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成人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生態學基礎》真題
2009年成人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生態學基礎》真題:本試卷總分150分;共有五類型題目
一、單選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將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
1.下列概念中,由德國科學家海克爾首次提出的是( )
A.生態學
B.生物圈
C.生物群落
D.生態系統
2.對冬小麥完成春化過程起決定作用的是( )
A.高溫
B.低溫
C.長日照
D.短日照
3.下列生態因子中,屬於間接因子的是( )
A.溫度
B.光照
C.水分
D.海拔
4.下列不屬於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是( )
A.淨化環境
B.涵養水源
C.增強溫室效應
D.保護生物多樣性
5.決定陸地植物群落分布的兩個最主要氣候因子是( )
A.風力和降水
B.風力和溫度
C.溫度和降水
D.溫度和光照
6.我國東部森林土壤從北到南呈現有規律的變化,這是土壤分布的( )
A.緯度地帶性
B.經度地帶性
C.垂直地帶性
D.非地帶性
7.從棄耕地開始發展到森林的群落演替過程屬於(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逆行演替
D.周期性演替
8.下列生態系統中,食物網結構最複雜的是( )
A.熱帶雨林
B.荒漠
C.農田
D.苔原
9.在種群增長的邏輯斯諦方程
,K表示( )
A.內稟增長率
B.瞬時增長率
C.環境容量
D.神群數量
10.生態系統發展到成熟階段具有的特徵之一是( )
A.環境變化劇烈
B.結構趨於簡單
C.種群數量變化大
D.系統趨於穩定
11.光補償點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與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時的( )
A.光照時數
B.光照強度
C.光譜成分
D.溫度
12.某一森林中的所有馬尾松在生態學上可稱為一個( )
A.群系
B.群落
C.群叢
D.種群
13.地球上的碳素絕大部分存在於( )
A.巖石圈
B.大氣圈
C.水圈
D.土壤圈
14.對植物群落的結構和環境形成起主導作用的物種是( )
A.稀有種
B.伴生種
C.優勢種
D.亞優勢種
15.下列生態系統中,分解作用最弱的是( )
A.熱帶雨林
B.溫帶草原
C.常綠闊葉林
D.凍原
16.一個種群的年齡錐體呈下寬上窄的金字塔形,則該種群的年齡結構屬於( )
A..穩定型
B.增長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
17.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與之發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環境總稱為( )
A.水圈
B.巖石圈
C.大氣圈
D.生物圈
18.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屬於典型沉積型的是( )
A.碳
B.氮
C.磷
D.氧
19.與r對策生物相比,K對策生物一般來說( )
A.出生率低,壽命長
B.出生率低,壽命短
C.出生率高,壽命長
D.出生率高,壽命短
2007年我國太湖出現藍藻大發生的現象,從種群數量變動的角度來看這屬於( )
A.年間波動
B.種群大暴發
C.生物入侵
D.季節性消長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20個空,每空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21.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對後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模式即為________。
22.種間競爭可以分為幹擾性競爭和________競爭。
23.根據質地,可將土壤分為沙土、壤土和_______。
24.一般來說,物種的生態幅越寬,其分布範圍越________。
25.生態系統的生產者主要是________,也包括一些微生物。
26.按照饒基耶爾的生活型分類體系,喬木屬於________植物。
27.生物生長發育的最低溫度、最適溫度和最高溫度稱為________溫度。
28.同種生物的不同種群長期生長在不同環境中,發生趨異適應,形成不同的________。
29.兩個或多個群落之間的過渡區域稱為_______。
30.仙人掌科植物的葉片多呈針刺狀,這是植物對________環境的適應。
31.根據對光照強度的適應,陸生植物可分為陰性植物、耐陰植物和________植物三種類型。
32.通過一系列演替過程達到平衡狀態的群落稱為________群落。
33.食物鏈可分為捕食食物鏈、腐屑食物鏈、________和混合食物鏈。
34.捕食者捕食能力的進化引起獵物反捕食能力的進化,獵物的進化又會引起捕食者捕食能力的進一步進化,這種現象在生態學上屬於________。
35.生物多樣性包括________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
36.《中國植被》中對植物群落進行分類所採用的主要單位包括植被型、群系和________。
37.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過程稱為________生產。
38.某一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量稱為________。
39.生態系統的三大功能類群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________。
40.生態學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實驗研究和模型模擬研究。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l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41.根據有效積溫法則可以進行蟲情預測預報。( )
42.在同一群落中的不同物種,生態位越接近,競爭越激烈。( )
43.全球變暖與碳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無關。( )
44.植物對晝夜溫度交替變化的反應稱為物候節律。( )
45.均勻分布是自然種群最常見的內分布型。( )
46.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的營養級數目是無限的。( )
47.熱帶雨林的物種豐富,季相不分明。( )
48.生物對生態因子的耐受性範圍是可變的。( )
49.水生植物的通氣組織不發達,葉片角質層厚。( )
50.伴生種與優勢種相伴存在,但對群落的結構和環境形成不起主要作用。(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51.簡述生態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補償性,並舉例說明。
52.簡述植物密度效應的最後產量恆值法則,並解釋最後產量恆值的原因。
53.簡述影響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五、論述題:54小題,20分。
54.什麼是初級生產力?論述影響陸地生態系統初級生產力的因素及提高陸地生態系統初級生產力的途徑。
2019年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熱點推薦:
2019年成人高考模擬試題
2019年成人高考歷年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