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高級軍官被殺,莫迪喪失一得力助手,印度局勢失控或爆發內戰
自從莫迪連任印度總統以來,印度就一直沒有消停過,起初是設法謀取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而後又提出國民身份修正案,致使印度國內不斷發生示威活動,而這種混亂的局面雖然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才逐漸好轉,不過可惜的是,印度在抗疫工作中的表現並沒有讓其民眾滿意。
-
東方智庫丨全面會診「病了」的印度經濟
近來,印度媒體甚至美歐媒體,紛紛報導印度經濟形勢慘澹,陷入25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並預言最糟糕的狀況還沒出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印度經濟今年將萎縮10.3%,是所有主要新興經濟體中降幅最大的,也是印度自獨立以來最糟糕的經濟表現。肆虐的疫情加劇了印度經濟的惡化,經濟復甦遙遙無期,當局在對外政策和地緣政治上的不當行為,也為印度經濟平添晦暗。
-
印度已做好開戰準備?邊境局勢迅速升溫,局勢持續極端化
這段時間,印度邊境衝突持續升溫,局勢一再惡化,如今的印度更是日漸猖狂,不僅明目張胆挑釁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鄰國,更是公開密切聯繫美國、俄羅斯兩個大國,加強軍事採購,對於邊境衝突問題,大有大動幹戈之意。而對於美國和俄羅斯而言,印度一直都是軍售主要對象,而且印度每次軍購都是軍火大單,於美國於俄羅斯而言,都是「一塊肥肉」。因此面對印度邊境衝突,需要大量武器裝備以及軍需補給,美國更是大言不慚,全力支持印度。但是在印度防寒服方面,美國雖然慷慨支援20000件,但是就印度方面的說法,這些防寒服都是「二手貨」,雖然無法辨認消息真假,但是對於美國曾經放言支援印度的態度來說,也算點到為止。
-
蔡英文訪美首站演講:若當選將力保臺海局勢穩定 壯大臺灣
蔡英文演說中提到「兩個訊息」和「三個壯大」,她強調,此次來美國「不是來面試的」,而是要「傳達臺灣人永遠堅持民主生活方式」。此外,她要傳達的第二個訊息是如果明年民進黨有機會執政,會盡一切力量,確保臺海局勢穩定。蔡英文還表示,她如果當選,最大責任就是「壯大臺灣」,而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臺灣在國際上的獨一無二位置,才能有充分自信心,面對日益複雜的亞洲情勢。 洛杉磯是此次蔡英文美國之行的首站。
-
澳智庫:脫鉤對中美競爭不會起決定性作用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澳智庫「亞洲實力指數」報告撰寫人:脫鉤對中美競爭不會起決定性作用【環球時報記者 王雯雯】澳大利亞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近日發布2020年「亞洲實力指數」報告。勒馬修:中美之間不斷縮小的實力差距能否持續下去,還有待觀察。如果說,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不力等因素導致美國在亞太地區聲譽下降,這些因素還是可以逆轉的。例如,美國新政府可能會迅速改變這種現狀,特別是如果它尋求積極同亞太國家修補關係,並促進美國多邊領導力的話。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中國和一些國家關係惡化,如印度和澳大利亞。
-
局勢持續升溫!印度對外透露一項重大計劃:特種部隊已完成集結
據《印度斯坦時報》12月8日報導,印度農民騷亂活動仍在繼續,該國全國上下的緊張局勢持續升級,更多壞消息還在等著印度。如今,正值印度前線對峙的關鍵時刻,大批示威行動不僅導致交通堵塞,就連居住在新德裡的民眾也面臨著生活物資斷供的風險。同時,莫迪政府繼續在邊境對峙地區與周邊國家製造矛盾,企圖轉移國內視線,釋放政府執政壓力。
-
叛軍稱攻破赫梅米姆,擊斃4名將軍炸毀S400,原來是「張冠李戴」
進入2020年以來,敘利亞內戰局勢天平,正在不斷向俄敘聯軍方面傾斜。在敗局已定的不利境地,敘利亞叛軍不得不使出「盤外招」,試圖用宣傳攻勢重振士氣並繼續贏得土耳其和美國的支持。近日,敘利亞叛軍公布的一項「戰果」讓很多人大吃一驚。
-
印度10萬大軍參與斯裡蘭卡內戰,3年沒搞定,解放軍一招制敵
印度10萬大軍參與斯裡蘭卡內戰,3年沒搞定,解放軍一招制敵世界各國動亂的根源是什麼?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之前是大英帝國,如今是美帝。這一切從來沒有改變過。大英帝國殖民斯裡蘭卡期間,為了壓迫當地土著的僧伽羅人,從印度南部引進了很多泰米爾人。英國還不停挑動僧加羅人和泰米爾人的內鬥,從而讓自己坐收漁人之利。這一切,是斯裡蘭卡內戰的根源。1948年斯裡蘭卡宣布獨立,一開始定名為錫蘭,1972年改名為斯裡蘭卡。斯裡蘭卡的主體民族是僧伽羅人,與世仇泰米爾自然少不了各種仇殺。
-
衣索比亞叛軍報復行動:大批中國AR-2遠程火箭炮砸向鄰首都
有衣索比亞外交官表示,在衣索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宣布該地區的軍事行動已經結束幾小時後,衣索比亞北部提格裡北部地區叛軍部隊發射大量遠程火箭彈,瞄準了厄利垂亞首都展開襲擊。衣索比亞軍事發言人宣稱行動進展「非常順利」,但仍然無法獨立核實提格雷地區的首都梅克勒是否完全處於衣索比亞聯邦政府的控制之下。
-
中澳關係持續惡化,澳輿論呼籲要搞好關係:否則將「一代活得不如一...
中澳關係持續惡化令澳國內的一些商界和學界人士憂心忡忡。他們呼籲澳政府搞好與中國的關係,避免陷入經濟衰退,否則將「一代活得不如一代」。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據澳大利亞《新日報》12日報導,澳大利亞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主席大衛·託馬斯當天在採訪中表示,澳企對澳中日益升級的緊張關係感到憂心忡忡,「他們當然感到擔憂,但眼下主要是噪音,」他對該媒體表示,「澳經濟如果想『迅速恢復』並避免長期痛苦衰退,我們需要與我們的最大貿易夥伴友好相處。中國是本地區的龍頭。
-
控制尼泊爾、分裂巴基斯坦,印度為何在斯裡蘭卡栽了跟頭?
,一直不與周邊國家和諧相處:它曾數次攻擊巴斯基坦並將其東部分裂為孟加拉國,幹預斯裡蘭卡和馬爾地夫的內戰,控制尼泊爾和不丹的內政。巴基斯坦雖然實力差一些,但也給印度的邊防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自然缺乏精力去打斯裡蘭卡的主意。幹預他國內政卻失敗的典例印度沒有精力幹預,並不代表不想幹預。斯裡蘭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印度一直自恃為南亞的仲裁者,主張不幹涉鄰國內政是假話,反對其他外部力量插手南亞事務才是事實。
-
22歲剛果叛軍的「悲慘世界」:活著比死亡更加恐怖
醫生們並未告訴這位22歲的叛軍他將不久於人世,在他們看來,卡比圖最多也只能再熬上幾個月。卡比圖是在去年12月的戰鬥中負傷的,沒有人在意他的傷勢,在剛果(金)東部被森林覆蓋的遙遠河谷和山丘上,這樣混亂血腥的衝突每天都在上演。槍傷讓卡比圖失去了整隻右臂,他的胃腸也因此受損嚴重。
-
澳大利亞留學環境惡化引擔憂,中國留學生吐露不願留澳主要原因
澳大利亞內政部近日統計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以來,澳國際學生籤證月申請量連續3個月低於5000,其中5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88%。澳教育行業普遍對該國留學環境的惡化感到擔憂。《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多名在澳中國留學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澳經濟狀況和該國政治環境是他們不願留在澳大利亞,或轉向他國繼續學業的主要原因。
-
澳政府對華政策面臨大考:撕毀還是保留合作協議,惡化還是改善關係?
用澳媒的話說,這一法案直指許多與中國有關的協議,並不是什麼秘密。首當其衝的,可能是維多利亞州與中方籤署的「一帶一路」相關合作協議。從緊追美國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到攛掇所謂對新冠病毒起源進行獨立調查,直至近日無理指責中國外交官挑起論戰,澳大利亞取悅美國,在惡化與自己最大貿易夥伴關係的路上越走越遠,卻對國內業界的苦不堪言充耳不聞。「新法讓莫裡森政府手握更大權力,它會『扣動扳機』嗎?」
-
中東新冠疫情持續惡化 多國升級防控措施
新華社拉姆安拉10月29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中東地區記者報導:當前中東地區新冠疫情持續惡化,29日一些國家確診病例數進一步激增,部分國家升級防控措施。另外,加薩走廊疫情蔓延速度不斷加快。以色列總理府和衛生部29日發表聯合聲明說,該國內閣已批准將新冠疫情期間國家緊急狀態延長60天,即延長至2021年1月3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以色列將謹慎而緩慢地退出「封城」,但如果疫情惡化,以色列將停止退出「封城」,並重新施加限制。
-
印度首都情況持續惡化,高官被迫出來解釋:我們將比北京效率更高
進入11月份以來,印度多座城市空氣汙染進入紅色預警狀態,甚至部分城市汙染水平一度達到「相當於一天抽50支煙」,甚至印度一高官將印度稱為「毒氣室」。就以首都新德裡為例,相較於月初空氣品質指數(AQI)有所下降,但從數據來看,該地區仍屬於空氣品質「極差」地區。
-
支持印度叛軍?中國城市成武裝分子「避難所」?印媒說瞎話遭打臉
印媒造謠成癮,誣陷中國無下限 當然,印度媒體憑藉自己「說謊」的實力,又編造了一個「大消息」。新德電視臺的報導指控中國,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支持了在印緬邊境製造了多起襲擊的(印度)叛軍」。
-
澳財長:澳大利亞準備與中方重新展開「互尊互惠」的對話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機制將如何工作,但莫裡森表示已經履行了包括死刑問題在內的所有國際義務。莫裡森表示,該協議將讓澳大利亞能夠參與更多的行動,比如本月早些時候與印度和美國舉行的馬拉巴爾海軍演習。他還稱,我認為(該協定)這增加了該地區的穩定,這是一件好事。
-
中非叛軍正朝首都推進 外媒稱現政府命懸一線
【環球時報記者 葛元芬】中非共和國叛軍塞雷卡聯盟正在朝首都班吉推進。有消息人士稱,叛軍距首都僅75公裡。隨著叛軍兵臨城下,聯合國開始從中非撤離工作人員,美國也敦促本國僑民儘快離開這個國家。一些西方媒體評論稱,中非現政府命懸一線。
-
日澳要籤「準軍事同盟」協定 「亞洲小北約」要來?
同時,日澳共同訓練的軍種,也將從目前的海上、空中力量進一步向陸上部隊拓展,實現全軍種的防務合作。英國《衛報》17日也評論稱,一旦《互惠準入協定》最終生效,將為日澳加強防務合作和聯合軍演鋪平道路。日澳希望強化「準同盟國」關係早就有跡可循。從2013年開始,日本和澳大利亞已經開始分享軍事物資;2017年,日澳兩國開始共享彈藥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