛離世已有6天。他的死亡原因,以及是否得到120、救助站及時救助等,成為近日輿論關注的焦點。

  昨日,鄭州兩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就此事給鄭州市衛生局和民政局寄送了《信息公開申請書》(以下簡稱「申請書」)。

  連日來,河南商報記者也在探尋事情的真相。

  關注

  律師向衛生局、民政局申請信息公開

  12月4日,經過民警在開封杞縣的地毯式摸查,終於確認了死去的農民工的身份。

  他叫劉紅衛,離世已有6天。在他死前,救助站工作人員是否到過現場?如果去了,為何沒有救助?120救護車到現場救助了幾次……這些問題依然是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

  昨日,針對這些問題,河南博揚律師事務所律師常伯陽和河南亞太人律師事務所律師姬來松,給鄭州市衛生局和民政局寄送了「申請書」。

  「不知道他是因挨餓受凍而死,還是生病無錢醫治而死?」常伯陽說,此事經報導後,引起強烈反響,已成為公共事件,有關部門應該給公眾交代清楚。

  民政局

  再說之前的事沒什麼意義

  為弄清劉紅衛死亡事件中的諸多疑點,昨日,河南商報記者到鄭州市民政局了解情況。

  民政局宣傳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出示了一份《鄭州市民政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流浪乞討人員冬季救助工作的緊急通知》。其中提到「加大對重點人員的救助」等,但並未對劉紅衛死亡一事所暴露出的問題作回應。

  對此,宣傳處相關負責人稱,「具體問題還得問救助站。」在記者追問「救助站是否接到過關於劉紅衛的求助,有沒有去現場救助」等問題時,該處一負責人稱,「再說之前的事沒什麼意義了,也沒多大意思。」

  昨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來到鄭州市救助站。該救助站門衛跟辦公室聯繫後稱,沒接到局裡的通知,不能讓記者進門。隨後,記者多次聯繫鄭州市民政局宣傳部門。最終,該部門一負責人向記者提供了鄭州市救助站站長的手機號,但一直無人接聽。商報記者在救助站門前等了兩個小時,仍未聯繫上該站長。

  衛生局

  對無支付醫療費用能力的,醫療機構墊付醫療費也要救治

  昨晚7時,鄭州市衛生局針對記者之前提出的相關疑問,集中向記者進行了回復。

  回覆中提到,120對無主或三無病人,將採取必要的現場急救措施,積極搶救生命,然後就近轉送到急救網絡醫院或定點救治醫院進一步救治,並積極聯繫相關部門進行社會聯動救助。不符合社會救助政策,且無支付醫療費用能力的,各救治醫療機構墊付醫療費用也要救治。

  衛生局表示,經調查,兩次出診的急救人員均嚴格遵照相關制度,認真開展急救工作。

  行動

  鄭州展開關愛救助行動

  自昨日起,鄭州市政府決定開展以救助露宿街頭的進城務工人員和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為主要內容的「關愛救助聯合行動」。

  對進城務工人員,由轄區政府實施臨時救助;對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由民政部門負責實施臨時救助;對需要救治的傷病人員,由衛生部門負責實施救治。

  附錄

  給衛生局和民政局的「申請書」

  (摘錄)

  120急救中心接到過幾次關於該農民工的求助電話?去現場救助了幾次?

  幾次去現場救治的是否為同一個人?如非同一人,另外一人是誰?此事中,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員是否有瀆職行為?

  救助站工作人員是否去過現場?為何沒有及時發現需要幫助的該農民工?

  救助站每年救助多少人?救助站日常工作中,通過哪些途徑發現需要救助的對象?

  救助站每年所用救助資金大概多少?所佔救助站財政總額比例是多少?

  救助站在此次救助事件中是否存在瀆職行為?

  針對此事,民政局調查結果如何? 河南商報 王向前 李政

相關焦點

  • 福音之眼看鄭州「農民工橋下死亡」:尋找好撒瑪利亞人
    半鍁半眠的農民工,隨時準備迎接活兒(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 「讓工人吃好就行」 鄭州「掰爛包子送農民工店主」呼籲關注農民工...
    央廣網鄭州12月3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近日,鄭州滎陽一工地的食堂老闆在網上發布一條」故意掰爛包子送給農村工「的短視頻,引發網友紛紛轉發並留言、點讚。12月2日,央廣網記者來到該工地食堂。談起網上「爆紅」的視頻,其店主回應說:」把完整的包子送他,肯定會拒絕,於是故意掰爛給他,這樣他心裡也會好受點。」工地食堂老闆王洋(央廣網記者 王勇生 攝)視頻裡的店主名叫王洋,今年31歲,幾年前也在工地幹過活兒,2019年,因一個偶然的機會,王洋在鄭州滎陽一工地承包了食堂,自己做起了老闆。因為價格實惠,工人都喜歡來他的店裡吃飯。
  • 鄭州「信義哥」李東升辦晚會 農民工成為「座上賓」
    1月4日晚,一場特殊的晚會在鄭州一酒店舉辦,常年奮戰在工地一線的農民工朋友成為了晚會的「座上賓」。河南信義集團用一場精彩的新年晚會和豐盛的晚宴,為農民工兄弟送去冬日的溫暖,感謝他們一年來辛苦的付出。30年前,李東升是揣著68元錢從商丘來鄭州的,最早是在一個工地上打工,後來去銀基賣哈密瓜、賣雞蛋餅,再後來去賣燒餅、賣涼皮、賣服裝、賣童鞋……基本上市面上看得見的小生意,李東升都幹過。
  • 鄭州彩虹橋初步設計方案出來了?官方回應
    自從2019年10月26日鄭州彩虹橋進行封閉後,這座橋接下來的「命運」一直備受關注。近兩天,「彩虹橋初步設計方案出爐」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對此,鄭州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回應:網上設計方案不實!封閉期間,橋上禁止一切車輛、行人通行,橋下地面輔道正常通行。
  • 鄭州發放首批農民工創業補貼 178名「幸運兒」每人獲補8000元
    10月20日,在鄭州市首批返鄉農民工創業補貼發放儀式現場,農民工代表王新紅說。  鄭州市共有178名返鄉創業農民工成為首批「幸運兒」  「為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扶持力度,今年起,鄭州市將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創業補貼發放範圍。」
  • 我們想結婚……營口民政局:這麼回應!
    我們想結婚……營口民政局:這麼回應!2020諧音又有「愛你愛你」的意思 中國人講究好事成雙,出雙入對 不少人打算在這一天登記結婚 然而 這天......是周末 民政局不上班
  • 大河報記者雨訪鄭州泵站,打探橋下積水如何流往「高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帥 實習生 吳彥爽 每當大雨來臨後,鄭州城區鐵路橋下,或隧道裡的積水讓很奔波的市民苦惱不已,甚至還會出現積水較深引發道路斷行的情況。當然,無論是積水較多,還是因積水引發道路斷行,在如今,也只是短時間的問題。因為每當這些地方出現積水後,其旁邊的泵站就會立即啟動抽升,將積水排出。
  • 「20200202」民政局該加班嗎?網友吵翻,長沙民政局:安排!
    1月14日,長沙市天心區民政局密切關注群眾呼聲,及時把握群眾期盼與需求,在2020年2月2日開放辦理婚姻登記業務,為廣大新人朋友搭建通往婚姻的幸福橋梁。屆時,天心區民政局將清潔大廳,布置場地、檢查設備、整理資料、政策解釋、流程引導,減少新人排隊等候時間。
  • 民政局解釋鄭州「連心裡」的名字來源
    近日,鄭州一條名為「連心裡」的小巷在網絡上走紅,吸引眾多年輕人、情侶前來拍照,成了網紅打卡地,並衝上微博熱搜榜。盡頭坐落著民政局,路名又叫「連心裡」,有市民解釋說:「從我心裡到你心裡,一路牽手到白頭」。為何命名「連心裡」?「連心裡」的寓意是愛情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了最初起名的鄭州市二七區民政局社會事務科。
  • 河南鄭州農民工子女入學被要求測智商
    本報訊 (記者餘嘉熙 通訊員馬豔傑)孩子要想接受義務教育,除了要辦齊各種手續,還要進行智商測驗,開具醫院相關證明這是來自河南南陽鄧州農民工魏雙恆的8歲兒子航航在鄭州市建設路三小求學時遭遇的難題。    「咱的孩子在城裡上個學,真是不易啊。」
  • 帶女兒住橋下的單親母親獲救助怎麼回事?原因曝光令人心酸
    11月7日上午,微博上一段視頻熱傳「單親母親帶女兒住橋下,自稱患病不想再拖欠房租」視頻拍攝地為青島,母親宋女士介紹,她和女兒在橋下住了十多天。自己去年生病了,因為家庭條件困難,吃了明知已經過期的藥引起肺病,去醫院又查出了心臟病。
  • 鄭州教育局回應民工子女入學測智商:政策無誤
    原標題:鄭州市教育局稱老師說話沒分寸  近日,河南一名農民工子女在鄭州市一小學入學面試時被要求進行智商測驗,引起社會關注。鄭州市教育局今天對此事作出回應。  「招生政策是沒有錯誤的,」鄭州市教育局外事宣傳處雷姓工作人員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他認為適齡兒童入學報名時,「老師目測一下很正常」。
  • 帶女兒搭棚住橋下的青島單身母親現已領急難救助金搬進安置點
    11月7日,青島市即墨區一單親患病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一事引發關注。據了解,當事人宋女士自稱因患病不想再拖欠房租才和女兒臨時搭建帳篷居住。針對這一情況,即墨區民政局安排通濟街道給予宋女士急難救助金2000元,目前母女倆已搬到由蘭家莊村所在社區提供的安置點居住。
  • 盡心盡責維護農民工權益
    前不久,農民工曹美琴等28人挨個握著左權縣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辦案檢察官陳健的手,激動地表達著內心的感謝。這是發生在左權縣人民法院審判庭外的感人一幕,也是左權縣人民檢察院深入推進「協助解決農民工討薪問題專項監督活動」的一個縮影。2018年以來,左權縣人民檢察院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共辦理支持農民工討薪案件60餘件,累計幫助70餘名農民工討薪800餘萬元。
  • 鄭州這群農民工的"壕居"生活:空調開放、床頭插玫瑰
    在鄭州熊兒河畔,有一群對生活不肯將就的農民工師傅,他們將勞累的日子過得「活色生香」:空調開著,紅色的塑料玫瑰裝點著十多個大老爺們居住的凌亂空間,酒肉下肚,啥累啥苦都沒了。住河畔綠蔭下有間帳篷「空調房」綠樹蔭濃夏日長,連著下了三天雨後,鄭州「秋老虎」來了。
  • 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回應:認同民政局意見 繼續依法合規開展工作
    對此,2月20日晚,北京市民政局通報表示,韓紅基金會自成立以來,總體上運作比較規範,但也發現部分投資事項公開不及時,在未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前有公開募捐行為。21日,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稱,基金會全面認同北京市民政局的意見,將繼續依法、合規開展各項工作,為慈善事業作出更多貢獻。
  • 鄭州3位農民工脫帽為禮讓的公交車司機鞠躬!司機也站起來回禮了
    近日,河南鄭州,一公交車經過綠燈路口,這時斑馬線上正有3位農民工,司機急忙剎車,農民工看到後脫掉了帽子,司機驚得直接站了起來。因為3位農民工給他鞠躬,他很驚訝,也站起來還了禮。如此有愛的一幕,讓人看了很是感動,司機的善解人意,農民工的感恩,都讓人覺得非常溫暖。在陽光之下,3位農民工露出感激的微笑,害羞中又透露著一點調皮,溫暖得讓人的心都融化了。所有人都流露出在疫情困境之下,難得的釋懷。
  • 廈門民政局回應新人用漢服照登記結婚被拒:頭髮不行
    昨天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廈門市民政局了解到,廈門市民政局目前已介入調查。對於結婚照服飾、頭飾的規定,律師表示,現行關於婚姻登記照片的法律法規並沒有對著裝進行禁止性規定,但這對新人拍照時佩戴了發冠,可能被認定為不符合免冠照片的要求。對於拒絕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一事,思明區民政局回應稱,當時無法為這對新人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並非因為他們穿著漢服,而是頭髮不行。
  • 濱州救助丨農民工等失業人員可申請一次性臨時救助金
    濱州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發文,進一步做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其中來濱務工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可申請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救助範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人員,未納入低保的,經本人申請,可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幫助度過生活難關。救助標準一次性臨時救助金一般不超過當地三個月低保標準,濱州市平均城市低保標準為610元,全市平均救助標準約為1830元。
  • 雲南年輕夫妻離婚途中發生爭執,丈夫抱起妻子扔到橋下迅速就跑
    2020年9月3日,雲南省昭通彝良縣發生了夫妻離婚後,丈夫把妻子丟到橋下的慘案具體情況是:在彝良縣一對夫妻在前往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的途中,兩個人因為一些原因發生爭吵和抓扯,也許是丈夫被妻子惹怒了。氣憤的丈夫抱起妻子後從橋下就扔了下去,本以為丈夫扔完妻子以後會立即採取救援措施,結果丈夫把妻子丟到橋下以後迅速離開了現場。彝良縣公安局接到報案以後,迅速指派民警趕赴現場開展工作,後來公安核實了夫妻雙方的真實姓名。丈夫姓唐,30歲,是漢族人。妻子姓翁,31歲,漢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