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評論員 魏英傑
對英語等級考試,籬笆還要扎更緊一些,漏洞還要靠機制來填補,否則發生洩題事件,將嚴重影響和損害考試制度的公平性。對於相關考試機構和公安部門,也有必要及時公布調查結果,無論是炒作還是洩題,都要給考試者和公眾一個明白的交待。
全國高校英語專業四級考試(TEM4)又出現疑似洩題事件:4月21日上午考試結束後,就有考生截圖舉報微博用戶「新匯教育edu 」「專八包過找新匯」以及QQ號(17293460)等涉嫌洩題。當天下午,考試的出題方上海外國語大學表示,學校已將掌握的信息通報給考試組織方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測試辦公室,組織方已向公安機關反映情況。
還是一樣的配方,還是一樣的味道。多年來,包括英語四六級考試(CET)在內,英語考級洩題現象時有發生,已經讓人震驚不起來了。單說英專四級考試,2016年也出現過疑似洩題事件。當時也是有考生在考試結束後,發現試題答案與之前網傳答案驚人相似,隨後上外也迅速回應並報警。再看以往發生的多起考試洩題,真真假假,但大多都沒有後續。
英語考級是在校大學生和英語專業學生都要過的一關,直接影響到畢業和求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很多學生上大學後,一開始都花費很多精力在考級上,辛苦備戰。可到頭來,辛辛苦苦背單詞、刷真題,還不如人家花幾百塊錢買答案,這不僅傷害了考試制度本身,也是對其他考生的極大不公。
看到有人寫過博客說,自己有一次花200元(另一半考試後交)買了答案,考試時雖然有疑問,仍然選擇照抄,結果只考了45分。對方事後抱歉,考的B卷卻給了A卷答案,還把錢給退了。再後來他決定憑自己水平考試,依然只考了57分,但聽到別的同學高呼「太值了」,原來是買了答案。從這個事例或可說明,賣英語等級考試答案的情況似乎很普遍,只是這既可能是真的洩題,也可能是以此為噱頭牟利。
今年發生的這起疑似洩題風波,賣答案的人還非常囂張,不僅在微博上兜售答案,還在微博直播,求「驗證」。網友翻看其微博歷史記錄,發現去年8月四六級考試,該帳號同樣在微博「炫耀」,還稱「畢業了的同學別忘了我們還可以辦假證」。如果這個「新匯教育edu」真的是洩題者,在這麼長時間內為何都沒有被及時關注和處理?
當然,不排除有些帳號其實是搞噱頭,炒作自己。但這些年來洩題風波不時發生,表明在高考以外的這些重要的考試當中,相關機制和流程仍不夠嚴謹紮實,對違法者的處罰仍不夠嚴厲,未能形成有效震懾作用。根據有關法律和案例,洩題者情節嚴重者,或以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被處以3-7年有期徒刑。但在現實中,由於相關考試從出卷到印刷到配送、監考,存在多個可能洩題環節,給責任追究和案件偵查帶來相當難度。這可能是許多疑似案例到後來不了了之的重要原因。
這也說明,對英語等級考試,籬笆還要扎更緊一些,漏洞還要靠機制來填補,否則發生洩題事件,將嚴重影響和損害考試制度的公平性。對於相關考試機構和公安部門,也有必要及時公布調查結果,無論是炒作還是洩題,都要給考試者和公眾一個明白的交待。否則,人們不免真的認為,英語等級考試洩題已經是司空見慣,不洩題反倒是罕見的了。這對參與出卷和考試工作者,何嘗不也是一種不公。