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9月30日,全省家政服務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在南京、無錫、南通、鹽城和揚州等5市同時舉行。這是江蘇在政府部門全面退出水平評價類職業技能考試後,首次試點由行業協會組織全省性統考。雖然當天試點五級(初級)考試,但仍然吸引了全省179名從業者參加。
理論考試於早上9點正式開始。記者早上8:30在江蘇省好蘇嫂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考點看到,參加認定的33位考生全部到位。今年54歲的方元來自蘇家聯家政服務公司,從事老人護理工作已有8年時間。「以前從來沒有考過什麼職業資格證,如果有一個證書,客戶對我的工作會更加信任。」和方元持有類似想法的還有47歲的育嬰師吳華琴。擁有大專學歷,已是公司業務骨幹的吳華琴在考前還捧著書埋頭複習,看得出來很看重此次考試。吳華琴說,「幹這一行,有個證書總是好事。」
職業資格按性質分為準入類和水平評價類。準入類是因為從事技術複雜、與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等緊密相關,需要持證上崗,如消防員、軌道列車司機、焊工、遊泳救生員等。水平評價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持證者的業務能力和水平,沒有強制性要求,從低到高一般分為五個等級,在很多單位,擁有更高等級的證書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待遇和晉升機會。
為降低就業創業門檻,國家從2017年起開始清理整頓職業資格。按照規定,今年年底前,所有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考試都要取消,推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為做好政府退出後社會機構認定的有序銜接,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江蘇於今年7月公布了首批30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這些機構可以開展相關退出目錄職業的社會化評價認定。組織此次全省家政服務員職業等級認定的江蘇省家庭服務業協會便是其中之一。
江蘇省家庭服務業協會執行會長張喬介紹,目前,全省家政服務員有65.7萬人,缺口近30萬人,年營業額達到420億元,就業發展空間大。2017年前,江蘇家政服務年考證人數一直穩定在1.5萬人左右,但近3年來一直沒有組織考試,從業人員考證呼聲甚高。在利益驅使下,很多與家政無關的單位、社團不規範發證,造成家政服務行業證書混亂,很多用戶、學員甚至家政老師都無法辨識家政行業證書真假。通過行業協會、以第三方身份推進技能等級認定,既是滿足廣大從業人員的需求,也是希望規範家政服務員市場的證書亂象。
由於是第一次組織社會化考試,無論是行業協會還是下放考試職能的江蘇省人社部門都特別謹慎。省職業技能鑑定部門對認定合格的社會評價機構採取「扶上馬、送一程」,免費分享考試題庫,培訓考務人員,幫助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評價隊伍,在每個考點派遣督導員,加強考核認定的事中事後監管,確保社會機構發放證書的含金量和公信力。
記者現場看到,由於實際操作在理論考試後才能進行。在理論考試期間,實際操作考場教室門上一直貼著封條,理論考試結束後才由考官啟封使用。當天好蘇嫂的3位考官全部由省家協直接委派。
當天的考試還吸引了許多業內的專家現場觀摩學習。據了解,在總結家政服務員試點全省統考的基礎上,江蘇將陸續在其他行業試行職業資格的全省性社會化統考。
交匯點記者 黃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