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一個與運動鞋相關的微博話題再次成為熱門搜索話題。然而,這一次,它不是SNKRS 陪跑,也能不能站在aj和親吻你,而是一條……
到目前為止,從字面上看,被「博士」的博士是年收入60W的博士,合理地說,60W的年收入應該是中上收入水平。更不用說它有多高了,反正它一定很好,更不用說被「鄙視」。這跟運動鞋有什麼關係?點進去後我們發現,我們發現那個被鄙視博士的人原來是一個賣運動鞋的人。正如圖片裡說的那樣, 「鄙視」 博士的是他一個賣球鞋的老鄉。不過與其說是賣球鞋的老鄉,不如敞開說是個賣假鞋的 「阿冒」。
其實賣假這檔子事之前就為大家扒過,我曾經寫過一篇《交了 500 的微商代理費賣鞋,我就能喜提百萬豪車了嗎?》帶大家大致了解了一下賣假微商的種種。但微商始終是經銷商之一,真正的 「大頭」 一定是假貨的供貨商。能夠輕鬆年入百萬,想必這個在莆田工作的 「阿冒」 老鄉應該是賣假流水線的頂端——制假商或許有人說,在莆田賣假鞋年收入一兩百萬不可信?如果我說,在國外賣莆田假鞋能夠月入 10W 美金想必也沒多少人會相信,但事實就是這樣的。
在去年 VICE 對一個莆田假鞋賣家的採訪中,這位叫做 Chan 的賣家就是這麼說的。顯然,銷售假貨和高收入之間存在一定的衝突。評論部分有不同的聲音。一些讀者認為「我不強買強賣,賺錢和花錢。怎麼了?」有些讀者認為「賣假貨是違法的,怎麼還理直氣壯了?」一些明智的朋友也認為,「以假貨的價格賣假貨,別以假亂真就行。」同樣,也有近20%的微博網民認為,「他們賺的都是硬錢,沒問題。」近30%的網民自己都是「穿假鞋」。
只有50%的網民都「穿著假鞋」。我認為「我們應該嚴厲打擊」。事實上,這樣的結果對我們來說並不奇怪。在中國,假貨在市場上飛來飛去,許多人不知道買假貨,也不知道自己是故意穿假貨的。市場在那裡,行業也在那裡。事實上,關於這個陳詞濫調的話題,我們已經說得夠多了,但是我們總是說的太含糊了,給討論留下了太多的空間,以至於在目前的情況下,那些賣假貨的人對那些理直氣壯地賺錢的人,都有了鄙視?
Question 1:為什麼賣假鞋你還能給我賣出個優越感?
賣假貨賣出優越感的人絕對不止這 「阿冒」 一個,我相信但凡是賣出點名堂的 「阿冒」 都會這樣,不然為什麼會有那麼多 「喜提豪車」 的高調行為?先不說別的,我們來談談你賣假貨的事。如果我們以前做過和渠道商品,工廠商品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在市場上的存有量極其稀少,可以說是忽略不計的那種。所以,你們打著渠道貨、工廠貨旗號的玩意兒就是實打實的假貨。
那麼賣假貨意味著什麼?此外,但一個你賺黑心錢的人,有什麼資格看不起賺錢了的人呢?就像在事件中的主角,擁有博士學位,進入企業後獲得了不錯的收入。這錢掙得乾乾淨淨明明白白的,怎麼就被你一個賣假鞋的人鄙視了呢?在經濟社會,每個人都想賺錢。金錢是幸福的,但這不是輕視別人的資本。而且,錢是你個人掙來的,但是他們的是非法收入,所以錢是不乾淨的。但有些東西不是金錢可以改善的,「悶聲發大財」 聽說過嗎?賣假鞋賺大錢的人,我建議你自己偷著樂。不然到時候被 「查水錶」,哭的人也是你。
Question 2:為什麼買假鞋你還能給我買出個所以然?
現在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買假鞋的朋友一個個是很有道理的。「買假鞋穿怎麼了?你父母喜歡你花錢買這麼貴的鞋?請記得互相嘲弄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有你的家庭條件和環境。「怎麼買貴的鞋子的朋友一定是花爸媽錢的呢?對於熱愛鞋子的學生來說,過著節儉的生活,做兼職是為了省錢買鞋子。對於一個朋友來說,一個月買一雙鞋,顯然不是什麼大問題。
「我買假鞋存下來的錢可以用來買房買車,不像你們還在追求這種名牌的東西,虛榮。」我想請問這位朋友,到底誰在虛榮?在 Sneakerhead 眼裡,球鞋從不是名牌。反觀買假貨的你們呢?Air Jordan 1 火你就去買雙假的 Air Jordan 1,巴黎世家火你就去買雙假的巴黎世家,所以追求名牌的人是誰?另外,我不信一雙鞋能影響你買房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