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琛,過去三年就讀於寧海中學創新班,高一剛進來時候,那個時候他常常考全班倒數第一,今年這次高考,他卻以全校第二的成績成為一匹大大的黑馬。
一 擁有努力、堅持、信念、家庭的和諧,人生沒有什麼不可能
高考考完後,寧海中學的趙啟琛發了條QQ說說,「頓開金鎖走蛟龍」。那一刻,他內心雀躍,「估算了下,覺得700分穩了」。高考成績出來後,他考了705分。
語文122,數學147,英語136,物理100,化學100,技術100,高考總成績705分。當趙啟琛成績出來的那一刻,全校驚了。
「真是殺出一匹黑馬!一開始名不見經傳的,但看著他一步步穩紮穩打上來,就覺得這個孩子會出彩。不過沒想到會這麼出彩!」數學老師賴慶龍如此評價。
趙啟琛高中時段沒有上過培訓班、補習班。
那麼他從青銅到王者的逆襲秘訣是啥?
對他最熟悉的莫過於同桌小潘。說起他這次高考成績,小潘並不覺得不意外,「他很刻苦,付出總有回報。只是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報才會來。」
說到自己的逆襲經驗,趙啟琛有自己的策略:「我覺得主要是把當下的事情做好。考倒數第一那段時間,總覺得以前的知識沒掌握好,但每天又有很多新的東西要吸收。那時,我就先把新的知識點掌握好,把以前的東西放一放。每時每刻,盡力把當下的事情先做好。在高考複習時,要注意規劃時間,把高考這個大目標分成幾個小專題。比如7天複習好語文的字音字形,3天複習數學的排列組合,對自己的缺點、易錯點,針對性訓練,確保複習質量。」
他沉思了一會,又補充道:「當然,最重要的是一種堅持的信念。無論何時,無論你成績優異抑或『吊車尾』,決不能放鬆懈怠。既不自暴自棄,也不驕傲自滿。從高一到高三,沒有任何時間可以鬆懈浪費。而刻苦努力,從何時起都不算晚。任何一分努力,都有它的價值。」
他怎麼考上清華的呢?其中有很多因素,除了自己的堅持努力和對好成績嚮往的信念,其他最大的因素,其實主要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以及相處的方式。
他說,開始的時候,總考倒數第一的日子很難熬的,特別感謝父母從不因此而責罵。
二 那麼父母在孩子教育上應有怎樣的思考呢?
以帶鼓勵性而不責備性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這是最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心靈健康、學習效率、身體發育等都有難以估量的好處。
按時作息,營養跟上,牛奶,運動,休息,勞逸結合,該玩的時候讓孩子痛快地玩夠,該學習的時候給孩子一個舒服的空間。
定期深入溝通交流,包括思想,交友,甚至可以從孩子自己口中交流了解他(她)在學校的戀愛對象或暗戀對象,每一門科目的難點、重點的學習情況,抓好重點,攻破難點。牢記容易考的知識點。
這是學習上父母可以幫助的。
究竟哪些知識是難點,對於每一個孩子可能不同,所以,可以看看孩子的試卷的錯誤,歸類,用量化的手段(或者Excel圖表的方式)來展現給孩子看。
花時間針對性練習、做題。
當然,要培養、引導孩子開放性思維模式,不用沉溺於題海,而是舉一反三,聯匯貫通。
對孩子在學校、班級排名、分數上做非常硬性的規定,這樣會給孩子較大的壓力,壓力要有,但要適度。
有緊有松,什麼時候緊,什麼時候松,要根據家庭現狀、學習成績靈活調度。
父母和孩子之間說話儘量不要用祈使句、反問句、命令、諷刺、嘲笑的語氣語調語句,而要用商量的語氣和平和溫暖緩慢地語調,這樣容易溝通和接受。
很多孩子的叛逆就是父母說話的語氣、語句、語調不對。眼神要正視,父母跟孩子要說話時,儘量專心說話,不要做著自己其他的事情,分心或者三心二意地說著話,這個時候父母怎麼可能關注或者及時察覺孩子的心理、表情或者反應。
說話、做事要專心,特別是父母跟孩子,孩子的很多不良習慣言行都是接觸時間最初最長的父母傳染的。這就是耳燻目染,言傳身教。
父母做事說話要有一說一,就事論事,不要把一件事情的態度轉移、嫁接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要知行合一,知道不等於做得到,做得到不一定就能對孩子解釋得非常清楚易懂。
其實,父母跟孩子是一起成長的一個有機整體。
家庭是一個社會,一個循環,一個相互促進,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相互理解,相互仰慕,相互學習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