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在校團委老師的帶領下,西安高新一中高一高二各班團支書及部分團員代表前往西安市新城廣場觀看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
早晨6點40分,升旗儀式開始。參與升旗儀式的團員莊嚴肅立,目送國旗進入新城廣場。6點45分,當第一縷陽光照亮新城廣場,伴隨著雄壯的國歌奏響,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同學們和到場的上千群眾一起,莊嚴地向國旗行注目禮。
升旗儀式結束後,所有團員代表都心情激動。高一(1)班團支書劉香漪說:「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觀看大規模的升旗儀式,整個過程讓我心潮澎湃,我由衷地為祖國母親感到驕傲和自豪。」高一(7)班團支書馬寶驊說:「在升旗儀式的過程中,一方面我感到激動,為祖國母親的偉大而喝彩,另一方面我感受到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青少年一定要努力學習,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高二(9)班團支書陸中玖說:「連續兩年觀看新城廣場的升旗儀式,每一次都充滿激動與感動。祖國繁榮富強,蒸蒸日上,身為國人,我倍感驕傲與自豪。在祖國的新時代,我們青少年擁有更好的條件和機遇,更要堅定為祖國奉獻的決心,立高遠志向,腳踏實地,加倍努力,以昂揚的姿態,精湛的技能,熱忱的赤子心接過時代的重擔。」
通過本次「向國旗敬禮」團日活動,團員們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培養了愛國主義情懷,增進了責任感和使命感,用實際行動展示了為祖國服務的新時代優秀共青團員的風採。
愛國心 報國情 強國志
旗幟飄揚
西安高新一中高一(15)班 韓煜
憶往昔七十一載,風起雲湧,萬馬奔騰,古老國度揚旗幟;
念今朝二十五年,春潮湧動,揚帆破浪,年輕學子競風流。
——題記
旗之憶·風起
每當周一國旗升起,雄壯的號角在長空中訴說,訴說著屬於那面旗幟的記憶。
秋日的陽光徐徐灑在大地之上,風是吹過青綠微黃的涼爽,遠天的輕雲微浮著,是秋日吞吐的氤氳。這就是秋,一個屬於21世紀的平凡無奇的秋,一個屬於2020年的別有意義的秋。
這時的操場上,你會看到一群又一群身著藍天白雲的學生在踢球、跑步。駐足凝望,你會看到籃球在空中划過的美麗弧線,看到那在操場一隅靜靜讀書的同學,這是高新一中最平常的風景。
假如你張開回望歷史的眼眸,你一定會看到一面旗幟,那面有著自己記憶的旗幟。在歷史歲月中,在今天我們都會經常見到的那面熟悉的旗幟。它是一個符號,一個國家的標誌。也許它最大的特點是紅色,是的,一直都是紅色的。
密布的烏雲在山巔聚集,雷雨沒有來臨,沉悶的天空壓迫著大地,一切好似凝固。風嗚嗚地號叫著,掠過山原與田野,草木低伏,萬浪奔湧。剎那間,一道閃電掠過天地,雲天相接處,白色的浪奔湧而來,吞噬了一切,堤岸、山牆、海岬……驀地,浪靜了,在海天相接處,那一片紅色的天幕,簇擁著新升的紅日。
七十一年前的那一天是不平凡的,那一天,在經歷了屈辱與壓迫後,在不斷與風浪搏鬥後,中國人立起了腰杆,他們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旗幟——那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它第一次飄揚在華夏這片熱土上,第一次記住了奔騰咆哮的黃河,記住了氣勢磅礴的長江,記住了煙波浩渺的洞庭鄱陽……從長城到桂林,從清真寺頂的新月到白山黑水的漫天星鬥,它的記憶開始了。風起了,它張開了歷史的眼,看著世界……
旗之歌·潮湧
秋風仍拂著深情凝望它的大地,清涼的空氣瀰漫著秋的餘韻,細雲是太陽的薄紗,高峻曠遠的山是藍天下的玲瓏玉柱。同學們仍在操場上奔跑著,寧靜中有著歡快的喧鬧。
當我經過高新一中的巨大浮雕及群像時,我不能不想起二十五年前改革的大潮中高新一中升起了自己的旗幟,高新一中也開始了它的成長,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在那時,這面藍白旗幟飄揚在這片希望的熱土上,那是發展創新之旗。在這片揚著風帆,孕育奇蹟的地方,這面旗幟和那面最紅的旗幟,在眾旗襯託中,看起來更豔,更燦,更青春。
隨著旗幟的飄舞,時代的大潮在奔湧,奔湧的時代及它的驕子都在被歌頌……
旗之揚·遠航
閉上眼,去看秋天的夜,看到的是高邈夜空中的星河璀璨。睜開眼,是天際金邊一現的日出,那是紅日正在噴薄,新的一天正在登岸。我們在平常又不平凡的一天迎來祖國第七十一個生日。在經歷了疫情、貿易戰等波折的洗禮後,旗幟依然會如期升起,高高飄揚,愈加煥發生機。我們歌頌那面七十一歲的國旗所凝聚的一切榮光,屬於中國人的榮光。我們承繼那面校旗所凝聚的一切擔當,屬於「高新俠」的擔當!
讓我們放聲高歌,去遠航,用擔當為旗幟增添榮光……
指導老師:王婉儀
憶崢嶸歲月,慶中華誕辰
西安高新一中高一(17)班 沈珂羽
秋風從窗邊匆匆溜過,捲走夏意,留下清爽。校園裡五星紅旗在風中舒展開來,一抹鮮亮的紅在淺棕色的教學樓的包圍下顯得格外耀眼。
是啊,祖國母親的七十一歲生日到了。
翻開塵封的歷史記憶,我聽見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代表全國人民向著世界發出我們的吶喊:「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了!」我看見那一面被烈士們的鮮血染紅的國旗在天安門廣場之上冉冉升起,飄蕩。時間在那一瞬凝固,我們的祖國終於迎來了新生。
順著歷史的長河再一次逆流而上,一幅幅畫面在國旗中浮現,在眼前清晰。我看見了廣州虎門海灘上的林則徐,煙霧繚繞中,他將成堆的鴉片埋入水池之中,想盡一切辦法銷蝕這侵蝕人們精神的鴉片。
這一次,我又來到了民國十六年夏夜的南昌。這一夜註定是不平凡的一晚。我看見戰士們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不一會我聽見了槍炮的嘶吼聲,城市陷入了激戰之中。我藏在窗幔之後,透過縫隙看見士兵們一個個前赴後繼奔向前線。他們流下的鮮血浸染了衣服,浸染了土地,浸染了我的心靈。那一夜過後,我們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軍隊,離成功似乎已經不遠了。
最後,我再一次回到了1949年開國大典後的北京。我久久注視著那面紅旗。歷史見證了一切:見證了一份份不平等條約的籤訂,見證了一位位革命者的前赴後繼,見證了一場場反抗侵略的戰爭炮火,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見證了這面國旗的誕生,更見證了一個民族的崛起。
秋風從身邊溜過,喚起了我沉浸在歷史中的思緒。行走在大街小巷,在人家的車窗旁,在校門裡,在小區大門上,鮮亮的五星紅旗似乎已變得隨處可見。但是,我想這段共和國的記憶不應該被抹去,我也應該做些什麼。行走在校園之中,聽見耳邊迴蕩著的朗朗讀書聲,看見同學們在操場上奮力奔跑,揮灑汗水,看見了老師們站在三尺講臺上悉心教導我們。
我想,我似乎找到答案了。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我應該要為祖國和社會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我應該要做好一名「高新俠」,我來自於高新一中這個大家庭,身上的「藍天白雲」便是屬於我的獨特印記。而金庸先生曾說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那麼不一定要有奇特的神功,只要心懷國家和人民,便可以稱得上是「俠」。成為一名真正的「高新俠」,便是我心中嚮往的那個遠方。
憶往昔,踐當下,展今朝,以史為鑑,永不遺忘那些屈辱的歲月。又一年國慶佳節來臨,除了衷心祝願祖國母親生日快樂,我也將向心中的俠夢奔赴而去,將俠客精神用自己的熱血青春來書寫。
指導老師:楊燕
擁抱祖國,放歌高新一中
西安高新一中高一(11)班 李佳芮
中國,這兩個字是每個中國人光是念在嘴裡,都會油然生出驕傲的兩個字。國慶,則是一份能給人帶來喜慶,帶來詩意,帶來無限遐想的日子。
轉眼間,一個月的時間快要過去,忙碌的九月已經接近了尾聲。還記得剛入校時的青澀與新奇:我第一次穿著藍天白雲踏入美麗的校園,迎面滿是馥鬱的桂花香氣,正對的是一座噴泉,沿著北側的走廊,無需太多彎彎繞繞,徑直走,就是接下來一年裡我生活和學習的教室。嶄新的校服,陌生卻友善的同學和老師,無一不昭示著:我,成為了一名「高新俠」!從今以後,我的新生活將在這裡開始,我的夢,將在這裡揚帆起航!
「我是中國人!」 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我時刻因為著自己的身份,而感到驕傲與自豪。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我總會緊緊地注視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飄蕩的紅旗在空氣中勾勒出風的形狀,《義勇軍進行曲》輝煌的號角聲,低沉有力的鼓點,每一下都擲地有聲地敲在我的心上。隨著激昂的音樂,我總會想起看過的一部部電影,學過的一節節歷史課,我們的前輩一個個前僕後繼,揮灑熱血。爬雪山,過草地,不怕嚴寒,不懼炎熱,支撐著他們面對兇殘的敵人的,是堅韌的內心,不屈的靈魂和對人民與國家的責任。「起來!不願做努力的人們!」終於,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這個讓每一個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新中國成立了!
如今,每當我看到國旗升起的一刻,歌唱起我們的國歌,都會想起余光中先生的那句話: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但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嶽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
「我是高新一中人!」我也時刻牢記著自己的身份,放眼今朝,高新一中的樓房林立、屋舍儼然;宣傳欄、文化牌、標語口號激勵人心、催人上進;校內外景色宜人,繁花綠葉,相映成趣,營造了濃鬱的育人氛圍。我們倘佯其中,耳濡目染,接收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優美的校園環境,既成為廣大師生修德的沃土,也為我們學校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這個美麗的學校,在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上,有我質樸可愛的同學們,有深深的關愛與支持著我的老師們。我們唯一能做的,對得起學校給我們營造的良好學習氛圍的,除了努力還是努力!
同學們,你們是否還沉浸在無憂無慮、灑脫嬉鬧當中,要知道,「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作為祖國正年輕的新鮮血液,在這最好的時代,我們一定要做到仰高篤行,知新致遠,謹遵校訓「為時創新,人盡其才」。
在這舉國同慶之際,願同學們百尺竿頭再創新高,為學校續寫成功,再奏凱歌!今天你為高新一中驕傲,明天高新一中一定會因你而自豪!
指導老師:荀碧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