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學生聊天記錄。
不及格是學生的一件不愉快經歷。此前,不及格後只要補考就行了。如今,又多了重修這一步,關鍵還要繳納高額的「重修費」。
「教育部明確規定不允許收重修費,學校卻違背政策。」這幾天,不少黃河科技學院學生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他們學校重修費每學分240元,不交錢,成績就要作廢,認為不應該。5月18日,涉事學校回應,已給過學生補考機會了,收費合理。
【吐槽】每學分重修費240元,學校不該收
學校通知一學分240元。
黃河科技學院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生介紹,她在該校上學,他們學校剛開學,就下發通知說,強制要讓部分學生交重修費,每分240元,這樣下來需要幾千元錢。「我覺得一點都不合理,如果不交就沒有畢業證。」
另有學生透露,此前教育部有明確規定,不允許收取重修費,可是,學校還違規收取大家費用。如今,宿舍費半學期不住不說退錢,還要另收240元一分的高價重修費。上幾年了不知道,臨近畢業才通知,10天上完所有課程,三門課程課本都沒有,要收2640元。
學校重修繳費須知。
多名學生在受訪時表示,這筆費用收取的不明不白,有的幾千元,也有的近萬元,沒有任何實質性文件說明收費原由,大家都覺得不應該收取,希望媒體幫忙解決。
記者獲取的一份聊天通知顯示,「請通知到所有需要重修繳費同學(含往屆生,雙學位),務必在規定時間(5月16日到20日)通過微信繳費,過期或沒繳費的重修成績無法導入系統,學校將成績按照作廢處理。」
另有學生提供的繳費截圖顯示,2020重修3840元。
【回應】已給過學生補考機會,收費合理
過期或者沒繳納的重修費用,成績無法導入系統。
記者了解到,根據《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於做好2005年高等學校收費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教財[2005]10號)和《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於進一步規範高校教育收費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教財[2006]2號)的有關規定,高校行政事業性收費包括學費、住宿費和考試費三類,學校不得向學生收取重修費。
對於學生所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5月18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聯繫到了黃河科技學院,教務處一名工作人員稱,她承認此事屬實,根據學校的安排,學校下發的有通知和文件。
教育部有明確規定,不允許收取重修費,為何學校還要收?對方沉默了一會兒回答,「現在我也不清楚。」
不交錢成績就要作廢嗎?記者又問到。上述工作人員表示,不交錢的話,相當於學費沒有交。已經給學生補考的機會了,補考還不及格,不可能永遠讓其一直在補考,重修費繳納也是正常的。「你看看其他學校,也是這樣的呀。」
關於學生反映的近萬元重修費一事,她解釋,應該不會那麼多,學校有文件的限制,重修不能超過多少門課,「想想如果多的話,學生學習也不好,我們還是要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進展】教育廳接到反映,將了解此事
學生繳費憑證。
那麼,學校收取重修費的依據是什麼?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她不清楚。「哪位清楚,請學校相關負責人解釋一下此事。」隨後,記者留下聯繫方式,可是,截至記者下午發稿,未接到任何回復。
對於學生繳納重修費一事,老師也持有不同意見。
記者採訪到了鄭州一所大學一名老師,她認為,學生重修時,佔用了學校的資源,學生應該對此承擔費用。學生重修交費,不應該怪學校,只能怪學生之前沒有學習好。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面對過高的掛科率,學校首先應該是從教學上有所反思和改變,而並非著急向學生收錢。學校作為社會的服務性組織,也絕不能盲目追求「錢」途,而忽視學生的前途。
5月18日上午,記者以學生身份聯繫到了河南省教育廳高教處,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會記錄相關問題,將介入了解此事。
針對此事,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將持續關注。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杜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