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會議 | 第三屆「國際符號學協會—南京師範大學」 高級符號學研修論壇

2021-02-19 翻譯學通訊

尊敬的___________女士/先生:

國際符號學協會、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京師範大學國際符號學研究所、Chinese Semiotic Studies編輯部將於2020年6月6日-7日在南京師範大學聯合舉辦第三屆「國際符號學協會—南京師範大學」符號學高級研修論壇,歡迎各位同行撥冗參加。論壇將為全程參與研修的學者頒發國際符號學協會的官方證書,提交給論壇的論文將優先考慮錄用於世界符號學知名英文期刊Chinese Semiotic Studies(ESCI, SCOPUS收錄)。二、論壇主題:Semiotic Intersection of Literature, Language and Cognition

·       Literary semiotics

·       Literature as a mode of human knowing

·       Cognitive processes of reading literature

·       Cognition and literary creation

·       Literary language and meaning-making

·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memory

五、本屆論壇主講人包括(按姓氏首字母順序)石溪大學Amy Cook教授、嶺南大學丁爾蘇教授、布蘭迪斯大學William Flesch教授、天津外國語大學王銘玉教授、南京師範大學王永祥教授、南京師範大學嚴志軍教授、南京師範大學張杰教授等多位國內外相關領域學者。

六、論壇時間:為期兩天(6月6日-7日),6月5日上午10點開始報到。

七、報到地點:江蘇省南京市寧海路122號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外國語學院700號樓一樓會議室。

八、論壇註冊費:1500元(學生1000元),國際符號學協會會員在此基礎上減免40% (須證明會員身份在2020年6月7日當日依舊有效)。註冊費於6月5日在報到現場通過現金或銀行借記卡方式繳納,同時發放參研證件與會議資料。九、提交摘要:論壇設有分組發言與研討,有意參與發言的學者請於2020年2月14日之前將發言題目與摘要提交論壇會務組郵箱semioticworkshop@163.com。

國際符號學協會

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2019年11月15日

相關焦點

  • 學術會議|第二屆 「國際符號學協會—南京師範大學」 高級符號學研修論壇(2019年7月5日至7月7日)
    首屆研修論壇將於2019年7月5日至7月7日在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舉行,主題為「Semiotic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聚焦符號學理論/理念在當代多變的社會文化實踐中所能產生的真正指導作用。本屆研修論壇包含但不限於以下跨學科的符號學議題: 1.
  • 「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建設與文化符號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新儒 孫銘陽)6月16日至17日,由南開大學文學院、四川大學符號學-傳媒學研究所、上海《探索與爭鳴》雜誌聯合主辦的「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建設與文化符號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開大學舉行。
  • 學術會議|「國際符號學協會—南京師範大學」 符號學高級研修論壇
  • 中國社會科學網:「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建設與文化符號學」國際學術...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通訊員 陳新儒 孫銘陽)6月16日—17日,由南開大學文學院、四川大學符號學—傳媒學研究所、上海《探索與爭鳴》雜誌社聯合主辦的「文藝評論價值體系建設與文化符號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南開大學舉行
  • 第一屆文化與傳播符號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川舉辦
    第一屆文化與傳播符號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川舉辦 2015-07-04 14:59:304日,第一屆文化與傳播符號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成都開幕。來自中國、美國、法國、韓國等海內外300多名學者參會,共同研討文化與傳播裡的符號學。  「符號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四川大學教授趙毅衡一語點明,符號學就是意義學,任何意義都是要靠符號才能傳達,所以人們每天生活在符號當中。
  • 發展與展望:中國符號學研究今昔談 ——北京大學胡壯麟教授訪談錄
    曾在澳大利亞應用語言學會議、第8屆國際應用語言學大會、第14/16/20屆國際系統功能語言學大會、第3屆國際論辯學大會、韓國漢城英語教學國際會議、第4屆話語分析國際會議、臺灣第6屆英語文國際研討會、第26屆國際系統功能語言學大會、香港科技大學英語教學研究國際會議等國際會議宣讀論文,或做主旨發言。
  • 科研福利||7月語言學學術會議集錦
    學術會議主題、時間、地點等具體信息請識別二維碼查看。第二屆「國際符號學」高級符號學研修論壇主辦:南京師範大學地點:南京時間:2019 年7月 5-716 日會議主題:第二屆英語自然文學與生態批評高端論壇主辦:北京林業大學地點:北京時間:2019年7月14日會議主題:1.生態批評理論前沿2.英語自然文學作家作品研究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第三期:當代藝術攝影的符號意欲如何?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法國符號學概要與實例分析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直播預告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第二期——規約與反規約的博弈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系列線上講座即將開講
    直播時間:5月15日 20:30-23:00出品:伺服器藝術【支持單位】(按拼音排序)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藍馬國際藝術研究中心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南京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符號學與生態文化研究所
  • 如何從符號學定義藝術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伺服器藝術 | 有名堂,四位專家深度解讀符號學與當代藝術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符號學與生態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符號學與傳播學研究中心 四川美院當代藝術研究所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錫純基金會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特別支持】(按拼音排序
  • 第六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在銀川召開
    中新社銀川8月15日電 (李佩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中俄西夏學聯合研究的重要學術活動——第六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15日在西夏故都寧夏銀川召開。西夏學國際論壇每兩年舉辦一次,自2010年第一屆論壇在銀川召開以來,相繼在武威、北京、張掖、阿拉善等地和相關單位聯合舉辦5屆,該論壇現已成為國際西夏學最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本界論壇由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主辦、銀川西夏陵區管理處、銀川西夏陵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協辦。
  • 《符號學與當代藝術》NO.10:皮爾斯符號學與藝術分析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第三屆新媒體與社會變革國際學術會議「雲端」召開
    第三屆新媒體與社會變革國際學術會議「雲端」召開。通訊員 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李理、辛靜)11月28日,一場題為「風險、對話和治理」的跨學科、跨地域、跨時差、10小時不間斷的新媒體與社會變革國際學術會議由華中師範大學在「雲端」發起。
  • 新樣態史料的符號學意義
    ,使史料在歷史知識建構過程中呈現新的符號學意義。新樣態史料是學術符號,遵循既有歷史學學術規則過濾掉大量依託大數據技術生成的海量偽歷史信息,同時要求歷史學家運用跨學科方法研究相應歷史主題。關鍵詞:新樣態史料符號符號學意義作者簡介:張作成,作者系哈爾濱師範大學副教授,歷史學博士基金項目: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項目。
  • 論壇通知 ∣「一帶一路」國家語言康復教育高峰論壇暨第三屆中國語言康復論壇(第一輪通知)
    「一帶一路」國家語言康復教育高峰論壇暨第三屆中國語言康復論壇(第一輪通知)尊敬的各位同仁:       為推動中國及「一帶一路」國家語言康復事業的發展,「一帶一路」國家語言康復教育高峰論壇暨第三屆中國語言康復論壇將於2019年10
  • 第三屆亞洲建築師協會國際城市論壇順利舉行
    12月5日下午,第三屆亞洲建築師協會國際城市論壇(The 3rd ARCASI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ism)在線上成功舉行。此次會議由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主辦,並受到亞洲建築師協會,中國建築學會及其教育分會的大力支持。
  • 五高校成立中國符號學基地聯盟
    本報訊(劉漢能)近日,在蘭州召開的2017年符號學基地建設研討會上,南京師範大學、四川大學、蘇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和西北師範大學等5所高校成立了「中國符號學基地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