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京報記者 馮琪
全文3404字,閱讀約需7分鐘
//////////
4月15日,專注於0-3歲家庭在線親子早教市場的卡比早教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同時,為應對疫情,各大傳統線下早教機構也將業務轉移至線上,成為「在線早教」的「新晉玩家」。
疫情之下,線上機會湧起。多位在線早教內容提供商告訴學姐,自疫情以來,自家產品用戶數出現暴增,「在線早教」概念出現在越來越多家長的視野中。
學姐注意到,錄播、教具+輕課、小班直播是目前在線早教市場上較為常見的服務模式。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在線早教仍然一個新生事物。
錄播、直播為主,
在線早教玩家聚集
「我們選擇的這款在線早教是視頻和繪本、教具相結合的方式,感覺還不錯。」冰冰是一對雙胞胎女孩的媽媽,同時也是嬰幼兒養育專家,在孩子一歲多時開始體驗線上早教。
冰冰告訴學姐,她所購買的早教產品會依據孩子的月齡定期寄送對應的繪本、教具,使用時需配合線上的視頻課程。視頻大部分是針對家長的,也有需要孩子看的。在視頻指導下,家長和孩子進行高質的陪伴互動。冰冰比較看重的是,整個產品有一個完整體系,孩子成長每一個階段所對應的培養和訓練的技能,方方面面都有涉及。
冰冰所使用的在線早教產品採用的「輕課+教具」模式,是目前在線早教機構採用比較多的模式。早教行業觀察者宋喆告訴學姐,在線早教發展早期,一般以錄播視頻形式呈現,內容包括教具展示、動畫視頻等。例如,巧虎、寶寶巴士、小步親子等機構都採取這一模式。
最近,小班在線直播模式出現。剛剛融資的卡比早教就採用這一模式。真人直播課程可以實現實時的互動交流。「目前早教中採用直播形式的還比較少。」深圳地區某在線早教機構創始人汪丹表示。
相比不帶服務的錄播模式,北塔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沈文博認為,「輕課+玩具」為主的線上錄播模式類似於輕課、知識付費,本質上屬於出版業,客單價較低,很好地開啟了在家早教市場;但主要靠家長自主學習,從用戶體驗、互動、效果角度看,沈文博更看好小班直播模式。
此外學姐注意到,也有不少傳統的早教線下玩家新晉成為線上玩家。據悉,2019年4月早教頭部品牌金寶貝就推出「金寶貝啟蒙APP「探索線上業務,疫情來臨,還推出了《金寶貝線上精品課》。
另一早教知名品牌美吉姆也有動作。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美吉姆在今年1月29日上線了「美吉姆在線」。美吉姆2020年一季報顯示,該產品上線24小時內, 註冊用戶就突破15萬人。截至2020年2月28日,總註冊用戶約50萬人,其中80%以上不是美吉姆既有會員。其在線課程包括《英文兒歌課》、《親子互動課》、《手偶故事課》等。
在宋喆看來,轉移到線上對部分線下早教機構來說是短期的應急之措。同時也可以看到,一些傳統品牌在積極孵化子品牌。他由此判斷,更多線下玩家會把部分業務搬到線上以節約成本,同時門店利用直播和錄播小節目更加方便觸及用戶。
汪丹分析稱,傳統線下早教機構入局線上,優勢在於內容,只需要將原有內容體系進行調整打磨,轉變為線上形式,這是一個優勢。
玩家逐漸聚集,「線上的春天來了」,汪丹說。
在線早教最大優勢
是不受時空局限
「我對兩個孩子的教育比較重視,因此帶孩子會親力親為。」冰冰告訴學姐,為了孩子的早期教育,她推掉了工作,積極考察了解早教產品,還非常重視家裡環境氛圍的布置。
學姐注意到,目前大部分早教產品的教育對象都是家長。沈文博指出:「早教本質上還是教家長。」
在時間投入上,宋喆稱,不管線下還是線上,都要求家長有時間投入,如果不投入,那早教就失去了意義。畢竟早教最重要的是親子互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學姐了解到,線下也無法做到完全解放家長,比如運動、繪本、音樂、舞蹈等都需要家長全程參與,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興趣愛好。
但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能保證像冰冰一樣的時間精力投入。這與每個家庭的現實條件、家長對早教的態度認知有關。「家長既然選擇了早教,說明還是認同親子互動理念的,就要盡力抽時間配合。」宋喆說。
冰冰在孩子早期教育上的體會是,「去了線下的機構,不代表就能通過40分鐘的互動提升很多,早教更多還是在家庭場景中實施,靠的是家長的高質陪伴,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對孩子產生影響。」
通過對比,冰冰的感受是,線上產品整個體系更完善,涉及到的內容更全面。此外,「線上機構會請到很多專家做一些課程,對於孩子日常出現的各類問題為家長答疑,包括兒科醫生、心理學專家、幼兒營養師,來幫助家長去分析提升。」
實際上,除了內容體系上的差異,在線早教一個明顯的優勢在於——不受時空限制,節約交通時間。
相比之下,線下早教可能需要家長抽出更多時間。汪丹稱,因為去早教中心時間比較固定,路上舟車勞頓也需要時間。「可能上課只有45分鐘,但路上來回要兩個小時。」相比起來,線上早教可以在家進行,更為靈活隨性。
不少家長擔憂,早教中心的老師質量參差不齊。冰冰告訴學姐,線上早教避免了家長的這一擔憂。線上早教的教師資源集中,產出的教育產品標準、統一,能對每位用戶保證同等的教育質量。同時,對於具備條件的家庭而言,在家的環境是優於早教中心的,能夠避免衛生風險,同時,「寶寶去到一個陌生環境難免會有拘謹。」冰冰說。此外,在線早教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優勢,即價格低廉。
嬰兒過早接觸屏幕
引發疑慮和商機
對於線上早教,很多人的疑慮在於,不希望嬰兒過早接觸電子屏幕。
在國內,不讓寶寶接觸電子設備似乎已成為一種「正確的教育方式」。但顯然,由於科技高速發展,電子設備的接觸已不可避免。
對於這一問題,冰冰也很擔憂,她告訴學姐,會選擇不讓孩子看視頻,而是通過父母的學習,領悟到方法,然後配合教具使用和孩子互動。
汪丹則表示,自己在設計在線早教產品時,也會充分考慮到這一問題,對於月齡小的寶寶,會將其每次觀看視頻的時間限制在三分鐘以內。
卡比早教官方微信公眾號中介紹道:2016年美國兒科學會正式確認,在父母的看護和監督下,任何月齡的寶寶,都可以從互動視頻中獲益,並且可以「促進社會交往」。但0-18個月齡的嬰幼兒僅可以接觸真人視頻交流,不可以接觸除此以外的其他形式。
依據兒童發展身心規律的科學研究,卡比在課程設置上費了心思,他們在6個月-12個月開始設置音樂藝術早教課,通過一個個親子音樂環節串成一節30分鐘的直播課堂,根據動靜結合的原則,將課堂細分為6個不同的環節,最長的環節不超過8分鐘,而在這8分鐘內,又會有直播,課件,互動等多種教學內容的設計。
「孩子過早接觸屏幕確實是在線早教需要面對的問題。不過有痛點就有商機,已經有創業者在開發能讓孩子和屏幕保持距離和護眼的工具了。」宋喆稱。
據悉,在卡比開發的早教空間產品「早教家」中,專門配備了護眼投影儀。
市場尚處早期,
想像空間足夠
當下,90後逐漸成為新生代父母。「九零後的家長的意識都跟上來了,這個市場還是比較大的。」汪丹稱。
宋喆表示,這一代父母無論從消費意願上、學歷水平上,還是對網際網路產品的認知和教育理念上,都有很大的改觀,願意接受新鮮事物,也更加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這對在線早教的發展釋放了積極的信號。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早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7年我國早教市場總體規模已經達到了4891億元左右,預計2020年早教服務總收入將達到8100億元。
宋喆判斷,作為傳統早教的補充,新興的在線早教在其中會分得一杯羹。沈文博則認為,真正購買線上早教產品的會是一批新的消費群體,這部分人群會想要更時髦的品牌。
「在線早教重度服務類課程整個行業目前還在探索期,目前市場規模還沒有很大,疫情可能只是一個催化劑,從長期來看的話,行業本身是值得探索的。」對於市場,沈文博從來不擔憂,「對早期初創企業來說,市場空間不是大問題,能不能做好產品是最重要的。」
的確,目前對在線早教機構來說,產品仍需打磨。「網上的免費資源太多了,從免費到收費,就需要有質的區別,包括課程專業度、內容深度上。」宋喆預計,3-5年內,在線早教都屬於產品打磨期,「不會群雄逐鹿威脅到線下」。
汪丹稱,目前,入局線上早教的玩家並不算很多,且比較分散,體量大的很少。
對於目前市場常見的錄播和直播兩種形態,沈文博更看好後者。「錄播早期起量較快,但比較依賴自學,相比我們還是看好在線做直播服務類的,一定客單價和帶有比較穩定的師資交互服務,長期產生品牌口碑後是可以規模化做大的。」
「線下早教這麼多年,真正規模化盈利或者做到一定體量的並不多,我們想看看,在線到底對早教這個行業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沈文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