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WTAPS 西山徹的板仔年代:街頭的本質,就是反主流!

2020-12-22 騰訊網

談到東京街頭時尚的重要人物,首先聯想到的人物肯定少不了西山徹,土生土長於東京的他從小到大的記憶常與街頭文化同在。本月,日本潮流雜誌《Silver》收錄多位日本知名時裝人士的專訪,如 VERDY、Poggy、北村信彥、西山徹等人,定義他們心中何謂「街頭」的真諦。

本篇翻譯整理自《Silver》對 Forty Percent Against Rights(FPAR)、WTAPS、DESCENDANT 主理人西山徹的專訪,闡述他如何從一位對潮流文化狂熱的滑板少年、重機飆仔,蛻變為引領裡原宿文化的軍裝先鋒。

從此篇文章,西山徹多年來對街頭文化尊重與熱愛表露無遺。

01. 「街頭的本質就是反主流文化」

「現在一般情況下說到街頭,大家通常都會直接聯想到街頭時尚。但我認為街頭的本質是反主流文化。」— 西山徹

「如果搜尋這個字(counterculture,反主流文化),網路上會寫著『價值觀、行為與主流文化通俗的習慣大不同,常以支流、次文化作為反抗』,也就是對抗時下潮流的文化。」

「以時尚來說,主流就是簡約又前衛的設計或是設計師品牌(collection brand);然而 80 年代的滑板品牌所傳遞的風格、Stussy 這樣紮根於衝浪文化的品牌,或是 90 年代誕生被稱作『裡原宿』的時尚,這些現今以『街頭』作為代名詞稱呼的,相對地就是當時的非主流文化。」

所謂的非主流文化,從 60 年代的嬉皮、70 年代的朋克崛起,當時對政治與戰爭不滿的青年族群孕育出反骨精神,強而有力的次文化應運而生,而如今大家所知的街頭時尚,也就是經這番文化背景洗禮而出現的品牌。

02. 瘋狂剪貼雜誌、大量吸取文化的青春期

青年時期深受 Stussy、滑板文化、重型機車、電影、古著軍裝等多重元素灌溉成長的西山徹,談到了過去透過「雜誌」汲取資訊的回憶。

西山徹:「當時的雜誌《Fine》刊載夜店裡的照片、衝浪時尚和澀谷休閒風(shibuya casual)的特輯之外,還有介紹高木完 hip hop音樂的文章,翻到別頁還有 SKATETHING 的滑板教學,雜誌封面上,各式各樣不同風格的照片混雜在一起。」

「在這樣混雜的情報中,只要有人對其中一項有興趣的文化加以深入研究,就能在雜而多的訊息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某種程度來說是超越了限制。」

國高中時期著迷於滑板文化的西山徹,年輕時期就像是要把《Thrasher》雜誌吞了似的猛讀,每頁都寶貴地被他當作剪貼簿收藏。

「當時澀谷有間 Tower Record,現已改建成家庭餐廳薩莉雅。Tower Record 販售 CD、唱片和國外的雜誌,我還記得在那裡買了人生第一本《Thrasher》。當時一本售價 500 圓,但對中學生來說 500 圓是很高價的,所以總是和朋友一起出錢合買。」

「也因為這樣,大家會分割自己喜歡的頁面帶回家,手上當時留下來的《Thrasher》沒有一本是完整的(笑),但是大家都會貼在房間,或是做成剪貼簿,我也到現在都還收著當時剪下來的殘骸。」

不論是社群還是網路都還沒普及的當時,雜誌上情報的新鮮感和影響力是現在無法想像的,青少年卻只需《Thrasher》上刊登僅僅的一張照片就能極盡所能的挖掘大量的訊息,這也正是西山徹認為雜誌的有趣之處。

「雖然只是一張照片,照片上周圍的人穿什麼樣的衣服,滑板上有什麼元素,大家一邊觀察著細節,一邊任由想像膨脹。」

「當時,單純吸收這些文化的行為本身,就讓我快樂的不得了。」

03. 從滑板文化汲取的 DIY 精神

滑板文化並非只是影響西山徹著外在的穿著風格,他的自傳《MY LIFE IS THE LIFE》裡也曾寫到,透過滑板能讓他在理所當然的風景中挖掘一般人不會察覺的事物,也更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

「從滑板學到最大的一件事就是 DIY,不應該等待誰來為自己做某件事,而是由自己開始著手,不論是事業還是風格表現。」

「我認為 DIY 精神就是街頭文化的基礎,這也果然是我從街頭文化中學到最重要的事。」

西山工作室裡,狹窄的空間被許多代表著他的物品佔據,從小器具到室內裝潢設計都看得出西山個人的風格與小巧思。剪貼簿也是西山畢生的作業之一,如同先前提到西山年輕時從《Thrasher》封面、Stussy 的廣告傳單到國外糖果的包裝紙,所有曾經讓他觸動心弦的素材都被他整齊地整理歸類,收藏在工作室裡。

西山徹習慣將糖果盒、菸盒、傳單等日常生活的小物品當做紀錄般收藏起來。

04. 誰都不做就自己動手吧,走向設計師的道路

那麼,西山又是如何透過影響了他的文化,與 WTAPS 等創意視野相連結?

「不論是滑板、音樂還是電影,我總是喜歡與主流文化相反的部分。」

「談到滑板,我很喜歡 Mark Gonzales、Neil Blender。而當時身邊有許多因為有共同喜好而有共鳴的朋友,我們作為同伴聚在一起,玩樂之餘,也想一起做出些什麼東西。」

「在創作方面,我們也不走主流的風格,純粹只是因為好玩,沒想過要成名,也沒想過要有什麼豐功偉績。我身邊的人也是,雖然以結果來看的話,有些人因此變得有名,甚至成為主流,但當時的我們只是做想做的事情罷了。」因此當時看到 Mark Gonzales 穿著自己做的印刷 t-shirt 時,受到他影響的西山徹,也開始自製 T-shirt,最初寄賣的店家正是 NIGO 與高橋盾創立的 NOWHERE,當時這些 T-shirt 一下就完售了,於是西山徹一面抱著好玩的心態、一面懷抱著傳遞文化的野心,就此開啟了真正的設計師生涯。

05. 「日本獨有的,消化各種文化的特質。」

「原宿的人們都只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罷了。吸取從歐美傳入的非主流文化,透過自己過濾、詮釋,這就是日本獨有的、很有趣的混和特質。」

西山徹回憶起裡原宿中每個人,不僅保有各自喜愛的文化,卻又將其轉化、演繹為各自獨到的風格。穿著風格迥異卻互相欣賞彼此的樣貌,是裡原宿當年最珍貴的景象,「那時的(藤原)浩還是個 DJ,穿著 Vivienne(Westwood)在夜店刷碟;SKATETHING(中村晉一郎)邊聽著朋克搖滾樂或是嘻哈樂,邊滑著滑板;瀧澤伸介也是,在當時清一色都穿黑色 t-shirt 配牛仔褲、技師靴的重機騎士中,突兀地穿著 NEIGHBORHOOD 的服裝。」

「在風格類別一個個清楚被區隔,難以跳脫的時期,在日本卻十分有趣地衍生出混搭的風格。」

06. 作為前輩的西山徹,觀察現在的街頭文化

西山徹在國高中時期更為著迷的是 BMX(自行車競速賽)、滑板、重機和 DJ 等文化,想當然爾,對於這些事物的興趣到現在依然是他創意的來源,不曾改變過。「在相對敏感的青少年時期所接收的東西,就算是年歲增長,現在也毫無疑問地喜歡,但和當時相比的話,看待的方式卻全然不同。」

「對現在的我來說,比起吸收文化知識,觀察趨勢並加以分析更顯得有趣。例如,現在也持續傳達街頭時尚原創性的 Shawn Stussy 與 Dior 聯名,而 Dior 又有創意總監 Kim Jones……回顧現在的文化形塑過程並逐一分析,是件很有趣的事。」

「我認為街頭時尚成主流的現象,現在正是巔峰。」

當 Kim Jones 和 Virgil Abloh 開始出現在高端時尚界,巴黎時裝周上開始不斷注入強烈的街頭風格,這都是西山徹以前無法想像的,但他坦言:「這樣的時代來臨,讓我有種必然的感覺。過去 NIGO 也曾經為 Fendi 策劃派對,所以總覺得有這樣的預感。」

「時尚本身就是經常融合、持續變化,本質上就應該如此,因此當今的現象,在我看來也是必然。」

相關焦點

  • 西山徹眼裡的「街頭文化」到底是什麼?
    西山徹-作為「WTAPS」、「DESCENDANT」、「FORTY PERCENT AGAINST RIGHTS」 三大品牌背後的主理人,一直通過自己的思考表達著街頭文化和精神的本質。那麼在西山徹的眼裡:「街頭文化」到底是什麼?我們一起通過 Silver Magazine 近日對西山徹的採訪中尋找答案。
  • Carhartt這次的聯名合作,可能會讓你「遇見」二十年前的西山徹!
    這一次,西山徹可以說是將年輕時叛逆的自己印在了鍾愛的工裝之上。「叛逆的西山徹」西山徹被大眾所熟知是作為「WTAPS」與「DESCENDANT」(DCDT)的主理人,而在成立這兩個品牌之前,西山徹還與好友中村晉一郎一同創立了「FPAR」。
  • 西山徹的根在哪?
    西山徹推薦的電影 HESHER 真的很好看!快看!image:POPEYE又想起來之前 New Balance 1300JP 在國內發售,我叫了 6 個朋友準時中午幫我一起搶,結果全部撲空。那麼說回西山小時候,他是怎麼迷上美式文化的呢?image:vhsmag.com去年夏天西山的小學同學平野太呂就通過西山徹成立的 Sign 出版社,發行了一本 I HAVEN』T SEE HIM 的攝影集,講述了他和西山在小時候是如何受到美國滑板文化的啟發,一步步走到現在。
  • 西山徹製作 DESCENDANT 產品的時候都在想什麼?——VOL.2
    不過說實話,雖然阿爆很喜歡西山徹本人的風格和他的設計理念,不過也不是在無腦吹捧他的品牌的。事實上 DESCENDANT 一改 WTAPS 和 FPAR 以往那種「生人勿近」的感覺,舉辦更加貼近日常生活的現場活動其實也就是一種屬於品牌特有的宣傳方式罷了。
  • 你以為Wtaps就這一雙萬元鞋,其實西山徹是老球鞋玩家了!
    可能你對於Wtaps或者是西山徹過去的球鞋聯名沒啥印象,頂多就是他們和Vans的聯名,但原來西山徹是一個很會做鞋的主理人,無論是聯名還是他自家製作的鞋,都是超一流的水準。西山徹的聯名球鞋從來都不便宜正如上文提到,說起西山徹的球鞋聯名之最,Vans敢說自己第二,也有沒人敢說自己第一。
  • 最低調簡約的日潮品牌,西山徹的這條小鯨魚值得你去了解!
    西山徹(Tetsu Nishiyama),作為裡原宿舉足輕重的設計師之一,不僅參與了FPAR的設計,他的WTAPS更是成為眾多工裝愛好者心中最棒的品牌。於74年出生的西山徹,在93年與Sk8thing(中村晉一郎)創立了WTAPS的前身「40% Against Rights」。
  • 這雙登山鞋看似笨重又有些「醜」,卻是Kiko、西山徹等潮人心頭好
    尤其是在那個一切從簡的年代,當Nike、Adidas等頭部品牌在忙於研發科技,從而為消費者的腳底減輕負擔時,Hoka One One卻反其道行之,推出的鞋款均是搭載著看似笨重粗獷的中底。Hoka的新世界大門,例如西山徹這個軍事狂就對Hoka喜愛不已。
  • 為何餘文樂穿WTAPS的工裝風很帥而你穿像民工?只能怪你不會穿!
    西山徹簡單純粹的軍事風要說WTAPS,就不得不從WTAPS的那個男人:西山徹開始說起。西山徹,標誌性的油頭、鬍鬚、墨鏡配上軍事風的服裝,雙手插口袋,粗狂且野性。身為70後的他在中學時期西山徹就已經認識了彼時的藤原浩和Nigo等人,並且經常一起玩,那時候他們,正是以前日本裡原宿巔峰時期的領頭羊們。WTAPS的前身就是西山徹高中時期創立的40%AgainstRights,是由西山徹高中好友中村晉一郎在1993年一起創辦的品牌。
  • 威震70年代香港的「大圈仔」:80年代突然消失,10年後暴打越南黑幫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14K、新義安、和勝和還有汽水房這四個主要的幫派在香港活躍著,瓜分了香港主要的非我地盤和油水充足的場地,但是有一群來自內地的青壯年男子卻是他們想也不敢惹的存在,那就是黑化的"大圈仔"。
  • 軍事風還在說「西山徹」?這5個小眾品牌了解下
    所以對於軍事風印象還停留在西山徹、龍澤伸介這些牌子上的話,就別掛別人說你眼光局限了。如果真想玩好軍事風的話,那麼身兼軍服收藏家和英國服裝設計師的 Hardy Blechman 和 Nigel Cabourn 這兩人肯定少不了。英國老頭我就不多說了, 而 Hardy Blechman 就是軍事風品牌 Maharishi 的創始人。
  • 西山巡警與交警聯勤聯動合成作戰隊亮相街頭
    西山巡警與交警聯勤聯動合成作戰隊亮相街頭 2021-01-09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0名臺灣宜蘭歌仔戲愛好者來到漳州,重溫「漳州腔」
    「咳仔羅咧咳噯仔羅咧噯,噯仔羅咧噯仔伊都……」,一首閩南語民謠《桃花過渡》的歌聲輕快地唱響著。時隔71年,歌仔戲業餘愛好者組織的宜蘭漳州籍後裔親人參訪團,追尋著都馬調音符來到原鄉,與漳州市歌仔戲藝術家們再續「漳州腔」。
  • 侃爺、菲董真OG,Supreme、BAPE、HUF誰才是街頭老炮?
    給 STREETWEAR 下定義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它涉及的東西本身很多,更迭的速度又十分快速。而 STREETWEAR 也是一種潮流趨勢,對於想要通過潮流表達文化認同的人來說,STREETWEAR 就是一部時尚電影。
  • 石中英:本質主義、反本質主義與中國教育學研究
    反本質主義是後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反本質主義對本質主義的批判集中在實體信仰、本質信念或假定、符合論的語言觀以及本質主義的目的假設及其引起的學術與政治的後果上。從反本質主義角度看,本質主義在為中國教育學術研究帶來表面的生機和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歷史性後果。21世紀的中國教育學研究必須深刻地批判和徹底地拋棄本質主義,樹立新的反本質主義的知識觀,走上新的反本質主義的認識論之路。
  • 香港特色街頭小吃雞蛋仔,這5家一定不能錯過
    ,品牌多了,創意多了,但好吃的雞蛋仔還是那麼幾家~利強記北角雞蛋仔說起香港雞蛋仔,絕大多數人腦中想到的第一家就是利強記北角雞蛋仔。1991年開業,位於北角,多次被選入米其林街頭小吃推薦,店門口長期排滿人龍,更是能看到老闆與各大明星的合照貼滿店鋪,人氣爆棚。該店主打原味雞蛋仔,顏色淡黃略帶咖啡色,顆顆飽滿,外層脆薄,中間蛋心軟糯,蛋香味濃,但不會過甜。
  • 可可託海的牧羊人為什麼被街頭藝人洋仔唱火了
    《可可託海的牧羊人》這首歌沒有被原唱王琪唱火,也沒被翻唱亞男唱火,而被街頭藝人洋仔唱火了,這是為什麼?《可可託海的牧羊人》講述的一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它詮釋了愛情的真諦:愛一個人是讓一個人生活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