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布2019年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2020-12-19 瀟湘晨報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當天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2019年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據記者了解,2019年,四川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落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初步核算,全省碳強度較2005年下降約70%,為國家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作出重要貢獻。為廣泛傳播低碳綠色和氣候韌性發展理念,分享低碳發展優良實踐,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專家評選產生了2019年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一、機構改革後首次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5月31日,召開四川省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工作,審議通過《四川省2019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安排》和《四川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評價辦法》。

二、兩部門舉辦氣候變化形勢報告會

6月11日,四川省直機關工委、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聯合舉辦省直機關生態文明建設形勢報告會,邀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專家專題報告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和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省直各部門和有關技術機構、學會、行業協會300多人參加。

三、成都出臺全省首個氫能發展規劃

7月8日,成都市氫能暨新能源汽車產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成都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為「氫生活」按下「快進鍵」。《規劃》提出,加快構建氫能產業生態圈,力爭到2023年氫能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2000輛以上,建設覆蓋成都全域的加氫站30座以上,打造中國氫能產業高端裝備製造基地、核心技術創新高地和示範應用標杆城市。

四、四川累計外送水電突破1萬億度

四川省積極推進全國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建成全國最大清潔能源基地。自向省外送電以來,水電全口徑累計外送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相當於為華東、華中地區減少電煤消耗約4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0億噸、二氧化硫約800萬噸、氮氧化物約150萬噸,為國家能源安全、低碳轉型和大氣汙染防治作出重要貢獻。

五、中國城市碳達峰研討會在蓉舉行

5月8日,由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辦,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承辦的中國城市碳排放達峰和低碳發展研討會在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舉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國務院參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劉燕華出席會議並致辭。30多個省區市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門及國內外知名機構專家學者參會。

六、四川省林業碳匯國際研討會召開

10月18日,四川省林業碳匯國際研討會在成都召開。研討會期間,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向諾華集團(中國)、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等單位頒發「四川林業碳匯發展突出貢獻獎」;有關部門和單位達成一攬子林草碳匯戰略合作協議。研討會前夕,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關於大力發展林草碳匯推進林草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川西南、川西北、川東北、川中和川南五大片區林草碳匯發展方向和重點。以此為標誌,四川林草碳匯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加快探索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發揮生態環境稟賦優勢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建設長江和黃河上遊重要生態屏障新路徑。

七、綠色金融超市「綠蓉融」正式上線

12月25日,在四川省綠色產業和綠色金融融資對接會上,四川綠色金融超市——「綠蓉融」正式上線。「綠蓉融」具有綠色企業(項目)申報、融資信息對接、金融產品宣傳等基本功能,是四川省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將通過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金融服務為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四川將依託「綠蓉融」平臺,建設四川省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庫,促進氣候投融資,助力全省綠色低碳發展。

八、成都率先啟動出口產品低碳認證

成都市政府印發《成都市鼓勵和支持開展出口產品低碳認證若干政策措施》,舉辦成都出口產品低碳認證工作動員大會、成都出口產品低碳標準與認證聯盟成立暨認證企業發證大會。全年完成家具、鞋業、農業、光伏、藥業、新材料、電氣、新能源等行業20家企業、30個產品單元的低碳產品和碳足跡認證,為成都公園城市探索實踐、低碳試點城市建設和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為全國積極應對低碳貿易壁壘探索新路徑。

九、「發電玻璃」榮獲工博會新材料獎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碲化鎘太陽能發電玻璃榮獲「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新材料獎」。碲化鎘太陽能發電玻璃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大尺寸碲化鎘發電玻璃的技術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碲化鎘太陽能發電玻璃尺寸大、高功率,是具有綠色低碳、可回收、可發電的多功能建築材料,為光伏建築一體化發展提供了新選擇。

十、多領域會議碳中和數創新高

全年完成第三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全國機關事務文化建設工作研討會、四川省林業碳匯國際研討會、2019天府金融論壇、四川省用能權交易開市活動、省直機關生態文明建設形勢報告會等20餘場會議碳中和,累計註銷四川農村沼氣類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200多噸,相當於2.6萬輛家用轎車停駛一天,碳中和理念加速引領低碳新風尚。(記者 殷鵬)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領導力能力建設」廳...
    為全面加強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廳局級領導幹部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圍繞落實新的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指導各地方做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和「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編制、全國碳市場建設、適應氣候變化等重點工作,在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的指導下,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以及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的協助下
  • 堅持清潔低碳發展 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動能
    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餘璐)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17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全球氣候與中國治理」專題政策研究會在北京順利召開。與會專家表示,在對抗「新冠」疫情、經濟下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內生態環境脆弱等多重壓力下,中國迫切需要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和經濟轉型模式創新。
  • 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化司2014年重點研究課題徵集公告
    根據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有關精神,為推進「十三五」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生態文明及其制度體系建設,我司擬開展2014年重點研究課題公開徵集工作。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於印發《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
    為進一步宣傳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方針政策,充分展示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成效,積極營造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良好氛圍,我局組織編制了《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供工作中參考。特此通知。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
    為完成上述目標任務,中國在「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採取了一系列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2011年制定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確立了今後5年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導向,明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任務。在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中,中國一直發揮著積極建設性作用,努力推動談判進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 應對氣候變化 世界青年在行動 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在...
    應對氣候變化 世界青年在行動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新聞網11月21日電 11月17-19日,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暨2019年清華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
  • 環保科普|關於國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相關名詞,你...
    環保科普|關於國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相關名詞,你...02低碳試點省市2010年8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在廣東、遼寧、湖北、陝西、雲南五省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八市開展試點工作。2010年以來,我們先後組織開展了三批低碳省市試點,在87個省市開展試點工作。
  • 中美發布應對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攜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中國日報11月12日北京電 (記者 藍瀾) 中美雙方12日在北京發布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美國首次提出到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較2005年整體下降26%-28%,刷新美國之前承諾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17%。
  • 人民日報和音: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
    在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增多、氣候治理進入關鍵階段之際,中國倡議為全球氣候治理明確了方向、增強了信心、注入了動力。  氣候變化關乎人民福祉和人類未來,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的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明確了方向。
  • 應對氣候變化 西北大學在行動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是國際公認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最關鍵技術之一。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CCUS項目的實施,如國務院印發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在能源科學領域中化石能源方面明確提出:探索預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研究設施建設,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技術支撐。
  • 全球氣候行動峰會:應對氣候變化出現三個新特點
    中新網舊金山9月14日電 (孫忠一 孫秋霞)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稱,如果不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未來熱帶、亞熱帶地區以及美國、歐洲等地因熱浪死亡的人數都會持續上升。  氣候變化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全球性挑戰,關乎全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在2018年全球氣候行動峰會「中國角」開幕式上,與會嘉賓指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呈現出三個新特點。
  • 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展現大國擔當
    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展現大國擔當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將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的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明確了方向,開啟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新階段。
  • 英國應對氣候變化施政經驗——以政治共識推進政策落實
    同時,中英雙方將考慮設立中英氣候變化與低碳聯合研究中心,以一個正式的合作框架更好地指導未來工作。  英國氣象局哈德萊中心 (MOHC)的氣候資料分析,氣候模式發展和氣候預測預估水平在國際上均處於領先地位,其堅持科學的頂層設計和一體化的模式發展思路非常值得我國借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施政經驗,其將共識性的科學信息用於政策決策和實踐中值得我們參考。
  • 應對氣候變化,科學不確定性與諸多因素糾纏的較量
    與2007年及以前的氣候變化大會相比,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氣候變化正在分裂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需要更多、更冷靜、更細緻的工作和更長時間才能進一步驗證的氣候變化科學事實及其真正科學原因;另一方面是認識空前統一,熱情日益膨脹。應對氣候變化成為環境、政治、經濟、文化、倫理、道義等因素錯綜複雜和相互糾纏的較量。
  • 中美攜手應對氣候變化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也關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因為任何一項關於氣候的舉措都是跨越國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定於今年晚些時候在法國巴黎舉行。在此之前,中國和美國已就氣候變化達成共識,決定共同採取措施消除他們眼中這一「全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習主席和歐巴馬去年11月在北京舉行了會晤。作為會晤的成果之一,兩國發布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 全球氣候行動峰會:應對氣候變化出現三個新特點—新聞—科學網
    氣候變化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全球性挑戰,關乎全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在2018年全球氣候行動峰會「中國角」開幕式上,與會嘉賓指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呈現出三個新特點。 中國行動得到普遍認同 從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再到2015年的《巴黎協定》,中國一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貢獻者和參與者。
  • 全球氣候變化正深刻影響著人類生存和發展
    本文系統回顧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歷程,指出其起起伏伏,波動中前行的特點。肯定了《巴黎協定》傳遞出的全球推動實現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強有力信號,標誌著全球氣候治理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全球氣候變化正在深刻影響著人類生存和發展, 是當今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未能達成預期目標,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多邊進程曾遭受一定挫折。
  • 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和科學應對
    當「氣候變化」日益成為公眾口中的熱詞時,當世界各國都在為減緩氣候變化而努力時,當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時,當世界各國重要會議都聚焦氣候變化時,作為普通公眾,我們有必要知道到底什麼是氣候變化,氣候變化導致了哪些事件的發生,我們該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等基本概念和科學事實。
  • 清華大學發布中國氣候變化最新研究成果,碳中和目標將為國內帶來...
    12月3日,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與醫學期刊《柳葉刀》在北京共同發布了首部《柳葉刀倒計時人群健康和氣候變化中國報告》與《2020年度柳葉刀倒計時全球報告》。報告內容顯示,國內2019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8%,超額完成原定於2020年實現的碳減排目標。另外,中國對於新建煤電廠的投資自2015年起一直呈下降趨勢。與此同時,對於低碳電力的投資明顯增多,其投資規模是煤電投資的9倍。其中,2019年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規模達到了864億美元。報告對普遍關心的PM2.5問題也進行了分析。
  • 馬拉喀什浮現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全景圖」
    中新社馬拉喀什11月13日電 (記者 李曉喻 俞嵐)正在此間舉行的馬拉喀什氣候大會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全景圖」越發清晰。中國政府「決心已定」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巡視員謝極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正在採取更加有力的行動推動二氧化碳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