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必須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首先在市場上找到成功的交易員,找到合適自己的交易模型。
第二步:反覆測試。有了方法就要在實戰中反覆的測試。在測試中,一定要注意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測試,至少要在3個月以上的時間。原因是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交易系統,只有盈利的交易系統和虧損的交易系統之分。必須保證在一定的周期內,才能驗證系統的有效性。
我們很多人經常在測試的初始階段,由於遇到虧損的交易,就輕易否定系統的有效性,然後在市場上繼續尋找新的交易模型。其結果是認識了一大堆交易系統,沒有一個能夠系統掌握的,當然也就成了市場的「老油條」。一說理論比誰都多,瞧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只瞧得起自己,可自己卻偏偏不爭氣,不能幫助自己實現最後的成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第三步:數據分析。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以後,需要將交易數據進行詳細的客觀分析,找到自己的交易模型準確率是多少?最大的盈利和虧損比是多少,平均月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是多少,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等。從數據上看自己對方法的掌握程度,從數據中找問題,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第四步:修正方法。在進行方法修正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在發現交易模式問題的過程中,不能以單筆交易虧損作為修正的目標,修正並不是將所有虧損的交易修正為盈利的交易。因為虧損的交易,如果是按照嚴格的交易系統的買賣,也是正確的。盈利的交易,如果不是按照交易系統的買賣,也是錯誤的。
修正交易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人為的主觀因素,讓交易變得更為簡單、機械,讓盈虧比更為合理。讓交易這份工作,更為愉快和輕鬆。
第五步:確定自己的交易模型。經過上述不斷的測試、數據分析和方法修正,最後確定自己成熟的交易模型。確定模型的前提是,能夠實現持續穩定的盈利。
在尋找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型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如若不能打開慧眼,恐難識別真偽,難免會上當受騙,毀掉自己的交易生涯。
一句老話講的好,你若從開始就看向西方,相信會有日出,那一定會讓你大失所望。
在所有的指標當中,MACD指標是少有的可以進行獨立判市的指標之一,在實戰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對於其他指標,MACD屬於趨勢類指標,一般來說比較穩定,能過濾一般無用的信號,留下最真最純的買入信號;還可自動定義出股價趨勢之偏多或偏空,避免逆向操作的危險。而在趨勢確定之後,則可確立進出策略,避免無謂之進出次數,或者發生進出時機不當之後果。此謂大道至簡MACD。
MACD吸收了移動平均線的優點。移動平均線的買賣交易在趨勢明顯時效果很好,但是一旦遇到牛皮盤整行情,移動平均線所發出的信號就過於頻繁而且極其不準確,在期貨市場的保證金槓桿效應下容易使投資者遭受致命損失。而MACD恰好能做到:1.在牛皮行情中能夠一定程度上克服移動平均線虛假頻繁的欺騙性信號;2.在趨勢行情中能夠最大限度確保移動平均線的戰果。
MACD指標包含幾個基本要素,對於不熟悉的投資者先了解一下:
大家家裡的電腦是黑底的,對應的快線DIFF是白色線,慢線DEA是黃色線
金叉:快線DIFF上穿慢線DEA,就是出現紅柱子的第一天
死叉:快線DIFF下穿慢線DEA,就是綠柱子出現的第一天
MACD指標應用方法
1、基本形態
在MACD中,當白線處於黃線下方時,是空頭市場,當白線處於黃線上方時,是多頭市場;當黃白線處於零軸以下時,是弱勢市場,當黃白線處於零軸以上時,是強勢市場。
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白線處於黃線下方,說明DIF下降的速度大於EDA,也就是說短期內買入的力度還很弱,賣出的力度很強,反之亦然。而黃白線處於零軸以下,說明短期市場成本還沒有超過長期市場成本,也就不能算強勢。
2、金叉、死叉
這是MACD中最常用的一個形態,大家應該比較了解,白線從下方上穿黃線即為金叉,反之為死叉。股票金叉說明股價已經有所上升,且短期的買入力度已經大於長期的買入力度,因此在這個時候介入,從長線看盈利的機會較大。
如果黃白線在零軸以下運行一段時間,距離零軸較遠,說明股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下跌,此時白線抬頭,上穿黃線,說明股價已經有了見底跡象,資金買入意願增強,一般來講,此時是一個長線的買點。
如果黃白線長期在零軸附近纏繞,說明主力在此處吸籌、洗盤,此時出現金叉,很有可能是盤整結束的信號,需要重點關注。
當黃白線在在零軸以下較遠位置金叉,直接運行到零軸上方,回落到零軸上方附近再次出現金叉,這就是所謂的空中加油的走勢,可以作為短線操作的參考。
3、底背離、頂背離
底背離就是股價比前一波低,但是DIF比前一波高。頂背離就是股價比前一波高,但是DIF比前一波低。底背離是買入的信號,頂背離是賣出的信號。
新手記住一個要素口訣:「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四項基本原則」
一個中心:以0軸為中心
兩個基本點:頂背離和底背離
四項基本原則:買點、賣點、風險點、止損點
快慢線運行在0軸之上為多頭市場;運行在0軸之下為空頭市場
按照技術指標做股票其實就是要站在大概率的一邊。
多頭市場:賺錢的概率大
空頭市場:賠錢的概率大
MACD三板斧
1、第一板斧——MACD抄底術
(1)經過一波下跌後反彈
(2)股價再次下跌創新低
(3)MACD的DIF線低點不創新低
(4)MACD金叉確認底背離即是買入信號
操作要點:MACD金叉確認底背離即可買入
2、第二板斧——MACD抓主升
(1)經過一波上漲後調整
(2)股價調整不破前低
(3) MACD在略高於0軸位置金叉
(4)出中陽線即買入信號
操作要點:MACD在略高於0軸位置金叉出中陽線即可買入
3、第三板斧——MACD逃頂術
(1)經過一波上漲後調整
(2)股價第二波上漲創新高
(3)MACD的DIF線高點未創新高
(4)MACD死叉確認頂背離即賣出信號
操作要點:MACD死叉確認頂背離即可賣出
MACD的紅綠柱和股價漲跌的關係
紅綠柱本來的含義是多空力道的體現,在實際的操作中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可以幫助我們高拋低吸,踏準主力心跳的脈搏。
(1)紅柱縮短=股價即將回調,對應策略是高拋。其含義是多方的力道正在衰退,雖然目前空方還沒有佔領主導地位,但是隨著多方力道的減弱,空方力道會增強,所以出局觀望是明智之舉。缺點:經常出現偽信號,紅柱再次加長,再次進入強勢行情。
(2)紅柱加長=股價將連續上漲,對應策略是持有。其含義是多方的力道正在加強,空方毫無還手之力。
(3)綠柱加長=股價將連續下跌,對應策略是空倉。其含義是空方的力道正在加強,多方毫無還手之力。
(4)綠柱縮短=股價將止跌企穩,對應策略是中線資金進場低吸,一般都可以買在相對的 低位。缺點:經常出現偽信號,綠柱再次加長,再次進入下跌行情。對應策略,破前期低點止損。
(5)紅柱翻綠柱=進入空頭市場,後期走勢以跌為主。
(6)綠柱翻紅柱=進入多頭行情,後期走勢以漲為主漲。
(7)當MACD還 是綠柱的時候,且綠柱一天比一天短,即將變成紅柱的時候買進, 要求紅柱還沒有出來,但是綠柱已經縮小的差不多的時候,其含義是在空方沒有還手之力的時候,多方很容易對這個股票發動攻擊行情。為了過濾偽信號,必須看前期的上漲和下跌是不是也符合條件,經常有正確信號的才可以操作,同時必須明確的是本次調整時的量能是縮小,基本上處在橫盤小幅度整理的階段最好。
如何運用MACD紅綠柱操盤
【MACD指標紅柱】
如上圖所示,MACD指標出現了紅柱,那有著怎麼樣的含義?出現紅柱也就意味著股票可能走強,如弱真的能走強,紅柱則會持續出現,而且紅柱會逐漸的變長,紅柱與K線是同步的,股票大漲了,紅柱就會變長,漲幅也就會變大,紅柱也就會越長。相反,如果出現調整或者下跌,則紅柱會逐漸縮短。
【macd指標綠柱】
如上圖所示,在楊傑科技的走勢中MACD指標同樣出現了綠柱。當綠柱出現的時候股價開始出現了下跌的趨勢。所以綠柱與紅柱是呈現相反的態勢,一旦出現綠柱就已經是下跌的開始了,而且下跌的幅度越大綠柱就會變得越長,如果調整充分了,MACD指標的綠柱就會逐漸的縮短。
【根據MACD指標的紅柱綠柱的操盤】
根據上面的介紹,當一隻股票中macd指標出現紅柱,那麼就可以選擇買進,紅柱逐漸變成就可以繼續持有,紅柱由長變短就注意調整或下跌風險,此時要根據該股情況作出減倉或者賣出的計劃了。
當macd指標的紅柱由長變短,出現調整,調整充分之後,紅柱又再次逐漸變長,波段上就可以繼續加倉了,此時有可能是主力繼續拉升。
當MACD指標紅柱由長變短,出現調整,甚至是綠柱,但是調整充分之後,綠柱慢慢由長變短,這是也就意味著調整結束的可能性,所以做波段與短線也可以選擇介入。當然此時如果結合梯量柱選股公式可以更好的進行股票選擇。
如果個股的MACD指標綠柱在逐漸的縮短,貌似有反彈的跡象,但是始終不出現紅柱,那此時就要進行謹慎買進要小心,以免繼續下跌!當然具體的實戰中還是要根據自己股票的時機情況來做決定。
以下舉例說明:
1:買入時機:
最近的紅柱比次近的紅柱面積大,而最近的綠柱比次近的綠柱面積小,這4個元素顯示最近K線強勢(四元強勢)。
在講到的,最近兩個周期來講,綠柱面積越來越小,而紅柱子面積越來越大,表明此股強勢,是我們短期介入的主要標的。
2:賣出時機
股價大漲而最近的紅柱子越來越小,綠柱子越來越大,表明頂部背離,是賣出的時機到了,不然會忍受巨大的虧損。
MACD八大買入形態
第一:佛手向上
1.DIF線由下而上穿越DEA線形成金叉
2.隨著股價的上行而上行
3.隨著股價的回調而下行,當主力洗盤時,股價回調
4.這個時候DIF線回調到MACD零軸線附近,而DEA線反轉向上,就形成佛手向上的形態。
第二:小鴨出水
1.DIF線與DEA線零軸下方金叉
2.DIF線(白線)上行並沒有上穿零軸或者是稍微上穿就回到零軸下方,然後繼續與DEA(黃線)形成死叉。
3.幾個交易日之後再次在零軸下方上穿DEA線形成金叉。
第三:漫步青雲
1.DIF線(白線)在零軸以上與DEA線(黃線)形成死叉,並下穿零軸。
2.下行之後繼續上升,然後在零軸或者是零軸上方與DEA線(黃線)形成金叉。
這是一種二次築底信號,後市呈上漲形態,發現之後應該積極買入。
第四:天鵝展翅
1.零軸一下金叉。
2.DIF上行但沒有上穿零軸,隨後向DEA靠攏,同時MACD紅柱在不斷的縮短,DIF靠攏DEA但是沒有死叉DEA,隨後出現反轉向上,並且MACD紅柱不斷加長。
這是一種探底回升形態,表示拋壓窮盡,主力建倉開始。
第五:空中纜繩
1.DIF線(白線)在零軸下方金叉DEA線(黃線)
2.DIF線上行並穿越零軸,隨後隨之股價的回落跟隨下行,下行之後與DEA線出現了並行粘合。
3.發散之時就是買入之時。
第六:空中纜車
1.DIF線(白線)在零軸上方死叉DEA線(黃線),但是DIF線下行之時不能穿越零軸。
2.幾個交易日之後再次上穿DEA線(黃線)形成金叉。
這是一種一種上漲中繼結束形態,股價通過短期的整理之後再次上漲。
第七:海下電纜
1.DIF線和DEA線在零軸下方運行很長時間(一個月以上),DIF線(白線)在零軸下方上穿DEA線(黃線)形成金叉。
2.金叉之後兩線粘合緩慢上行。
3.發散之時就是重倉買入之時
這是一種長線主力建倉行為,一旦出現DIF線和DEA線由粘合開始發散,那麼就是長線最好的買入時機。
第八:海底撈月
1.DIF線首次在零軸下方上穿DEA線形成金叉
2.形成金叉幾個交易日之後形成死叉
3.二次零軸下方金叉
表示底部走勢已經完成,後市主升浪開始。
明理,信守,知行合一
選定交易模型之後,也就是選定了目標,之後必須經過以下幾個過程:明理,信守,轉變,最後執行。接下來,筆者會將這四個步驟一一為大家解讀。
一:明理。
理論是為實戰服務的,只有實戰沒有理論不行,因為他不能使你的交易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以更高的視野去觀察和監視你的交易,改進和優化你的交易系統;只有理論,沒有實戰不行,它容易讓你產生幻想,迷戀上你的貪念,讓你成為紙上談兵的說客。
在金融交易領域,創立任何理論實戰於市場,你都有盈利和虧損的機會,只是盈利和虧損的比率不同罷,相關理論能否在實戰中與交易員心理真正的融為一體,服務於實戰交易,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
明其理必須要有科學的態度,不能迷信、道情圖說,要用科學數據去論證,看他的理論是否是大概率事件,從統計學的角度看,是否能實現穩定的最後盈利。同時還需要實戰數據的論證,從作者的思想、理論、算法和應用中分析和了解方法的可行性。學習任何方法都要明其理,做到這一點,方可做到信守和轉變。
目前股票市場較為常用的理論。基本來源於股市。最為基本的三大理論,道氏理論,波浪理論以及江恩理論。都是源於股市。交易者在用於匯市時,要基於理論基礎,結合自己的股票實踐互相補充。
二:信守。
不管你學習了三大理論中的任何一個交易方法,要想把他轉變成自己的東西,就必須做到正信,破除疑慮,堅定信心。自己的性格和內心是學習別人方法的基礎,相隨心轉,任何覺悟皆出自內心,如果不懂的自己,不管你多麼的發奮用功,終將一事無成,不能領悟交易的真諦。
相信了,還要守持。所謂守,就是首先你要自己接受作者傳授的道理和方法,把它變成自己交易過程中的思想見解,從而指導自己的行為,你要從心裡真的去接受,而不是表象。
所謂持,就是接受之後,要保持,不能失掉。學習了之後,肯接受,肯回頭,勇敢的拋棄自己的交易惡習,徹底的從迷惑中解脫出來。若是懷疑不能接受,你永遠還是你自己,你能有任何的改變,結果只能是繼續交易,面對交易給你帶來的痛苦。在此引用佛家子弟中的守持佛家戒律,佛家的戒律只是一個表象,透過表象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個人的信念、自製和執行。佛門之堅守,無他唯信念而。
筆者在交易中也遇到過不能自已的情況,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逆勢交易和虧損加倉。起初不以為然,以為是個小毛病,自己會在日後的交易中,慢慢改掉。其實不然,自己反而多次的犯錯誤。直到虧的自己不得不專門寫各種提醒,來糾正這個錯誤,糾正錯誤之痛苦,內心之糾結,和你也一樣。
如果自己按照自己虧損的交易習性來,就像自己在市場的洪流急浪中,不能站穩,稍有不慎就會被一波巨浪捲走。如何在這如洪水般的市場中站穩,那就要在學習中做到信守,最後轉化為行動,做到知行合一。
把作者的想法,真正的轉化成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並付諸實踐。
學習任何交易方法,要想將別人的交易理念和方法完全轉化成自己的行為,就必須經過以下四個階段。
1,無意識不做
2,有意識不做
3,有意識做
4,無意識做
這個轉變是循序漸進的,不能逾越任何一個過程,我們大都說學習者都處在第三個階段有意識做的過程。如果做到無意識做的階段,就是完全將別人的交易理念和方法轉化成自己的交易理念和方法,實際上無意識做就是我們說的潛意識狀態了。
一:無意識不做。在我們第一次接觸某一新興行業之前,我們大腦的潛意識中是沒有這方面的任何信息的。例如,在你進入金融交易領域之前,你不知道什麼是K線,不知道什麼是MACD KDJ RSI技術指標,不知道怎麼繪製上升趨勢線,下降趨勢線,不知道資金管理的意義等等。你不知道這些概念的具體定義,自然在交易中也不會運用他們,因為意識和潛意識沒有這方面的內容,大腦在這方面是一片空白,我們稱之為無意識不做的階段(小白)。
二:有意識不做。當你決定投身金融交易領域,因而開始關注有關交易的信息和內容,包括網絡、報紙、參考書等媒體上有關交易的內容,這一理論學習階段我們稱之為有意識不做。
由於在這個階段新手沒有辨別能力,不知道內容是有用的、什麼內容是無用的,甚至有些內容對你的交易是有害的,每當你學習到一個新的內容,不管好壞,都會在你接受後自動輸入到你的潛意識中,你的學習內容越多,潛意識儲備的這方面的信息就越多。
你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的這些理念,不知不覺中不能分辨真假和是非,不會邏輯分析和判斷。你是否有過:你明明想要買入,但是最後執行了賣出的操作;你明明知道不能逆勢交易,但是你就是習慣了在下跌的時候買入,在上升的時候賣出,你明知道技術指標不好用,但你離開他以後就不會交易了。
在學習交易的過程中,一定要輸入潛意識中的信息的準確性,不可輸入錯誤的概念,或者模稜兩可的答案信息,否則,你將難以控制你的交易,難以控制你的情緒,交易的結果將是資金的損失和信心的喪失。在有意識不做的階段,交易者只有理論,不知理論對錯,沒有實踐。
三:有意識做。投資者很快會進入有意識做,在這個階段他們會將學習的所有的內容在實踐中驗證。在這一階段遭受到的挫折與他們攝取錯誤的信息的多少有關,攝取的錯誤信息越多,遭受的打擊就越大。
四:無意識做。投資者在實踐中不知不覺進入到第四個階段—無意識做。由於他們不停地實踐,潛意識就接收了他們的信息,交易模式也逐步成型,在以後的交易中,潛意識左右了整個交易過程。交易員實踐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這些潛意識的信息就容易被接受,一旦進入無意識交易的階段,實際上之前意識接受的有關交易的信息就成了你交易的指令,你接受的錯誤信息越多,你交易失敗的概率越大,你的交易已經不是你的主觀願望可以左右了。
如何清理潛意識中的錯誤信息?這是我們交易者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們都應該有換手機的經歷,你之前的手機是帶有按鍵的老式機,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你換成了是智能全屏幕的手機,剛開始你不適應全屏的智能機,不如之前的手機順手,可一旦你用過超過兩個星期,讓你再換成舊手機,你又不適應舊手機了。
造成上述的原因就是:新的信息一旦被潛意識接受,就會覆蓋之前的信息,新的信息可以替代舊的信息。
因此想要實現成功的轉變,就要將正確的信息不斷的重複,並在交易中產生正確的行為為止。所以需要我們不斷反覆的訓練自己,並加深印象,形成習慣和條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