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專插本考試的科目一共五科,分為公共課和專業課,公共課如下:
其中熱門專業中的文史類和外語類的專業基礎課都是大學語文,所以這是一門重點。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位剛考完19年插本考試的師姐分享關於大學語文的學習經驗和心得。
報考學校:嶺南師範學院,漢語言專業。這只是個人學習經驗分享,我注重踏實努力。
寫在前面的話:對於語文大家一開始都認為無從下手,畢竟這是一科難以短時間內拔高的科目。但是要慶幸的是專插本考的大學語文有35分是課內的內容再加上作文,寫得再差只要字數夠最少也有20。課外閱讀裡面的問題不難的,前期多看看閱讀技巧,所以大學語文只要踏實努力,及格都是沒問題的,但是我相信大家的目標應該要更好些,不能只滿足及格線。
明確考試題型:15道選擇題+5道單字注釋+8道默寫+4道翻譯句子
選擇題:考察內容有作者、作品內容、寫作特點、生平事跡、體裁等等,非常雜。但是都是出自書內,所以書裡每一篇課文都要看,然後重點在前言那裡,自己找知識點然後總結下來,後期只看你總結部分即可。
單字注釋:不要只看考綱規定的25篇文章裡面的注釋,所有的古文注釋都必須看,熟記。然後所有的單字注釋都要背都要下來,尤其是古今義差別很大的。同樣要抄出來做筆記,後期只看筆記即可。
默寫:試卷有8道,但是只有6分,所以你只需要會默寫6句,多寫不得分。這個需要你腳踏實地去背誦了。有的走捷徑拼命問有沒有重點句子可以背誦,不想背全篇。(這裡我囉嗦一下,這些古文都是非常經典的,你背下來對你有益無害,尤其是學漢語言的,這本來就是你專業份內的事。)我當時是《過秦論》《哀江南賦序》《般涉調》《祖國土》沒有背,其他全背了。當然你是很反感古文,那些長長的文章你要捨棄也可以,畢竟默寫也就6分。
翻譯:前期在學習古文的時候對著譯文,看熟看懂即可。重點在背單字注釋那麼你的句子要翻譯問題不大。有的要背譯文,我覺得是在增加記憶負擔以及浪費時間,有這個心情不如多去背點政治。比如2019年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期我記了單字第一個「老」是動詞尊敬,「以及」是推廣。我就會翻譯句子了。所以重點在於個別字你要會翻譯即可,其他按理解。無需背譯文,譯文是用來看的。
1.背誦古文。
建議不要一開始就死記硬背,找出文章歷史背景與譯文,當做歷史書那樣去了解,增加你的理解,記憶起來更牢固更有趣。前期開始死記硬背,後期會產生抵抗情緒,非常不利,而且效果事倍功半。深度學習古文之後,尤其留意注釋部分。背完有空要默寫。
(課後習題不用找答案,不會考。只會考題目的內容,比如《過秦論》課後習題有一道:金聖歎評論「前半有六國時,此只是反襯秦……」。那麼考試可能會問金聖歎這句話是評論哪篇文章的。所以不要費心思找課後習題答案)
2.學習其他文章。
默寫是出自25篇裡面的,但是注釋跟翻譯是全書古文篇目的。所以25篇學完之後不要放棄,要繼續學習。其他的古文只要對著譯文看懂文章即可,然後摘抄單字注釋跟前言重點部分,後期就不用翻書了。
現代文部分只要看文章,重點放在前言部分即可。也是做筆記。
建議大家在學習文章的時候把重要的注釋寫在課文旁邊,方便過後看文章的時候順便記憶。
3.做筆記
這是我剛剛一直強調的,為什麼要做筆記呢?我看到太多人後期還捧著書背誦,我覺得知識點太多了,看書太麻煩,文章又多,去看我劃出來的知識點也很麻煩,我乾脆整理了出來。後面一兩個月我基本不拿書了。一開始我只是按照時間線索整理整本書的作家前言與課後習題的重點。
後來背誦注釋的時候我乾脆也把課文注釋抄過來背誦,哪些注釋要背呢?
一是單字注釋,尤其是古今義差別很大的。如2018年考的:延霽雲坐。延:請。
二是雖不是單字注釋但是古今義差別大。因為可能考翻譯。如《張中丞傳後敘》中的: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陽陽:安詳的樣子。
對應右邊的課文,每篇課文的重點注釋
過後還要抄一遍只有題目但是後面沒有翻譯,可以測試你自己掌握沒有。
我就說按照這個方法,踏實看書,做筆記,後期只背自己的筆記。2019年考試的時候,五分鐘做完所有選擇題,課內35分可以得34分。(一夫作難被我翻譯成一人失敗,其他都對)
課內的知識通過踏實記憶基本可以全得,希望大家不要放棄這部分分數,不要想著去背這個機構的資料,那個師姐的重點。書山有路勤為徑,你自己整理的筆記更加記憶深刻有用。
關於輔導書:我買過小紅本,學古文的時候方便看譯文。作用在於主要可以看看後面的閱讀與作文。
明確考試內容:1篇現代文+1篇文言文+一首古詩+1篇作文
課外閱讀我因為很久沒做過題了,很是擔憂,拼命在淘寶跟各大網站想找一些閱讀題來做,但是發現能夠對上專插本這個題型以及難度的非常少,最終選了小紅本。
小紅本教閱讀技巧,作文技巧。裡面的修辭作用你看看背背就可以,重點在於多看往年真題以及小紅本裡面閱讀練習的答案,分析一下答案是怎麼答的,可以多看多讀。
我基本沒怎麼練過課外閱讀,時間放在課內了,所以後期也很緊張,好在今年考的課外閱讀並不是很難,答的個人感覺非常滿意。大家可以看看歷年真題的閱讀,不會太難。
另外作文,在於平時積累與培養思維了,推薦大家一個學習軟體,每天只推送一篇文章(關鍵會幫你分析這篇文章好在哪裡)還有三句優美句子,數量不多每天十來分鐘即可看完,當天不看軟體會扔進「垃圾桶」
軟體的名稱:作文紙條
最後啊!還是要有始有終,強調一下要踏實努力。想高分卻不想背誦怎麼可能呢?雖然背的多考的少,但是人家出什麼你都不在怕的啊!
加油吧少年!(ง •̀_•́)ง
來源:豆瓣 。Carina
在公眾號回復以下關鍵詞
回復「插本」,獲取專插本備考資料
回復「加群」,加入院校考試交流群
回復「報班」,了解插本押題衝刺班
回復「提問」,人工解答專插本疑問
回復「大綱」,獲取18,19考試大綱
回復「真題」,獲歷年插本考試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