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臍帶血,指的是連接嬰兒和媽媽之間臍帶中的血液,其中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
「臍帶血到關鍵時刻能救命,不怕一萬隻怕萬一。」
「存儲臍血,一生一次。」
自從晉升為準媽媽之後,在產檢時經常能聽到勸你存臍帶血的廣告,面對這些頭頭是道的宣傳,許多媽媽便對它動了心。不惜花費高價,也要買一份「黃金保障」,為孩子留一次救命的機會。
但是,臍帶血是不是真的能夠派上用場,其實很難說,當年,花費上萬元留存下孩子臍帶血的媽媽們,大多都逃不過這三種結局。
花錢存了幾十年,但是「黃金保障」的使用率極低,還可能是張「空頭支票」
據美國一份相關研究數據表明,使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概率極低,僅在0.04%~1.001%之間。
傳說中的「臍帶血」確實有用,但是需要具備的前提條件也很難達到,移植條件、血量、健康度等都要吻合,這份「黃金保障」的使用率也就極低,而且很可能還是一張「空頭支票」。
那麼,自己用不了的話,兄弟姐妹、父母等血脈相連的親人,能用到嗎?
根據多年研究數據顯示:孩子的臍帶血和同胞兄弟姐妹完全吻合的機率大約為25%,和其他家人更低。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花錢存的臍帶血不僅自己用不到,就連骨肉血親也都「無福消受」。
對於自己來講基本「無用武之地」,或許能救別人的命
有一位男嬰兒的臍帶血凍存了14年,幹細胞依然活性十足,而顧女士急需做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救命,便把男嬰的臍帶血注入到體內,完成了偉大的使命。
在關鍵時刻,臍帶血能夠救人一命,這的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營銷人員沒有告訴大家的是:成功用臍帶血移植治療的患者,99.9%以上用的都是別人的臍帶血。
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專門發布過《臍帶血使用指南》,其中指出:孩子出生的20年時間裡,有機會使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機率只有0.0005%~0.04,而且,臍帶血用於異體移植的數量是用於自體移植的一百倍之多。
這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孩子不幸患病需要臍帶血移植,但是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概率微乎其微,當年花高價留存的那份臍帶血,對自己來講基本「無用武之地」。
錢也花了,存也存了,但最後卻失效了
曾經有一位姓鄭的女士,她抱著給孩子多留一份保障的心態,便花費1.9萬元存了臍帶血。但是就在產後兩周左右的時間,相關負責人就告知鄭女士:臍帶血被汙染了,無法入庫,也只能退還部分費用。
花錢存臍帶血,不是一次性能夠永久且有效保存,可能會因為造血幹細胞逐漸死亡而失效,或者是有先天性疾病而不合格,還有等等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存留的臍帶血也就沒有了使用價值。
寫在最後
看到自存臍帶血的使用率如此之低的三種結局,難道就不存了嗎?
錯!自存不如捐贈。
你在醫院產檢時遇到的那些宣傳,都是需要花錢自存到私人血庫,還有一種方式是無償捐贈到公共血庫。
世界骨髓捐獻協會、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都明確表示過:鼓勵和提倡所有人儘可能捐獻臍帶血給公共臍帶血庫。這也是當今科學界和醫學界的主流態度
這樣一來,自己的那份臍帶血在不浪費的前提下,很可能發揮它的最大價值,關鍵時刻救人一命,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而在公共血庫成功捐獻的家庭,也可以享受優先配型的權利。
討論話題:你們會存臍帶血嗎?是選擇花錢自存還是捐贈呢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