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言不合就開哭,無論大人怎麼問就是不說,說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真是急死人了!大人氣的轉身丟下他一個人哭去,可,孩子哭得更是肝腸寸斷。心一軟,問他到底為什麼哭?回答還是不知疲倦地哭!頭疼抓狂,怎麼辦?
孩子沒有緣由地哭,父母的確不知如何是好,頭疼著急還很生氣!無論這個年齡的孩子讓你感到多麻煩,都不要讓孩子看到父母粗暴的態度,感受到父母的不耐煩:「什麼不知道,就知道哭」!「哭什麼哭,多大點事」!類似這樣的話不能說給孩子聽。自己的傷心難過,快樂高興的各種情緒,每個人都需要被認同,小孩子更是如此!
父母的粗暴和不耐煩久而久之,會讓孩子不再不敢、不能不願面對或者忽略自己的情緒,會壓抑自己的所有心情,不再讓別人看!長大後,他的世界不會輕易讓別人走近。他,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哭,一個人笑,在這個世界上會是多麼孤獨。
01孩子哭的真相
孩子哭鬧不止的時候,大人以為這純粹就是無理取鬧,故意「作」,其實不是,大人太冤枉娃娃了。孩子是:「茶壺煮餃子」,有話說不出啊!孩子有點事就哭,哄也哄不孩,說也說不聽,聽聽王小騫告訴你,孩子哭的真相!
王小騫說,孩子之所以哭個不停,除了身體不舒服之外,還有原因也許就是,孩子有苦難言!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掌握的詞彙還不夠豐富,表達情緒感受的詞儲存的也不多」,所以「他不知該如何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卡在那兒了」,只能用「哭」,這個看似最原始的方式表達自己,這也是幾歲幼兒最初的情緒表達!
這個時候,父母不要用強硬的方式讓孩子「閉嘴」,打一頓,訓斥一頓都不好!父母要知道「孩子的感受和行為有直接關係」
02怎麼辦
多說是關鍵
王小騫說,為了讓孩子更能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平時家長就要跟孩子多說情感類的詞彙,讓孩子對情緒有認識,並且知道該如何描述。
03怎樣輸送給孩子
王小騫舉例子告訴家長朋友,該如何把這些詞語輸送給孩子,比如:孩子打碎了一個杯子。家長這個時候說:「你是不是害怕媽媽責怪你?」;「你是不是害怕媽媽生氣」?「慢慢地讓孩子認識到這種情緒是用這個詞來形容的」!
「噢,小朋友搶走我玩具的時候是生氣」;「最喜歡的玩具丟了是難過」;「一個人睡覺的時候有點害怕」;「媽媽剛才說我了,很委屈」……「擔心,難過,傷心,恐懼,高興……」剛開始的時候多說這些簡單點的心情詞語。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掌握的詞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容易,就可以多說,情感更為豐富細膩的詞語,比如:「喜出望外,興高採烈,心花怒放,手舞足蹈」……
04用詞要具體
在日常生活中,和正在語言發展期的孩子說話的時候,用詞要具體,「這樣,那樣,這邊,那邊」,這樣沒有實際意義的代詞,少用最好,不用
05講故事增加詞彙量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故事裡有很多人物角色的情緒描寫,這些詞語簡單直白、口語化,孩子很容易明白記住,孩子通過這些故事人物也更能體會別人的心情和認識自己的情緒。當自己有這種情緒的時候,就會拿來直接用。
養育孩子真的不容易,父母付出的不只是時間,但累也快樂著!加油,加油呀!
高興你的停留!此時,祝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