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住初中實驗班的那一刻,張文杰忐忑不安:一直奮鬥在小學教育教學第一線上的她,能勝任初中的教育教學工作嗎?對於這麼一群優秀的孩子,能給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安安心心地學習嗎?初中的孩子們,有的站起來她我還高,他們會服從她的管教嗎?戰戰兢兢的如履薄冰,在xx學校的第一個夜晚,她失眠了。她暗暗地告訴自己:沒經驗不怕,這一年一定要多觀察,多學習!以夢為馬,不負昭華!
如今一年過去了,還好自己給自己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現梳理一年工作經驗如下:
一、愛生如子,做好班媽
接班的前三天班裡只有她一個老師,每天從早上5:00一直忙到晚上9:30。那幾天也沒分辦公桌,除了吃飯時間,幾乎都待在教室裡,真真正正的和學生「打成了一片」。也就是那時她注意到班內很多學生的情緒很低落,尤其是到了晚上,紛紛要求藉手機給家長打電話,更有甚者,以淚洗面。經過了解才知道這批孩子大多來自鄉下,這麼大以來都是第一次離開家。看著小小的他們,想到第一次離開她的三歲多的女兒,就感到十分心痛,於是決定要把對女兒缺失的愛分給他們,代替他們的父母來照顧他們。
初中的孩子還處於長身體的時候,營養十分重要,因此她十分重視學生的飲食。首先,她和學生一起制定好餐廳飲食的規則:必須吃饅頭;必須吃主食;不能帶老乾媽之類的醬菜;不能搶飯;吃完收拾乾淨餐桌。規則剛制定好的那幾個星期,她幾乎是每天逐一檢查。韓xx和王xx不吃飯躲在班裡被她發現了,又被提溜回來,流著淚把飯吃完;劉xx沒有吃饅頭,被罰吃了兩個饅頭;範xx撈完稠的把稀的給倒掉了,被她又罰吃了一碗;……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班級就餐情況特別好,生病請假的同學也比其他班少很多。
除了就餐她還注意學生的生活情況,學生剛到校的頭幾個月,幾乎每個夜晚都會去宿舍。告訴他們第二天的天氣情況,了解他們睡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他們怎樣蓋被子不感到熱卻又不會著涼。春秋天氣,氣溫多變,她發現很多家長送孩子返校前都不看天氣,衣服準備不齊全,等天氣降溫了孩子凍得直哆嗦才想起來問問孩子的情況,於是每個周日又在班級群中充當了天氣預報員的職責,提醒家長根據天氣情況給孩子準備衣物。著名教育家霍懋徵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身為班媽,需要給他們很多很多的愛。
二、德育為先,民主為本
她給孩子們上的第一節課是:先成人,後成才。
她告訴孩子們,只有先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才能成才。民無信不立,在校園裡表現為做人講誠信,有擔當;學習講誠信,有擔當。在七九班決定一個學生班級地位的永遠都是他的人品,而不是他的成績!她還告訴孩子們,做人要有責任意識,不負責、自私自利的人在小地方也許還有一席之地,而到了大城市,越是文化素質高的地方,越是無立錐之地。
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次考試前的一個晚上,同學們正在緊張地複習,而我走進教室卻發現講臺上的凳子壞了,問了很多遍都無人承認。按照學校和班級規定,桌凳承包到個人,壞了是需要自己維修的。而她班的某一位同學凳子壞了,卻悄悄地把講臺上的凳子給換走了!看似一件很不起眼的事情,如果處理不當卻會在班級引起很不好的效應。於是故作生氣,讓同學們暫停複習,告訴他們只要自己承認了錯誤,老師和同學們是可以原諒一個知錯就改的孩子的,卻無人承認;她又說班內可以查監控,查出來要嚴肅處理,依然無人承認;最後只好斬釘截鐵地告訴他們,不揪出這位同學誓不罷休,要求全班同學寫線索。這時一位同學偷偷地向我承認了錯誤,她進行思想教育後原諒了他。自此之後,同學們看到了她在「品德」方面的重視,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做人處事方面,都小心謹慎,絕不觸碰「道德紅線」。
她管班的另一個信念是「民主」,從來不肯把自己放在學生的對立面。常常告訴他們,上課的時候自己是老師,要履行「傳業受道解惑」的職責;而其它時間,都是班級的一員,大家都是班級的主人,每個人都要承擔相應的班級職責。一年來,除了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從來不曾用命令的語氣給孩子們說過話。為了讓班級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開展,給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開學伊始,她們班用了大約兩節課時間制定班級公約。同學們各抒己見,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好的做法怎麼表揚,壞的做法怎麼處罰,全部都是同學們制定的。有了班級公約,有了量化積分,有了明確分工,學生真正成了班級的主人,而自己只是監督罷了。
三、做好紐帶,調節家校
依據教育資源,教育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在這三者中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只有家庭和學校有機結合,教育才能順利地進行下去。寄宿制學校學生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和家長相處的時間短之又短。家長們的普遍特點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特別關注成績;學生的特點是進入叛逆期,想要有自己的自主空間,不願家長多管多問。因為家長和學生溝通有問題,所以在學習上必定會有所呈現。她在班級有「和事佬」之稱,簡而言之就是為學生和家長調和。
本學期新轉來一位學生,期中考試不理想;過了一個月月考考試又不理想。某一個早上趴在桌子上哭了一個早上,下課偷偷地給她寫了一封信,大致表達了以下幾點:每次考不好,媽媽都會極盡惡毒的詞語罵她,而且還多次打她;生活中不理解她,一切要求都不滿足,12年來只過了一個生日,還不依她的要求給她買東西;感覺活著沒意思,不想活了。信中充分展現了一個12歲叛逆女孩的委屈和不解,對媽媽的用詞也十分難聽。收到這封信她十分感動,因為她來到自己班才一個月,她不信任自己是絕對不會給我寫這封信的。
學校一位領導是他的表哥,於是我先找到她表哥了解情況,她表哥表示:信中內容基本屬實。然後她就於某個放學後約了她的父母聊天,聊了近兩個小時,期間孩子在校門口哭成了淚人,孩子的母親在校園裡哭成了淚人,好在離開的時候一家三口是相擁著離開校園的。後來看到這位學生在班裡積極學習的模樣,看到她媽媽來接她放學的親切場景,她知道自己做了一件正確的事。
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學生學習中有困惑喜歡來找她,有關於父母吵架的,有關於父母偏心的;家長有事了也喜歡找她,有關於學生挑食的,有關於學生玩遊戲的。漸漸的班級形成了一種很和諧的關係,學生和家長信賴她,她也信賴自己的學生和家長。在班裡,她有什麼想法,總是一呼百應;假期有什麼想法,在群裡也是一呼百應。她想這就是家校一種理想的狀態吧,都感到輕鬆愉快。
四、潛心學習,提高自己
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開學之初,她就悄悄地給自己提出要求,以潛心學習來彌補自己經驗上的不足。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每當看到別人有好的做法,就用筆悄悄地記下來,去粗取精後在自己班裡試用;每天晚上躺到床上,如饑似渴地尋找適合自己的內容;最有效的是進入到了xx十二中七年級培優狀元班的家長群裡,他們的班主任有「狀元媽媽」之稱,每當他們群裡發一些有利於學習和班級管理的內容,自己都會挑選出來適合本班班情的,跟著實施。功夫不負有心人,大約是在接班的第三個月,無論是語文教學還是班級管理,終於打破了她的「小白」身份,找到了適合他們班的方法,那一刻真是驕傲極了。
每天早上,和孩子們一起馳騁在操場的跑道上;每個早讀,和孩子們一起在古詩文的海洋裡遨遊,感到開心極了,她在成就他們,更是在成就她自己。
五、養成教育,輕鬆學習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那麼應該怎麼把握初一呢?她的觀點是初一應該重在養成教育。所以在他們班成績是第二位的,而習慣的培養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首先她比較重視行為習慣的培養。行為習慣以培養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為目的,包括寢室內務常規、學習常規、課間常規、餐飲常規等等。如不在課間追逐打鬧,大聲喧譁;上課前要準備好本節課上所需要的課本材料;要遵守班規班紀,服從值日生的管理;杯子不能放在桌子上要放在窗臺上……當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後,才能把全部心思投入到學習中去。
其次比較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學習方法的指導。在平時的學習中,見縫插針地指導學生制定計劃、建立糾錯本、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練字等,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把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添加到班級公約中,以引起學生的重視。以她所教的語文為例,學生課前沒有不預習的,每次作業更是全員完成,沒有偷懶現象。
最後還比較注重勞動習慣的培養。班級勞動最能表現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她給每位同學都做了具體的勞動分工,每個人都要各司其職做好自己的工作。每次學校裡安排大掃除或者臨時的勞動任務,基本上不用她操心,勞動委員都會安排好,每個同學也會盡心把自己的工作幹好。
六、以夢為馬,不負昭華
對於這群優秀的學生,他們能夠安心學習就是自己的夢,為此,她付出了她所能付出的一切。
為了和他們在一起,隨時了解他們的動態,拋下三歲多的孩子,以校為家;為了改善他們的生活,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拿出自己的工資購買巧克力、棒棒糖等小零食激勵他們;為了建立班級圖書角,鼓勵同學們主動拿出自己心愛的書,購買了七年級全套的名著供他們閱讀;每個假期,更是搜索很多有關教育方面的文章,發到家長群裡引出話題,和家長孩子們共同探討……
以她所任教的語文學科為例,不適合突擊和輔導,只適合平時慢慢積累和強化。為此,不忍心放過寒假和暑假,在群內發起習慣養成的號召。具體要求如下:
1.養成列計劃的習慣。這是學生必須養成的一個學習習慣,早養成早得益。
2.練得一手好字,小通用格本每天一頁。
3.養成讀書的習慣,養成讀書思考的習慣,每天讀名著,寫讀書筆記。
4.積累古詩詞,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5.練習課外閱讀,在閱讀中尋找自己的答題思路,規範自己的答題格式和答題語言,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6.讀作文,列提綱,寫評語。向優秀作文學習擬題,學習立意,學習選取材料,學習安排材料……
家長和學生每天定時把完成情況拍照發給我,她再逐一檢查,做出指導和評價。老公經常說她:「誰知道這學生下一期你教不教了,管那麼多幹啥?」每次她檢查時感到腰酸背痛時,自己也會問自己:「是啊,圖啥呢?」
著名詩人海子曾說:「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選擇永恆的事業;我的事業,就要成為太陽的一生。」
張文杰說:「和所有以夢為馬的教師一樣,我選擇永恆的事業;我的事業,就要不負學生,不負自己,不負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