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讀詩: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2020-12-27 騰訊網

白居易《夢微之》:生者和死者的對話,思念是不滅的記憶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唐朝白居易《夢微之》

很久以前有一個說知己的故事,叫做俞伯牙摔琴謝子期。傳說春秋戰國的伯牙,是楚國人,但是卻當上了晉國的上大夫,他有一個個人的愛好,就是精通琴藝,他的音樂好到了什麼程度呢,就是當他彈琴的時候,連馬都聽到琴曲振奮飛揚。古人是用音樂溝通天地,獲得身心的大滿足。但是伯牙音樂到了如同天籟的地步,卻少有人真的細緻入微的懂。有一年他回到了楚國在漢陽的江邊,看到浩瀚的月色和江水,開始彈琴。往往這個時候天地靜默,伯牙沉浸在孤寂和琴曲裡,將自己的靈魂和心情釋放。但通常這樣的運動之後,只剩下他一個人,雖然有自我的滿足,但也有一種抒發後的寥落。

此時,他忽然察覺了不遠處的身邊,站著一個人,看打扮是本地的樵夫。這個樵夫開口了,帶著沉浸和愉悅說,你這是彈的高山壯闊,流水澎湃啊。要知道伯牙的琴聲也有很多粉絲,但他們只是崇拜和喜歡,沒有人這麼近距離的討論他的琴聲,而且切中了他內心的想法。

伯牙感到非常的震驚和歡喜,繼續彈奏,結果子期如同住在他心裡的靈魂,將他的曲調表達的內心非常精確的說了出來,而且兩個人在音樂上都有著共鳴,所謂酒逢知己,話到投機。伯牙真是相見恨晚,兩個人約定第二年中秋再見。

人生真是要有所念想,才覺得生活的美好。伯牙在這一年裡積攢了無數的創作,他就是想看到來年子期如何陪他一起在音樂中狂歡。但是他中秋來到漢陽江邊時,卻沒有等到子期。等到的是子期死了的消息。而且子期臨死的時候交代了遺言,說要將自己的墓修在江邊,那麼伯牙回來了,他還是可以看到伯牙,聽到伯牙的琴聲。

伯牙在子期的墳前,彈奏了自己最喜歡的《高山流水》,然後將琴摔在了墓前,這個世上除了你,沒有誰懂我的音樂,我也不需要別人懂。我唯一的知音已經不在人間了,這把琴已經沒有用了。

我們總以為知音的故事,是一種傳說和寄託。但是在唐朝,出現了白居易和元稹,他們並非是為了書寫傳奇而來,但他們的人生真實的成就了知音。

30歲的白居易在長安已經多年。但是這個從府裡小地方出來的士子,除了一腔才華,就是一身的貧困。在長安他沒有人脈,有的只是要在京城做官意志。30歲的他已經頭髮白了,這裡有生存和未來種種的壓力。23歲的元稹,風華正茂,有著這一個年齡階段,年輕人的朝氣和銳氣。我常常想他們是在哪一種場合初遇,就已經互生了好感?他們在同一時間同科及第,但是那一批及第的人絕對不止兩個,但他們偏偏最要好。

在秘書省共事的四年,簡直是這兩個人的黃金歲月。他們在相對清閒的職位上,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個人的詩都做得好,但是絕對沒有文人相輕那種齟齬,相反像鏡子一樣互相的激射光華,白居易欣賞元稹的銳氣真摯,慷慨豪放,元稹欣賞白居易的簡潔深情,這是在詩格上都是崇尚真的性情詩人。更重要的是現實,兩個人都不是富貴子弟,從民間考上來,對現實社會有著相同的理解,並試圖去改善。

從私人生活來講,兩個人都無家世,無需要繁華客套,你家多少人,多少錢,都數得清,真正從才華從生活互相幫扶。這種感情並沒有隨時間消散,反而貫穿了兩個人的一生。不是親兄弟,甚於親兄弟。

兩個人的黃金歲月是在秘書省校書郎職位上的四年,那是他們帶薪的大學生活。兩個人逛遍了長安,曲江,慈恩寺,對酒做詩,順帶互相解決生活難題。

但是兩個人四年後因為仕途各自的坎坷,分開了。還好唐朝的郵政系統發達,兩個人靠通信知道對方在做什麼,處於何種狀態。總之兩個人都不富有,比如白居易母親死後丁憂在老家三年,又遭遇當地災荒,元稹寄信寄衣服寄錢。元稹在通州染上瘧疾,白居易慌得書信不斷,他怕元稹喪失生意,一命嗚呼。

兩個人在四川的來往船上,忽然遇見了,對不住,停船三天,也要重敘舊誼。然後各自天涯。

然而時光如流水,元稹53歲就死在了武昌任上。60歲的白居易,失去了人生重要的兄弟,知己,朋友。當元稹的靈柩途經洛陽時,白居易鄭重寫下祭文。

但是他的兄弟他的知己雖然走了,但是音容宛在,白居易會經常的想到他,但是他一生唯一可稱之為知己的人。

這首詩是作在白居易69歲的時候,元稹已經離開他九年了。白居易其實朋友眾多,晚年他還有另外一個好友叫做劉禹錫,那是和他同歲的。但是元稹不一樣,元稹是他早已經融入了靈魂的兄弟加知己。就算斯人已去,但感情卻仍舊始終如一地徘徊。晚年白居易經常給元稹寫詩,仿佛元稹還活著,這是一種活著的思念,有人說悲愴,但我更認為,這是穿越生死的知己情感。

你看白居易絮絮叨叨在說些什麼?

我又做夢了,夢見和你一起去遊玩,在曲江邊或在四川。但是早上醒來的時候,才知道那是一個夢。我老邁身閒,已經三次病了,而你躺在地裡已經8個年頭。

你埋在地下,骨頭化作了泥土,而我在人間,歲月如雪也白滿了頭。你的孩子都已經過世了,你在那邊知不知道,你得到過他們的消息嗎,他們能夠去陪你嗎?

白居易做人做事都很有溫度。可以說元稹在他的心中並不是一個真正死掉的人,他和往常一樣關心他,也和知己一樣訴說著自己的老邁。但反過來說,我相信元稹活著的時候,也一定是一個很有溫度的熱情的人。所以他們的感情,雖然經歷的生離死別,卻還有宛在眼前的情感力量,這已經超越了普通的生死。

真正的知音和知己,不僅僅是只懂得音樂或者文字。真正的知音和知己,是在人世間找到了另一個自己,覺得快樂安慰共鳴雖苦猶甜。

而失去知己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知心人一去,坐絕長安空。

但是還有思念,思念將往事和故人立起另一個人生的坐標,因為你,哪怕你已經死了,正是我的人生,因為有你,才會有對照,有岸,有寄託。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白居易與元稹:最悲慟的懷念——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詩意簡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元稹離世九年後所做的一首悼亡詩。元稹,字微之,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兩人結為終生詩友。
  • 白居易名句,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泥銷骨是什麼意思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元稹,字微之,白居易正是在夜裡夢見他,醒來後感慨萬千,恍如隔世,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元稹早已是逝世了八年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白居易,也是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元稹。
  •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我多想再陪你走一場,把前半生的風景對你講。你總是喜歡偏執,愛女心切,言出必行。一場女兒普通的籃球賽,你把她看出總決賽。在你心中,你就是他們最好的老師,你在明知大霧,沒有視野的情況下,依然偏執著坐飛機前往。這一次,明天和意外誰先來臨,猜中了開頭,猜不中結果。
  • 白居易最著名的悼亡詩,「君埋泉下泥銷骨」下一聯你會怎麼對?
    好友去世給白居易帶來了沉重打擊,多年以後的一個晚上,白居易夢到了元稹,隨後寫下了一首精彩的悼亡詩。 其中一句很著名的「君埋泉下泥銷骨」很是得到很多人的認同。白居易直面生死,卻用最簡潔易懂的詩句來進行表述。而且我們也都可以以這句詩為上聯,發揮出自己的想像,抒發情感,對出下聯。
  • 最深情的8首相思古詩詞: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賞析:我夜裡常常夢到與你攜手共同遊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巾也無心擦拭。自你走後,我生了幾次病,長安城草生草長不知不覺已有八個年頭。你埋在黃泉之下,泥土侵蝕著你的身體,也許早已和泥化作塵土,可我卻只能頂著滿頭白髮暫時居住在人間。2.《寫情》——唐·李益水紋珍簟思悠悠,千裡佳期一夕休。
  •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白居易這首悼亡詩是寫給誰的?
    他們無拘無束的基情生活從白居易的《贈元稹》也可以看出:《贈元稹》 白居易自我從宦遊,七年在長安,所得為元君,乃知定交難。豈無山上苗,徑寸無歲寒。豈無要津水,咫尺有波瀾。之子異於是,久要誓不諼。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一為同心友,三及芳歲蘭。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衡門相逢迎,不具帶與冠。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 我寄人間雪滿頭,詩人到底是因為何故寫下如此悲傷的詩句
    「微之,沒想到我年歲早於你,而你卻離我先去。」詩人坐在窗前,看著窗外烏雲密布,自己的心也像烏雲一樣沉重。此時他的好友在上任的地方突然暴病,第二天就撒手人寰了,詩人忍不住內心的悲傷,眼淚像泉水一樣沒有斷絕。
  • 因為一句詩背完整首詩,千古名句的魅力,就在於此
    詩酒趁年華。《望江南·超然臺作》蘇軾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 22首含有人間的經典名詩,值得一讀,感受人間百態
    人間,因為比較泛泛,因此是詩人非常喜歡用的詞語,比如「要留清白在人間」,詩人是把品格和人間聯繫起來;又比如「人間能得幾回聞」,詩人把樂曲與人間聯繫起來。由於詩人使用的場景不一樣,因此人間的意義也不一樣,一般來說,人間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就是「整個社會」,毛主席的詩:「橫空出世,莽崑崙 ,閱盡人間春色」,就是用了這個意思。
  • 白居易一首深情質樸的詩,思念故友元稹,感情真摯,令人感動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所,寫題目中的"微之",其實就是他的好朋友元稹,元稹的名字大家也不陌生,同樣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詩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經典佳作。他們二人關係很好,就算遠隔千裡卻也仍舊時常用書信去溝通交流,而他們互相唱和之間所留下的詩作更是有許多。
  • 十句寫雪的唯美詩詞,有3句「雪」和其他不同,你找到了嗎?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出處: 菩薩蠻(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出處: 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 白居易最著名的一首悼亡詩,讀後不禁感慨萬千、潸然淚下
    他的詩通俗易懂,於平實之處更顯深情,因此有「詩魔」之稱。又因白居易詩歌數量為唐代最多,因此被稱為「詩王」。白居易一生朋友眾多,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元稹了,在元稹死後,白居易肝腸寸斷、傷心欲絕,在思念的纏繞下,白居易寫出了其最著名的一首悼亡詩,讀後令人不禁感慨萬千、潸然淚下。
  • 十首悼亡詩詞,最適合清明讀
    《悼亡詩》【南朝】沈約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屏筵空有設,帷席更施張。遊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詩詞君:沈約是南朝史學家、文學家。這首《悼亡詩》是其悼念亡妻所作。全詩十二句,六句一節。
  • 白居易給元稹寫過幾百首詩,最美不過這首,比情書還要感人
    唐朝詩人喜歡以詩傳情,元白之間的贈詩是排名第一的。要知道,元稹被後世詬病為大唐第一渣男,用情極為不專,先後交往拋棄的女子,數得上名字的就有崔鶯鶯、薛濤等等。但對於白居易,卻是始終如一,即便是在病重的時候,他也寫下了《寄樂天》,既對朋友的前途擔心,又表達了來生願意繼續為友的願望: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