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汪燕妮匡惟 通訊員廈童宣 陳海峰張文婷)當下是兒童流感、感冒高發季節,其臨床表現多為發熱、咳嗽等症狀。這讓不少家長很緊張:孩子該不會是得了新冠肺炎吧?要不要送去醫院讓不少家長很費躊躇:醫院裡病菌多,萬一感染上新冠病毒那該怎麼辦?
如何區分感冒、流感、新冠肺炎呢?如何幫孩子做好新冠病毒的預防呢?今天本報邀請市兒童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的專家來談一談。
案例①
孩子咳嗽發燒
從外省返回的家長嚇壞了
前幾天,市民黃女士的孩子出現咳嗽發燒症狀,她嚇壞了,擔心孩子得了新冠肺炎,她一路哭著把孩子帶到廈門市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廈門分院),焦急地讓醫生看診。這段時間,黃女士非常關注新冠肺炎的新聞,因為剛從省外返回,看到孩子又是咳嗽又是發燒的,她越想越怕,認定孩子感染了新冠病毒。由於心理壓力太大,到醫院後她還是淚流不止。
經專業診斷,孩子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性。黃女士這才破涕為笑。
專家說法
出現症狀時
先不急著帶孩子去醫院
廈門市兒童醫院執行院長、兒科主任醫師莊德義說,當孩子出現咳嗽、發燒症狀時,家長先不用急著帶孩子去醫院,可以根據「自我評估」做出安排——輕者居家隔離觀察症狀變化;如自覺嚴重,可到發熱門診進行排查。
另外,市兒童醫院已開通微信公眾號線上諮詢,針對發熱門診及其他慢病提供免費的線上問診服務,減輕門診病人預檢分診壓力。家長可以關注「廈門市兒童醫院」微信公眾號,點擊門診服務-發熱諮詢,直接線上諮詢,了解孩子病情的嚴重程度,判斷是否需要送醫,以減少不必要的醫院往返、逗留與交叉感染。
案例②
孩子咳嗽流涕
其父接觸過疫區來的朋友
前不久,發熱兩天的小雪(化名)被家人帶到市婦幼保健院就診。就診前兩天,小雪開始發熱,體溫38℃,並伴有輕微咳嗽流涕。醫生經詢問得知,小雪發病前5天,她父親曾與來自疫區的朋友密切接觸過,隨後還出現了輕微的咳嗽和流涕症狀。
經過預檢分診,醫生考慮小雪為新冠病毒感染疑似患兒,護士馬上將小雪引導到特殊發熱門診就診,兒科醫師馬上為她採集鼻咽拭子進行2019-ncoV核酸檢測,同時進行其他病原及胸部影像檢查。經過多次檢測2019-ncoV,結果均為陰性,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專家說法
兒童雖易感
但絕大多數都是輕症患者
「其實感染新冠病毒,它所出現的症狀與普通流感症狀幾乎一樣,但與甲乙型流感病毒不同的是,新冠病毒是一種新出現的病毒,它有很強的傳染性和致病性,人群普遍易感,造成重症及危重症佔比高。」市婦幼保健院兒內科主任沈彤說,對家長來說,很難從症狀上來區分普通流感和新冠肺炎,判斷新冠肺炎最關鍵的一點是,孩子是否有與疫情高發地區人員的直接接觸史,有無同時存在家庭聚集發病的情況。
沈彤說,雖然兒童是易感人群,但受感染的多數為輕症。「這是因為兒童免疫系統處於發育期,免疫系統應答反應不健全,就像人類在兒童時期一般,對一切入侵的生物都是好奇、友好的,不管對方是否有敵意,都嘗試與之友好共處,因此不會產生大的炎症反應。而成人免疫系統成熟,一旦受到不明原因攻擊時,會出現嚴重的免疫性炎症反應。」
健康提示
家長外出回家不要立刻抱孩子
如何幫孩子做好新冠病毒的預防?莊德義建議,勤洗手,保持手衛生。手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病原體,新冠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確的預防措施之一。最好使用肥皂和流動的清水,搓手不少於20秒。出門在外可使用含有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另外,家長如有外出,回家後不要立刻接觸孩子,擁抱接觸前,最好洗乾淨雙手,換上乾淨的衣服。帶孩子出門,要給孩子戴上口罩,儘量不要讓孩子用手摸臉、揉眼睛、直接拿食物。當然,家長也應儘量少帶孩子到商場、飯店等人流量大、通風不良的地方去,避免與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觸,儘量避免乘坐地鐵、火車、公交車等密閉人多的交通工具。
沈彤提醒家長,肉蛋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方可食用。孩子的常用物品應定期消毒。耐高溫的,如奶瓶、奶嘴等,可以在60℃以上水中浸泡30分鐘,非耐高溫的物品,可用酒精擦拭。孩子的衣物和毛絨玩具,可用含氯消毒液清洗。消毒之後務必靜置一段時間再讓孩子接觸,避免刺激性物質傷害到孩子。如果天氣條件許可,孩子的用品可以置於陽光下暴曬,通風處晾曬,用天然紫外線消毒。
沈彤還建議,大人和孩子最好分開用餐,不共用餐具。大人吃過的食物不要給孩子吃,也不推薦用嘴吹涼孩子的食物。這段時間,也不建議家長親吻孩子。
如何區分
感冒流感新冠肺炎
如何區分感冒、流感、新冠肺炎呢?莊德義教授介紹,感冒偶有發燒,且一般是中低熱,多無明顯全身症狀;流感全身症狀明顯,常為高熱,發病急;新冠肺炎有全身症狀,症狀一般逐漸加重,多數高熱,且重症病例多在一周左右出現明顯呼吸困難。除臨床表現外,是否接觸過確診患者,是否到過疫情高發地區或接觸過高發地區的人群或患者,是判斷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的重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