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最近不想斷更的Martin,昨天和一枚失聯了快兩年的學生聊天,如今他已經留學回國工作了,感慨很多,今天我們來分享下他的故事。
他叫David,從小不是一個討喜的小孩,這點他老師可以極力證明。三四年級的時候被老師撕過考卷,被要求寫過不下十次的檢討,甚至書包也被老師扔進過廁所。小學時候的他,過的不太好。
上了初中,前兩年,情況沒有變的更好,上的是寄宿學校,班主任是個勢利眼,並不能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即使David遭受校園霸凌,最慘的時候右耳膜被打到穿孔。他那位班主任,反而採取冷處理態度,對他熟視無睹。這種校園生活,足足過了兩年。
在那些老師眼裡,他是個差生。而事實上了,他只是個不想妥協的倔強男生。被打了會躲被窩去哭,遭受不公的時候會咬牙切齒,但又有什麼用呢?面對他們的不「文明」,他又能怎樣?
他終究還是選擇了不妥協,以最不理智的方法。他甚至當著老師的面把入團申請書撕的稀碎,他就是要和老師對著幹。甚至有了初戀,還有了三個月的甜蜜時光,但終歸是被棒打了鴛鴦。他嚴重掛科,八門能掛四門。於是初中的這幾年,他過的也不太好,天是黑的,胸口是壓抑的。
初三是最關鍵的一年,他落下很多,那一年他真的有努力去追了。但中考還是失敗了,差距太大了,家人沒有放棄他,為他奔走,於是去了一個普通高中讀高一,情況沒有好轉。
他也開始恨自己,讓爸媽操碎了心,也覺得自己前途一片灰暗。他甚至能想到自己的未來,可能就高中畢業去工作甚至輟學,在父母的庇護下,找個普通的工作,去相親,去結婚,去過一眼能望到頭的人生。
他甚至就想著這麼放棄了,但他媽媽沒有,送他各種去補習,想把那段時光給搶救回來。他也在一次差點被學校開除的打架中幡然醒悟,不能再這麼渾渾噩噩下去了。
於是他去了新東方,瘋狂補習語言成績,還好語言尚有天賦。他很快考到了6.5不低6的雅思成績。
在16歲那年,他背上了行囊,踏上了英國留學這條陌路,前途未卜,讓他惆悵但又有莫名的心安。可能他早就期待換個環境了吧。
16歲的那年,他是真的開始長大了,精神層面的長大,就那一瞬間,很神奇的感覺,但充滿了掙扎。
他先是去了Dulwich College讀了一年的IGCSE,那一年他有了同樣在異鄉讀書的好友兩三個。他的成績也有了好轉,十一門考試考到十門A*,出成績的那天,老師的那聲congratulation讓他眼淚止不住的流。整整十六年,從沒得到過的肯定,從來沒有過的勝利,不是嗎?
之後他去了Abingdon School讀A-level,那個有著八百年歷史的男校教會了他怎麼去做一個紳士、他還參加了童軍的訓練,在那時候,他學會了如何去堅強的戰鬥。
他更明白了,讀書,不是為了一個好分數去讀,而是你通過學習,通過更好的平臺,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是的,他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他有了新的追求,他開始變的自信,也有了一點點的從容。
英國的高考來了,UCAS他申了Cambridge,首先被拒,他表示沒關係;LSE也發郵件說sorry,他開始有點著急;還好Warwick和Edinburgh一起都對他說了yes。他總的還是失落的。但現在回頭想想,去Edinburgh也真的不錯了。
英國的本科課程緊湊,是真的緊湊,如果你想開始放鬆,那麼你很可能會在後面開始掛科,跟不上。David也沒有放棄對自己的要求。他在Edinburgh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四年。從學業,到考GMAT,再到實習和考CFA證書,以及各個社團都有他忙碌的影子。
他有過兩個不錯的實習,CICC和BOCHK的,社會人教會了他很多實用東西。他獲得更多成長,他的簡歷從一頁變成了三頁都寫不下。
畢業典禮那天,Edinburgh的早晨下起了漫天大霧,從亞瑟王座那邊升起一道彩虹,像是在恭喜他結業,又像是在對他的這幾年刻苦奮鬥點頭。
申碩又是人生一個轉折扣,這次的他比起四年前多了更多的自信和底氣,畢竟CV不是誰都可以寫滿三頁的。他一連申了七八個學校,無一被拒。然後又加申了LSE和IC,女神可能和他無緣,再次對她揮手。不過Imperial College倒是撈了他。他最終還是去IC讀ESB了。
帝國理工的生活讓他每天都很充實,充滿目的性。各大投行的職業宣講,讓他對自己的人生又有了新定位,更高的目標。
他像其他想留英的學生一樣進入了忙碌的海申環節,他拿到了不少投行的面試。也闖進了不少終面環節。其中Barclays IBD final round是他的最佳戰績。這個戰場白人為主,亞洲的面孔有且只有他一個。他也面過JP Morgan的Asset Management、更面過當地銀行RBS、HSBC等等的諮詢。雖然最終還是一次次錯過。但也為他積累了強力的面基經歷。當然,他的綜合能力也在一次次的面試中得到提升,像分析能力,邏輯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等等。最重要的是他學會了天塌不驚。
籤證到期,他還是回國了,回國一個月,他就收割了某頭部券商的實習offer,這將是他開始「社畜」人生的第一站。以後他會有更多可能,無限的可能。
這不短的十年,David的人生軌跡有了太大的變化。是非對錯先不去說,他叛逆過,有過錯,醒悟過,奮鬥過,被拒過,但又艱苦堅強過。他很感謝自己選擇了留學,也幸虧自己去留了學,得到更好的平臺,收到了更多的認可。
回國的他還在為了更好的自己努力著。
看完David的故事,你有沒有想起你自己出國的那段歲月?是起起伏伏,還是波瀾不驚了?你的留學路是不是越走越寬了呢?
末了,想再問下,如果你當初沒去留學,你現在會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