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接上文,繼續來給各位講講我們現在各省份簡稱的由來,上文我們主要具體了解了北方省份簡稱的由來,有不少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其餘的省份簡稱由來,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南方省份。
福建:簡稱閩,周朝的時候,有一個大部落,後來一分為七,成為了閩越文化的起源,史稱「七閩」。《 說文》中提到:東南越,蛇種。直到今天,福建仍有崇拜蛇的傳統,蛇王廟可是很常見的哦!
廣州:簡稱粵,從「雩」字演變而來,字形像海上的氣流受阻而降雨。在《詩經》中「粵」字和「越」字是通用的,我們所稱的「百越」是對長江以南沿海文化部族的統稱。廣東的簡稱「粵」字起源是南越國,
湖北:簡稱鄂,該字雖不常用,但是其代表的歷史卻非常久遠。在商朝的時候,鄂國便已存在,但是此時的鄂國是位於河南境內,直到後來鄂候起兵反抗周天子而被追殺,逃到今天的湖北定居。目前河南偃師東南仍有一處地方叫做鄂嶺關,曾是鄂國所在之地。
江蘇:簡稱蘇,江蘇的簡稱由來比較年輕,清1667年,在此設省,當時兩江總督府在江寧,兩江巡撫府在蘇州,取兩地首字是為江蘇。
浙江:簡稱浙,字面意思理解,浙江乃是江水迂迴曲折之衣,因當地江流眾多,戰國時期該地就有富春江、錢塘江、新安江。故簡稱浙。
上海:簡稱滬,該簡稱來源於古時上海地區漁民發明的一種捕魚工具,當時叫做「扈」。因當時還沒有地名,就稱這個地方為「滬瀆」,所以上海就簡稱滬。
安徽:簡稱皖,看到這個簡稱大家也許會有些不解,因為我們都知道徽商是非常有名的,那安徽應該簡稱徽。其實徽商是在明清時期才有的名氣,後逐漸壯大。而皖這個簡稱可是由來已久,「漢書」中記載:春秋時期在此地存在一個皖國,封地就是在今安徽潛山縣和安慶一帶。當時執政的皖國國君皖公有恩德之心,很受百姓愛戴。
江西:簡稱贛,因贛江貫穿全省。
重慶:簡稱渝,古稱「巴」。秦時稱江州。隋稱渝州。北宋稱恭州。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四川:簡稱蜀,歷史記載,在今天四川,5000年前這裡存在一個國家,叫做古蜀國。《史記》記載:皇帝的原配夫人嫘祖就是在出生在四川境內。至於蜀字中含的蟲字,應該是指蠶,《詩經》記載:蜎蜎者蜀,蒸在桑野。秦時封為蜀郡。
廣西:簡稱桂,從秦朝開始,開始在桂林設郡,且自宋以來,不管省份叫什麼名字,其行政中心都設在桂林。再加上廣西所處之地大部分都屬於桂林郡,故簡稱為桂。
雲南:簡稱雲或滇,其地理位置位於雲嶺之南,故稱為雲南,西漢初設雲南縣,簡稱雲就是取其第一個字。有因戰國時期此地存在一個滇國,還因境內有滇池,也簡稱滇。
貴州:簡稱貴或黔,貴字簡稱的由來是由於誤讀,之前朝廷設有矩州,因當地貴和矩讀音相近,也有寫做貴州的,後來元朝正式定名為貴州,再因其境內有貴山,故簡稱貴。還有就是秦時屬黔中郡,故也簡稱黔。
海南:簡稱瓊,古時稱該地為瓊臺、瓊州,故簡稱瓊。
臺灣:簡稱臺,之前又稱東夷、琉球。明萬曆年間在公文上正式使用臺灣一詞。
青海:簡稱青,因其境內青海湖,故名青海,簡稱青。
新疆:簡稱新,古時稱西域,光緒10年改為新疆省,意為故土新歸,取首字簡稱新。
西藏:藏是聖潔的意思,元朝是稱其為烏思藏,有因其在我國西面,有稱為西藏,簡稱應來源於烏思藏。
如果各位朋友想要了解北方省份的簡稱由來,也可關注一下,看上篇文章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