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趨勢搶先看!人工智慧時代需要更精準的場景化AI數據—中國經濟網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出臺和相關技術及新基建的發展,人工智慧進入爆發增長的階段,2020年人工智慧行業核心產業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500億元。隨著5G技術、IoT、VR/AR技術與人工智慧結合,將創造出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加速人工智慧的商用落地及萬物互聯的實現。

  人工智慧產業正在邁入成熟化發展的新階段,資本也逐步回歸理性,對人工智慧產業的關注將由熱點概念向應用落地轉變。再伴隨著政府新基建一系列政策信號的釋放和落地,人工智慧發展迎來新紅利,引發了新一輪產業升級革命。

  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向認知智能時代邁進,應用場景更多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應用市場,中國人工智慧技術落地迅速,已經廣泛應用於多個行業和場景,未來將在現有行業更深入應用,並觸達更多行業場景。

  《2020上半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專題研究報告》指出,5G、新基建、IoT和VR/AR技術的發展推動萬物互聯的實現,與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創造出更多元的應用場景,服務於人類的生活。

  作為人工智慧三要素之一的數據,肩負著提升AI識別率和精準度的重要任務。數據越多越優質、覆蓋場景月齊全,算法的表現就越好,計算模型就更貼切,AI智能水平就更高。可以說從某種程度講,數據好壞決定了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的智能程度。

  人工智慧落地場景更加細分垂直,高質量數據積澱是關鍵

  當下,人工智慧產業逐漸邁入成熟化發展的新階段,部分通用化、淺層化的人工智慧產品和服務將難以較好地滿足各行業日益垂直化、專業化、場景化、細分化的賦能需求。人工智慧企業需要更精細化、高質量的數據去優化產品和服務,以加速其技術的商業化應用。為解決這些行業性問題,國內AI數據服務頭部企業雲測數據,通過提供高質量的場景化數據,來滿足業內高標準的數據需求,助推人工智慧技術加速落地。

  據了解,為了滿足人工智慧領域不同場景的數據需求,雲測數據行業首創了「數據場景實驗室」模式,為各種人工智慧細分場景模擬無噪的專屬數據,通過定製化數據採集直擊特定場景化下的數據缺失、質量良莠不齊等行業問題。一方面,在場景下的定製化數據採集更加精準、數據質量更高,另一方面,場景化的數據採集也與人工智慧需求端的匹配度更高,從而最大化將數據轉化為生產力。

  而對於更精準更高質的AI數據需求的滿足,從雲測數據的各項成果展示上可見一斑。據官方媒體報導,在今年9月,由商務部主辦的首場國家級重大國際經貿活動服貿會上,雲測數據受邀進行了「無數據 不AI,雲測數據服務標準發布」的成果發布。

  作為數據標註行業的龍頭企業,雲測數據代表行業首次展示了其一項重要成果,雲測數據項目最高交付精準度達到了99.99%,成為目前數據標註領域可達到的最高服務標準,創造了行業的新標杆。

  對於人工智慧產業而言,雲測數據的 高質量、場景化AI數據正是產業穩定高速發展的「源動力」。不管是行業首創的「數據場景實驗室」提供的場景化AI數據,保障了人工智慧落地應用的場景豐富性;還是結合高質量、高精度的數據標註能力,解決了AI數據良莠不齊的問題,從根源上提升了AI數據的準確性。有了成熟的算法、算力,再加上高質量的AI數據,相關環節企業各有分工但協同並發,便可在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中發揮出1+1>2的效果,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應用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當下,數字經濟的發展加速人工智慧全面產業化的到來,而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又為人工智慧企業在細分垂直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疊加日益向好的政策和技術環境,行業泡沫加速出清。未來,高質量、高精準、場景化的數據,即將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科技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地位,具備底層技術創新和落地能力的企業,將成為人工智慧商業化進程的領航者。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時代的API經濟研究報告
    AI的落地需要與場景的深度融合,智能化時代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定製化特徵愈發明顯,即使科技巨頭也無法為所有行業的全部需求來定製應用產品和服務。這一趨勢下,大型AI企業將平臺與應用分離,開發通用類的AI算法,挖掘並標註通用型行業數據,並通過API向外開放,推動下遊企業開發更多樣化的智能應用,利用開發者的創新應用來反哺開放平臺。隨著通用類技術和數據的大量積累,以及更多的開發者匯聚到開放平臺,將形成龐大的規模經濟效應。
  • 產業升級新動能——看AI數據如何助力新零售實現場景化落地
    新零售的誕生和發展 從近幾年的零售市場整體趨勢看,整體消費延續放緩趨勢,實體商貿零售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電子商務在經歷了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之後,開始面臨線上用戶數量增速放緩、流量紅利漸趨萎縮等現實問題與挑戰。
  • 產業升級新動能 ——看AI數據如何助力新零售實現場景化落地
    新零售的誕生和發展從近幾年的零售市場整體趨勢看,整體消費延續放緩趨勢,實體商貿零售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電子商務在經歷了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之後,開始面臨線上用戶數量增速放緩、流量紅利漸趨萎縮等現實問題與挑戰。
  • 看TDGo如何助力品牌方 180ai成為智能化數字營銷時代的先鋒
    2018年4月,180.ai攜首款重量級產品TDGo 以「三五生態模式」解密人工智慧數字營銷應用:TDGo三大產品優勢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的TDGo平臺,使程序化投放更精準在程序化投放中,TDGo智能平臺幫助企業在程序化PDB投放中進行多數據源聯合判別,採用先進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方法,全局優化和局部優化相結合,根據歷史和實時的投放數據,做到人群標籤,跨媒體頻次控制等多維度實時聯合優化,更精準地鎖定目標人群。
  • 朗播網教研活動上海場:數據化助力自適應學習2.0時代
    6月20日下午,朗播網主辦的「數據化教研打造自適應學習系統」重新定義在線教育時代下教研系列討論會第三場在上海成功舉辦。據悉,此次活動作為朗播網數據化教研的系列活動第三場,現場聚集了百名相關教師以及在線教育從業者,針對更為前沿的「自適應學習系統」進行探討。
  • 搶先看 | 中國測繪學會2020學術年會分論壇七:新動能時代地圖大...
    2020中國測繪學會年會分論壇搶先看分論壇:新動能時代地圖大數據的創新服務與應用承辦單位:地圖大數據創新工作委員會主持人: 劉銳報告名稱:數字經濟與數據共享報告摘要: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其內涵包括要素、載體、技術、系統四個維度,具有平臺化、數據化、普惠化三大特徵。
  • 中國AI醫療行業報告|AI|醫療|中國|人工智慧|資料庫|醫學|-健康界
    隨著產業配套不斷成熟,逐步走向商用的5G網絡,將為人工智慧這一「雲端大腦」搭建一條「信息高速公路」,為龐大數據量和信息量的傳遞提供了高速傳輸通道,推動整個機器智能化進程。中國部分新興技術領域已經進入全球第一梯隊,從人工智慧產業看,中國人工智慧領域融資金額居全球之首,達到325億美元,在全球佔比達到58%。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數字產業化內部結構持續軟化,軟體業和網際網路行業佔比小幅提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三個新型「硬科技」領域,基本達到普惠應用水平,並呈現出交融趨勢;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十三五」期間,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纖網、4G/5G網絡。 圖表:數字產業化圖譜
  • AI 場景化引領下一個十年,中國企業騰飛的時代到了?
    新十年開啟,AI正邁入場景化、商用化的大規模落地階段,並成為商業社會基礎設施的關鍵部分。日前,諮詢機構IDC聯合中國AI晶片企業嘉楠,發布了2020世代首份AI報告——《場景化AI,讓智能觸手可及》,展示了AI在2020世代進一步場景化落地的美好圖景。
  • 慧科2020教育科技融合趨勢前瞻正式發布,聚焦數位化人才
    過去十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飛快,數字經濟產值從9.5萬億漲到了35.8萬億,佔GDP的比重從20.3%上升到36.2%。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同時隨著5G、雲計算等新基建的提速,進一步放大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迫切性。在這樣的背景下,數位化轉型變成企業的必修課,而數位化人才是核心驅動力。
  • 推動人工智慧應用 點融網助力信貸服務精準匹配
    如今,AI技術不僅僅局限應用於人們的購物、出行等場景。在金融領域,人工智慧帶來的變革也在飛速進行。在推動傳統金融機構科技化轉型和新金融機構逐步開放技術賦能的雙向交流過程中,人工智慧在金融市場的應用逐步走向深化。一方面,較早布局人工智慧的金融機構已嘗試將人工智慧應用貫穿於整個業務體系。
  • 技術造就智慧教育萬億大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2019年中國智慧...
    據東方資訊報導,今年高考廣東省文理科前50名(共100人)學霸所在的33所中學中,有21所中學使用了人工智慧加持的智慧教育產品;而安徽省高考文理科排名前500名學生中,有超過70%的學生使用了大數據個性化精準教學系統。
  • 人工智慧正從AI產業化向產業AI化發展 發展之前亟需解決生態問題
    近幾年正在悄然發生一些改變,根據IDC(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的數據,從2018年起,金融、傳統企業和政府用戶,在人工智慧基礎架構領域的採購量超過了網際網路。這說明AI應用市場需求未來將明顯增長,產業發展AI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從AI公司到傳統產業,如何跨越中間的鴻溝?
  • 2021年人工智慧數據採集標註行業四大趨勢預測
    雲測數據認為,未來,高精度數據將成人工智慧訓練階段追逐熱點,具備主要需求方穩定的特點,存量市場將穩步增長;而隨著人工智慧對長尾場景的數據需求進一步擴大,3-5年內,場景化數據將擁有更廣闊的增量空間,成為行業加速發展的新引擎;同時,底層技術+服務能力」 將愈發重要直至成為核心競爭點,人工智慧更需要能提供一體化數據解決方案的服務商。
  • 數字經濟新發展⑦丨雲從科技:助力重慶建設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
    作為金融業第一大AI供應商,雲從科技和400多家銀行保持合作,承建四大行總行平臺,具有1億+ 風控實時數據計算能力,打造14.7萬個智能服務銀行網點,53種解決方案應用銀行行業場景。覆蓋智慧網點、刷臉支付、精準營銷、風險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多樣化AI科技,助力金融機構提升運營效率,加速金融機構的智慧化轉型。
  • BOXFiSH AI 比考試更精確 在線教育開啟人工智慧時代
    BOXFiSH運用自主研發的Deep Learning技術掃描一篇即將學習的文章時,它可以立即知道這篇文章的難度,裡面的單詞是哪些意思,還能精準分析出中間間隔著好幾個單詞的短語搭配,它甚至能直接分析出長難句的邏輯結構,把它劃分成不同的邏輯樹,這還僅僅是人工智慧黑科技的冰山一角。
  • AI產業化與產業AI化,知否算力有多重要?
    回望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成為各行業全面步入在線化時代的「催化劑」,但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如何真正地深度應用於不同行業,當前仍舊面臨著「最後一公裡」難題。報告認為,「隨著AI算法突飛猛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模型訓練需要巨量的算力支撐才能快速有效地實施,算力是未來人工智慧應用取得突破的決定性因素。」
  • 人工智慧「AI」時代,走到哪一步了?這是搶票入口的時代
    其間,行業知識圖譜建設是人工智慧應用領域的戰略制高點搶票入口時代科技浪潮風起雲湧,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已經接近9億人,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基本結束了。從網際網路時代邁向人工智慧時代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網際網路時代之後會不會是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時代能否成立,取決於人工智慧能夠解決多少實際應用問題,人工智慧能否滲透到足夠廣泛的應用場景,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人工智慧工具化。今天的人工智慧走到哪一步了?距離《未來簡史》所描繪的那個未來智能世界有多遠?
  • 工信部AI精準賦能中小企業對接洽談會暨2020山東(青島)人工智慧...
    為充分發揮人工智慧技術的賦能作用,結合山東省豐富的應用場景基礎和青島市人工智慧產業優勢,推動人工智慧精準賦能中小企業,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聯盟主辦,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北區人民政府、西海岸新區管委承辦的工信部AI精準賦能中小企業對接活動暨2020山東(青島)人工智慧「百企百景」發布會於12月1日在青島市成功舉辦。
  • 「課堂計算」-慧科研究院2019年教育科技融合趨勢前瞻正式發布
    ,基於對未來2-3年教育行業需要關注的領域和趨勢發展做出研判。知識圖譜成為推動網際網路搜索、自然語音理解等語義相關智能場景發展的核心技術,在大數據時代,知識圖譜將從單純的搜集獲取信息,轉變為多源、大規模、自動化的知識抽取,建立以知識點為圖譜節點,融合所有學科的巨大知識網絡系統,形成「結構化的百科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