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作為中新兩國合作重點項目和生態城重大文化民生工程,中新友好圖書館(生態城圖書檔案館)11月18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憑藉刷臉借還書、汽車穿梭還書、智慧機器人「服務員」等打造智能化圖書館,同時免費VR和動漫體驗、專業的電影和音樂的享受等服務讓圖書館迅速成為「網紅」,開館首日接待讀者超過萬人。
中新友好圖書館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中部片區,整體建築為地上五層,總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由新加坡專業團隊設計的兩個「館中館」——新加坡主題館和生態兒童館,是中新友好圖書館的亮點之一,在設計風格、館藏資源等方面都有著鮮明的新加坡特色。館內設有多媒體服務區、動漫體驗區、創客空間、「印象·生態城」檔案展廳等新場景,讀者可免費體驗虛擬VR、電子書法、積木交通、智慧機器人等新技術。同時,專業錄音室、影音鑑賞室、小型研討室等可提前預約開放,還設有安靜的自習區、開放的休閒區,共有讀者坐席2000餘個。
作為生態城智慧城市架構的一部分,中新友好圖書館借鑑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在手機借書、智能排架機器人等方面經驗,建設名副其實的智慧圖書館。特別是在借還書方面,通過自助查詢系統,可顯示所借圖書具體定位及導航路線,讀者可在茫茫書海中快速、精確地找到每一本書;自主研發APP,在國內率先實現掃碼借書、一秒借書,還可以用微信、支付寶二維碼、刷臉等方式借還圖書。館外還有汽車穿梭還書系統,讀者不用下車就能快速還書。同時,館內還有機器人服務,它能提供諮詢、圖書借還等服務,目前館內共有不同功能機器人9個。圖書館還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系統,能實現讀者行為分析、圖書館事務決策、圖書館採購分析、生成公共閱讀報告單等功能,極大地提升服務管理效率。
中新友好圖書館規劃館藏圖書150萬冊,檔案館藏100萬卷,現有館藏圖書35萬冊,區域人均藏書量約3.5冊,館藏檔案11萬件/卷,資料庫資源70餘個。為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蘊,專門建有古籍閱覽室,藏有文淵閣全本《四庫全書》共1113冊。
除中新友好圖書館總館以外,還建有社區、學校、機關等7個分館,各館之間可實現通借通還。結合生態城實際情況,中新友好圖書館逐步建立 「總館-分館-流動點」的三級服務體系,目前,正籌備圖書流動服務站三個,包括生態城健身中心,一社區青少年心理健康角以及北塘社區。據了解,中新友好圖書館今年計劃舉辦讀者活動300場,截至目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已舉辦活動200餘場,參與人數達到36000人。(津雲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