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起源,和「酒」字由來,喝了這麼多年,今天才算弄明白

2020-12-25 文史道

今天和朋友在一起閒聊,聊起「酒」和酒文化,於是帶著興趣和問題,查閱了一些資料,對其略有了解,今天分享出來與大家一起探討。

酒,從字面上來看,是由三點水和酉字組成。三點水相對來說比較好理解,就是酒也是水組成的,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呢?還有酒的右邊為啥是個「酉」字,酉是12時辰之一,為何偏偏選了「酉」這個時辰呢?

還有就是酒為什麼會叫做「jiu」呢?而不讀作其他的讀音?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往下看。

關於酒的起源,據有關資料記載,最初應該是落地的野果自然發酵而成的。所以,很多人將酒的出現,看作是天公的造化,而非人類發明。即便如此,第一個發現「酒」這種飲料的人,自然也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酒本是天然而成,那麼酒又是什麼時候進入人類社會的?

考古文獻裡記載,在廣漢三星堆遺址(公元前4800年至前 2870年),已經出現了陶和青銅酒器;山東莒縣大汶口墓葬(距今4000年),出現濾酒、貯酒、飲酒器具等。由此可見在距今至少7000年前已經出現了酒。

其中,在西晉江統的《酒誥》裡,還有關於釀酒的記載:

「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

那麼,在中國到底是誰最先掌握釀酒技術,並惠及後世呢?關於這一點,中國歷史上的說法眾多,但最令學者認可的就是「杜康造酒」。

古文獻裡詩詞裡,有很多關於杜康酒的說法。最有名的三國時曹操的《短歌行》裡就寫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相傳杜康是軒轅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軒轅帝在位時,國泰民安,物阜民豐,軒轅帝就把管理糧食的重任交給了杜康。要知道在古代農耕時代,糧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領到此任務以後杜康很是盡心竭力,唯恐做得不好,辜負軒轅帝信任。

可不巧的是,有一天雷聲大作,一陣暴雨過後。下邊兵卒上報有一處糧食被暴雨淋著了。杜康趕緊帶著人去看,到的糧倉,正看見雨水已經滲透糧食,慢慢地往下滴。

杜康順手沾了點雨水品嘗,發現水滴裡有一種奇特的味道。初嘗時有些苦澀,但是細品之,又清香怡人。杜康又令人接了半碗品嘗,嘗後甘甜清爽,唯一遺憾的是略帶一些土味。

五穀雜糧,皆取之於大地,有些土味是再尋常不過了。杜康接下來讓下人們品嘗,大家品嘗後也是讚不絕口,唯一反饋的不佳的地方,就是這股子土味著實影響飲用的情緒。

此後,杜康多方面調整配方,可是那股子土味終究還是去除不掉。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一天晚上,杜康忽然夢見一個白鬍子老頭給他傳授了「去除土味」的方法。

方法是:在酉時,去看的順眼的三人三滴血,便可去除土味。

第二天,杜康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果然照做。命人將釀好的一壇酒擺在大門口,等待順眼的3人到來。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杜康第一位看上的是一位書生,看他文質彬彬,氣質瀟灑,於是書生過來品嘗美酒,書生喝後表示不錯,就是有一股土味。杜康告他,需要借用他食指的一滴血,就可去除土味。書生欣然,照做。

杜康選上的第二位是一位武將,看見他在馬背上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武將與書生一樣,聽了杜康的話也照做了。

這第三位嘛,杜康遲遲等不到合適的人選。眼看酉時即將過去了,在不找個人,豈非前功盡棄?這時候忽然看見河邊有位瘋癲的痴人在嬉水,於是便拉過來,取了最後一滴血。

說來也怪,自得了這3滴血後,這酒中的土味一下字就沒了。杜康大喜,隨後「杜康酒」名揚天下。這時候有人問他這種飲品,到底叫個什麼名字好呢?又該怎麼書寫?

杜康沉吟片刻道:「這種飲品,得3人之血,在酉時方成,就寫作『酒』吧。」於是,現在的酒字就是三點水,加一個「酉」字。至於它的讀音,杜康詢問身邊人,釀了多久能成,身邊人答說:「這是第九天」,於是便讀作「jiu」。

另外關於酒的另一層含義,每一個喝酒者。在剛開始喝酒時,舉止文雅,像極了書生;喝到六七分時,便滔滔不絕,大放厥詞,嫣然武將風範;到得最後,都會成了瘋瘋癲癲,胡言亂語,也正映襯了造酒時的三人之血。

讀者們,關於「酒和酒文化」的說法,大家有怎樣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相關焦點

  • 酒的起源-猿猴造酒說
    關於酒的歷史,流傳許久從《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紂王「酒池肉林」為長夜之飲,可見關於酒歷史流傳已久,而酒的起源眾說紛紜:猿猴造酒說、儀狄造酒、黃帝造酒、杜康造酒等,今天和諸位一同探究猿猴造酒的由來。
  • 5個白酒度數「冷知識」,喝了這麼多年酒,才知道這個度數最合適
    5個白酒度數「冷知識」,喝了這麼多年酒,才知道這個度數最合適。如今在很多的應酬或者是聚會宴會的餐桌上面都是離不開酒的,在我們中國,有著這樣的一句俗語「無酒不談事」所以酒在大家吃飯的時候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種東西,其實每天都喝一點白酒,對人們的身體也是有著很大的好處,但是大家究竟對於這個酒又有多少研究呢?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5個關於白酒度數的「冷知識」。
  • 喝了這麼多年,牛二、紅星和玻汾,原來只有一個才是真的純糧酒
    牛欄山二鍋頭、紅星二鍋頭和玻璃汾酒,在眾多酒友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它們都是50元以內,貨真價實的「純糧酒」。但事實上,這三種酒只有一種才是真正的純糧酒,喝了這麼多年。你可能被騙了。
  • 五次全國評酒大會,十七大名酒起源盤點系列之古井貢酒
    酒與酒文化是相掛鈎的,對於名酒來說,追溯其酒文化更加有必要。此前,小酒酒已經給酒友們科普過了十七大名酒中「茅臺、五糧液、汾酒」等九大名酒的起源以及發展,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曾在四屆全國評酒會中,均榜上有名的古井貢酒。
  • 喝花雕酒有什麼講究?聽了資深酒友的說法,可算了解了
    在我國這麼多酒當中,其中有一種花雕酒,花雕酒和常見的白酒是不一樣的,口感、顏色、度數等都是有差別的,喝的方式也是有差別的,一般大家喝白酒都是直接倒在酒杯中喝的,喝起來也是沒有什麼講究的,可是喝花雕酒是有講究的,今天我們來看看喝花雕酒有什麼講究?聽了資深酒友的說法,可算了解了。
  • 總以為酒都是「莊園酒」,今天才知道,原來我錯的那麼離譜!
    一直以為所有的酒都是「莊園酒」,今天才知道,原來我錯的那麼離譜!相信大家在喝紅酒的時候,都會留意到酒瓶上寫的是哪個莊園釀造的酒,看多了,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感覺,任何的紅酒都是這種莊園酒?今天joy就跟大家分享下,什麼樣的酒才能被稱之為莊園酒!我們要先明白,什麼是酒莊,當然這不是指村莊,酒莊指的是一個將葡萄從栽培到釀造,再到灌裝、儲存、品鑑、銷售等一系列過程完成的場所!
  • 青梅酒,愛情酒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青梅竹馬本來就夠美了,如果還能一起攜手走進更深處的人生呢?此生值得,要在人間賴著不走!夏季是青梅的果期。一定會買鮮果回來。一部分用來煮水,什麼旁的都不加,只青梅的清氣就夠了。還一部分泡老酒。盛在經年的老罈子裡。毛筆蘸墨寫了「福」字粘上,封好。我是冬天的孩子。冬天來了,我的生日前後,可以啟開來喝。平時可以喝半斤,青梅酒,只能喝二兩。
  • 今天嘮「酒嗑」,說說那些「喝早酒」的地方,有人喝早酒吃火鍋
    喝早酒,顧名思義,就是早上喝酒。東北俗話說,早上喝酒,一天迷糊。今天不說那些嗜酒如命的「酒蒙子」,要說的是幾個城市的「喝早酒」文化。說起「喝早酒」,就不得不說說湖北省的荊州公安縣。公安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邊緣,距今2200多年歷史,是全國重點糧油棉的生產基地,素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
  •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喝醬香酒,但你知道它為啥姓「醬」嗎?
    人生如酒,酒品人生。古往今來,喜愛喝白酒的人從來都不少。中國有多種香型白酒,每一種都有其特有的味道,有的人喜歡喝濃香型,有的人喜歡喝清香型,而在眾多香型中大多數人更加鍾愛醬香型白酒。 一人獨酌,空氣中時而氤氳著寂寞和孤獨,時而飄蕩著愜意和悠閒。
  • 想要開始喝白酒,入門應該買些什麼酒來喝?
    從歷史上來看,白酒是中華的正統,單指糧食酒,從古至今,白酒的起源眾說紛紜,既有上天造酒這種充滿了神話的故事、又有猿猴造酒這種充滿自然氣息的趣聞。這麼多故事中,可信度最高、流傳最廣的則是儀狄造酒以及杜康造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聽過。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很多人都開始對白酒感興趣,但是對於白酒小白來說,選酒就是第一道門檻。
  • 喝了這麼多年酒,清香型白酒,你真的了解嗎?
    清香型白酒,為中國最早的白酒香型,產量僅次於濃香型和醬香型第三大的香型酒。作為中國三大白酒之一,其清雅自然的味道,被人們稱為「淨」。下面我們來簡單聊一聊口感方面,作為清香型白酒,它與其他香型的白酒有著明顯的區別。
  • 趣聞「酒」字趣談
    概覽 我國釀酒的起源至少在5000 年以前,而古代漢字酒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其年代是商代後期和周代前期,距今有3000 多年的歷史。 《說文解字》酒字趣談 《說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從水,從酉,酉亦聲。一曰造也,吉兇所造也。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杜康作秫酒」。 翻譯一下:酒,遷就滿足。用來遷就滿足人性中的善惡激情的刺激性飲料。
  • 彌月酒是什麼意思,彌月酒由來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說彌月酒是什麼意思,彌月酒由來。彌月酒由來  在山區鄉村,受歷代傳統影響,男嬰滿月時候並不獨立舉辦酒宴,主要是考慮到嬰兒小,怕吹風而影響體質,家裡人需全身心照料,而辦酒席瑣事多,況且不收取禮金,免費提供吃喜酒,又浪費錢財,所以要等到長大結婚、「過厝」,婚嫁等良機,一起合辦或「搭車」操辦酒宴,這樣既省事省力又省錢,於是,便形成了山區傳統獨特的「彌月酒」(也稱出月酒),從古延續至今
  • 聰明人都在喝散酒,散酒到底有什麼魅力?
    很多人可能對於散酒的概念有些生疏,同時也在選擇的過程當中並不會選擇散酒,但是從一些酒友的態度當中能夠看出,散酒也是市場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分類,相較於那些價格比較高,包裝比較精美的白酒,散酒本身具有很強的性價比。也因此在酒友們的話中有著聰明人都在喝散酒這樣的一番描述。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還是因為和散酒的特點有關。今天鬼哥就為大家詳解一下,為什麼那麼多人青睞散酒。
  • 古代人喝的酒真的是酒嗎?
    在這些小說當中,他們喝酒動輒十幾碗,甚至幾十碗,那魯智深,喝了十幾碗酒之後還要再喝一桶酒。如果是拿今天的酒來看的話,他們早就醉死了。他們當時喝的種酒酒精含量比較低。,一般十度左右,比啤酒度數能高一點點有限,而且味道也不是像咱們現在喝的白酒那麼辛辣,他是微微發甜的,有點像果酒,有點像所謂的甜水、香檳吧,只有這種酒才符合古代人動輒幾十碗十幾碗大碗飲酒的場面。
  • 古人過年喝什麼酒,和我們現在的酒一樣嗎?
    從古至今,無酒不成席。古時候人們過年喝的酒跟我們現在的酒有什麼不同?如果仔細去探究中國酒的歷史,還會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事兒,比如武松喝了18碗的是白酒嗎?唐詩宋詞裡頻繁出現的酒又是什麼?現代酒的雛形:米酒文學作品中,最經典的喝酒場面,莫過於《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前的豪飲。別人「三碗不過崗」,他卻連喝18碗。那他喝的是什麼酒?
  • 今天陪媳婦回娘家,你猜小李喝了多少酒
    卻沒想到,喝酒的大幕才剛剛拉開……  初二  新姑爺去媳婦奶奶家,  原來桌上不僅有老泰山,還有媳婦的叔叔、姑父……  第一年上門不能慫,可沒想到薑還是老的辣!  沒幾輪,小李就記不住自己喝了幾杯酒。
  • 醬香酒、濃香酒有什麼區別?別白喝這麼多年,該懂酒了
    喝了這麼多年的酒,居然還不知道分辨酒的香型?快去反省反省。現主要有清香型、濃香型、醬香型、兼香型白酒,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香型都有啥區別呢?那就要先從「勾兌」說起,因為中國白酒的香型分類就源於勾兌。中國傳統的勾兌是酒兌酒,就是不同的酒進行搭配,酒勾得好不好在於酒師的水平,偶爾也看他的心情……而白酒香型的概念,是從1965年開始普及的。
  • 買白酒,勾兌酒還是糧食酒?就看「這兩欄字」,一看就明白
    買白酒,勾兌酒還是糧食酒?就看「這兩欄字」,一看就明白。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很多朋友說農村釀的糧食酒好,是用純糧食釀造的,但不懂鑑定酒的朋友,只能是聽老闆介紹,還可能被老闆忽悠買了勾兌酒。
  • 酒要喝,這些酒文案也一定要讀
    古往今來,酒讓多少文人墨客情有獨鍾,也讓其留下諸多膾炙人口的金句經典。而在今天這個時代,酒文案取代了曾經的詩詞歌賦,成為新一代酒的代言。最想說的話在眼睛裡,草稿箱裡,夢裡,和酒裡。就這樣,跟家人撒了個謊酒兩人分著喝,讓身體變暖和雪國的夫婦,感覺真好有人向我告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