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調查的聯邦快遞與入華35年往事

2020-12-14 新京報

「我們的解決方案將人與一切可能性聯繫在一起」。這是美國聯邦快遞公司(FedEx)在官方網站公示的理念。不過,近日來,聯邦快遞從日本和越南所發出寄給中國華為的4個包裹被改寄至美國的「可能性」備受質疑。聯邦快遞對此事多次回應出現前後矛盾。目前,聯邦快遞正在接受國家郵政部門的檢查。對此,6月2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美國聯邦快遞在中國要進行合法經營,如果違反中國法律,就需要按照中國法律進行調查,這無可厚非,沒必要過度解讀。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從事出口快遞業務的聯邦快遞,於20世紀70年代成立於美國,1984年在中國開展快遞業務,其中2000年聯邦快遞將兩隻大熊貓從中國運送至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國家動物園。聯邦快遞至今在中國服務35年覆蓋超200座城市,中國市場業務佔聯邦快遞業務量的比例是多少?如果中國市場受損,對於聯邦快遞是怎樣打擊?華為4包裹被轉寄美國,聯邦快遞迴應前後矛盾5月23日,社交平臺出現消息稱,聯邦快遞公司把從日本、越南河內工廠發往華為的包裹轉往美國檢查和被截留。根據華為提供的聯邦快遞物流追蹤記錄顯示,5月19日和5月20日從東京發往華為在中國地址的兩個包裹,於5月23日抵達了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5月17日從河內發出的兩個包裹,在5月21日抵達香港和新加坡的當地聯邦配送站後,因「交貨異常」而被滯留。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於5月23日晚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有關近期社交媒體平臺流傳聯邦快遞將客戶貨件沒收,並轉運至美國檢查的消息與事實嚴重不符。聯邦快遞始終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其所期望的高質量運輸服務,並嚴格遵守適用的法律和法規。隨後事件出現反轉,5月28日,聯邦快遞(中國)通過官方微博就華為貨件被失誤轉運致歉。聯邦快遞表示,我們重視所有的客戶,他們每天交付給我們超過1500萬個包裹。我們對於少量華為貨件被失誤轉運表示抱歉。我們確認,沒有任何外部方面要求聯邦快遞轉運這些貨件。有關貨件正在退還至發貨方途中。該事件不能代表我們全球超過45萬名員工每天都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其所期望的高質量運輸服務。事件並未因聯邦快遞道歉而告一段落。同日,華為發言人喬凱利(JoeKelly)表示:「最近的一些經歷表明,通過聯邦快遞(FedEx)發送的重要商業文件沒有送達目的地,將必須重新審視與聯邦快遞的合作關係。」5月29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回應相關提問時表示,我們對企業間的商業行為一般不作評論。但發生這樣的事,華為和公眾希望FedEx給個合理的解釋,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華為中國官方尚未對此事發表任何評論。國家郵政部門介入立案調查 聯邦快遞:配合監管調查聯邦快遞此舉被外界視為不尊重合同責任。華為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教授霍政欣表示,有兩個途徑可走。一個是向中國的行政主管部門投訴,尋求中國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調查事件,並作出符合中國法律的相關處理。第二個是尋求司法上的救濟,因為華為公司和聯邦快遞公司有這樣一個合同,它可以要求聯邦快遞承擔違約責任。如果聯邦快遞不願意承擔違約責任,華為公司還可以向中國法院尋求司法救濟。6月1日,對於美國聯邦快遞在我國發生未按名址投遞快件行為,嚴重損害用戶合法權益,已違反我國快遞業有關法規。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同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最近我們接到用戶投訴,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在沒有徵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也在沒有事先對用戶告知的前提下,擅自將快件轉寄他地,沒按約定的地址進行投遞,嚴重違反了我們國家快遞業的法規,也嚴重損害了用戶合法權益。所以國家有關部門決定進行立案調查。對此,聯邦快遞通過官方網站回應稱,「聯邦快遞高度重視在中國的業務。我們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及所有中國客戶的關係,對我們十分重要。聯邦快遞要求自己為客戶提供高標準的服務。我們將全力配合任何對聯邦快遞如何服務客戶進行的監管調查」。「我國的快遞法律法規比較健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快遞暫行條例》、《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以及《快遞服務國家標準》等。」馬軍勝介紹,特別對用戶交寄,核心的一條就是要求從事快遞服務的企業,一定按約定的地址、收件人,以及收件人的代收人,進行當面的投遞。如果你違反了這一條,損害了用戶的權益,郵政管理部門是有權進行查處的。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教授霍政欣稱,中國的行政主管部門會依據中國的郵政法、郵政法實施細則及快遞條例的規定,對此次事件展開調查。作為一家在中國進行營業活動的快遞公司,聯邦快遞有義務配合中國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並且提供相應的證據。中國的行政主管部門將依據調查的結果做出相應的懲罰,包括罰款、責令整改甚至吊銷營業許可證等。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表示,根據快遞暫行條例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冒領、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或者非法檢查他人快件,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有前款規定行為,或者非法扣留快件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6月2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美國聯邦快遞在中國要進行合法經營,如果違反中國法律,就需要按照中國法律進行調查,這無可厚非,沒必要過度解讀。業績不及預期 近日股價持續下跌創年內新低受上述事件的影響,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聯邦快遞5月22日開始股價持續走低,其中5月22日收盤下跌3.57%收報162美元,5月31日收盤跌2.36%報154.28美元,7個交易日內僅5月29日微漲0.71%,一周跌幅4.8%。同時,記者發現,聯邦快遞今年股價自160.68美元起步,在4月下旬其股價一度接近每股200美元,此後持續走跌,5月31日股價已成為2019年最低位,報收每股154.28美元,相較於最高位199.32美元下跌22.6%。而其股價下跌背後亦有其業績不及預期及全球經濟形勢等影響。今年3月19日,聯邦快遞公布2019財年第三財季(截至今年2月28日)財報,業績不及華爾街預期,一部分原因是聯邦快遞地面業務的成本上升,另一部分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財報數據顯示,聯邦快遞2019財年第三財季淨利潤7.39億美元,其中淨利潤同比下降64.37%,合每股收益2.80美元。上一年同期為20.7億美元,合每股7.59美元。經一次性項目調整後盈利7.97億美元,合每股3.03美元,上一年同期為10.2億美元,合每股3.72美元。

聯邦快遞2016財年至2018財年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503.65億美元、603.19億美元、654.50億元,淨利潤分別是18.20億美元、29.97億美元、45.72億美元。在華開展業務35年,失去國內快遞市場作為全球物流業巨頭之一,聯邦快遞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1984年,成立11年的聯邦快遞便以中外合作的方式進入中國。這甚至要早於1985年進入中國的晶片巨頭英特爾和另一家高科技企業惠普以及1992年在北京設立代表處的微軟。公開資料顯示,聯邦快遞進入中國的首站選在了上海。它在上海設立了辦事處,只有3個人,主要通過代理商利用商務航班為中國市場提供服務。不過,1995年前的聯邦快遞,在中國市場由於政策原因不能獨自運營,只能找代理商開展業務,送件、取件都是代理商負責。1995年,聯邦快遞以6750萬美元收購了當時唯一可以直飛中國與美國的常青國際航空公司,開通了上海往返美國的定期航班,主要向中國運送進口貨物,成為第一家由美國直飛中國的國際快遞物流公司。此後,聯邦快遞不斷拓展其在中國的直航業務,國際業務不斷擴大。但由於政策原因,2007年之前的聯邦快遞在中國只能開展國際快遞物流業務。聯邦在2007年完成合作夥伴大田集團國內快遞業務的收購後,聯邦快遞也推出了國內快遞服務,與順豐們開始了正面對決。聯邦快遞在面對中國郵政、順豐、四通一達等快遞企業的包圍時,其國內快遞市場的份額非常低。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民營快遞企業佔到九成市場份額,具體市場佔有率來看,順豐及「四通一達」市佔率相差不大。其中,中通市佔率稍佔優勢,約為17%;韻達、圓通市佔率緊隨其後,市佔率分別為14%、13%;百世、申通、順豐市佔率則分別為10%、9%、8%。相比之下,聯邦快遞等外資快遞企業,市場佔有率極低。目前中國的快遞業務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近年來國內市場和國際快遞市場都在快速增長。據國家郵政局《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超過美、日、歐發達經濟體之和,規模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國的3倍多,佔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的一半以上,成為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8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8年快遞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快遞業務收入完成6038.4億元,同比增長21.8%。數據顯示,2018年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完成11.1億件,同比增長34%;實現業務收入585.7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國有、民營、外資企業業務量佔全部快遞與包裹市場比重分別為12.3%、86.2%、1.5%,國有、民營、外資企業業務收入佔全部快遞與包裹市場比重分別為11%、83.6%、5.4%。此前國際快遞物流市場主要被美國聯邦快遞、聯合包裹(UPS)和德國DHL三大企業主導,其中入華最早的聯邦快遞被視為中國國際物流業務之首。不過,快遞物流資訊網首席顧問徐勇介紹,三大國際快遞公司在中國國內快遞沒有份額,在國內的國際快遞有多少份額應以相關主管部門的數據為準。記者在聯邦快遞財報中也未發現中國區國際快遞業務數量以及其在聯邦快遞總業務中的佔比。據路透社報導,2018年度,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約佔聯邦快遞總收入的2%。不過,聯邦快遞在中國國際業務上的優勢也正在被國內民營快遞公司所打破。「聯邦快遞在國際物流貨運上,的確做得很不錯。」5月28日,重慶市郵政寄遞事業部一位高層人士對媒體表示,中國快遞企業在中國國際物流市場份額佔70%左右,已經超過聯邦快遞等國際巨頭。今年年初,亞馬遜也在其年度文件中首次在其競爭對手列表中添加了「運輸和物流服務」,明確表示將與聯邦快遞和UPS快遞競爭。在此等情境下,聯邦快遞所要面臨的競爭壓力或將增大。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衷心希望國外企業嚴格遵守中國快遞業法規,依法經營,加強服務質量管控和運營管理,合規地提供快遞服務郵政通信安全和經濟安全。他介紹,我們國家的快遞市場是巨大的,發展快、潛力大,我們歡迎世界各國來我國對中國的快遞市場進行投資,但是有個前提,你必須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也必須維護中國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不能因為非商業目的來阻斷正常的快遞服務,也不能損害中國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

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實習生 劉達 編輯 徐超 校對 範錦春

相關焦點

  • 被中國調查後,聯邦快遞的解釋來了
    7月26日,新華社報導稱,就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此前不按照名址投遞華為快件一案,中國國家有關部門對此依法實施調查。聯邦快遞公司對此給了個很簡單、很不負責任的解釋——「誤操作」。經調查發現,聯邦快遞公司給出的解釋與事實根本不符。
  • 史上最貴快遞?「送錯」華為包裹 聯邦快遞丟87億
    來源:央視網近日,美國聯邦快遞在我國發生未按名址投遞快件行為,嚴重損害用戶合法權益,已違反我國快遞業有關法規。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所以國家有關部門決定進行立案調查。聯邦快遞通過官方網站回應:「聯邦快遞高度重視我們在中國的業務。我們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及所有中國客戶的關係,對我們十分重要。聯邦快遞要求自己為客戶提供高標準的服務。我們將全力配合任何對聯邦快遞如何服務客戶進行的監管調查。」
  • 聯邦快遞迴應涉華為快件調查結果:全怪美國商務部!
    近期,國家有關部門依法對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未按名址投遞快件一案實施調查發現,聯邦快遞關於將涉華為公司快件轉至美國系「誤操作」的說法與事實不符。聯邦快遞  調查還意外發現,聯邦快遞涉嫌滯留逾百件涉華為公司進境快件。調查期間,還發現聯邦快遞其他違法違規線索。
  • 華為快遞被聯邦快遞寄往美國,到底是工作失誤還是別有用心?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6月1日,中國有關部門宣布,由於美國聯邦快遞在中國發生未按名址投遞快件行為,嚴重損害用戶合法權益,違反中國快遞業有關法規,決定對此立案調查。此消息一經披露,旋即引發全國輿論媒體一片譁然,在全球也引起了不小波瀾,作為一家進駐中國35年的外國快遞經營企業,居然發生這樣怪異的事情,實在令人無法理解。
  • 聯邦快遞過往:從把華為快遞運至美國開始……
    8月18日下午,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官方微博發布案情通報,該局近期接到報警,福建某運動用品公司收到由美國聯邦快遞公司承運的一美國客戶寄出的快遞包裹,內有槍枝。目前,福州警方已將槍枝暫扣,並開展立案調查。聯邦快遞自今年起多次衝上頭條。
  • 中國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美國聯邦快遞,外國網友:幹得好!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 丁潔芸】據新華社官方微博「新華視點」6月1日消息,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美國聯邦快遞涉嫌損害我國用戶合法權益問題。消息稱,最近,美國聯邦快遞在我國發生未按名址投遞快件行為,嚴重損害用戶合法權益,已違反我國快遞業有關法規。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
  • 聯邦快遞迴應「被立案調查」; 微信灰度測試小程序滿意度體系功能...
    聯邦快遞迴應「被立案調查」; 微信灰度測試小程序滿意度體系功能;亞馬遜回應「伺服器故障」 亞馬遜回應「伺服器故障」:正在盡力恢復中據華爾街見聞報導,昨日,AWS
  • 聯邦快遞撒謊了!涉嫌滯留逾百件涉華為進境快件 調查在繼續
    聯邦快遞撒謊了!此前,聯邦快遞聲稱:「我們對於少量華為貨件被失誤轉運表示抱歉。」7月26日,據新華社消息,近期,國家有關部門依法對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未按名址投遞快件一案實施調查發現,聯邦快遞關於將涉華為公司快件轉至美國系「誤操作」的說法與事實不符。
  • 2019年國際快遞比較:DHL,UPS快遞,聯邦快遞
    三家私人巨頭DHL,聯邦快遞和UPS已經開展業務數十年了。他們運送了數十億包裹。然而,他們的優點和缺點仍然存在很多疑問。雖然在同一行業中,這三個龐然大物以獨特的方式運作。聯邦快遞在空中佔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而UPS在地面上擁有詳盡的機隊。另一方面,DHL專門從事國際航運。你問,USPS怎麼樣?
  • 早報:美國聯邦快遞被立案調查 IEEE開始找後路
    聯邦快遞咎由自取,查的好。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美國聯邦快遞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美國聯邦快遞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美國聯邦快遞涉嫌損害我國用戶合法權益問題。最近,美國聯邦快遞在我國發生未按名址投遞快件行為,嚴重損害用戶合法權益,已違反我國快遞業有關法規。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小米發售新機,不過這次是在歐洲市場。小米系列第二款驍龍855旗艦:小米9T Pro即將登陸歐洲
  • 聯邦快遞正式被啟動調查:曾擅自將華為快件轉寄他地
    6月14日,據國家郵政局官微消息,日前,國家有關部門對聯邦快遞未按名址投遞快件行為依法啟動調查程序,於6月14日向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送達了詢問通知書。5月28日,就轉運華為包裹被轉運事件,聯邦快遞中國官微發布聲明致歉。聯邦快遞表示,我們重視所有的客戶,他們每天交付給我們超過1500萬個包裹。我們對於少量華為貨件被失誤轉運表示抱歉。
  • 警方立案調查:聯邦快遞來華包裹涉槍,又「精準失誤」?(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警方立案調查:聯邦快遞來華包裹涉槍,又「精準失誤」?
  • 國家郵政局:聯邦快遞必須給個交待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7月26日發表評論文章稱,近期,中國有關部門在對聯邦快遞未按名址投遞快件行為依法調查中發現,聯邦快遞關於將涉華為公司快件轉至美國系「誤操作」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同時還發現聯邦快遞涉嫌滯留逾百件涉華為公司進境快件以及其他違法違規線索。
  • 聯邦快遞貨車碾死一名美示威男子 前者稱正配合調查
    來源:環球時報太慘了……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在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29日晚的抗議活動中,一名男子被聯邦快遞的貨車碾死。報導稱,初步調查顯示,示威活動導致市中心某些地區關閉,聯邦快遞一輛雙節車廂貨車因此改變了行車路線。根據警方介紹,由於示威者人群聚集,司機後來不得不停下車來。停車之後,幾個人衝進第一節車廂並開始往走搬包裹。警方在聲明中提到,期間,兩名男子拿著槍向司機比劃。司機擔心自己的安全,按響喇叭並且驅車離開,直到被警察攔下。警方稱,司機當時並沒意識到有人卡在兩節車廂之間。
  • 聯邦快遞的價格戰
    聯邦快遞在2007年6月進入中國國內快遞業務市場,根據其提供的數據,到今年6月,聯邦快遞國內快遞的貨量已是一年前推出服務時的3倍以上。  這次降價策略並不是聯邦快遞該業務的第一次降價,在2007年10月聯邦快遞就有一次明顯降價,價格平均降幅達40%。而此次降價是在去年10月的基礎上再次下降40%左右。
  • 美國聯邦快遞首次表態願接受調查 中國國家郵政局和外交部回應
    央視網消息:2019年6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問:6月1日,美國聯邦快遞首次表態,表示願意接受監管調查。2日,中國國家郵政局局長也表示,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嚴重違反了中國快遞業法規,也嚴重損害了用戶合法權益。中國外交部有沒有新的回應?答:我們注意到美國聯邦快遞方面的表態。中國國家郵政局負責人已經就此事接受了媒體的採訪,相關的消息網上都有,你可以去查閱。
  • 聯邦快遞撒謊!
    聯邦快遞將華為包裹「誤送」到美國的調查結果出來了。據新華社7月26日消息,近期國家有關部門調查發現,聯邦快遞關於將涉華為公司快件轉至美國系「誤操作」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另發現聯邦快遞涉嫌滯留逾百件涉華為公司進境快件。
  • 央視點名聯邦快遞,將華為快遞「誤轉」美國,這是要涼了嗎?
    聯邦快遞最近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熱點,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將華為的快遞包裹投至美國,出來回應說是誤投,但是隨後就被證實在撒謊,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美國已經對華為進行限制了,國內的很多人都在支持華為,而聯邦快遞卻有了這麼一件事,白巖松在央視上評論,聯邦快遞,使命必達,難道還有其他的使命
  • 國家郵政局局長回應「聯邦快遞被查」
    針對美國聯邦快遞在中國未按名址投遞快遞事件,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昨天(6月1日)接受央視獨家採訪表示,任何快遞企業都必須遵守中國法律法規,不得損害中國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最近我們接到用戶投訴,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在沒有徵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也在沒有事先對用戶告知的前提下,擅自將快件轉寄他地,沒按約定的地址進行投遞,嚴重違反了我們國家快遞業的法規,也嚴重損害了用戶合法權益。所以國家有關部門決定進行立案調查。
  • 507億件,中國快遞產業達成重要成就!聯邦快遞卻宣布在美國漲價?
    眾所周知,自從美國物流巨頭聯邦快遞接二連三在華市場做出錯誤舉動後,聯邦快遞在華市場名聲也一落千丈。為了提振其業績,聯邦快遞不得不依靠其他市場來彌補。據媒體9月17日最新報導,聯邦快遞公告表示從明年1月6日開始,其美國本土、出口和進口服務的運費將平均增長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