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於黃色小說男孩患上「戀物癖」

2021-01-11 搜狐網

  東北網5月24日電 哈爾濱市一13歲男孩因沉迷於黃色網站和黃色小說,竟有了收集女性絲襪的愛好。

  今年13歲的男孩小強(化名)學習成績很好,還十分喜歡看小說。這學期開學後,小強的媽媽王女士發現孩子放學後常常躲在房間裡不願意出來。

有一次,王女士推開孩子房門後發現小強正慌忙將一本漫畫藏在身後。第二天,王女士檢查小強的書桌抽屜時看到了一本漫畫,但是裡面的內容十分淫穢。王女士就把小強狠狠地罵了一通。此後,王女士還發現小強常常在網上瀏覽黃色網站。4月份,王女士發現小強總是精神恍惚,回到家也不願意說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小強的老師也反映他上課愛溜號,成績直線下降。

  前幾天,王女士在給小強收拾床鋪時發現,小強的枕頭下竟放了幾條女性的絲襪。王女士意識到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就帶著兒子到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求治。經過醫生檢查,小強患上了「戀物癖」。戀物癖是指經常反覆地收集異性使用過的物品,並將此物品作為性興奮與滿足的惟一手段的現象,是病態的不成熟的性心理變態症狀。

  作者: 劉錫菊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東北網)

相關焦點

  • 江西南昌心理諮詢中心案例之15歲男孩戀物癖
    戀物癖患者所鍾愛的物品範圍很廣,女性的乳罩、內褲、頭巾、手套、裙子、高跟鞋、絲襪、手帕、髮夾等,異性的頭髮、手、腳趾、腿和畫像等也可能成為他們的眷戀之物。戀物癖也屬於性心理疾病,從本質而言,戀物癖只要所戀之物是通過合法途徑得到,是不屬於犯罪的。
  • 戀物癖的治療方法
    戀物癖屬於常見的心理疾病,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一般是男性朋友,對於每位患有戀物癖的患者來說,及時的前往正規醫院接受治療是很關鍵的,目前,治療戀物癖的方法是很多的,常見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行為矯正以及心理治療,這幾種治療方法的效果都是很不錯的,患者可以自行進行選擇,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說說戀物癖的治療方法
  • 專偷女性內衣 「戀物癖」男子講述不堪經歷
    借著走道上陰暗的燈光,眼前的情景讓她怔住了:一個高大的男子,手中竟然提著一排女性內衣!至此,這幢居民樓的女性內衣接連失竊的蹊蹺事終於水落石出。  一表人才竟患「戀物癖」  第二天,在房東家裡,從江西來汕打工的房客阿偉(化名)終於向聞訊而來的記者道出了他不為人知的經歷。
  • 英國戀物癖女子欲與自由女神像結婚 引發爭議
    為了能和銅像愛人朝夕相伴,阿曼達家中收藏了上百尊微縮版的自由女神像,她臥室裡還有一尊6英尺(約1.83米)高的複製品。戀物癖都有一個不同尋常的伴侶近些年來,戀物癖者常常成為媒體追捧的熱點,而他們都會有一個不同尋常的「戀人」。
  • 警惕:單親家庭孩子易患戀物癖
    十歲的男孩為何產生戀物癖的扭曲心理,單親的家庭是否都會對孩子產生異常心理的影響嗎?看看下面的例子:偷窺媽媽洗澡偷竊女性絲襪「他專門收集文胸,有時還會偷媽媽的底褲。」心理諮詢師劉金英說,像這樣的性早熟兒童前幾年是比較少的,可是近幾年逐年增多,而且年齡越來越小。
  • 青春期與戀物癖的心理解析
    而在本文中,我同樣大膽地展開另一個禁忌話題:青少年的性戀物癖。為了保護來訪者的隱私,我接下來談到的案例均為根據臨床案例中的細節雜糅、合併而成的人物,我模糊、打亂了真實人物的性別、年齡,最終將大量細節融合到以下4個案例中。
  • 戀物癖患者是變態嘛
    我是一個戀物癖患者,喜歡女人穿過的襪子,而且還是棉襪!我自己也知道這是一種心理疾病 並且很多人都說這種戀物癖是變態,其實我們也是一種病人而已 很多人還是跟正常人一樣的 我們不偷不搶,請多給我們一些善意!
  • 江西南昌心理諮詢中心案例之9歲男孩戀物癖
    人類的戀物情結屬於一種移情,通過反覆的體驗快感讓我們產生情緒上的依賴,最終發展為一種心理障礙——戀物癖。迄今為止,關於戀物癖產生的原因尚未有清晰的認知,但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屬於一種性方面的心理障礙。 今天江西南昌格天心理諮詢中心的老師為大家帶來關於戀物癖這方面的一個真實案例。
  • 拜物教/戀物癖:一個概念的譜系學考察
    現今討論弗洛伊德的戀物癖概念主要依據的是他於1927年以此為題寫的一篇短文。在那裡,他指出,戀物癖是主體(小男孩)因為拒絕承認女性或母親「欠缺」陽具的事實而產生的一個幻象,其目的在於拒斥或抵禦閹割焦慮的侵襲。主體一方面在知覺中確實看到女性不擁有陽具,另一方面又堅持相信女性曾經有一個陽具,為了維持這個信念,他就尋找女性陽具的替代物,並把這個替代物上升到物神的位置來作為投注性滿足的對象。
  • 傅園慧的「摸摸」隨身攜帶:孩子的「戀物癖」,是否要戒除?
    朋友很擔心,問我這孩子是否缺少安全感,今後會不會孤僻,甚至還會有「戀物癖」?其實孩子「戀物」並不奇怪,很多父母的擔憂是多餘的,生怕自家的孩子身心發育受影響,性格上可能會內向。其實,這種現象並沒有什麼獨特的,兒童專家Richard Passman在研究後發現,孩子的「戀物癖」在全球都非常普遍
  • 《小豬佩奇》裡喬治依戀他的小恐龍:面對孩子戀物癖,家長這樣做
    這時候,佩奇發現了喬治的恐龍正好在樹杈上,剛好豬爸爸手一伸,就拿到了。喬治也成功拿到了自己的恐龍玩具,破涕為笑。接著,他又拿著恐龍玩具扔高高,結果恐龍玩具又掉到了樹杈上,喬治又急得要哭起來,豬爸爸只好又伸手幫喬治把恐龍玩具拿下來。這個情節不知道家長們是否還記得,《小豬佩奇》裡喬治很依戀他的小恐龍,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也有著這樣的行為。
  • 發現寶寶有「戀物癖」,我們該阻止嗎?
    媽媽實在搞不懂丁丁為什麼會這樣,所以在後臺問育姐,這種行為是不是「戀物癖」?反正育姐見過的小孩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表現:我家小表弟從小母乳餵養,邊喝奶邊要摸著媽媽耳朵;小侄子特別喜歡一條小被單,走到哪都要拖著,被抓的又髒又破也不肯讓大人拿去洗……難道這就是「戀物癖」?
  • 這種「戀物癖」需要戒除嗎?
    朋友很擔心,問我這孩子是否缺少安全感,今後會不會孤僻,甚至還會有「戀物癖」?其實孩子「戀物」並不奇怪,很多父母的擔憂是多餘的,生怕自家的孩子身心發育受影響,性格上可能會內向。​其實,這種現象並沒有什麼獨特的,兒童專家Richard Passman在研究後發現:孩子的「戀物癖
  • 性心理之戀物
    我是一個內向而自卑的男孩。看到父母凌厲的目光就害怕,膽小、畏縮,除了跟家裡人接觸,很少跟同齡朋友一起玩。初三的那年暑假,我去大舅家玩,表姐正在浴室裡洗澡,我便隔著浴室門高聲跟她打招呼。當時,表姐換下的內衣褲襪等物品都散亂地放在浴室外的一張凳子上。
  • 戀物癖:和娃娃結婚的女孩
    戀物癖是一種性情感依戀心理障礙。這種性情感依戀心理障礙者性格多孤僻,寡言,在性生理及心理發展成熟期,即不願和異性交往,也不願和同性交往,性情感依戀對象不是人,而是某種物品。比如:絲襪、文胸、布娃娃、畫、植物等。
  • 23歲傅園慧依戀「摸摸」,帶身上寸步不離,孩子有戀物癖該管嗎
    什麼是戀物癖什麼是戀物癖呢?戀物癖其實是正常現象當提及到孩子的戀物癖實際上,這種戀物的情節並沒有什麼大礙,我們國家的現役遊泳運動員傅園慧,她就有非常典型的戀物癖,她隨身會帶著一條紅繩子,這條紅繩子還有一個名字,叫摸摸,這條繩子從小就陪伴著她。
  • 喜歡毛絨公仔的我,算不算是戀物癖?
    毛絨公仔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隨著如今市場上,多樣化的卡通毛絨玩具給人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再加上這些公仔抱到懷中都很舒適,讓人很放鬆,而且,它們新奇的外表,更容易引小孩子的關注和喜愛,甚至有的孩子吃飯、睡覺、玩耍都要抱著自己心愛的毛絨玩偶。
  • 男子疑染上「戀物癖」 在小區狂偷被單被刑拘
    5月8日,澎湃新聞從湖南常德市公安局獲悉,武陵分局南坪派出所近日破獲一起入室盜竊案件,犯罪嫌疑人李某涉嫌盜竊被刑事拘留,警方從其家中搜出價值3萬多元的被盜被單等床上用品。常德警方介紹,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常德某小區某棟樓發生多起晾在屋內和走廊上的被單丟失的事件。
  • 女大學生被求購穿過沒洗的襪子 學者:戀物癖需治療
    後來,她才發現,在網絡上," 原味絲襪 "、" 原味內衣 " 已經形成了地下產業,有身材姣好的女孩在兜售自己穿過的衣物。心理學者:求購者多患有 " 戀物癖 " 儘早治療避免違法犯罪對此,央視財經頻道、少兒頻道特約心理專家趙小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求購原味內衣、絲襪的人員,多數都是戀物癖患者。
  • 戀物癖、賣腎、逼良為娼 釜山新浪潮展映片很生猛
    尤其是作為主競賽的新浪潮單元,今年共有來自中國、韓國、日本、印度、伊朗、斯裡蘭卡等國家的11部電影,多是新人新作(這也是釜山電影節一直以來的傳統,志在挖掘亞洲新導演),題材廣泛,而且有不少很深刻,關注到了貧富差距、逼良為娼、非法移民、宗教、賣腎、出軌、同性戀、戀物癖等社會的方方面面。看完這些片,等於是觀摩了一圈人間百態,參悟了一遍人性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