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圖書推薦

2020-09-05 抗擊疫情從心開始

1.《心理類型》 榮格

你知道什麼是心理類型嗎?你知道自己屬於哪種心理類型嗎?

心理類型即性格類型。心理類型理論的首次出現是在1913年。當時正值召開國際精神分析大會。榮格在該次會議上提出個性的兩種態度類型:內傾和外傾。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分析心理學命題。榮格把人的心理傾向劃分為外傾型和內傾型兩種基本心態,並歸納出四種心理功能,即思維、情感、知覺和直覺。在他看來,不同的心態與心理功能的組合形成人的不同心理類型,從而導致性格的根本差異。

1921年他在《心理類型學》一書中又作了詳細的闡述,並提出了四種功能類型,即理性功能的相互對立的兩種類型──思維功能與情感功能和非理性功能的相互對立的兩種類型──感覺功能和直覺功能。心理類型共有八種: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知覺型、內傾知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雖然人的性格千差萬別,但每個人必定較為明顯地傾向於某一種心理類型,如科學家主要屬於外傾思維型,哲學家多為內傾思維型,而文學藝術家多為內傾直覺型。

榮格跟弗洛伊德「分手」之後,沉澱了好幾年,思考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差距如此之大?為什麼有的時候「雞同鴨講」,相互之間完全不能理解對方?榮格發現,原來每個人的人格類型是不一樣的,我們既是這個世界上普通的一個人,而又是如此與眾不同的個體。學習人格類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基於榮格的心理類型,現在可以用MBTI測試來測試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人格。MBTI職業性格測試是國際最為流行的職業人格評估工具,作為一種對個性的判斷和分析,是一個理論模型,從紛繁複雜的個性特徵中,歸納提煉出4個關鍵要素——動力、信息收集、決策方式、生活方式,進行分析判斷,從而把不同個性的人區別開來。

2.《欣賞你的大腦》 嶽曉東、應力、毛紫瓊 著

相較專業的心理科普書籍,這本書屬於比較淺顯的知識普及類書,算不上嚴謹,也不前沿,但貴在易懂,適合新手父母和初中以上學生讀。

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嶽曉東博士,也就是《登天的感覺》的作者啦,是心理學向腦科學發展的一個裡程碑。裡面的內容深入淺出,幫你更全面、立體的了解大腦。比如:你知道為什麼青少年的情緒難以控制嗎?那是因為,這個時期青少年的腦發育也在一個劇烈變化的時期,掌管情緒的前額葉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因此情緒容易起伏、易怒,且難以控制。

偉大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先生破天荒地創立了人的無意識理論,認為人的心智是意識、無意識相互流動、交互作用的結果。這對「人由純粹理性主宰」這一信念提出了挑戰,他被稱為心理學的夢想騎士。隨著腦神經科學、心理學的不斷發展,對生命無意識領域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研究成果也更為清晰地揭示了無意識對生命的巨大影響力。可以這麼說,很多有意識的決策、思考、感知,都與無意識的活動密切相關,即與你的腦活動密切相關。

3.《精神問題有什麼可笑的》 魯比·懷克斯 著

現代人的生存壓力與日俱增,面對的心理壓力與焦慮情緒也往往更多更猛烈,精神問題在現代人中已經屢見不鮮了,但仍有許多人對精神問題充滿偏見,認為這是可笑的,無語的,怎麼可能發生的,甚至對於有精神問題的人們帶來加倍的痛苦,但我們真的對精神問題了解嗎?這是會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可能比糖尿病、高血壓來得更常見,精神問題不是精神病,面對人類的普遍心靈苦惱又有什麼可笑的呢?

有研究表明,全世界每4個人中,就有1個在人生中某個階段飽受心理和情緒問題的困擾。因為我們都需要面對很多相同的問題:我們都有快樂、憤怒、悲傷、恐懼、驚訝和嫉妒這六種基本情緒,會時而感到有壓力和煩惱,時而享受成功和喜悅。從少年到老年,在我們的人生之路中,無處不在的壓力令我們無法逃避。在承受壓力時,我們往往會失眠、憤怒、恐懼或抑鬱,各種疾病也會接踵而至。

這本書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如何有效應對壓力和情緒管理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需要。作者用滿滿的幽默、樂觀,充滿誠意的語言,讓人突然覺得不用再害怕擔心,即使大腦生病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人類發明了登月機器人、計算機、星巴克咖啡店……相比物質,我們的情感卻還停留在石器時代。我們為生存在21世紀準備得太潦草了。

當還是原始人的時候,沒人得強迫症。如果遇到危險,人會自動進入一種或打或逃的狀態,要麼吃了敵人,要麼被敵人吃掉。

回到現在,問題就來了。遇到危險時腎上腺素仍會受到激發,但我們卻不可能因此就吃掉一個交通管理員或者一個房產經紀人,於是大腦隨時處於警戒狀態,就像汽車警報器一樣不停地鳴叫。

其實我們就是自己的烹飪師,大腦如何工作,決定了我們是會成為鮮嫩的烤裡脊,還是一塊咬不動的老烤肉。我們頭顱裡這個「豆腐塊」充滿智慧,我們卻對如何利用它知之甚少。這感覺就像擁有一輛法拉利,卻沒有車鑰匙。所以,你真該學學大腦的使用指南,當你知道如何順應心智而好好利用它時,就會體會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平靜。

4.《看臉》 華沙 著

我們常說「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閱讀面孔似乎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我們在看臉的時候,看的到底是什麼?看臉這件看似膚淺的事情其實有著深刻的科學依據,面孔能傳遞信息的豐富程度遠超我們的想像。

遠在奧斯卡王爾德的年代,科學家們就對於面孔飽含興趣。弗朗西斯高爾頓可能是有記載以來第一位用實驗手法探索麵孔與美麗關係的科學家,儘管是誤打誤撞的成果。面孔研究領域,作為視覺、認知神經科學領域成長最迅猛的分支,已經成為了認知心理學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許多科學家此類研究也樂此不疲。

第一類科學家是想要通過面孔來了解大腦處理信息的方法,面孔這一種最為特殊的視覺信息依靠複雜的大腦處理方法。通過研究面孔,科學家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大腦,理解人的神經系統活動。如果想要充分了解人的神經系統活動和工作原理,甚至希望能對於計算視覺等相關研究起到幫助。放心,這本書裡有足足乾貨等著你。

第二類科學家想要通過理解面孔來理解社會交往。倘若你要是在衝洗膠片的暗房工作過你就能理解能看見對方的臉對於社交有多麼重要。這一類科學家通過分析面孔,最為重要的社交信息,來理解人與人的交往。他們分析面孔的情緒,以及社會特徵來破解人與人的關係。如果你想要知道「這個社會究竟多麼地看臉」,這本書一定令你滿意。

5.《我已經夠好了》 布萊尼·布朗 著

許多現代人的身上總充斥著自卑的影子,可能是我們習慣了總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可能是我們習慣了社會對於強者的讚賞,對於美麗的追求,對於失敗的不屑,對於普通的厭惡。

我們總是習慣找自己身上各種各樣不好的地方,總把減肥掛嘴邊,每天都充斥著大量的廣告,好像女生不美不瘦不打扮不化妝都有罪。其實,我們已經夠好了。

不是你不好,而是那些好你還沒看見。喜歡自己是件挺難的事, 因為總會有聲音提醒我們「 不夠好」。不夠漂亮,不夠有錢,沒別人的人緣好,比不上人家能力強……一個又一個的「不夠好」衝擊著我們本就不那麼強悍的自信心,讓我們慢慢變得自慚形穢,甚至開始懷疑起自己存在的意義:「我為什麼總是不如別人?難道我生來就是個loser ?」

這種將自己視作卑微的感受,便是自卑。自卑中的我們自己瞧不起自己,常常因為一個缺陷,就把自己看成是商場裡低價甩賣的殘次品,不配被人珍惜被人愛。我們的身體雖然存在於人群之中,內心卻早已給自己關了禁閉,在自我營造的封閉空間中,不斷反芻著對自己「不夠好」的焦慮,直等到有朝一日痛感退去。然而卻沒有人告訴我們,在我們沉溺於此的時候,還將因此失去些什麼。

自卑將那些「不夠好」的地方放大、加深,讓我們以為全世界只有自己這麼糟,讓我們認定永遠無法擺脫「不夠好」的困擾。而在這本書中,布萊尼•布朗通過她從訪談中聽到的真實故事,用溫暖的話語讓我們相信:那些以為只存在於你身上的「不夠好」,同樣也會出現在別人身上;那些看似無法原諒的錯和傷,其實是你自己想的太誇張;你認為自卑奪走了人生所有的快樂,那是因為你把時間都用在了對「不夠好」的怨恨上。

這是一本給予我們信心的治癒書,更是一本教會我們如何克服自卑的實戰集,布朗通過剖析自卑恢復力的四大要素,告訴我們自卑是如何產生和運作的,我們又該如何一一破解自卑帶來的恐懼、憤怒和孤立,並最終將克服自卑的勇氣...

(全國「抗擊疫情從心開始」心理專項志願服務 志願者:劉燕)

相關焦點

  • 科普圖書的現狀與未來
    而科普圖書在提高公眾科學素養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科普出版現狀 近年來,國內科普圖書的出版總體呈上升趨勢,無論是引進版科普還是原創科普,在數量上都在不斷增長,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很受讀者歡迎的佳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由於科普圖書在圖書市場處於邊緣地位,大部分出版機構很少出版科普圖書,少數專業科技出版社,即便出版科普圖書,也將重點放在實用類科普上。 第二,已經出版的科普作品,大多數銷量不高,僅幾千冊。據統計,印數超過5000冊的還不到一半,印數超過10000冊更是鳳毛麟角。 第三,科普作品中,仍以引進圖書為多,原創相對要少得多。
  • 【科普薦讀】科學主題圖書推薦
    2、《德國孩子最著迷的科學小實驗:基礎版》作者:(德)赫爾曼·克裡克勒爾著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晉圖館藏地:少兒分館圖書調配庫索書號:N33/39/1(1),N33/50/(1)這是一本適合6-12歲兒童的科普類讀物,能讓孩子從生活小實驗中得到樂趣,真正愛上科學。
  •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關於徵集2020年廣州地區優秀科普圖書的通知
    ,計劃組織開展優秀科普圖書相關推介活動,加強我市科普作品成果展示和宣傳推廣工作,現就相關事項通知如下:組織單位主辦單位: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承辦單位: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協辦單位:廣州科技開發總公司徵集範圍(一)2018年廣州市科技計劃科普專項科普作品創作
  • 兒童圖書看什麼好?看科普漫畫!興趣是孩子科學啟蒙最好的老師
    最近有很多家長問我關於孩子應該看什麼的課外書的問題,我對此的回答一般都是比較謹慎的:看兒童科普書。由於各種文學書籍中往往帶有作者自己的意識形態,會影響孩子的三觀,家長應該根據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自行規劃,而科普書則相對更加客觀具體,哪怕作為「外人」我向各位家長推薦起來也很有底氣。
  • 恐龍系列科普圖書問世
    新京報訊 (見習記者江楠)恐龍系列科普圖書將帶人穿越到恐龍時代。11日,由科學畫家趙闖和科普作家楊揚聯手創作,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恐龍科普系列叢書推介會,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行。
  • 2020年優秀科普圖書、科普微電影及微視頻名單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全社會科學文化素養,市科技局組織開展了2020年廣州市優秀科普圖書、科普微電影及微視頻作品徵集評選活動。經篩選、評審、公示等程序,評選出《不一樣的春節日記——鍾南山爺爺給學生的新冠肺炎防護手冊》等20本(套)優秀科普圖書和《〈我身邊的科技大咖〉——何質彬》等30部優秀科普微電影和微視頻。現將名單予以公布。  特此通知。
  • 十大市民喜愛的科普圖書評選揭曉 新《十萬個為什麼》上榜
    上海市民喜愛的十本科普圖書   東方網記者解敏8月15日報導:今天上海書展進入展期第二天,上海市民最喜愛的十本科普圖書在書展現場揭曉。書香科普——推選「上海市民喜愛的科普圖書」系列活動於2013年12月啟動,歷時半年多,經過多方推薦、專家初評、網友投票、結果公示等程序,最終,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叢書(第六版)等十本科普圖書上榜。   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周晴接受採訪時表示,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於去年書展期間正式面世至今已有一年,獲得了極高的社會反響。
  • 推薦兒童圖書繪本
    剛開始的繪本和圖書都是由我們家長給小孩選擇的。我最初買了有《幼幼翻翻小百科》、《好習慣繪本》、《洞洞創意書合集》等。後來我考慮應該訓練下他的耐心和手眼協調能力,便給他買了《全腦開發貼貼畫》。從開始他不知道怎麼貼,我們給他一頁頁講解到後來不用講他自己就會貼,而且貼的還不錯,我覺得是有大進步的。
  • 廣西部分圖書市場仍在熱銷「教育部推薦」教輔書
    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一些家長會為孩子購買教輔書,在買書時,還會專門選一些標註著「新課標制定」「統編教材必讀」甚至是「教育部推薦」之類的圖書,下意識裡會覺得它更加權威。不過最近教育部發布嚴正聲明說,從沒有推薦過教輔圖書,提醒家長和學生們不要被坑了。那我們廣西的圖書市場上有沒有這類圖書售賣呢?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科學畫報》等35種科普圖書期刊最受公眾喜愛
    人民網北京9月12日電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第33期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上,由公眾評選出的最喜愛的20本科普圖書和15本科普期刊正式揭曉。《「好玩的數學」叢書》、《小哥白尼》、《科學畫報》等科普圖書和期刊入選。 今年5月份,中國科協科普部組織了「公眾喜愛的優秀科普作品」活動。
  • ...書市首發原創科普圖書關注生命教育主題_要聞_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
    以物種起源為主題的科普圖書在其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用講故事的方式傳遞生命科學理念對科普圖書創作意味著什麼?  傳遞生命共同體理念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不得不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重新認識我們所在的這顆美麗星球。」作為叢書的策劃人,地質出版社大眾出版中心主任、副編審孫曉敏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該書出版的特殊意義。
  • 共35項,2020年黑龍江省優秀科普圖書作品名單,歡迎閱讀
    近期,2020年黑龍江省優秀科普作品評選活動已經結束,35部涉及疫情防控科普、基礎科學科普、少年兒童科普、科普文化、實用技術推廣、科學生活、科普傳記、醫學科普8個類別的科普圖書作品獲獎,向全社會推薦閱讀,詳情如下:
  • 【好書推薦】江門市圖書館優秀館藏圖書推薦
    中國原創動漫品牌圖書,採用漫畫形式進行創作,以驚險刺激的尋寶故事為線索,介紹廣東豐富多樣的地理風貌、歷史遺蹟、文化藝術、物產資源等,讓小讀者體驗「足尖上的中國」。推薦理由:世界三大百科全書之一,中央電視臺多次推薦兒童百科圖書,中科院院士推薦
  • 捐贈防震減災科普圖書,攜手築夢安全校園
    近日,根據中國地震局統一安排,持續加大對西部地震多發區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支持,鼓勵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持續開展科普宣傳工作,中國地震局委託甘肅省地震局向我州6所省級科普示範學校捐贈1000餘冊科普圖書,攜手科普示範學校共同努力,關心和呵護中小學生健康快樂安全成長,以防震減災科學知識滋養青少年求知的心田
  • 中宣部等三部門推薦百種優秀圖書受青少年歡迎
    郭建軍說,「特別是百種優秀圖書專區,上面推薦的書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都挺強的,孩子愛讀,家長給孩子買也放心。」   今年國慶長假,全國各大新華書店紛紛設立展臺、專架,向青少年讀者推薦優秀圖書,特別是中宣部等三部門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薦的「十年千種」少兒圖書受到青少年的喜愛。
  • 天津大學出版社圖書榮獲天津市十佳優秀科普圖書獎
    本站訊(通訊員 姚衛東)近日,2020年天津市優秀科普圖書評選結果揭曉,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農藥安全使用知識手冊》榮獲天津市十佳優秀科普圖書獎,頒獎儀式於8月24日在天津市科技局主辦的天津市第34屆科技周暨第六屆天津市微視頻大賽、河西區科技周活動啟動儀式上舉行。
  • 2020年「閱讀之城」圖書推薦活動網絡投票啟動
    9月16日,2020年「閱讀之城」圖書推薦活動網絡投票正式啟動。作為「閱讀北京」的標誌性活動之一,「閱讀之城」圖書推薦活動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首都圖書館、北京市各區圖書館及北京市圖書館協會聯合承辦,在綜合參考北京市公共圖書館借閱排行情況及其它權威機構推薦書單的基礎上,廣泛徵求徵集市民的推薦意見,並結合活動專家評審團的評審意見對每年出版新書進行嚴格遴選。
  • 科技部推薦的6部優秀科普書
    【精讀君曰】有趣的科普書籍總能受到許多人的青睞,我國科技部也每年組織開展全國優秀科普作品推薦活動。下面推薦獲得科技部推薦6部優秀科普書,帶你走進科學而神奇的世界。內容簡介:凱迪克金獎得主大衛·麥考利經典科普繪本,這本充滿創意的物理世界入門書自出版以來暢銷半個世紀,讓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有了絕妙的聯繫。
  • 以教育部名義推薦圖書為虛假信息。逛圖書市場要擦亮雙眼
    有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圖書,封面使用「教育部新課標推薦書目」「教育部新課標指定書目」「中小學生語文新課標必讀書系」「新課標課外指定閱讀叢書」「教育部重點推薦」「教育部推薦」或「新課標重點推薦」「新課標推薦」等名稱,傳遞有關圖書是教育部推薦的虛假信息,嚴重誤導學生和家長。
  • 「天眼時評·鏡像」流行病學科普圖書熱賣的多重意義
    這其中也包括圖書市場。日前,開卷公布了2020年2月份暢銷書榜單,其中顯示一些原本關注度不高、甚至比較專業小眾的流行病學相關科普類圖書,銷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這也成為疫情期間一個比較特殊的文化現象。  首先,疫情、流行病學類圖書的熱賣,說明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疫情當然不是我們想要的,但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客觀上確實提升了公眾的健康意識,讓公眾更加重視自身健康的守護。在這種情況下,公眾去購買諸如《病毒星球》《瘟疫與人》等科普類圖書,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