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6月15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龐偉紅 徐偉 張玉賢)6月15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科研任務的研究生們從各地陸續返校,早上6點58分,正在資源學院地質工程專業讀研二的的段學清和周楊楊最早到達學校,他們從四川出發,坐了10多個小時的火車到達武漢。因為疫情的影響,他們的科研工作已經中斷了數月,這次回來,就是要抓緊把過去的時間補回來。
邵晨、甘詔文、賈旺旺和王金龍是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研究中心的研究生,他們分別來自江西、山西、河北、湖北等地,因為同樣的科研任務,他們四人相約一起返校。經過校門口行李消毒、身份認證和cuger碼確認,他們意氣風發進入校園。走在熟悉的校園裡,看到熟悉的一切,他們感覺好像沒離開過。還沒到宿舍門口,工作人員早早上前迎接,辦好各項手續後,他們順利入住。他們說,熟悉的校園環境和一個個親切的面孔,這是家一樣的溫暖。
吳傑是地學院博士生,家住武漢新洲。受疫情影響,他經歷了不平凡的春節和漫長的居家學習。在離別校園整整5個月後,他滿懷期待回到了校園。從校門口到東苑宿舍,他途徑四重門、化石林、紅軍橋,一切都是那麼溫馨。腳步,再放慢一些。剛到宿舍門口,宿管萬阿姨就迎了過來,「吳傑,回來了」,熟悉而又親切的聲音,讓他感動不已。
除了要趕科研進度,吳傑還是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B405 GCMS的儀器管理員,他需要協助老師維護儀器的正常運行,並將積累的數百個樣品,進行測試和分析。安頓好後,他馬不停蹄地開展科研。
地球科學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杜雨,看到校門口橫幅上寫著的「久別重逢最憶地大,夏花燦爛歡迎回家」時,心中不禁產生一股暖流。她說,從入校門的消毒檢查,掃碼登記,到進寢室樓的二次消毒登記,無不展現著工作人員的認真負責。更讓我感動的是,進寢室後發現生活垃圾已被清理,房間已經提前消殺並開窗通風,空調也已經清洗乾淨,今天的豔陽天更是讓人心曠神怡,可以痛痛快快的晾被子咯!
公共管理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樊佳敏說,闊別學校的這段日子裡才明白:能在實驗室裡看文獻學習是最讓自己踏實的事,能在學校食堂裡就餐、在校園裡散步是最幸福的事。疫情之後,天色轉晴,炎夏已至,我也會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定當珍惜當下,不負韶華。
環境學院2019級生物學專業碩士生徐一帆說,非常感謝這些工作人員和老師們,為返校的我們提供了安全保障。一定會積極配合學校做好防疫措施,同時在這段日子裡投身於科研工作,做一名科研報國的奮鬥者!
據悉,截止到15日17時,該校共有230餘名研究生平安、順利抵達南望山校區和未來城校區。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