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北大校友用一顆好吃的「糖丸」,給無數中國兒童留下最甜的童年...

2020-12-19 中國生物技術網

編者按

今天,是世界強化免疫日

這個紀念日是為

消滅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而設立

近年來,通過疫苗普及

我國已成為無脊髓灰質炎國家!

而這背後

不得不提一位北大校友

他是我國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

他是孩子們口中的「糖丸爺爺」

是他不惜用自己和剛滿月的孩子試藥

終於用一劑疫苗「庇佑」了三代中國人

他,就是顧方舟

1944級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校友

是他用一顆好吃的「糖丸」

驅走了威脅幾億中國兒童生命的急性傳染疾病!

一粒小小的糖丸,承載的是很多人童年裡的甜蜜記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粒糖丸裡包裹著的,是一位「糖丸爺爺」為抗擊脊髓灰質炎而無私奉獻的艱辛故事。

2000年,「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籤字儀式」在原衛生部舉行,已經74歲的顧方舟作為代表,籤下了自己的名字。當顧方舟1957年開始脊髓灰質炎研究時,他未曾想到這件事將成為自己一生的事業。

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這位病毒學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原院校長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不幸降臨,他卻把自己和國家的命運融為一體

1926年,顧方舟出生在浙江寧波一個富裕之家。父親顧國光在海關工作,收入頗豐。然而,一場不幸突然降臨。1930年,顧國光在一艘非洲來的貨輪上做外勤時,一隻酷似蚊子的小蟲子咬了他一口。起初,他只是覺得叮咬處有點癢,誰知幾個月後,持續高燒不退。醫生搖了搖頭說:是黑熱病——曾在14世紀肆虐歐洲,導致歐洲1/3的人口死亡的傳染病。

33歲的父親撒手人寰,才只有5歲的顧方舟第一次對傳染病有了切膚之痛。每每回憶起這段80多年前的往事,即使已經90高齡的顧方舟,仍然會潸然淚下……從那時起,顧方舟在心裡埋下了學醫的種子。

CNTV視頻採訪資料

1944年,顧方舟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開學典禮上,顧方舟站得筆直,他高舉右拳,莊嚴的宣誓:「無論至於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人謀幸福……」

顧方舟(二排右一)跟同學在一起

在北大,一心想當醫生的顧方舟,第一次從教授那裡聽說當時的中國公共衛生事業有多落後:廁所沿街沿河而建,村落就垃圾遍地、臭氣燻天……衛生環境的惡劣直接導致疾病的流行,每年「枉死之人」在600萬左右,鼠疫、天花等傳染病「無歲不盛行,無年不殺人」。

面對當時真真切切、每時每刻發生在中國城市、鄉村的事實。他下定決心:做一名公共衛生學家,讓更多的人活下去!從那個時候起,這個本想通過當醫生改變命運的年輕人,開始把自己和國家的命運融為一體。

疫病暴發之際,他與死神爭分奪秒

1955年,脊髓灰質炎在江蘇南通暴發:全市1680人突然癱瘓,其中大多為兒童。病毒隨後迅速蔓延到青島、上海、南寧等地。據顧方舟夫人李以莞回憶,疾病暴發之初,有家長背著孩子跑來找顧方舟,顧方舟卻只能說自己沒有辦法,治不了……

CNTV視頻資料

這件事一直影響著顧方舟。我國當時每年有一兩千萬新生兒,他知道早一天研究出疫苗,就能早一天挽救更多孩子的未來。

當時,國際上存在「死」「活」疫苗兩種技術路線。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說,當時的情況下,考慮個人的得失,選擇死疫苗最穩妥,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死疫苗是比較成熟的路線,但要打三針,每針幾十塊錢,過一段時間還要補打第四針。要讓中國新生兒都能安全注射疫苗,還需要培養專業的隊伍,以當時的國力並非易事。而活疫苗的成本是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因為剛剛發明,藥效如何、不良反應有多大,都是未知之數。

深思熟慮後,顧方舟認定,在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只能走活疫苗路線。一支脊灰活疫苗研究協作組隨後成立,由顧方舟擔任組長。

面對未知風險,他用自己的孩子試藥

顧方舟團隊在昆明建立了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與死神爭分奪秒。就這樣,一個護佑中國千萬兒童生命健康的疫苗實驗室從昆明遠郊的山洞起家了。

顧方舟自己帶人挖洞、建房,實驗室拔地而起。疫苗三期試驗的第一期需要在少數人身上檢驗效果,這就意味著受試者要面臨未知的風險。

顧方舟和同事們毫不猶豫地做出自己先試用疫苗的決定。顧方舟義無反顧地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吉兇未卜的一周過去後,他的生命體徵平穩,沒有出現任何異常。

但這一結果並未讓他放鬆——成人大多對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須證明這疫苗對小孩也安全才行。那麼,找誰的孩子試驗?誰又願意把孩子給顧方舟做試驗?

顧方舟毅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瞞著妻子,給剛滿月的兒子餵下了疫苗!「我不讓我的孩子喝,讓人家的孩子喝,沒有這個道理。」李以莞得知兒子服用了疫苗後,顧方舟這樣對妻子說。

顧方舟與兒子的合影

在顧方舟的感召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也紛紛給自己的孩子服用了疫苗。這些初為人父母的年輕人們,用一種看似殘酷的執著表達著對國家、對人民、對科學的愛。10天觀察期過後,顧方舟和同事們喜極而泣:「疫苗是安全的!努力沒白費,疫苗確實是安全的!」

不敢想像,中國脊灰疫苗I期人體試驗竟然就是在顧方舟和同事們以及自己的孩子身上進行的。

他成為孩子們口中的「糖丸爺爺」

1960年底,首批500萬人份疫苗在全國11個城市推廣開來。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紛紛削減。

面對逐漸好轉的疫情,顧方舟沒有大意,他意識到疫苗的儲藏條件對不少地區難度不小,同時服用也是個問題。經過反覆探索實驗,陪伴了幾代中國人的糖丸疫苗誕生了:把疫苗做成糖丸。

CNTV視頻資料

也正是這顆小小的糖丸,自1964年「脊灰」糖丸疫苗全國推廣以來,「脊灰」的年平均發病率從1949年的十萬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萬分之0.046,使數十萬兒童免於致殘。

1978年,這顆糖丸正式列入計劃免疫,每個孩子都會吃到。40歲以下的中國人幾乎都吃過這顆糖丸。

1990年,全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規劃開始實施,此後幾年病例數逐年快速下降,自1994年發現最後一例患者後,至今未發現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質炎病例。

1999年,已經73歲高齡的顧方舟親手給孩子們餵糖丸

從醫的理想

他用一生踐行

心懷千萬家庭與千萬孩子

他用自己和剛滿月的孩子試藥

為了公共衛生事業

他真正做到「義無反顧」

2019年1月2日,顧方舟在北京逝世

他走後,人們試圖在兒時記憶裡

搜索脊灰糖丸的味道

紛紛留言:

「謝謝您,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糖丸」

「可能是小時候最甜的回憶」……

顧方舟不止一次地說過:

「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可就是這一顆小糖丸,

挽救的是中國千千萬萬的家庭,

更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參考資料:

《人民科學家顧方舟護佑萬千兒童遠離小兒麻痺症——一生做了一顆小糖丸》,《人民日報》2019年11月20日07版。《又一巨星隕落,他是14億中國人都應該鞠躬致謝的救星》,北洋之家在線微信公眾號。來源:北大人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相關焦點

  • 他用一顆好吃的「糖丸」,給無數中國兒童留下最甜的童年回憶
    而這背後不得不提一位北大校友他是我國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他是孩子們口中的「糖丸爺爺」是他不惜用自己和剛滿月的孩子試藥終於用一劑疫苗「庇佑」了三代中國人>他,就是顧方舟1944級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校友是他用一顆好吃的「糖丸」驅走了威脅幾億中國兒童生命的急性傳染疾病!
  • 顧方舟:給親生兒子喝下第一顆疫苗,用一顆糖丸消滅了小兒麻痺症
    文:鼓浪隱士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是全國少年兒童歡快的節日。可在六十五年前,一場可怕的疫情在中國南方爆發,不少孩子因此留下終生殘疾甚至喪命。多虧了一位傑出醫生的出現,發明了疫苗,戰勝了恐怖的病魔,從而讓現在的孩子擺脫了這種可怕的疾病,擁有幸福的童年。
  • 你吃過最好吃的童年糖果是什麼?圖1家喻戶曉,圖2名字太坑了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和小夥伴們一起撒丫子滿世界亂跑,一起分享彼此最喜歡吃的零食。那大家還記得童年時自己吃過的最好吃的糖果是什麼嗎?下面小編就搜羅幾款童年爆款糖果。   大白兔奶糖
  • 網評最好吃的童年糖果,你如果只吃過大白兔,就遺憾太多了!
    當心情不好時來一顆糖果,真的瞬間被治癒!感覺沒什麼事情是一顆糖果解決不了的,如果有的話,那就來兩顆……下面幾種網評最好吃的童年糖果,你如果只吃過大白兔,就遺憾太多了!大白兔奶糖記憶中,童年時期最好吃的糖果應該非大白兔莫屬。
  • 脊髓灰質炎糖丸減毒活疫苗研製成功(新中國的「第一」)
    親歷者說 董德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原副所長,參與糖丸減毒活疫苗研製1955年,一種被稱為小兒麻痺症的惡疾在江蘇南通暴發。這種疾病,由病毒引起,學名為脊髓灰質炎,多發於7歲以下兒童。孩子患病後,有些手動不了,有些腿腳變形,最嚴重的不能自主呼吸,甚至導致死亡。
  • 記憶裡的「糖丸」已經「退休」啦!替代品更「高級」,也更安全
    從60後到00後,這5代人的童年都有一種同樣難忘的甜味,那就是「糖丸」。印象中「糖丸」是小小的,香香甜甜的,吃完後還想再找護士姐姐要一個。現在網上還有人在尋找和「糖丸」口感類似的糖果,想要再次回味一下童年。
  • 北大校友鍾南山獲「共和國勳章」
    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專家組組長几個月來,鍾老全程關注疫情發展擲地有聲的行動,是責任最好的詮釋面對持守的真理,他一身正氣點擊圖片查看:那場兇險的戰役裡,這位北大校友是人民心中當之無愧的英雄聽北大校友鍾南山的!
  • "糖丸爺爺"顧方舟:冒癱瘓風險讓子試藥,奮鬥8年終救億萬兒童
    正是因此,她的一顆熱枕的心影響到了顧方舟,所以顧方舟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醫學這條道路。可緊接著,顧方舟又犯了難,小兒麻痺一般多發於7歲以下的兒童身上,自己是成人,免疫力自然會比小孩子高,自己身上不出排斥,小孩子可不一定呢。
  • 隱瞞妻子,以身試藥,他救了無數中國人…
    幾年時間蔓延中國成為當時最嚴重的傳染病這一年一位剛從蘇聯留學回來的29歲年輕科學家下定決心攻克這種疾病為了早日給中國人救命的疫苗他不惜以身試藥甚至讓自己不到2歲的孩子試藥……他,就是顧方舟用一顆好吃的「糖丸」驅走了威脅幾億中國兒童生命的急性傳染疾病
  • 世界上最好吃的糖果,第三種是女孩子的最愛,第四種是童年的最愛
    臺灣櫻桃爺爺牛軋糖,牛軋糖又稱蛋白糖,是用蛋白、糖漿、果仁等經充氣加工製成的半軟性糖果,剖面可見較多的細孔,結構疏鬆,組織細緻。看著就非常想吃,微酸帶甜,奶味濃鬱,好吃不粘牙。這種糖果,沒有出國的人還真是很難吃到,它是來自俄羅斯的紫皮糖。
  • 糖丸爺爺走了,他的糖丸疫苗也「退役」了!孩子總共要打多少疫苗,你...
    點擊播放 GIF 1.5M提起疫苗,我們就會想起甜甜的「糖丸」,應該每個人都吃過吧!但幾乎沒有孩子知道,這個糖丸其實也是一種疫苗,而發明甜甜糖丸的就是這位爺爺,顧方舟。2019年1月2日凌晨,顧爺爺徹底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個他無比熱愛的孩子們的世界...讓我們在接種疫苗的同時,也記住這位一生守護孩子的「糖丸」爺爺吧!
  • 【校友擷英】于敏:民族的脊梁 北大人的榜樣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績成為新中國成立後北大第一屆畢業生。這位布衣青年的命運隨著戰爭時局和國家發展的需求悄然轉變,與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緊密相連。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試爆。1966年12月28日,在中國西部上空大氣層,我國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的第一顆氫彈原理試驗成功。
  • 從糖丸爺爺到疫苗出口,在根除脊灰的路上中國為世界做了什麼?
    而下一個最有望在全球範圍內被根除的疾病,就是小兒麻痺症,學名脊髓灰質炎。對此,中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發明的「糖丸」(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將不易貯存的液體疫苗轉化為固體形態,大大提升了疫苗的接種率;當下,中國研發和生產的脊髓灰質炎疫苗也在批量出口,用於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
  • 除了拿冠軍,這位海大校友還在做什麼?
    除了拿冠軍,這位海大校友還在做什麼?任玉龍獲獎照片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體育行業帶來了衝擊,從奧運會到大型群眾體育活動都按下了暫停鍵,龍舟賽事也不例外,這對每年有近一百天在外比賽的運動員來說很難適應,用任玉龍的話說,一顆追求自由的心其實非常害怕孤獨,突然放慢的腳步讓我有了充足的時間重新思考,2017年作為遊客去過拉薩,當時就希望即使是離開拉薩後也能時刻看到潔淨的蒼穹、流轉的白雲。
  • 六一兒童節,童年是糖果色的回憶
    CHILDREN'S DAY繽紛的六一童年記憶是糖果色的色彩繽紛,純淨的、甜甜的六一兒童節快樂HAPPYCHILDREN'S DAY童年時光是讓人最留戀的一段時光那時的我們沒有煩惱只有不停地追逐陽光、蝴蝶和花草那時的我們很好滿足
  • 暴雷的網貸平臺高管,清華北大畢業生佔50%,連校友的韭菜也割
    北大畢業生開創P2P網貸先河2010年,北大數學系的高材生楊一夫、李欣賀創辦了人人貸,僅僅用了兩年,這家由學霸創建的網貸公司就發展成了人人友信集團公司,到了2018年,又把集團更名為友信金服,直至2020年正式暴雷。
  • 共同戰「疫」——北大校友在行動
    在前線,北大醫學已派出共4批427名醫護管理人員,奮戰在阻擊疫情的一線。在後方,全球北大校友始終在行動,儘自己的所能,聚全球力量,傳遞北大愛心。2月14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迎來首位自願捐獻血漿的康復患者。這位毅然伸出胳膊捐獻血漿的志願者是北京大學2001級外語學院校友施慕穎。
  • 他是14億中國人都該鞠躬致謝的「救星」!
    1955年,一種怪病降臨江蘇南通,全市1680人突然癱瘓,大多為兒童,466人甚至死亡,病死率高達27.75%。怪病發展很快,幾年時間蔓延到中國中西部。成為當時最嚴重的傳染病,這種怪病,就是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
  • 2019北大光華MBA校友導師計劃啟動
    北大光華MBA校友導師計劃作為北大傳統與精神的接力和長輩後輩間傳承與進取的平臺,北大光華MBA校友導師計劃已經邁入第十三個春秋。截止今年,共有在任或往期優秀校友導師、業界導師300餘人;歷次「導師計劃」覆蓋的MBA、MPAcc和MSEM學生人數已達5200餘名。
  • 那些包裝土土的國貨零食,才是我們的童年啊!
    津津出了有很多味道,但吃來吃去,最喜歡的還是這款。@蘇州笑伊:津津豆乾是小時候很愛的零食,以前春遊時有些小朋友都會帶素火腿呢。蘇州這裡的食物大多偏甜,但是我的幾個外地朋友不嗜甜卻鍾愛津津豆腐乾。江西·酸棗糕不變的童年味道,現在還是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