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雲 韓季更
陝西乾縣陽洪中學高七三級三班同學群群主王雲近影。此次活動由群主王雲在西安大雁塔廣場遠程主持。
編者按:2018年9月9日,陝西乾縣陽洪中學高七三級三班同學在畢業45年後首次聚會並建立了同學微信群。當時大家商定,今後每隔5年,舉辦一次全體同學聚會。然而,分別幾個月,大家相互非常想念,當年就舉行了數次小的團聚。兩年來,還舉辦了兩次網上聚會。9月9日是「九九聚會」2周年紀念日。群主王雲倡議,再舉行一次網上遠程紀念活動,得到大家一致響應。《雲卜堂》特刊發王雲、韓季更同學為聚會撰寫的文章、創作的詩詞,同時刊載幾位同學的致辭、演唱的視頻和部分同學以及它們的孫子、孫女表演截圖。
陝西乾縣陽洪中學高七三級三班同學畢業合影。
老同學,真情永駐!——獻給陽洪中學七三級三班同學聚會二周年
王雲
同學是一壺美酒,入口甘甜,回味無窮;同學是一杯清茶,清風朗月,心靜如水。美酒清茶乃是一對孿生兄弟,吸引天地之精華,為的是永久的回憶!
班長南遠景同學致辭。
南遠景同學孫女表演節目。
梁桂霞同學外孫女表演二胡獨奏。
老同學們,記得二年前的明日,大家東起海邊,西走邊陲,翻山渡水,為情所至,為夢而來,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帶著對老同學的牽掛,揣著珍藏45年的真情,齊聚陝西乾縣梁山腳下唐宮國際酒店,參加時隔四十五年的同學聚會。
劉層層同學表演秦腔清唱。
王維維同學孫女表演鋼琴獨奏。
兩年,七百多個日日夜夜,每每在手機上看到活躍的陽洪中學七三級三班微信群及九月九日聚會的視頻,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四十七個春秋悄然逝去,彈指一揮間,如今我們已是兩鬢秋霜、步履蹣跚、升職為爺爺奶奶級的人了,才知青春更可貴,更加透徹地感悟到人生的不易、歲月的滄桑。
何寶臺同學引亢高歌。
我在外打工期間,總以為自已生活很平靜、很平淡。未曾料到時隔45年的老同學聚會,將我們帶回那激情燃燒的歲月。籌辦同學聚會,騎電瓶車走東村、翻西溝,只用了12天時間,大家就會聚在一起。相見的日子,你的頭髮白了,他(她)臉上爬滿了皺紋,仔細端詳,還是兒時的模樣,還是那樣的青春陽光!
趙桂香同學表演舞蹈。
兩年來,我們一次又一次端祥照片上每位同學的臉龐,回放一聲聲問候、一個個擁抱以及酒杯清脆的碰撞,輕盈的舞步、高亢的秦腔清唱久久在心靈深處迴蕩!
宋轉社同學致辭。
那一天,我們建起了同學微信群,已經舉辦過兩場群內遠程視頻聯誼會。有的同學活躍,有的雖然不語卻在靜靜地守侯;有的偶然冒泡,感動了天涯海角。
王俊武同學表演葫蘆絲。
同學們關心問候多了,相聚把酒多了,共祝吉祥快樂幸福多了,慷慨解困多了,傾訴了相思之情,分享了成功之樂,增加了彼此的信任和情誼。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每天都在一起,好像47年前在一起上課,一起出操,一起打籃球。一路走來,有歡聲笑語,有翹首期盼,有天女撒花的紅包,還有別後的酸楚,更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這一切,共同點亮了我們晚年生命的火花。
周建博同學表演二胡獨奏。
感謝各位同學對群的支持!感謝大家每天清晨熱情的問候!感謝每一個夜晚的準時守候!感謝同學們默默的關注!在這裡道一聲,你們辛苦了!謝謝老同學們!
王維維同學表演秦腔清唱。
如今我們都已經老了,可是肩上的擔子還沒有真正卸下。我們不能老,我們不敢老!因為上有高堂,需要我們贍養盡孝;因為下有孫輩,需要我們照看、教導!我們不敢生病,健健康康,就不會給社會、給老人、給兒孫們增添麻煩!
陳俊良、趙桂香同學2018年同學聚會時表演雙人舞蹈。
在同學聚會二周年紀念日裡,我們一起收藏老同學這份純真的感情,互送我們共同的心聲,衷心祝願親愛的同學們:身體能跑也能跳,家庭有說也有笑,同學常來又常往,年年吉祥又安康!
七三級三班同學群群主:王雲
前排右三為韓季更同學。
賀七三級三班同學相聚二周年
韓季更
眾
思念
留戀。
兩年前,
聚乾縣,
唐宮宴。
同窗相見,
師生同歡,
熱烈場面,
流連往返。
四十五載願,
九九得實觀,
相逢恨遙遠,
友情訴不完,
留影作證見。
分別雖已兩年,
學友網絡相連,
朝夕互道平安,
你把奇文推薦,
我將趣事上傳。
節假祝福不斷。
偶有小聚侃大山,
紅白喜事湊一團,
同學遇事常掛牽,
網上投票爭當先,
紅包如雨真情顯,
通話視頻久不斷,
友誼如山聳雲端。
七百餘日光陰苦短,
回味無窮仿佛昨天,
期待重逢朝思夜昐,
再次重逢二O二三,
祝願同學身康體健!
祝福學友福壽延年!
祈禱各位幸福永運!
情深誼重天地久遠!
段文剛同學致辭。
王俊武(左)同學展示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