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中網
儘管萬達集團在其官網發布聲明稱,「網上個別自媒體炒作的『萬達控股的美國AMC院線申請破產』純屬謠言」,但AMC的近況仍不樂觀。
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公司標普公司本月給予AMC院線垃圾評級(CCC-),這意味著,這家銀幕數全美排名第一的連鎖院線確實面臨倒閉可能。消息一出,引發整個行業的恐慌,因為AMC是全美銀幕數排名第一的連鎖院線,同時是實業巨頭萬達集團的子公司。
2020年3月26日,AMC曾發表聲明稱,公司從4月開始不再支付旗下影院的租金、解僱600名員工,並對包括CEO亞當·阿倫在內的25000名員工都暫時停職以留存現金,以保證公司現金流與健康危機解除後,公司能夠繼續營業。
即便如此,依然攔不住華爾街對於這家老牌院線巨頭的看空。「這可能只是開始」,某影視行業券商分析師對投中網說,「AMC的業務形態並不健康,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很難熬過去。」
基於新冠肺炎的影響,當前,美國娛樂業暫時關停。連日來,AMC股價不斷下挫,4月13日更是單日暴跌20%,2020年以來跌幅已達71.09%,當前市值僅2.51億美元。
AMC搖搖欲墜
此前,市場上關於「一批影院已經熬不到疫情結束」的聲音此起彼伏,AMC出現危機,仍出乎人們的意料。
這是一家已有百年歷史的老牌電影公司,在多數媒體的報導中,AMC成立於1968年,實際上是由Stanley的父親開創於1920年。在美國、加拿大,在英國、法國、中國香港等地區都有影院。當前電影行業的諸多已是常態的規範的開拓者其實都是AMC最先開創的,諸如在購物中心創建影院、變單廳影院為多廳、將座位扶手設計成可調節式、將扶手抬起來就變成情侶座、扶手上設置一個杯託,以更方便觀眾放置飲料等等。除此之外,AMC還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運營公司。
現金流短缺是AMC當下所面臨問題的主要原因。美國疫情爆發後,3月16日,AMC宣布關閉全球1000家影院(美國630家),AMC本月毫無營收,且要負擔巨額債務與運營支出。
據AMC的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其庫存的現金及等價物為2.65億美元,此外還包括3.3億美元的信貸額度。一份外媒的分析報告中提到,AMC是在他們看來最沒有財務彈性的會展類公司之一,企業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每個月需要花費1.55億元,這使其現金流大約能維持到6月或7月。
此外,該報告還指出,即便AMC能夠獲得美國政府的救助基金,其高額的槓桿率——達47.5億的負債也使之不可避免的面臨重組。
在此後4月10日《紐約郵報》的報導中也提到,AMC目前已經在與威嘉律師事務所進行談判,以尋求申請破產保護的可能性。而這還不是AMC近日唯一尋求法律協助的機構。在此一周之前,《華爾街日報》表示AMC的債權人就已經聘請了另一家律師事務所Gibson Dunn &Crutcher,就可能的重組向AMC提供建議。
儘管萬達集團在其官網上一句話將這些報導均予以否定,但華爾街分析師埃裡克漢德勒(EricHandler)還是在一份公開報告中,將AMC劇院股票評級從「中性」下調至「賣出」。
萬達一季度至少虧損5.5億元
疫情之下,AMC的大股東萬達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萬達集團於2012年以26億美元的交易金額購買AMC院線100%股權,從而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院線運營商。按照收購承諾,萬達在併購AMC院線後需投入運營資金不超過5億美元,這意味著,萬達集團收購AMC院線整個交易價格或為31億美元,按照彼時的匯率,這筆收購的最終價格約為218億人民幣。
交易完成後,2013年AMC在美股上市,這家美國公司同時也展開中國式資本運作,大舉收購了歐典院線(Odeon&UCI)、北歐院線(Nordic)和卡麥克院線(Carmike)三大歐美院線公司。而今,這些資產都加大了AMC的虧損力度。
儘管萬達目前對AMC依然保持有控制權,但日前公開表示AMC為萬達集團的子公司,與萬達電影不屬於同一體系。也因盈利不佳、巨額負債與高額運營成本,2018年起,萬達集團開始陸續減持AMC院線的股票。
2018年9月,AMC院線就以每股17.5美元的價格,回收32%的股份,為此募集了4.2億美元的資金。萬達電影當時的董事長張霖,也退出了AMC院線的董事會。截至2018年12月31日,萬達持有AMC院線約50.01%的股份,到2019年12月末持股降至38%。當前,萬達依然擁有AMC的投票權及實際控制權。
因為商譽等因素,萬達集團本土業務也遭遇重大壓力。2020年4月14日晚間,萬達電影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一季度為虧損狀態,預期虧損5.5億元—6.5億元,而2019年同期則盈利超4億元。但萬達電影方面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對公司短期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但不會影響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
在院線行業,營業成本高居不下已成整個行業的通病,以國內另一頭部院線持有方橫店影視來說,在其剛發布的2019年財報上,電影放映部分的收入為20.62億元,營業成本卻稿達21.58億元,也未實現盈利。
第一批院線已經倒閉
當下AMC前途未卜,但影院的倒閉已經拉開帷幕。
2020年4月16日,橙天嘉禾銀河影城天津萬象城店發布閉店公告,將於2020年4月17日永久閉店。「在營運成本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壓力下,終究等不到復工那一天」,閉店公告中,該影院如是寫道。
除此之外,外媒稱,全球第五大院線CGV也有可能被母公司CJENM出售。裁員的消息也圍繞著CGV,有消息稱,裁員比例或為30%。截止2019年底,這家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影投公司在中國已有141家影院。
CJENM曾經也因全球範圍內大手筆「買買買」著稱。2016年,CJ集團曾斥資6.5億歐元收購了土耳其最大影管公司Mars Entertainment Group100%的股權。在這樁交易背後,業內有傳言稱,這家公司一度被萬達集團看上,CJ集團則出了更高的價,成功截胡。
疫情衝擊下,市場已經對院線相關資產的預期一再拉低,儘管在疫情初期至中期,某些微妙的時間節點上,院線的併購整合被視為危中求機、逆勢而上的積極舉措,大地院線董事兼艾沃次世代董事方斌就曾在一場電影沙龍上直言,「像股市的操作逢低吸納、逢高賣出一樣,2020年到了收購影院的絕好機會。」
但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曲線尚未顯著下滑的情況下,院線的資產併購整合也面臨著許多極其現實的問題。疫情如若一直未能緩解,巨頭的現金流也將受到影響。
在2020年的前三個月中,美國票房收入為17.9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25.4%,Wedbush分析師MichaelPachter表示,他估計2020年的票房僅約66億美元,較1998年67億美元的數字還要低迷。
這種境況下,北美不少院線已經坐不住了。美國第三大院線Cinemark的CFO Sean Gamble電話會議上告訴投資人:Cinemark計劃從7月1日開始重開影院,一個州一個州緩慢開放。但因那時候基本沒新片可放,Cinemark的放映片單將先採取「試水」政策,前兩周主要放知名度高的舊片,等待救星到來: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信條》目前仍定檔7月17日北美上映。這一計劃目前幾乎不被人看好。
國內市場方面,據天眼查提供的數據,截至4月14日,2020年以來共有3038家影院類企業註銷或者吊銷。其中僅在3月,已有1030家影院類企業註銷或者吊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