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正在許多人還沒有意識到疫情來臨,歡歡喜喜迎接春節的時候,長壽區雲集鎮民政辦公室已經開展起了轄區內兩座敬老院的防疫工作。「關注弱勢群體是我們的責任,疫情來臨之時給他們提供最及時的防控保障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雲集鎮民政辦主任陳儒波說。
聚焦孤寡老人 築起安全防線
雲集鎮上的尖峰敬老院和福勝敬老院裡一共住著33位6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他們沒有子女養老,是鎮民政辦的重點關注對象。隨著1月21日雲集鎮出現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而這種新型病毒對免疫力低的老人傳染力較強,於是民政辦立即將目光對準老人聚集的敬老院,全力保障老人們的安全。
1月22日起,民政辦就疫情形勢和防控措施對兩座敬老院裡的集中供養人員進行宣傳,將制定的新冠肺炎應急預案同老人和工作人員一同學習,並要求院內工作人員每天上午和下午巡房時都要再次對每位老人進行防疫宣傳,幫助老人們了解疫情、提高警惕。
病毒面前,光宣傳是不夠的,為了確保老人們的身體健康,民政辦請來鎮衛生院的村醫每天對他們進行測量體溫、臨床檢測和問診,並給老人們發放了口罩,叮囑他們千萬要注意安全,不出院,不接待訪客。同時,院內工作人員還將每天對敬老院進行全面消毒。
隨著疫情在全國各地的爆發,1月25日起民政辦開始對兩座敬老院實行封閉式管理。由於尖峰敬老院一直都是開放式布局,沒有大門進行封閉,得知情況後民政辦立即要求該院先動工、再辦手續,及時在該院出口處加裝了欄杆和大門。
實行封閉管理後,兩座敬老院的老人和院內工作人員一同生活在院內,生活物資和防護物資民政辦也安排指定人員按時配送,保障老人的安全與生活。
(雲集鎮民政辦慰問敬老院)
「剛開始封閉管理的三五天也有老人不理解這種做法,很排斥。」陳儒波告訴記者,對於老人來說光是講大道理用處不大,要獲得他們的理解首先要讓他們信任你。於是民政辦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帶著水果等食物來敬老院慰問、安撫老人,和他們說話談心,慢慢得到了他們的信任,自然就支持防疫工作了。
隔離不忘工作 線上線下共同防疫
正在各項防疫工作緊張有序開展的時候,意外發生了。1月31日晚傳來了消息,1月22日民政辦工作人員及分管領導在內的5個人,在去轄區排查時乘坐車輛的駕駛員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這意味著大家都會被隔離。
手上工作怎麼辦?接觸過的家人和同事是否有危險?陳儒波坦言被隔離這段時間是他最揪心也最擔心的一段時間。
但心理壓力再大,工作也不能落下,陳儒波建立了一個工作群,敬老院工作人員和民政辦工作人員在群裡隔空對話,繼續開展工作。院內工作人員將每天的消毒情況、醫生到院檢查情況和老人們的生活情況等通過圖片和視頻的形式發到微信群裡,被隔離的人員也在群內按時報告自己的體溫和身體狀況。
(工作人員隔離期間線上關注敬老院防疫情況)
儘早介入、封閉管理、醫療保障、人文關懷……在雲集鎮民政辦的積極防控之下,目前為止兩座敬老院的老人們均安然無恙。
幫助弱勢群體 保障群眾平安
除了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們,轄區內的低保戶、殘疾人甚至流浪漢等弱勢群體也都是民政辦重點關注的群體。雲集鎮低保對象張女士及兒子確診新冠肺炎後,民政辦主動為其申報每人880元的臨時救助,第一時間將救助金送到母子手上,並從長壽區慈善總會為他們爭取到了每人1萬元的善款,以解燃眉之急。
手把手教老人戴口罩
2月18日轄區內出現一名流浪人員,民政辦主動將其接收並進行隔離,14天的隔離期內為他提供食宿、健康監測等防疫服務。3月3日下午隔離期滿,民政辦已將該流浪漢送至長壽區救助站進行救助。
1月25到2月27日,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包括民政辦在內的雲集鎮全鎮機關人員全部留駐鎮上,全力堅守「疫線」,他們中的許多人,春節便與家人分別,直到現在也難得回家一次。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以雲集鎮民政辦為代表的基層民政人雖然不像醫護人員那樣直接與病毒鬥爭、救治患者,但也用自己的堅守,保障著一方群眾的平安。
上遊新聞記者:戴倩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