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

2020-12-27 清華大學新聞網

國立清華

■生物系 鄧攀

   從清華學堂走進中國歷史的那一刻起,水木清華便一直行走在時代的風口浪尖。1928年,在時任校長羅家倫先生的努力下,清華學堂有了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國立清華大學。跨過滿目瘡痍的黃土地,走向頑強崛起的新中國,百年清華,湧現了令無數國人為之驕傲的名字,不管是傲骨錚錚剛烈不屈的朱自清聞一多,還是力排眾難決然歸國的華羅庚高士其,威逼利誘冷卻不了他們滿腔愛國的熱血,千難萬險阻擋不了他們一心報國的忠誠。

     時光荏苒,我們中有多少人,還記得「清華大學」前面那莊嚴的「國立」二字?當我們一一歷數校友們熠熠發光的名字的時候,當我們日復一日經過他們昔日駐足的道路的時候,我們的心中又想過什麼呢?當我們為他們的抉擇所折服、為他們的氣魄所震撼的時候,我們自己又有沒有勇氣去追隨他們的腳步呢?還是我們寧願在仰望之後,埋下頭來,靜靜憧憬著自己綠卡在手一生無憂的愜意未來?

  清華的校園永遠有自行車川流而行的風景,自習室裡永遠有學子伏案讀書的美麗,可如今清華大學的課堂上,又有幾個人能再說出昔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壯語?

  在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已經無法了解家國淪喪的厓山之殤,在眾人羨豔目光中成長的我們很難體會「恥辱」兩字的痛徹心扉。有人說80後90後是缺乏責任感的一代,儘管心裡無法接受卻也不得不承認,我們越來越現實的生活中早已放大了自己,淡忘了國家。國家,這兩個字的神聖與偉岸,還有幾個人能夠體會得到?

  的確,清華的學生自有清華的風骨,奧運時活躍在賽場內外的中國使者、汶川地震時綿延難斷的獻血隊伍,無數的事件見證了清華人對華夏大地的一派赤誠。然而,這樣我們就能摸著自己的良心說,我們盡到了對國家的責任嗎?身在清華就該心繫天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是我們,被寄予了無數期待、平添了無數光環的清華大學的天之驕子。不要說我們卑微渺小,清華人的字典裡從沒有「平凡」二字,即使是做螺絲釘,我們也要是最牢固的那一個,即使是做鋪路石,我們也要是最平坦的那一顆。既然我們歷經無數考驗走進了清華的校園,就沒有理由否認我們的價值,既然我們欣然接受了國家賦予的一切優越,就沒有資格拒絕我們的責任。

  半國英才聚清華,賜予了我們這一切的中國,她正期待著我們走上歷史舞臺指點江山的豪邁身影,正憧憬著我們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壯美畫卷,正等待著我們讓她從此揚眉吐氣傲立東方的輝煌一刻。然而我們又留下了什麼?在我們看來一切不過一場交易,十二年的苦讀為籌碼,換來一紙燙金的畢業證書。,邁進了清華大學,就是一隻腳邁進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大門……毫無感激的接受了一切之後,我們遠渡重洋,從此,金錢美人,寶馬香車,再不回頭。

  巴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我們崇尚獨立自由追求科學真理,但熱愛祖國並為之奮鬥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準則。國立清華,選擇了清華,就是選擇了中國。這樣的世界這樣的時代,只有實力,才是唯一的發言權。只有行動,才是唯一的證明者。同學們啊,不要再用偏激狹隘的流俗麻痺自己的思想,不要再用冠冕堂皇的藉口逃避自己的責任,讓我們靜下心來,用我們所擅長的知識與技術,來護佑我們的祖國。你可知道,飽經磨難的中國啊,她的未來就關係在你我的身上!

  也許一切為了祖國的高尚,我們平凡的人很難做到。但至少,我希望許多年後,我們動情回首的那的一天,清華大學的每一位學子都能夠驕傲的說:我為我的祖國奮鬥過,我,此生無愧!

  
   註:此文為鄧攀同學在「傳承清華精神,踐行科學發展」清華大學2008級新生演講比賽上的演講內容。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副校長簡·奧德威爾一行訪問清華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副校長簡·奧德威爾一行訪問清華清華新聞網10月25日電(通訊員 王立群)10月21日上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副校長簡·奧德威爾(Jane O』Dwyer)、商業與經濟學院院長斯蒂文·羅伯茨(Steven Roberts)一行來訪清華大學。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副校長一行來訪清華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副校長一行來訪清華  清華新聞網7月28日電(記者 曲 田)7月28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副校長李雪莉(Shirley Leitch)教授一行訪問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在工字廳與李雪莉教授一行進行了會談。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校長布萊恩·施密特訪問清華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校長布萊恩·施密特訪問清華做客海外名師講堂講「浩渺宇宙」清華新聞網10月14日電(記者 李華山)10月13日上午,校長邱勇在主樓會見了來訪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校長布萊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一行5人。
  • 複製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在清華落成揭幕
    九學年剛毅堅卓育英才 七十載薪火傳承鑄豐碑複製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在清華落成揭幕  【新聞中心訊 通訊員 解紅巖 攝影 郭海軍】10月27日下午,在清華大學團委北側綠地上,由清華大學複製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在這裡落成揭幕。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務長麥克·卡爾福特教授一行訪問清華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務長麥克·卡爾福特教授一行訪問清華清華新聞網4月16日電 4月12日上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務長麥克·卡爾福特(Mike Calford)、商業與經濟學院院長斯蒂文· 羅伯茨(Steven Roberts)一行來訪清華大學,副校長鄭力在工字廳會見了來賓,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了會談。
  • 莫斯科國立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到清華交流訪問
    促進中俄交流,厚植愛國情懷莫斯科國立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到清華交流訪問清華新聞網8月16日電 8月12日下午,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俄建交7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莫斯科國立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餘炳樂一行來到清華大學進行交流訪問,與校團委、校學生會、校研究生會有關負責人和本科生班團骨幹代表開展座談交流
  • 民國的大學:清華曾是留美預備學校 後改為國立
    一  民國的大學,分國立(如北大、清華)、教會(如燕京、聖約翰)、私立(如南開)、民辦(如中國大學)四種。囿於篇幅,此文只約略談談前面兩種。  若論國立大學的代表,厚德載物的清華園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它始建於1911年,初名清華學堂,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而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28年改制為國立大學。
  • 清華經管學院與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舉行交流活動
    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交流清華經管學院和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有著長期的合作與交流,本次清華MBA臺灣實踐學習之旅就是臺灣政治大學商學院的領導和老師們幫助成行的。5月3日清晨,大家一行開始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以下簡稱政大)的交流活動,帶領學生們參觀校園的商學院金融系兩名學生為我們細緻講解學校知名的院系和建築。
  • 民國五大名校:國立中央大學領銜,清華、北大均入選
    其實,無論是民國五大名校,還是民國四大名校,它們的成員都基本是固定的,主要差別就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城聯合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而稱之為四大名校,就是將原本五大名校中的國立清華大學和國立北京大學當作一所來看待了,但是由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存在的時間不算太長,而且當時的私立南開大學實力並不是特別頂尖,所以我們今天還是按照民國五大名校來介紹。
  • 澳洲國立大學丨澳洲G8,高冷型澳洲「清華」
    其實,在QS的專業排行榜上,澳國立也有很多是佔據土澳第一的喲!比如:政治學、歷史、考古、人文藝術領域等等。澳國立坐落於澳洲首都坎培拉(俗稱「堪村」)的阿克頓社區,擁山抱湖的獨特環境,讓TA慢慢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公園」。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代表團來訪清華公管院
    【MBA中國網訊】4月11日上午,以Helen Sullivan院長為首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代表團來訪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彭宗超,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朱旭峰在620會議室會見了Helen Sullivan女士一行,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進行了對話交流。
  • 清華經管院博士董松挺受聘澳洲國立大學講師
    受聘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將赴該校任講師。  2009年12月,清華經管學院市場營銷系博士生董松挺正式受聘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以下簡稱ANU),成為該校商業和經濟學院(College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管理、市場營銷與國際商業系(School of Management, Marketing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經濟學
  • 亞洲大學排名公布,新加坡國立大學超過清華排第一,中國百強最多
    2018年的時候,亞洲大學排名(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由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公布了,在這次排名中一共上榜了359所學校,位列榜首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
  • 臺灣頂尖大學 國立 清華大學
    民國三年冬天,梁啓超先生來校演講,引述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同學以君子自期,自此以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便成為清華的校訓。民國十七年,本校校名正式定為國立清華大學。對日抗戰爆發後,遷校昆明,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組為西南聯合大學,勝利後復員北平。四十五年在梅貽琦校長主持下又在臺灣新竹復校。
  • 泰晤士發布亞洲大學排名,清華力壓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第一!
    泰晤士高等教育5月2日凌晨發布亞洲大學排名結果,清華大學超越新加坡國立大學名列亞洲第一,這是近三年來,清華大學第一次超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榮膺榜首,為中國爭了一口氣,許多人也是高興不已,北京大學跌至第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較去年都上升了名次,香港的大學前十進三,也是很厲害了。
  • 清華大學與澳洲國立大學哪個好
    清華大學誕生於1911年,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初稱「清華學堂」,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翌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
  • 清華首超新加坡國立大學,成亞洲第一;蘇州大學成211學科黑馬丨US News 2021
    與歷年排名相比,這是清華大學第一次超越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排名第一的學校。較之去年,世界排名前三的大學沒有變化,依舊是哈佛、斯坦福與MIT。但從學科來看,今年中國的表現非常亮眼——機械工程排名前10的大學中,中國包攬了9所。此外,化學工程、電子工程、土木工程等學科中,國內也均有多所大學上榜。
  • 臺灣國立清華大學科管院到清華大學訪問交流
    4月23日來自臺灣的兄弟院校——臺灣國立清華大學MBA師生一行16人來我校參觀交流。清華大學MBA同學會負責接待來訪。負責接待的同學帶領臺灣國立清華大學MBA師生參觀了清華校園,講解清華園各個景觀的歷史文化,當天細雨霏霏,雨中的清華園深深吸引了臺灣師生。他們邊走邊感嘆清華校園的壯觀和美麗,感嘆清華厚重的歷史和濃鬱的文化氣息,並向清華的同學們介紹臺灣國立清華大學的校園和文化,雙方都沉醉於一脈相承的歷史文化中。
  • 臺灣四所最著名的國立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  不是重名,而是北京清華大學與臺灣「國立」清華大學本來就是同一所大學。只不過,「國立」清華跟許多臺灣人一樣,是當初隨著國民黨政府遷至臺灣的。於是,隔著那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個中國,出現了兩個清華,遙遙相望。  不得不說一下那一段遠去的歷史傷痕。  1911年,國民政府利用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的退款,在北京設立清華學堂,並於1928年改建為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