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系 鄧攀
從清華學堂走進中國歷史的那一刻起,水木清華便一直行走在時代的風口浪尖。1928年,在時任校長羅家倫先生的努力下,清華學堂有了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國立清華大學。跨過滿目瘡痍的黃土地,走向頑強崛起的新中國,百年清華,湧現了令無數國人為之驕傲的名字,不管是傲骨錚錚剛烈不屈的朱自清聞一多,還是力排眾難決然歸國的華羅庚高士其,威逼利誘冷卻不了他們滿腔愛國的熱血,千難萬險阻擋不了他們一心報國的忠誠。
時光荏苒,我們中有多少人,還記得「清華大學」前面那莊嚴的「國立」二字?當我們一一歷數校友們熠熠發光的名字的時候,當我們日復一日經過他們昔日駐足的道路的時候,我們的心中又想過什麼呢?當我們為他們的抉擇所折服、為他們的氣魄所震撼的時候,我們自己又有沒有勇氣去追隨他們的腳步呢?還是我們寧願在仰望之後,埋下頭來,靜靜憧憬著自己綠卡在手一生無憂的愜意未來?
清華的校園永遠有自行車川流而行的風景,自習室裡永遠有學子伏案讀書的美麗,可如今清華大學的課堂上,又有幾個人能再說出昔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壯語?
在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已經無法了解家國淪喪的厓山之殤,在眾人羨豔目光中成長的我們很難體會「恥辱」兩字的痛徹心扉。有人說80後90後是缺乏責任感的一代,儘管心裡無法接受卻也不得不承認,我們越來越現實的生活中早已放大了自己,淡忘了國家。國家,這兩個字的神聖與偉岸,還有幾個人能夠體會得到?
的確,清華的學生自有清華的風骨,奧運時活躍在賽場內外的中國使者、汶川地震時綿延難斷的獻血隊伍,無數的事件見證了清華人對華夏大地的一派赤誠。然而,這樣我們就能摸著自己的良心說,我們盡到了對國家的責任嗎?身在清華就該心繫天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是我們,被寄予了無數期待、平添了無數光環的清華大學的天之驕子。不要說我們卑微渺小,清華人的字典裡從沒有「平凡」二字,即使是做螺絲釘,我們也要是最牢固的那一個,即使是做鋪路石,我們也要是最平坦的那一顆。既然我們歷經無數考驗走進了清華的校園,就沒有理由否認我們的價值,既然我們欣然接受了國家賦予的一切優越,就沒有資格拒絕我們的責任。
半國英才聚清華,賜予了我們這一切的中國,她正期待著我們走上歷史舞臺指點江山的豪邁身影,正憧憬著我們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壯美畫卷,正等待著我們讓她從此揚眉吐氣傲立東方的輝煌一刻。然而我們又留下了什麼?在我們看來一切不過一場交易,十二年的苦讀為籌碼,換來一紙燙金的畢業證書。,邁進了清華大學,就是一隻腳邁進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大門……毫無感激的接受了一切之後,我們遠渡重洋,從此,金錢美人,寶馬香車,再不回頭。
巴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我們崇尚獨立自由追求科學真理,但熱愛祖國並為之奮鬥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準則。國立清華,選擇了清華,就是選擇了中國。這樣的世界這樣的時代,只有實力,才是唯一的發言權。只有行動,才是唯一的證明者。同學們啊,不要再用偏激狹隘的流俗麻痺自己的思想,不要再用冠冕堂皇的藉口逃避自己的責任,讓我們靜下心來,用我們所擅長的知識與技術,來護佑我們的祖國。你可知道,飽經磨難的中國啊,她的未來就關係在你我的身上!
也許一切為了祖國的高尚,我們平凡的人很難做到。但至少,我希望許多年後,我們動情回首的那的一天,清華大學的每一位學子都能夠驕傲的說:我為我的祖國奮鬥過,我,此生無愧!
註:此文為鄧攀同學在「傳承清華精神,踐行科學發展」清華大學2008級新生演講比賽上的演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