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我立足三尺講臺,早已把學生融入我的生命;20年來,我時刻心系學生,守護他們的成長。從教的時間愈久,愈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鄉村教師的那份責任與使命。」不久前,鐵嶺市阿吉鎮中心小學教師王克華在全省教育系統表彰大會上的發言,道出了她紮根鄉村教育二十載的無悔心聲。
因為熱愛,所以選擇。2000年7月,從師範院校畢業的王克華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起初,她被分配到阿吉鎮勝利小學。這雖是一所村小,卻是她夢想開始的地方。由於科任教師人員不足,本是班主任的她自願挑起了全學科教師的重任,有時要上全天的課,嗓子嘶啞仍不知疲倦地講。
近年來,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班裡的留守兒童數量也不斷增加。王克華總是傾其所愛關心、呵護他們,聽他們傾訴,鼓勵他們,教他們洗衣做飯等生活技能,讓孩子們學會自強自立。初為人師的她把學生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放學後經常把孩子帶回家吃飯、輔導功課。
在王克華看來,這些雖都是小事,卻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裡留下深深烙印。「我深信愛是可以傳遞的,當我的這份愛溫暖了孩子們,將來他們定會把這份愛回報社會。」她說。
「一切為了學生」是王克華為師的準則,她從不會因為個人原因影響教學。
在阿吉鎮烏巴海小學任教時,學校離家較遠,王克華每天需要騎自行車往返一個多小時的鄉村小路。無論颳風下雨,她從未遲到過。因常年深耕教學一線,王克華患上了聲帶小結,醫生建議手術,可她深知學校人員緊缺,毅然拒絕,帶著嘶啞的聲音始終堅守崗位,捨不得耽誤學生一節課。
多年來,王克華潛心鑽研課堂教學,反覆實踐,與學校領導共同提出「三學·兩教·一練」課堂教學模式,帶領教師嘗試學生高效學習新模式,並在全縣教學改革中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從教20年來,王克華不曾懈怠,孜孜以求。她說:「我願繼續紮根鄉村教育,用愛與責任點亮鄉村文明之光。」
(責任編輯:王海濤)
來源: 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