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
蝴蝶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生物,而大家也知道,蝴蝶都是由令人不太喜歡的毛毛蟲蛻變而來的,而這樣的一個過程也被學術界稱之為變態發育,那麼也許有人會好奇,毛毛蟲破繭成蝶,基本上是完全變換了一個心態,那麼它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情嗎?相關的實驗結果令人感到意外。
所謂的變態發育是指一個生物在幼體和成體兩個階段上面,會在身體形狀和身體結構上面發生巨大的改變,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青蛙,幼體階段是蝌蚪,成體階段是青蛙,兩者的形態和結構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還有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蝴蝶,而像蝴蝶這一類能夠長出翅膀的變態發育,往往是最具代表性的過程。
其實從毛毛蟲被孵化出來的那一刻開始,它們就已經開始為成為蝴蝶而做準備了,在毛毛蟲的身體器官上面,有著一些名叫器官芽的細胞組織,而這些細胞組織其實就是為了後來成為蝴蝶生長出翅膀等等器官結構而準備的,但是同時毛毛蟲的身體裡面還有一種名叫保幼激素的物質,這些激素在幼蟲階段抑制著器官芽的生長。
所以此時的毛毛蟲只能夠大量的進食,讓自己的整個的身體和器官得到充分的發育,而當毛毛蟲的體型達到了種類合格的體型的時候,毛毛蟲身體裡面的保幼激素就會大幅度的下降,而這個時候毛毛蟲身體裡面就會出現一種蛻皮激素。
這種蛻皮激素的釋放,促進了器官芽的生長,最終毛毛蟲就會破繭成蝶,但是在很長的時間裡面,我們都不知道,毛毛蟲在蟲繭裡面到底是一個怎樣變化的過程,而傳統的腦補過程就是認為毛毛蟲在蟲繭當中會去掉一些身體的結構,因為毛毛蟲成為蝴蝶的目的就是為了交配而已,其它的都不重要。
但是隨著CT技術的發展,我們能夠更好的觀察到蟲繭的內部變化,最終發現,毛毛蟲在成為蝴蝶的時候,大部分的身體結構是不會發生任何的變化的,只會進行一定的調整,比如擴大呼吸管。
而我們今天要探討的記憶問題,生物學家們專門做了相關的實驗,他們將大量的毛毛蟲訓練它們非常的討厭酒精的氣味,尤其是在幼蟲階段的後期進行訓練,而這樣的記憶會在毛毛蟲的大腦當中存留下來,而等到這些毛毛蟲變成蝴蝶之後,就發現了它們依舊非常討厭酒精的味道。
這一個實驗也就非常直觀地證明了,毛毛蟲的變成蝴蝶之後,它們整體的大腦神經系統是保持的完好且一致,便沒有因為蛻變而發生改變,大腦當中的一部分神經只會為了適應新的身體機能而略微的調整。
當然,蝴蝶的記憶力是非常的單一的,其實更像是條件反射的結果,僅僅局限於生存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