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
姓名:張杰
性別:男
生日:2000.6.10
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專業:電子工程系
特點:上進、開朗。愛打遊戲,也愛演講和唱歌、遊泳。熱衷創業,夢想未來能創辦頂尖網際網路企業。
張杰舉著香港中文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和母親合影留念。 圖片來源:今貴州新聞客戶端從沉迷遊戲差點考不上高中,到在香港中文大學開始了全新的大學生活,00後張杰的人生好像坐上了過山車,所幸的是,這位及時回頭的18歲少年,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想創辦頂尖的網際網路企業,在AI(人工智慧)領域闖出一片天。」張杰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談及理想時信心滿滿。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8月中下旬,他陪同父母到美國旅行了十天,這是張杰第一次出國旅行,一路上收穫頗多,當地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樣是在這個暑假,7月伊始,張杰曾被網友送上熱搜——此前曾因沉迷遊戲耽誤學習,他連高中都差點讀不了,後經過努力考出託福97分,並陸續收到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以及美國加州大學、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美國馬裡蘭大學、凱利商學院、維吉尼亞理工大學7所名校的錄取通知書,被網友稱作「學渣的強勢逆襲」。
張杰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並把最近的一個小目標定為「成績全系第一」。同時,他也希望有機會參加或創辦學校的演講社團,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更多追求夢想的人。
張杰的錄取通知書。 來源:受訪者供圖小學四年級後沉迷網路遊戲2000年,張杰出生在湖南寧鄉。因父母常年在外經商,他從小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
上小學後,張杰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四年級那年,小學老師的離世對他打擊很大。此後,他開始沉迷網路遊戲,成績一落千丈。
在張杰五年級那年,父母生意虧本800萬,一時間,原本富裕的家庭變得負債纍纍,房子、車子都被變賣或抵押。張杰對澎湃新聞說,爺爺奶奶為了減輕兒女的壓力,就用老兩口的退休工資帶著張杰生活。
大人的辛苦,張杰看在眼裡,11歲的他萌生了要賺錢養家的念頭。初一暑假,正在重新創業的母親帶張杰一起到上海學習了一門有關「設計夢想」的課程,課上老師講到的一些國外青少年創業成功的實例,讓他更堅定了靠自己努力去做一些事情的想法。
回到家後,對電腦感興趣的他開始從最簡單的寫代碼開始,摸索著自學編程。到了初三,他已能獨立編寫小遊戲。張杰說,自己沒有系統地學習過編程,一般是通過做不同的程序或軟體,積累相關知識和經驗。
張杰告訴澎湃新聞,那時他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4個「志同道合」的同齡小夥伴一起做論壇、網頁,搭建遊戲社區伺服器,並研發聊天軟體中可自動回復的插件,通過賣授權獲取收益,每個授權約能賺30-100元。在張杰看來,自己雖不算內行,但在做相同插件或伺服器的同行圈子裡還是得到認可的。
由於張杰一心撲在電腦上,不是玩遊戲就是學編程,學校老師都認為他「不務正業」。
張杰參加計算機比賽照 受訪者供圖直到中考成績放榜,剛踩及格線的成績讓張杰差點連高中都讀不了,他這才「醒悟」,下定決心要重拾課本。
進入當地一家民辦高中後,張杰一邊繼續學習自己喜愛的計算機課程,一邊尋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對張杰來說,最難的是英語,「我從初中就沒怎麼好好學過,要記得東西特別多。」於是,他開始大量地背單詞、學語法——用單詞造句,通過理解一個單詞在不同語法、場景下運用的感覺來記憶。
高一這一年,張杰就像「開了掛」一樣,在考試中名列前茅,從進校時的全班倒數「趕」到了全班第一。
「我對科技方面感興趣,我媽就鼓勵我以後可以選擇IT領域,無論如何她都會全力支持我的夢想」,張杰感慨說,母親一直告訴他教育與興趣結合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母親無條件地支持,才讓他沒有顧慮地去向目標邁進。
張杰母親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談到,她曾經因為工作太忙疏於對孩子的關心,後來她才漸漸意識到,家長要了解孩子的想法,要帶著孩子走世界、見世面。平時,比起學習,她會更關心張杰的需求,注意培養他社會交往和實踐的能力,不斷引領他「向上向前向善」,鼓勵張杰做演講、結識各界人才都是她曾嘗試的途徑。
對此,中國礦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心理學博士段鑫星教授認為,母親對張杰興趣的支持和理解,給了他很好的教育環境,讓他更有條件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這也會讓他更加自信、獨立、有主見。
除了學習計算機和「惡補」英語,2016年,張杰還主動報名參加「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ME商業挑戰賽」並獲得全球第五名;隨後,他在中國青少年計算機表演賽中,又取得湖南賽區第一名。
同年,張杰還在母親的支持和鼓勵下利用暑期去山區支教,並成立了一個致力於幫助山區貧困學生的愛心協會。目前,他共號召了200多名家庭條件相對不錯的青少年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幫助貧困的同齡人。
到了高二,張杰已不再是大家眼中的「網癮少年」,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誇讚。
為了讓自己在演講和英語方面得到更多鍛鍊,張杰又報名參加了CCTV希望之星英語演講比賽,並獲得長沙賽區一等獎。與此同時,他還「三刷」託福,取得了97分的成績。
最終,他共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以及美國加州大學、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美國馬裡蘭大學、凱利商學院、維吉尼亞理工大學7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並最終選擇了「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這位湖南寧鄉的18歲男生用自己的經歷詮釋了「逆襲」。
在段鑫星教授看來,「千禧一代」正好趕上中國發展的好時機,他們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能真正有機會做自己。「期待他們快速成長,也相信他們將來可以成為祖國的棟梁」。
今年暑假,張杰和父母在美國旅遊時的合照。 受訪者供圖【00後20問同題速答】1. 被稱為「00後」或是「千禧一代」,你的態度是什麼?用三個形容詞來自我評價一下你們這一代人。很多時候我們會被「00後」這個稱呼捆綁,而大多數人喜歡把「00後」和「不成熟」劃等號。就我個人而言,確實有時會有些不成熟的表現。不過,我認為,我們這一代人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以及對新事物的接收能力。一定要用三個形容詞的話,那就是——「不夠成熟」「學習能力強」「接收新事物能力強」。
2. 對於60後、70後、80後、90後,如果也讓你們用三個形容詞去形容他們,會是什麼?這是幾個不同時代的人。60後似乎比較老派一點;70後是「求同存異」;80後、90後都屬於有接收新事物能力且比較成熟的一代人。
3. 有沒有偶像,為什麼將他/她作為偶像?我的偶像是許嵩,我喜歡他的曲風和做人的態度,他是個低調、輕名利的人。
4. 有什麼興趣愛好?我最喜歡的是計算機編程,大學會繼續更深入、系統地學習。另外,唱歌、遊泳我平時也經常去。
5. 有手機麼?幾歲擁有自己的第一部手機?最常用的視頻軟體、聊天軟體和新聞應用軟體分別是什麼?張杰:8歲的時候有了第一部手機,是諾基亞。現在手機app用得最多的是一些類似知乎的軟體。聊天軟體、今日頭條、抖音平時等也會用到。
6. 上大學前是否出過國,進入大學後是否有出國交流交換的打算?這個暑假剛和全家人一起去了美國,當地的人文讓我感觸很大。我希望大學畢業後能出國深造讀研,學成後回到國內發展、創業。
7. 和父母的關係如何,有兄弟姐妹麼,原生家庭對你有什麼影響?我是家裡的獨子。平時和家人就像朋友一樣相處。我的母親一直告訴我,教育與興趣結合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母親無條件地支持,才讓我沒有顧慮地去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8. 為大學生活購買了哪些裝備,父母或親友送了你什麼入學禮物,你最想要什麼入學禮物?沒有特意買裝備,但買了一些新衣服、鞋子。爸媽也沒有特意送入學禮物,我覺得這也不需要送。
因為學校宿舍已經滿了,不得不在校外租房住,所以每個月包括房租需要準備一萬多元。所以我現在也在家裡開的培訓公司打工,負責做網絡推廣和課程銷售,賺一些生活費。
10. 對於大學專業是否滿意,有沒有轉專業和讀雙學位的計劃?張杰:我選擇了電子工程系,我也很喜歡這個專業。本科暫時沒有轉專業和讀雙學位的打算,但研究生會考慮轉人工智慧專業。
11. 對於大學宿舍條件和室友分配有哪些期望?由於需要在外面租房,所以選擇相對更多一些。我覺得只要房間乾淨,距離學校近,舍友友好就行了。
12. 如今整容很流行,有些男生也化妝,你會考慮在大學裡改變個人的形象嗎?我不排斥整容,不要整得要厲害就能接受,但我自己不會去整。我平時會化妝,主要是打底、畫眉毛、打高光。
13. 在大學裡想做哪些事,如果按重要性排序,排前三的是什麼?學習第一、做人工智慧開發研究第二、創業第三。
14. 會在大學裡交女朋友嗎?以前談過四五個女友,家裡不反對也不支持。大學不會特意去談戀愛,但遇到合適的還是會考慮。
15. 想參加什麼樣的大學社團?張杰:打算參加唱歌、演講或跳舞社團。
16. 你心目中大學裡好老師的樣子,需要具備哪些特點?負責、能力強就好。
17. 你會如何處理和老師、同學等的人際關係?我覺得以誠待人很重要,不能太自私。
18. 大學期間考慮創業嗎,大學畢業後會選擇先就業,還是繼續深造?有考慮過創業。畢業後打算出國深造,學習人工智慧。
19. 是否認可「讀書無用論」?這是相對的,不能完全否定讀書,但也不能死讀書。
20. 你希望從大學獲得什麼?張杰:希望好好學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