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天,是世界強化免疫日
這個紀念日是為
消滅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而設立
近年來,通過疫苗普及
我國已成為無脊髓灰質炎國家!
而這背後
不得不提一位北大校友
他是我國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
他是孩子們口中的「糖丸爺爺」
是他不惜用自己和剛滿月的孩子試藥
終於用一劑疫苗「庇佑」了三代中國人
他,就是顧方舟
1944級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校友
是他用一顆好吃的「糖丸」
驅走了威脅幾億中國兒童生命的急性傳染疾病!
一粒小小的糖丸,承載的是很多人童年裡的甜蜜記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粒糖丸裡包裹著的,是一位「糖丸爺爺」為抗擊脊髓灰質炎而無私奉獻的艱辛故事。
2000年,「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籤字儀式」在原衛生部舉行,已經74歲的顧方舟作為代表,籤下了自己的名字。當顧方舟1957年開始脊髓灰質炎研究時,他未曾想到這件事將成為自己一生的事業。
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這位病毒學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原院校長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不幸降臨,他卻把自己和國家的命運融為一體
1926年,顧方舟出生在浙江寧波一個富裕之家。父親顧國光在海關工作,收入頗豐。然而,一場不幸突然降臨。1930年,顧國光在一艘非洲來的貨輪上做外勤時,一隻酷似蚊子的小蟲子咬了他一口。起初,他只是覺得叮咬處有點癢,誰知幾個月後,持續高燒不退。醫生搖了搖頭說:是黑熱病——曾在14世紀肆虐歐洲,導致歐洲1/3的人口死亡的傳染病。
33歲的父親撒手人寰,才只有5歲的顧方舟第一次對傳染病有了切膚之痛。每每回憶起這段80多年前的往事,即使已經90高齡的顧方舟,仍然會潸然淚下……從那時起,顧方舟在心裡埋下了學醫的種子。
CNTV視頻採訪資料
1944年,顧方舟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開學典禮上,顧方舟站得筆直,他高舉右拳,莊嚴的宣誓:「無論至於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人謀幸福……」
顧方舟(二排右一)跟同學在一起
在北大,一心想當醫生的顧方舟,第一次從教授那裡聽說當時的中國公共衛生事業有多落後:廁所沿街沿河而建,村落就垃圾遍地、臭氣燻天……衛生環境的惡劣直接導致疾病的流行,每年「枉死之人」在600萬左右,鼠疫、天花等傳染病「無歲不盛行,無年不殺人」。
面對當時真真切切、每時每刻發生在中國城市、鄉村的事實。他下定決心:做一名公共衛生學家,讓更多的人活下去!從那個時候起,這個本想通過當醫生改變命運的年輕人,開始把自己和國家的命運融為一體。
疫病暴發之際,他與死神爭分奪秒
1955年,脊髓灰質炎在江蘇南通暴發:全市1680人突然癱瘓,其中大多為兒童。病毒隨後迅速蔓延到青島、上海、南寧等地。據顧方舟夫人李以莞回憶,疾病暴發之初,有家長背著孩子跑來找顧方舟,顧方舟卻只能說自己沒有辦法,治不了……
CNTV視頻資料
這件事一直影響著顧方舟。我國當時每年有一兩千萬新生兒,他知道早一天研究出疫苗,就能早一天挽救更多孩子的未來。
當時,國際上存在「死」「活」疫苗兩種技術路線。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說,當時的情況下,考慮個人的得失,選擇死疫苗最穩妥,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死疫苗是比較成熟的路線,但要打三針,每針幾十塊錢,過一段時間還要補打第四針。要讓中國新生兒都能安全注射疫苗,還需要培養專業的隊伍,以當時的國力並非易事。而活疫苗的成本是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因為剛剛發明,藥效如何、不良反應有多大,都是未知之數。
深思熟慮後,顧方舟認定,在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只能走活疫苗路線。一支脊灰活疫苗研究協作組隨後成立,由顧方舟擔任組長。
面對未知風險,他用自己的孩子試藥
顧方舟團隊在昆明建立了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與死神爭分奪秒。就這樣,一個護佑中國千萬兒童生命健康的疫苗實驗室從昆明遠郊的山洞起家了。
顧方舟自己帶人挖洞、建房,實驗室拔地而起。疫苗三期試驗的第一期需要在少數人身上檢驗效果,這就意味著受試者要面臨未知的風險。
顧方舟和同事們毫不猶豫地做出自己先試用疫苗的決定。顧方舟義無反顧地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吉兇未卜的一周過去後,他的生命體徵平穩,沒有出現任何異常。
但這一結果並未讓他放鬆——成人大多對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須證明這疫苗對小孩也安全才行。那麼,找誰的孩子試驗?誰又願意把孩子給顧方舟做試驗?
顧方舟毅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瞞著妻子,給剛滿月的兒子餵下了疫苗!「我不讓我的孩子喝,讓人家的孩子喝,沒有這個道理。」李以莞得知兒子服用了疫苗後,顧方舟這樣對妻子說。
顧方舟與兒子的合影
在顧方舟的感召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也紛紛給自己的孩子服用了疫苗。這些初為人父母的年輕人們,用一種看似殘酷的執著表達著對國家、對人民、對科學的愛。10天觀察期過後,顧方舟和同事們喜極而泣:「疫苗是安全的!努力沒白費,疫苗確實是安全的!」
不敢想像,中國脊灰疫苗I期人體試驗竟然就是在顧方舟和同事們以及自己的孩子身上進行的。
他成為孩子們口中的「糖丸爺爺」
1960年底,首批500萬人份疫苗在全國11個城市推廣開來。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紛紛削減。
面對逐漸好轉的疫情,顧方舟沒有大意,他意識到疫苗的儲藏條件對不少地區難度不小,同時服用也是個問題。經過反覆探索實驗,陪伴了幾代中國人的糖丸疫苗誕生了:把疫苗做成糖丸。
CNTV視頻資料
也正是這顆小小的糖丸,自1964年「脊灰」糖丸疫苗全國推廣以來,「脊灰」的年平均發病率從1949年的十萬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萬分之0.046,使數十萬兒童免於致殘。
1978年,這顆糖丸正式列入計劃免疫,每個孩子都會吃到。40歲以下的中國人幾乎都吃過這顆糖丸。
1990年,全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規劃開始實施,此後幾年病例數逐年快速下降,自1994年發現最後一例患者後,至今未發現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質炎病例。
1999年,已經73歲高齡的顧方舟親手給孩子們餵糖丸
從醫的理想
他用一生踐行
心懷千萬家庭與千萬孩子
他用自己和剛滿月的孩子試藥
為了公共衛生事業
他真正做到「義無反顧」
2019年1月2日,顧方舟在北京逝世
他走後,人們試圖在兒時記憶裡
搜索脊灰糖丸的味道
紛紛留言:
「謝謝您,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糖丸」
「可能是小時候最甜的回憶」……
顧方舟不止一次地說過:
「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
可就是這一顆小糖丸,
挽救的是中國千千萬萬的家庭,
更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參考資料:
《人民科學家顧方舟護佑萬千兒童遠離小兒麻痺症——一生做了一顆小糖丸》,《人民日報》2019年11月20日07版。《又一巨星隕落,他是14億中國人都應該鞠躬致謝的救星》,北洋之家在線微信公眾號。來源:北大人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