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實證理論看外應預測

2021-03-02 觀心解脫

    「外應」是周易預測中繞不開的話題。無論四柱、六爻、奇門、六壬等等,在特殊情況下都有「棄卦不用取外應」之說。

如有易學泰鬥之稱的邵偉華在《周易預測例題解》書中有單獨章節論述外應在六爻預測中的實例,著名預測大家李順祥在《四柱詳解》中也有外應在四柱預測中運用的精彩詳解。「外應」最早見於宋代易學大家邵雍所著《梅花易數》的「三要十應」篇。

書中云:三要者,運耳,目,心三者之要也。靈驗者,靈妙而應驗也。夫耳之於聽,目之於視,心之於思,三者為人一身之要,而萬物之理不出於視聽之外。今人也有專門研究外應且成就一派的預測名家。如開創「仙易俏梅花的」 鄧海一、「萬事三角定律」的張光輝、「數字連環定律」的蘇方行等等。

    從古代和現代關於「外應預測」的資料來看,相對來說,應用技法方面研究的成果多,原理和基礎理論研究得少;傳統的經驗的例子多,基礎的理性的成果少。這也導致許多人感嘆「外應預測入門易,精通難」。

    確實這麼好的東西如果不深入研究發展實在是可惜了。那麼怎麼深入?用清涼月老師實證理論來分析倒是通透許多。

如鄧海一先生有關外應預測的《仙人決》中是這樣描述預測要領的:

天地造化妙無窮,陰陽五行顯奇功

道法自然明真性,古今不見幾人通

形若有情以形辨,物非同類不歸綜

日月只在時上尋,宮看本宮與對衝

象數顛倒象還數,亦分亦合來回用

先入為主須直取,動觀其變靜聽聲

即收即放莫遲疑,臨渴鑿井白費功

世間沒有活神仙,易佔真訣在其中。

前五句是基礎知識,有章可遁,掌握基礎知識就可以,要緊的是第六句和第七句「先入為主須直取,動觀其變靜聽聲;即收即放莫遲疑,臨渴鑿井白費功」。多少人在這打轉轉不得要領,用清涼月老師實證理論來分析,這裡說的就是誘導和運用潛意識,分析如下:

「先入為主須直取」 說的是當用外應預測時,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用什麼,以第一時間看到和聽到的信息為主,即時直接用外在因素誘發潛意識;

「動觀其變靜聽聲」說的是看見運動的事物,就用事物的動態作為判斷的結論,聽到聲音,直接用聲音判斷結論,這裡的判斷實際上就是用運動和聲音來誘導潛意識;

「即收即放莫遲疑」,就是在看到和聽到事物或者聲音後,不用邏輯推理分析,直接應用潛意識反應的結論;

「臨渴鑿井白費功」說的就是要平時多培養訓練潛意識運作的狀態,否則沒有培養和形成穩定的潛意識狀態,預測達不到標準。

用清涼月老師實證理論來分析,《仙人決》也變得明了簡單,易於理解和把握,與我們距離也不遙遠。

實際上,雖然外應預測如此之神,但在清涼月老師實證理論中,這種潛意識狀態的培養和應用還只是初級層次,是沒入定之前的潛意識培養和簡單使用。

如果按清涼月老師實證理論進行實證,回歸到如來藏狀態,那才是真正連象也不用取,聲也不用聞,卦也不用斷,即明心見性,

通達明了。

相關焦點

  • 實證會計理論:十年回顧
    當代實證會計研究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自從Ball and Brown (1968)和Beaver(1968)等相關研究開始。這些文章將實證金融方法引入到了財務會計中,這一系列文章假設會計數據為資本市場投資決策提供了信息,並利用信息觀來研究會計數據和股票之間的關係。信息觀教會了我們會計數據的市場有用性,但是除了對存貨方法的選擇外,信息觀沒有對預測和解釋會計選擇提供假設。
  • 論規範會計理論和實證會計理論的哲學基礎
    實證會計理論則是一套關於會計「是什麼」的系統知識體系,旨在揭示出會計現象層面的規律,從而為解釋現行會計實務和預測未來會計實務提供理論依據。  二、當代哲學觀點的評述  1.實證主義與實用主義。19世紀20年代末,法國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孔德提出了實證主義哲學,在哲學史上第一個打起了「科學的哲學」這個旗幟。
  • 規範會計理論與實證會計理論的比較
    從哲學的角度出發比較方法論的差異,實證會計研究在方法論上與規範會計有一些差異。規範會計認為主觀目標與人的行為是有聯繫的。哲學中的實證理論是實證會計理論方法論的基礎。規範會計理論比較重視規律和理論的邏輯思維,注重價值判斷。實證會計理論提倡實用主義,提倡從經驗中創造理論。從辯證的角度看兩種理論強調的內容不同。   2.研究內容的差異。
  • 好的會計實證研究的方法基礎:規範研究與實證研究的融合
    《經濟研究》2007年召開的編委會以「高質量、新起點、新目標」為題對實證研究與規範研究的融合提出了具體要求,「論文寫作應當先把問題中的經濟學關係說清楚,然後再把這些關係用計量模型表達出來加以分析」,「經濟學文章首先要看所研究的是不是重要的問題,其次要注重方法,方法也要與時俱進」。
  • 自然哲學與實證科學
    哲學-科學藉助對常識的反思形成理論,在理論層面上,地球為圓、虹吸現象等等得到解釋,它們其實並不違背常識,它們是其所是是有道理的,和其他的事物-現象貫穿的是同一些道理。 哲學-科學理論訴諸我們的既有經驗,它所提供的命題是直接可理解的,因為它們是已經默會地得到了理解的東西。哲學-科學理論,在我看,都宜於稱作經驗理論。
  • 析實證研究的哲學邏輯
    為便於分析,我們可以用符號來表示上述邏輯。假設T是一個被檢驗的理論命題,而P是由T導出的一個理論推斷或預測,可以用符號「T→P」表示。我們可以把證偽推理寫作:〔(T→P)・P〕→T,讀作「如果T是真的,那麼P也是真的;P是假的,因此T是假的」。證實推理可以寫作:〔(T→P)・P〕→T,讀作「如果T是真的,那麼P也是真的;P是真的,因此T是真的」。
  • 計量經濟學實證分析論文寫作技巧
    經濟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用經濟理論解釋所預測到的經濟現象,預測經濟走勢,並提出政策建議。計量經濟學是檢驗經濟理論,解釋、預測經濟現象的最主要數量化方法。其重要性是因為絕大多數經濟現象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通過實驗反覆觀測獲得數據,從而得出科學結論。經濟學分析只能通過實際經濟系統運行得到的觀測數據進行分析,這樣的分析稱為實證分析,因此,實證分析在經濟學研究中顯得更加突出。
  • 如何正確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實證分析中的數據、模型與參數
    決定所要檢驗的假設或理論是什麼?決定所要預測的趨勢是什麼?決定所要評估的政策是什麼?2.建構實證計量模型: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量和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causality);理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最後決定實證計量模型雛形;初步調查是否有相關的資料,若無則實證模型設計的再好也無用。
  • 怎樣寫好計量實證研究的論文(乾貨必看!)
    決定所要檢驗的假設或理論是什麼?決定所要預測的趨勢是什麼?決定所要評估的政策是什麼?2.建構實證計量模型: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量和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causality);理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最後決定實證計量模型雛形;初步調查是否有相關的資料,若無則實證模型設計的再好也無用。
  • 會計盈餘功用理論實證文獻綜述
    ,主要回答「會計信息是否有用,有什麼用」(why to do)的問題。目前有關會計盈餘有用性的實證研究文獻主要集中在「會計盈餘價值相關性」的研究上。Holthausen & Watts(2001)指出,雖然這些研究的目的不盡相同,但是其所使用的模型都是相通的。從理論上看,「會計盈餘價值相關性」的研究,根源於各種證券定價模型,而且,無論採用何種定價模型,最終都能轉換成會計盈餘和股票報酬率之間的關係模型。
  • 計量經濟學論文的寫作方法——基於實證研究的視角(二)
    2.摘要:對全文宗旨作一簡單描述,並簡述文章的目的是對經濟結構的分析,還是對未來趨勢的預測,還是對政策的評估;然後簡單介紹所使用的模型及變量,數據的種類及來源,所估計的模型,所採用的計量方法;最後以最主要的實證結果為終結。
  • 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實證分析的正確打開方式
    決定所要檢驗的假設或理論是什麼?決定所要預測的趨勢是什麼?決定所要評估的政策是什麼?: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量和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causality);理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最後決定實證計量模型雛形;初步調查是否有相關的資料,若無則實證模型設計的再好也無用。
  • 【乾貨分享】如何正確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實證分析中的數據、模型與參數
    決定所要檢驗的假設或理論是什麼?決定所要預測的趨勢是什麼?決定所要評估的政策是什麼?2.建構實證計量模型: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量和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causality);理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最後決定實證計量模型雛形;初步調查是否有相關的資料,若無則實證模型設計的再好也無用。
  • 如何正確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 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 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量和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causality);* 理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 初步調查是否有相關的資料,若無則實證模型設計的再好也無用。
  • 【研究方法】計量經濟學論文的寫作方法——基於實證研究的視角
    * 決定所要檢驗的假設或理論是什麼?* 決定所要預測的趨勢是什麼?* 決定所要評估的政策是什麼?2.建構實證計量模型:* 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 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量和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causality);* 理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 最後決定實證計量模型雛形;
  • 漢語方言學的實證轉型
    先賢們在研究中逐步確立了研究目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使漢語方言學脫離語文學而成為現代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全國性的調查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教育部組織實施的全國漢語方言普查。基本方法是「耳治」辨音記音,用現代語言學的結構主義理論結合中國傳統小學的「音韻學」方法分析方言結構系統,歸納方言與中古音對應關係,研究演變規律,確定方言分區。
  • 如何正確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決定所要檢驗的假設或理論是什麼?決定所要預測的趨勢是什麼?決定所要評估的政策是什麼?2.建構實證計量模型: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量和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causality);理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最後決定實證計量模型雛形;初步調查是否有相關的資料,若無則實證模型設計的再好也無用。
  • 統計計量丨如何正確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決定所要檢驗的假設或理論是什麼?決定所要預測的趨勢是什麼?決定所要評估的政策是什麼?2.建構實證計量模型: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量和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causality);理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最後決定實證計量模型雛形;初步調查是否有相關的資料,若無則實證模型設計的再好也無用。
  • 劉俐李:漢語方言學的實證轉型
    實驗方言學先驅劉復百年前曾說,「鑑於研究中國語音,並解決中國語言中一切與語音有關係之問題,非純用科學的實驗方法不可」。實驗結果可證實或證偽,不會讓人莫衷一是。但語言學/方言學與自然科學研究單一自然現象的實證型學科有所不同,關涉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現象,宜博採方言學、實驗語音學、社會語言學以及語料庫語言學之長,擇選適用的當代數字科技,實現方言學的實證研究。
  • 臺灣中研院鍾經樊:計量實證研究論文的寫作(研究規劃、方法執行與論文寫作)
    決定所要檢驗的假設或理論是什麼?決定所要預測的趨勢是什麼?決定所要評估的政策是什麼?二、建構實證計量模型: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量和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causality);理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最後決定實證計量模型雛形;初步調查是否有相關的資料,若無則實證模型設計的再好也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