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東館主體鋼結構封頂!花木板塊將出現文化設施「三足鼎立」

2021-01-08 瀟湘晨報

一座融合科技和人文關懷的「新概念」博物館正在向我們走來。上海市民關注的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近日實現主體鋼結構封頂,為後續項目的按時竣工奠定基礎。

目前的浦東新區花木板塊,已有知名的上海科技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這裡還將誕生一座上海博物館東館,形成文化設施的「三足鼎立」。

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項目,位於浦東新區花木板塊,西臨楊高南路、北至世紀大道、東面是丁香路,與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隔街相望。其地下室總開挖面積24241平方米,面積特別大。東館的總建築面積是上博的兩倍多。建築高度近45米,擁有地上建築6層,地下2層,整體呈矩形體塊,造型簡潔挺拔。

東館效果圖由上海建工集團承擔建設的這一項目開工以來,建設者積極應用BIM技術、智慧工地信息化平臺,推行文明施工,倡導綠色工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現場全面施工。

上博東館一旦建成,不但能大大提升上海博物館文物收藏的展出比例,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也能與周邊的文化設施形成集群效應,成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施工現場據了解,東館建築的地上部分一共六層,下面四層是展覽區域。上面兩層用於辦公、研究、對外交流、圖書閱覽等。地下部分有兩層,一層是設備用房、報告廳、多媒體廳、觀眾餐廳等,二層是停車場。

在開放空間內,除了基本陳列外還有公共服務功能,比如文創展示、學術報告廳、150座的多媒體影院,還有各種不同的咖啡廳、圖書館、教室等。

值得一提的還有,東館一改傳統博物館單一中心、外部封閉的布局,設計了大量的開放空間,大面積的透明玻璃,可以充分引入自然光,營造舒適的觀展環境。

其建築外立面的材質,採用3D列印技術製作的仿石材肌理透光材料,白天遠看與整個建築渾然一體,晚上能透出光來,還可以為陶瓷、工藝品等對自然光不敏感的文物展廳引入自然光,改善觀展舒適度。

施工現場為緩解觀眾在特大型博物館中的觀展疲勞,建築還改進了常見的封閉式流線設計,在不同位置設置敞開式的休閒邊廳、室外露臺和花園,強調建築空間與城市空間的交流互動。

東館建成後,或將以青銅器、陶瓷為主,以歷史為主線的文物展陳為主,尊重原有的展陳傳統。它將與周邊的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上海圖書館東館、世紀公園等文化設施形成集群效應,將花木行政文化中心打造成與人民廣場相呼應的,上海又一個文化核心功能區。

建設者表示,在接下來的建設過程中, 將繼續全力以赴、開拓創新,高效優質按期完成新的節點目標。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主體鋼結構今天順利封頂
    央廣網上海12月31日消息(記者林馥榆)經過三年多建設,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項目今天順利實現主體鋼結構封頂,為2021年完成工程建設、移交展陳裝修打下了紮實基礎。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主體鋼結構封頂現場圖(央廣網發 上海博物館提供)上海博物館東館是「十三五」時期上海市建設的重大文化項目。項目選址浦東聯洋社區10號地塊,西臨楊高南路、北臨世紀大道、東臨丁香路。佔地面積4.6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1.3萬平方米,擁有地上建築6層,地下2層。
  • 2020年末,上海博物館東館迎來主體鋼結構封頂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31日報導:記者從上海博物館獲悉,經過三年多建設,正在建設的上博東館迎來主體鋼結構封頂。上海博物館東館是「十三五」時期上海市建設的重大文化項目。項目選址浦東聯洋社區10號地塊,西臨楊高南路、北臨世紀大道、東臨丁香路。
  • 上海博物館東館主體鋼結構封頂
    2020年最後一天,上海博物館東館建設傳來好消息:主體鋼結構順利封頂,為明年完成工程建設、移交展陳裝修打下了堅實基礎。建成後的上博東館將與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上圖東館、世紀公園等文化設施形成集群效應,為市民帶來更多新鮮體驗。       上博東館是「十三五」時期上海市建設的重大文化項目。
  • 上海圖書館東館主體鋼結構封頂 預計2021年試開放運營
    上海圖書館東館主體鋼結構封頂 預計2021年試開放運營 2019-結構封頂現場 記者 郭新洋 攝  本報訊 (記者 樂夢融)經過兩年多建設,坐落於浦東新區花木城市副中心的上海圖書館東館於今天上午實現主體鋼結構封頂,建築外露真容,像一塊正在雕琢玉石懸浮空中,博大開放、氣質壯觀,為實現2020年竣工目標奠定基礎。
  • 展望上海博物館東館的建設:原計劃在2020年封頂,進度依然比較慢
    2020年4月,上海博物館東館建設已經恢復,並且已經算是開始起步,這個在浦東新區核心的花木文化行政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的市級項目向浦東新區轉移的標誌。上海博物館東館原計劃在2020年封頂,進度依然比較慢。
  • 上海圖書館東館項目今天也復工啦!小布帶來現場圖→
    繼3月9日上海博物館東館項目復工後,往東不到一公裡,今天,另一個市重大文化設施建設項目工地也恢復了往日的機器轟鳴。上海圖書館東館3月11日,未來的「林中玉石」——上海圖書館東館項目正式復工!預計2021年底開館試運行後,將提供讀者圖書閱覽坐席近6000個、全開架藏書約480萬冊。上圖東館將滿足每年200餘場講座、上千場各類學術活動的讀者需求,讀者年接待量預計可達400萬人次!
  • 上海博物館東館將於9月底開工
    央廣網上海9月2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2015年開始籌備上海博物館東館項目,目前,已經進入到開工前的最後衝刺階段,將於9月底正式開工建設,計劃於2020年竣工。上海博物館東館選址在浦東聯洋社區C000302單元10號地塊。西臨楊高南路、北臨世紀大道、東臨丁香路。
  • 2021年浦東有哪些新公園、新博物館可以逛?一起來「先睹為快」!
    (Tips:郊野公園沒有圍牆,靠近朝勤路的張家宅可進) 上海博物館東館 上周四,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項目順利實現主體鋼結構封頂,為2021年完成工程建設、移交展陳裝修、2022年正式開放打下了紮實基礎。
  • 上海文體設施新風景|上圖東館:一個閱讀為核心的文化中心
    它是市民樂享其中的「書房、工作室」、它能讓讀者體驗音樂、繪畫、手工等種種文化元素在紙質書之外的魅力、它會有完全開放的閱讀空間和機器人服務員……三年後,在上海,這些奇思妙想都有望實現。據悉,上海圖書館東館項目擬於2017年9月底在浦東花木地區開工建設,並爭取於2020年年底建成。
  • 大運會多功能體育館鋼結構封頂,遊泳跳水館主體封頂
    紅星新聞記者從龍泉驛區獲悉,備受關注的東安湖體育公園建設再傳捷報,作為成都大運會「三館」項目之一的多功能體育館在今日(10日)順利完成鋼結構封頂。另外,遊泳跳水館也於當天完成主體封頂開始進行鋼結構施工。
  • 今天,上海博物館東館項目正式復工啦!小布直擊復工現場→
    沉寂了50天後,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世紀大道「大轉盤」圍繞著的那塊巨大工地,再度響起機器轟鳴聲。今天,雨霧蒙蒙。在完成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後,上海博物館東館項目正式復工!建成後,上博東館將是一座立足未來的新型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約11.3萬平方米,為人民廣場館舍的兩倍多!想感受熱火朝天的施工氣氛嗎?又怎麼保證施工安全?快跟著小布的鏡頭,一起來看看吧!
  • 對話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上博東館開工 專為孩子設探索宮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在上博東館模型前介紹 /詹皓  建設上海博物館東館,是市委、市政府著眼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實施「文化東進」戰略、構建「兩軸一廊、雙核多點」城市文化空間發展新格局的重要一環,
  • 中國首座新聞出版類專業博物館建築主體結構封頂,位於上海
    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國內首座新聞出版類專業博物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建築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建設工程預計將於2021年春節前竣工。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效果圖 本文圖片均為「上海楊浦」微信公眾號 圖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位於周家嘴路、沙嶺路路口,交通便利,毗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上海理工大學、上海電力學院、復旦軟體園、城市概念園、互聯寶地電競主題產業園和阿里體育總部等,周邊文化、體育、教育和商業等業態集聚效應顯著。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舉行主體結構封頂儀式 預計2021年底完工
    18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舉行主體結構封頂儀式。主辦方介紹,項目封頂後還將進行內部建設裝修等工程,預計2021年底完工。封頂儀式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工地舉行。主辦方介紹,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於2017年6月29日由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合作協議籤署儀式,標誌項目正式啟動。項目由中建集團旗下中海集團負責承建,歷經三年多的建設迎來了封頂的重要時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表示,現在正在進行機電設施設備安裝工程,包括發電機、機電裝置等的安裝工作。
  • 聊城:「一校三館」快速推進 部分館結構封頂
    聊城新聞網訊(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薛蓓蓓通訊員王宗輝)「目前我們項目『三館』部分四層主體結構全部施工完成,五層完成70%,其中方志館和圖書館已經結構封頂。」7月29日,我市「一校三館」項目建設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 【規劃】上博東館在哪裡?毗鄰東方藝術中心、上海科技館
    上海博物館東館控制性詳細規劃局部調整正在公示!浦東新聞辦說,上博東館佔地面積4.6公頃,東至丁香路和錦康路、北至世紀大道、西至楊高南路,南至錦延路,毗鄰東方藝術中心和上海科技館,建成後將成為又一重要的文化地標。
  • 合肥市廬陽區「三館三中心」主體封頂 2020年5月建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獲悉,由該中心代建的廬陽區「三館三中心」(檔案館、文化館、圖書館、行政服務中心、婦幼活動中心、全民健身中心)項目完成了主體結構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主體結構正式封頂,預計2020年5月全部建成。
  • 聊城:「一校三館」快速推進 部分館結構封頂
    聊城新聞網訊(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薛蓓蓓通訊員王宗輝)「目前我們項目『三館』部分四層主體結構全部施工完成,五層完成70%,其中方志館和圖書館已經結構封頂。」7月29日,我市「一校三館」項目建設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校三館」項目,「一校」即市委黨校,主要包括教學樓、綜合科研樓、學術報告廳、餐廳及學員公寓、文體中心、室外配套及地下車庫;「三館」實為「六館」,即圖書館(含博物館)、檔案館(含國土檔案館)、方志館(含黨史館)及其室外配套和地下車庫。
  • 主體全部封頂!全國首座考古博物館即將誕生
    陝西考古博物館應運而生並於2019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近日這個位於常寧新區的陝西考古博物館提前2月完成施工計劃7座單體建築全部封頂>目前正在進行砌體及安裝工程施工陝西考古博物館效果圖陝西考古博物館建設實景圖陝西考古博物館效果圖陝西考古博物館建設實景圖陝西考古博物館陝西考古博物館位於常寧新區文苑南路與終南大道交叉口東北角
  • 樂山:奧體中心「一場三館」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本報訊 (龔啟文 記者 粟新林) 履帶式吊車開進體育場,將鋼結構構件壓環桁架高高吊起;遊泳館內,工人們聚精會神,認真焊接著每一個鉚釘……昨日,記者在四川省重點項目——樂山市奧林匹克中心項目現場看到,建設工地上一派熱火朝天,「一場三館」主體混凝土結構已經全面封頂,目前正在進行屋面和外框鋼結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