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召開「黨建+微網格」現場推進會
瀏陽日報訊(記者周敏)10月10日,瀏陽召開「黨建+微網格」現場推進會,通過開展現場觀摩和專題點評的方式,對全市「黨建+微網格」工作進行再強調、再部署、再升溫。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強調,要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消化好、運用好觀摩成果,把「黨建+微網格」做出品牌、做出影響,使微網格真正成為我們維護安全穩定的「硬基座」、聯繫服務群眾的「大平臺」、化解群眾訴求的「直通車」、排查矛盾隱患的「探照燈」。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新偉主持會議。
上午,觀摩團先後走進永安、集裡、淮川、司法局等地,實地察看「黨建+微網格」工作開展成效。
永安鎮創新推出「周一直通車」走訪制度,發動鎮村網格幹部、微網格長每周一集中走訪群眾,截至目前共收集問題632個,已辦理570個,辦結率90.2%;集裡街道建設「黨建+微網格」社會治理指揮調度平臺,對居民線上反映訴求處置時間最短僅為2分鐘;淮川街道北園社區西湖山小區將「黨建+微網格」作為小區治理的重要載體,曾經髒亂差的老舊小區蝶變成幸福家園;瀏陽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指導中心建立市、鄉、村三級工作平臺,共有10400多名微網格長(調解員)註冊,通過實時監管督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永安、集裡、淮川的「黨建+微網格」智慧管理平臺及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指導中心指揮調度平臺均由市融媒體中心承建,系統實現了「一網管理、一鍵查看、全域指揮、實時調度」,「黨建+微網格」從此進入數位化智能管理時代。
從今年3月起,瀏陽全面推行「黨建+微網格」工作,推動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同頻共振,努力走出一條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瀏陽之路」。截至目前,瀏陽已建起3.2萬個微網格,35411名黨員直接聯戶,3725名入黨積極分子、950名非黨員的鄉村能人和6809名志願者熱情參與到「黨建+微網格」工作當中,實現了戶戶有人聯、事事有人幫。
據統計,全市通過微網格已收集群眾意見6229條,累計解決群眾身邊的實際問題16828個。1至9月,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同比減少33.3%,信訪總量批次和人數同比分別下降51.9%、48.2%。「黨建+微網格」工作得到各級媒體推介,以「黨建+微網格」為依託打造的「全域覆蓋、全線協同、全心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新畫卷正在瀏陽大地展開。
下午的會議上,通報了三季度各鄉鎮(街道)「黨建+微網格」工作考核情況和「百佳微網格」認定情況,對各鄉鎮(街道)的相關工作及問題進行點評。澄潭江鎮、大瑤鎮南川社區、官渡鎮田郊村石林黨支部6號微網格長分別作典型發言。龍伏鎮作表態發言。
黎春秋對前階段全市「黨建+微網格」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瀏陽構建了「一網覆蓋、一體推進」的運行機制,抓出了「各顯神通、各具特色」的工作亮點,取得了「成色更足、成果更實」的積極進展。
對於下階段「黨建+微網格」工作的開展,黎春秋強調要在「深」「實」「力」「真」四個字上發力,即加深認識、加深領會,下實功夫、出實招數,精準發力、持續用力,給真激勵、見真效果。
黎春秋強調,要加深認識、加深領會。「黨建+微網格」工作就是要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探索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的「瀏陽路徑」。具體來講就是要打造基層黨建的引領工程,打造社會治理的基座工程,打造脫貧攻堅的留守工程。
黎春秋要求,要下實功夫、出實招數。要看到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性、不深入性、不可持續性問題,要高度警惕、堅決杜絕「四種傾向」,即防止「雨過地皮溼,工作走過場」,防止「網格是個筐,啥都往裡裝」,防止「自我感覺好,群眾不認帳」,防止「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
黎春秋要求,要精準發力、持續用力。要緊扣矛盾化解、問題破解、情緒疏解、隱患排解「四解」功能這條主線,全力打造有責任、有溫度、有情懷的「三零」微網格,具體抓好「四個精準」,即矛盾糾紛要精準化解,服務供需要精準對接,治理平臺要精準聚合,工作成效要精準督考。
黎春秋強調,要給真激勵、見真效果。一定要真心實意、真金白銀、真果實效,要有實打實的過程、實打實的氛圍、實打實的結果,要不斷提升積極性,放大正效應,強化執行力。
吳新偉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強調,站位要更高,認識要到點到位;力度要更大,措施要有力有效;工作要更實,成效要出彩出色。
市領導王強、秦躍平、周文舜、鄧陽鋒、戴武明、李愛民、喻輝、周耀輝、劉一斌參加會議。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
【來源:瀏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