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工信部發布了《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公布了今年第四批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名單,其中共有101款App榜上有名。按照工信部的要求,這批App需在9月7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現在這101款App通報批評的後續來了:截至目前,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核查復檢,尚有蛋殼公寓等23款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因此被強制勒令下架。
流年不利的蛋殼公寓
在這批被工信部強制下架的名單中,我們發現了熟悉的身影「蛋殼公寓」(目前該應用在App Store上還未下架,能夠正常的搜索、下載)。
蛋殼公寓是紫梧桐(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一個高端白領公寓品牌,主要是提供高品質租住生活的資產管理和居住服務平臺。
近年來,蛋殼公寓都保持這快速擴張的節奏。2017年,蛋殼公寓經營的公寓數量為5.2萬,2018年達到了23.6萬,增長率為354%;2019年時,蛋殼公寓的經營公寓數量達43.8萬,較2018年增長42.8%。2017年至2019年,蛋殼公寓的經營公寓數量翻了8倍,運營機構覆蓋國內13個城市。
然而,在看似不斷擴張壯大的蛋殼公寓,卻存在不少隱患,今年以來蛋殼公寓更是風波不斷。
首先是在今年年初,蛋殼公寓被曝出強制要求業主免租,遭受到了業主的抵制和維權。當是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蛋殼公寓強制要求房主免租,同時卻不給租客免租,照常收錢,趁著疫情兩頭賺錢。
蛋殼公寓這種收租客的錢卻不給房主租金,趁著疫情空手套白狼、兩頭截取資金的做法聽起來是不是非常奇葩?也正是這種奇葩做法,讓蛋殼公寓陷入了輿論的旋渦。
在今年6月,又傳出蛋殼公寓CEO高靖被相關部門調查,導致股價再次下跌超6%。隨後蛋殼公寓急忙「撇清關係」:「高靖所涉及的調查事項與蛋殼公寓並無關聯。該公司其他董事及管理人員均未收到與該項調查有關的通知及問詢。」
而在不久前,因為長租公寓的頻繁爆雷,不得不讓租客對本身現金流就不充足的蛋殼公寓產生擔憂(根據相關統計,今年8、9月,已經有7家長租公寓爆雷,其中6家更是集中在8月底到9月初的10天內)。
現如今,屋漏偏逢連夜雨,蛋殼公寓因為涉及到侵犯用戶隱私等問題,被工信部勒令強制下架,真可謂是流年不利。
引以為戒,用戶隱私真的不能碰
當然,蛋殼公寓雖然看起來有點兒慘,但這次被工信部下架處理是完全不值得我們大家同情的。
因為像違規收集個人信息,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等行為都已經涉及到侵犯用戶的隱私安全,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App收集用戶隱私數據問題由來已久,一些應用程式強制獲取用戶通訊錄信息,導致用戶過度授權,這部分隱私被用於「數據分析」,還有的則是被買賣,用戶安全隱私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開發者切記切記千萬別去打用戶隱私的「歪主意」,因為一旦東窗事發,那麼你的產品將面臨很多的問題,比如:
1.像蛋殼公寓一樣被工信部勒令下架。
2.對品牌造成不小的影響,用戶會因此對產品持有謹慎提防的態度。
3.被同行搶走產品流量、用戶。
寫在最後
現如今用戶對於自身的隱私保護意識會愈加強烈,從長遠來看,App開發者應更加尊重用戶的權限設置及數據收集,結合自身產品有針對性地為用戶設置保護功能,做好系統加密與威脅保護措施,以此提高用戶隱私洩露的門檻,這是可以贏得用戶好感與信任的。
所以,千萬別把對用戶的隱私保護不當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